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082078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基础应用,背 景,为提高我国传染病监测能力,国家疾控中心建立了一套基于互联网的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于2004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为从大量的监测数据中早期发现可能的异常发病情况,国家疾控中心在该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供各级疾控机构使用的国家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并于2008年4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始使用。,目 的,为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提供一套科学、实用的工具,提高基层及时发现和识别传染病暴发的能力;提高各级疾控机构传染病预警工作的效率,初步实现传染病暴发的早期自动预警。,有关定义,传染病预警指在传染病发病异常增加时,及时发出警报,以便相关责任部门和机构及

2、可能受事件影响的人群据此及时做出反应。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的“预警”是指根据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病例信息,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探测发现可能的传染病时间(时空)聚集信号,从而发出预警信号。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以下简称预警系统)该系统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中的一个子系统;该系统通过特定的算法确定预警阈值,当现时的病例数高于该阈值时,可自动发出预警信号,以便疫情监测与相应专业人员及时采取相应分析、核实、调查与防控措施。,有关定义,预警阈值系统设置的预警界值。本系统针根据各病种不同报告发病情况,分别采用历史发病水平的第50、70、80百分位数作为预警阈值;特殊病种设为单

3、病例预警。预警信号 当前观察周期内病例数达到预警阈值时预警系统发出的提示信息。疑似事件 对预警信号提示的事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核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能排除疫情异常升高可能,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事件。,预警类型,单病例预警:全省应用。单病例预警的特殊病种(11种):鼠疫、霍乱、传染型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肺炭疽、白喉、丝虫病、不明原因肺炎、麻疹(单病例、死亡)、手足口病(重症、死亡)。预警原理:用固定阈值法进行实时预警。医疗卫生机构一旦报告特殊病种的1个病例,系统即实时向设定该预警病种的各级疾控中心负责预警工作的值班人员发出预警信号。说明:手足口病死亡病例预警信号发送至省、市

4、、县三级,重症病例预警信号发送到市、县二级。麻疹单病例预警信号发送至县级,死亡病例预警信号发送至市、县二级。,预警类型,时间序列预警:全省应用。预警病种(18种):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斑疹伤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水痘。预警原理: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以县(市、区)为空间范围,7天为一个观察期,即当前观察周期病例数为最近7天的病例数之和;基线数据采用5年期间每年同期的观察期以及前后各摆动两个观察期的病例数,根据时间进程动态计算病例数历史基线,每日

5、将当前观察周期内病例数与历史基线进行比较,当观察周期内病例数达到预警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预警阈值:戊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猩红热、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其它感染性腹泻病的阈值为P80;甲型肝炎的阈值为P70;斑疹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钩端螺旋体病、登革热、水痘的阈值为P50。,预警类型,时空探测预警:仅青岛市及其县区试点应用。预警病种(17种):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痢疾、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

6、炎、斑疹伤寒、其它感染性腹泻病。预警原理: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法定管理传染病报告病例历史数据库,采用移动百分位数法动态计算历史基线,将当地当前观察周期内病例数与历史基线进行比较,同时采用空间聚集性探测方法动态扫描可能存在病例聚集的热点区域,建立起时空探测预警方法相结合的预警模型,当观察周期内病例数和/或空间探测结果达到预警阈值时,系统自动发出预警信号。预警阈值:当前观察周期内的病例数达到预警阈值P80,即发出预警;当前观察周期内的病例数未达到预警阈值P80但探测出病例具有空间聚集性时也发出预警。,数据来源与预警短信,数据来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实时报表统计数据。病例分类:实验室、临

7、床、疑似(单病例预警为全部分类)。预警信号组成:预警编号:37010200201210063,编号前8位为地区编码,中间4位是年份,第13位表示预警类型(1时间序列预警,2空间探测预警,3单病例预警)。预警手机短信内容:预警提示:*省*市*县请关注*年*月*日*病,尾号:*中国疾控中心。预警提示:*月*日*时*分*县*医院录入*省*市*县*镇*病/1号病/2号病(注:1号病指鼠疫,2号病指霍乱)1例。卡号*预警*中国疾控中心预警短信发送来源号码为。,预警信号的发送,预警系统每晚24点开始对当日全国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自动运算,将探测到的异常结果于次日早上8点,向相应的县级疾控机构负责预警工作的

8、值班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手机短信);发现特殊病种单个病例时,系统将实时向各级疾控机构预警值班人员发出预警信号(手机短信)。,预警信号的接收,预警系统的预警信号使用短信推送方式,支持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的手机号码。预警值班手机必须保证24小时畅通。省级疾控机构每单位可设4个预警信息接收手机,市、县级疾控机构每单位可设2个预警信号接收手机。县级用户可接收到全部预警信号,县级以上用户可接收到单病例预警信号和确认的疑似事件信号。,职责分工,传染病预警工作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协调管理,各级疾控机构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负责预警工作。国家、省、市、县级疾控机构要指定专门科室(部门),配备专、兼职人员和专用设备(

9、手机及上网设备)开展传染病预警工作。,职责分工国家CDC,负责制定传染病自动预警工作方案;建立、完善预警系统,供各级疾控机构使用;负责预警系统的日常维护,保持良好运转;负责省级师资培训,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咨询;定期对全国传染病预警信息和预警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与报告;负责全国传染病预警业务工作检查、督导和总结。,职责分工省、市级CDC,负责组织指导辖区内疾控机构开展传染病预警工作;每天查看辖区内传染病预警信息情况,及时追踪疑似事件调查处置情况;定期对辖区内传染病预警信息进行汇总分析与报告;负责辖区内传染病预警业务工作培训、督导和总结。,职责分工县级CDC,负责预警信号的查看和相关信息的分析、核

10、实与事件的初步判断,并填报信号核实卡;负责疑似事件的现场调查、处置,填报现场调查表和现场调查报告;确保预警值班手机畅通,若变更手机号码,及时在预警系统中进行更新;负责预警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与保存,总结上报传染病预警工作情况。,县级CDC预警工作流程,预警信号的处理要求,各单位每日8:30登录系统,对预警信号进行查询、核实、分析、处置。接到特殊单病种预警信息,要立刻进行查询、核实、处置。接到时间序列/时空探测预警信号至将初步核实结果通过系统进行反馈的时间在24小时之内为处理及时,单病例预警信号反馈时间在2小时之内为处理及时。,登录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向本级疾控中心系统管理员申请传染病自动预

11、警信息系统本级用户的帐号和密码,向系统业务管理员申请用户权限。登录地址:(VPN)(电信公网)(联通公网),登录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系统首页,预警信号分析预警信号分析处理1,查询与查看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分析预警信号分析处理2,查看、导出并详细分析预警信号关联的传染病报告卡。,填报信号核实卡,核心目的: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和核实的信息,判定是否为疑似事件。,预警信号的处理查看预警百分位数,查看最近两周每日预警百分位数列表,分析是否有异常变化。,预警信号分析处理信息核实卡管理,预警信号分析处理填报现场调查表,现场调查表管理,添加现场调查表,预警信号分析处理填报现场调查表,上传现场调查报告,以附件上

12、传现场调查报告,以附件上传现场调查报告,上传现场调查报告,以附件上传现场调查报告,预警信号的处理分析,对相关病例信息进行以下分析:地区分布:根据患者的现住址或者工作(学习)单位等信息,分析病例的空间聚集性。时间分布:根据病例的发病时间和疾病的潜伏期等信息,分析病例的时间聚集性。人群分布:根据病例的年龄、性别和职业等信息,分析病例的人群聚集性。当地罕见/少见病种:判断依据为当地从未发生过或近5年来从未报告的病种。,预警信号的处理核实,对预警信号进行初步分析后仍不能排除异常增加情况时,应立即通过电话等方式做进一步核实。核实内容包括疾病诊断的准确性、病例的相关信息以及疫情发展趋势等。,疑似事件的判断

1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判断为疑似事件,否则予以排除。通过三间分布分析,提示病例可能有空间、时间和(或)人群聚集性;当地罕见/少见病种;单病例预警的特殊病种;疫情有扩散趋势。,开展现场调查,对于初步判断为疑似事件的情况,要及时开展现场调查,并于现场调查结束后24小时内,登录预警系统,填报现场调查表,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现场调查报告。现场调查报告应包括事件基本信息、调查核实情况、调查结论和判断依据,以及防控措施建议等内容。在对预警信息进行分析、核实、现场调查的同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统计分析功能,统计分析辖区内传染病预警情况,并关注处理进展,统计分析功能分地区统计表,用于查询不同地区预警的总体概况。,统计分析功能分病种统计表,用于查询不同病种预警的总体概况。,统计分析功能病种排序统计表,用于查询对不同病种进行预警判断的排序情况。,统计分析功能热点地区统计表,用于查询不同病种预警的地区情况概述。,系统维护自定义关注项(1),系统维护自定义关注项(2),系统维护自定义关注项(3),查看预警控制图,直观展示预警百分位数变化情况。,系统维护预警主题定义1,系统维护预警主题定义2,系统维护预警用户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