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07794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34.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应用社会心理学,一、社会心理学与环境,(一)拥挤(crowding)1 拥挤的含义:想拥有更多空间的不舒服和应激的心理状态。主观的拥挤感与客观的人口密度测量之间有差别。拥挤的主观感受直接与人的心理需要相关,而与拥挤的客观状态无关。拥挤是不愉快的和负性的。,2 有关拥挤的研究,(1)高密度群集条件对动物生活有消极影响卡豪恩(J.B.Calhoun,1962)老鼠实验把若干老鼠放入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供给他们所需要的食物和水,老鼠大量繁殖。结果:老鼠数量迅速增长锐减迅速增长迅速下降原因:幼属死亡率增高,洞穴和照顾极不适于保持幼鼠成活,它们受不到照顾,争斗增多,雄性变得不同寻常地具有侵犯性。

2、(领域性本能)另一种解释:其他动物的出现导致了一种极端的紧迫感,因而引起荷尔蒙变化,肾上腺素增多,生殖腺变得不活跃,导致动物繁殖能力减低。,(2)拥挤和人拥挤产生生理唤起,是令人不愉快的性别差异 弗里德曼等人研究表明,男性在高密度条件下比在低密度条件下更具有竞争性;女性在高密度条件按下很少有竞争性。群体内部的男性在高密度条件下彼此互相爱护比较少,而女性则较多。结论:拥挤对人类的影响取决于环境的特殊性和人类本身。,3 拥挤的理论,(1)感觉超载米尔格拉姆(1970)提出无论何时,当人们暴露在过多的刺激中时,他们就会体验到感觉超载感觉超负荷是不愉快的,干扰人的正常工作能力。拥挤是刺激的一个来源,有

3、时会产生感觉超负荷。,(2)缺少控制感高社会密度可能会使人们感觉到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控制感的缺失是负性的,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高社会密度使人们不能够得到足够的私人空间,容易打扰对方的活动,从而引起懊恼和愤怒的感觉。,(二)噪音,1 短期噪音(1)研究发现,人们能很快适应一种噪音环境。(2)当外界突然产生很高的噪音,人们最初的反应很强烈,出现“惊跳反射”、眨眼、腹部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出汗等生理反应;高噪音还会干扰进行工作的能力,导致不安,妨碍正常功能的发挥。(3)但噪音产生的干扰性质持续很短的时间,对于很强的噪音我们都会很快习惯。几分钟后,生理反应消失,行为恢复正常。(4)有些敏感性的工作

4、,容易受到噪音的影响。,2 长期噪音(1)长期噪音会带来性质非常特殊的有害的影响(2)造成耳聋科恩、格拉斯和辛格(1973)研究了美国一幢建在高速公路旁的居民大楼。发现:生活了四年的孩子们,在阅读和听力方面,生活在低层的儿童都比较差。,(三)个人空间,每个人似乎都有自己的个人空间,而不希望别人闯进这一空间。1 距离的意义 空间物理距离代表了心理距离(前述)。空间倾向也受关系的影响。坐的位置,对面、旁边。2 性别差异 女性交往距离比男性小,研究发现,女性与他们喜欢的人一起坐时,往往坐在那个人的旁边;男性往往选择对面的位子。在图书馆中,若某人单独坐着,女性最不喜欢陌生人挨着她坐,男性最不喜欢别人占

5、据他对面的座位。,3 领域性,(1)人们需要一定量的空间,如果可用空间低于要求,或最少空间受到侵犯时,个人就要反抗,就要保卫自己的空间,这种对空间的需要和保卫,称为领域性。(2)领域性常指某人活动的一个场所,并且是不希望他人贸然占用的地方,如常去早锻炼的地方。(3)对空间的需要没有绝对意义,具相对性,(四)城市生活,1 建筑设计和空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房屋设计:套间居住者比走廊居住者更友好高层与底层住宅: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高层住宅中生活会引起病变,高层住宅一般没有任何有害的影响。2 生活环境拥挤和噪音对人类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但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的心理疾病并不比生活在郊区或

6、农村的人高多少。选择城市与乡村取决于个人的特性。,二、社会心理学与健康,(一)健康与心理健康1 传统:健康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2 心理健康:个体没有由心理变量的失常所引发的健康问题个体能够积极地、平衡地适应社会环境,不仅有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而且能够与社会相和谐。3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biopsychosocial model)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生理、心理、社会),3 精神疾病与心身疾病精神疾病由生理因素引起的心理疾病,如脑损伤、神经系统发育不良等造成的心理障碍。由单纯心理和社会因素引

7、起的、非器质性的心理疾病,如焦虑症、恐怖症、癔症等。心身疾病:由心理和社会因素引起生理的变化并由此导致躯体病变原因生理因素:器官选择理论,受到伤害的是那些发育较弱的器官心理因素:心理紊乱导致情绪反应,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变化社会文化因素:生活事件影响、生活环境变化,4 健康人的十条标准: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而不感到过分紧张。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不挑剔。善于休息,睡眠正常。有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能够抵抗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反应敏捷,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无龋齿、无痛感、无出血现象,齿龈颜色正常头发有

8、光泽,无头屑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步履轻松匀称。,5 健康行为健康行为是指健康人进行得有助于加强或维持他们良好健康状态的行为。重要的生活习惯每天晚上睡78个小时不吸烟,每天喝就不超过一至二小杯每天吃早餐,在正餐之间不吃其他东西坚持进行体育锻炼体重不超重10%,6 健康观念一般健康价值观:对健康的兴趣和关注严重的疾病和不适感会威胁健康个人行为方式缺点导致某种疾病人们能够做出必要的反应减少疾病的威胁这些反应能有效地克服疾病的威胁*饮食控制*安全性行为:宣传、观念改变、行为改变,(二)压力与心身疾病,1 生活事件与压力压力:对身体或情绪有潜在威胁的任何被知觉到的生理或心理事件生活事件:对个体生活可

9、能产生影响的变化性事件任何一件需要个体做出判断、做出改变或需要使用资源的时间都有称为压力事件的潜在可能生活事件给个体带来压力,个体应对这些压力的过程称为应激,2 压力如何导致疾病,重大生活压力事件日常生活琐事:人际关系冲突不愉快的事件、无法控制或不可预测的事件、模棱两可的事件、无法解决的事件更有压力充满压力的经历和心理反应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是否有能力解决这些压力事件应对:以减少压力威胁和影响的方式对压力做出的反应,是人们处理威胁及其情绪影响的方式。,应激:当人受到来自外界的紧张刺激时,身体对威胁性事件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性反应警戒反应期,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调动身体机能进行防御;

10、抵抗反应期:呼吸和心跳加快,血压增高等生理变化;衰竭期:如果外界紧张刺激持续下去,当身体的抵御能力不能坚持时,就进入衰竭期,机体严重受损,甚至死亡。,应激实验,把两只猴子分别固定在铁架上,每隔20秒给一次不会致死的电击。一只猴子只要保持高度警觉,就可以通过按动放在他前面的一只开关来防止电击23天后,这只可以按动开关的猴子死亡解剖发现原因是:死于消化系统溃疡那只完全固定的猴子着存活。表明:心理紧张时导致躯体疾病的重要原因,紧张刺激超过心理的应变力后悔产生躯体的伤害。,3 压力事件的应对,什么是成功的应对减轻了个体的生理紧张程度人们能够较快回到他们以前的生活状态中去(即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减少了人

11、们心理痛苦成功应对的资源内部资源:应对风格和人格特点外部资源:金钱、时间、社会支持、其他生活事件,应对风格逃避(escape-avoidance)面对(confrontive)自我控制(self-controlling)寻求支持(seeking social support)接受责任(accepting responsibility)远离(distancing)有计划解决(planful problem solving积极回应(positive reappraisal),人格与应对方式乐观与悲观A型性格与B型性格:A型性格者通常争强好胜、缺乏耐心、带有敌对情绪、有侵略性、控制与强;B型性格者较

12、有耐信,较轻松自在,而且不好竞争敌意典型的敌意是愤世嫉俗式的、隐藏的敌意特征:怀疑、怨恨、发怒、对他人不信任具有负性情绪,在言语上充满攻击性,在行为上表现出对他人的控制以及突然反对他人研究表明:敌意与心血管疾病有关敌意行为引起心血管反应: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等这些人通常少有社会支持网络,从社会网络中获得的社会支持也很少,内部应对资源天性乐观是一种基本信念,相信在生活中最终会出现好的结果有责任感、具有社会性依赖的人更健康,他们更加具有健康的观念和行为,较少滥用对身体有害的东西坚韧性:包括承诺感、对挑战的积极态度以及内控感。宗教信仰:给了人们面对和处理压力事件的力量和信心,社会支持是一种社会交换,有

13、几种不同方式情感性关注:通过喜爱、爱或者同情来表达支持提供物质或者服务性的帮助提供信息来源:配偶、恋人、家人、朋友,宠物与心理健康美国宠物产业协会报告:拥有宠物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改善有很高的相关宠物对情绪的影响:“宠物治疗”广泛应用于家庭、监狱、医院和学校,来减少孤独、抑郁和压力。研究发现,宠物可以降低血压、较少焦虑。宠物与老年人:有宠物的老年人很少生病,宠物特别对老年人提供慰藉、同伴关系、考虑自己意外的事情的机会和可以照料的对象。宠物从来不会跟你吵架、从来不会反对你、不会批评你,也从来不提出离开的要求。,(三)心身疾病的社会心理分析,1 冠心病: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的动脉管道狭窄或

14、堵塞的心脏病称为冠心病。冠心病与饮食习惯、遗传等有复杂的关系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紧张状态焦虑、沮丧的情绪性格:A型性格,弗里德曼认为,人格特征是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使血液中的血脂蛋白成分中的-2脂蛋白发生变化,甘油三脂浓度、血清胆固醇和血小板数目增高,血凝时间缩短等,由此形成了冠状动脉的硬化,从而导致冠心病。,2 消化性溃疡: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不良饮食习惯、刺激性食物社会心理因素具有致病作用佩尔的实验:把大白鼠及猴子放在一个经常受到电击、并不能得到休息的环境中,结果这些动物大多数都患了溃疡病。沃尔夫通过对病人的观察发现,愉快、紧张、悲伤、气愤、焦虑等不同的情绪对肠胃的运动、胃液的分泌量和成分、胃

15、部血管的缩张程度有着不同的影响巴甫洛夫认为,高度、持续的精神紧张引起皮层功能失调,从而使皮层下部位对胃的分泌活动的调节紊乱,导致消化性溃疡。现代研究表明,长期的情绪紧张,通过神经内分泌机制的作用,使胃液中胃酸浓度上升,粘蛋白浓度降低,腐蚀肠胃粘膜而造成溃疡。,3 高血压: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作用于血管壁上的压力。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国际卫生组织把收缩压在18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5毫米汞柱以上者定为高血压。汉瑞将棕鼠置于互相争斗、争夺食物的恶劣环境下,这些棕鼠后来几乎都得了高血压。将猫放在一个特制的笼子里,使它每次吃到喜爱的食物时都要受到一次电击。猫长时间处于这种既想吃又害怕遭电击的矛盾环境中

16、,最后都患了高血压。高血压的性格:矛盾心理,拘谨内向,对自己要求偏高,等等。长期的情绪压抑,内心冲突使大脑皮层兴奋及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促使肾上腺素增加导致血压升高。,4 癌症许多动物实验表明,长期的惊恐不安会提高癌症的发病率。巴甫洛夫用来做条件反射实验用的6只狗,由于长期处于精神过渡紧张的状态,结果有3只狗后来患了癌症。而作为对照组的4只狗则一直处于健康状态。中枢神经系统的过度紧张,情绪的压抑等可以破坏体内免疫系统的功能,从而削弱对癌症的抵抗力。莱森分析了19021957年间的57篇有关癌症的文章后指出,忧郁、失望和难以排解的悲痛可能是癌症的先兆。社会心理因素只是诱发癌症的因素之一。,(四)神

17、经症的社会心理分析和治疗,神经症是一种不伴随躯体病变的心理疾病。(1)常见的神经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受一些无意义和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支配癔症:也称歇斯底里症,不常见,患者反复、逼真地诉说和感觉到一些躯体症状,但无医学上的真正躯体的器质性病变。离解性神经症:少见,主要表现是记忆、认识出现障碍,人格出现破碎分离现象,失去人格完整统一。有健忘症、梦游症、多重人格、神游症,(2)神经症的成因心理学观点:精神分析观点焦虑是神经症的一个共同、重要特点,焦虑是本我、超我和自我的不协调及冲突引起的。早期的经历和精神创伤被压抑到潜意识中,以致在以后某个时期使人焦虑和产生神经症。弗洛伊德主要从性的方面去研究这些

18、冲突和压抑。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早年的挫折、冷遇使人长大后不信任别人和社会,也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以致产生焦虑和神经症。,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为人需要的缺失(包括物质和情感的需要)和人在实现自己的愿望和价值过程中的受阻,使人产生焦虑并导致采用不正确的防御机制,从而出现神经症。行为主义学派 认为神经症是习得的,是由于外界不良刺激和不正确的强化方式造成的,生物学观点,神经症有遗传上的原因难以查明的机体因素,如早产、产伤等也可能与神经症有关有人提出,饮食习惯、营养因素也该考虑,社会环境观点,随着社会发展,神经症逐渐增多,这说明现代社会紧张的节奏、激烈的竞争、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都是人的心理

19、负荷加大,以致超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产生神经症。还有人认为,不合理的社会结构和体制是产生心理变态的重要原因。,(3)神经症的治疗,心理动力学治疗自由联想梦析移情解释行为主义治疗系统脱敏法:适于恐怖症厌恶疗法:适于强迫症消退训练和强化生物反馈法,三、社会心理学在法律中的应用,1 审判开始前警察程序:警察的角色应该是作为调查者寻找真相,而不是作为对手,试图证明某人有罪审讯风格、提问技巧、诱导媒体报道的影响媒体对犯罪的报道影响了我们总的感知,高估了犯罪频率媒体全程报道犯罪和犯罪嫌疑人的方式,2 目击证人准确性:后事件的误导信息,来源于警察的提问、新闻故事和其他人的言谈(时间间隔)无靶排列控制排列控制

20、:获得可靠和客观的信息把目击者分开,不允许互动不告知目击者相信列队中有真正的犯人设计排列的警官不知道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不同目击者看到不同的排列在指认前不要给目击者任何线索,3 审判主要参与者影响陪审团:照实陈述,选择陪审团成员(最有能力、最公正的市民)律师:不能用引导性提问法官:强化法规和减少偏向,四、教育社会心理学,1 定义: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对象、教育群体和教育行为三者之间心理上的相互影响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性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体系渗透到教育领域里,从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待教育、看待教育、看待学习,从而找出影响学生发展

21、的多重因素,为教育服务。,影响学习的社会心理因素教育社会心理学对学习的看法:认为学习是个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行为是在学生个体和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下发生的。过去对学习的理解很简单,认为它不过是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教育社会心理学通过考察个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这里既包括教学方式、课堂气氛、群体结构、学校组织、人际关系等,也包括学生个人带到学习情境中去的、影响社会交互作用的性质和结果的知觉、认知过程、需要、价值观以及其它个性特征。,如一个认为自己缺乏数学能力的学生,是学不好数学的。而他之所以会认为自己缺乏数学能力,又是和周围人的,特别是老师的看法是分不开的。谁都知

22、道,一个优秀的教师并不一定能带出好的学生;一个智商很高的学生未必能取得好的学习成绩;两个智商、家庭背景相同且接受同一教师授课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和发展趋向可能大相径庭。,3 教师期望的心理效应,教师期望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关于当前与未来学业成绩和一般社会行为的推断或预测。教师期望的心理效应首先是采取了促使期望实现的行为,学生的学业成就等终于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靠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期望,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这种期望去对待学生。其原因是复杂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堂对于教师来说是个非常繁忙的环境,一个教师每天要和学生进行上千次的交往,教师在每个学生身上只能花费很少的时间,于是

23、教师很容易对每个学生形成期望以简化与他们的交往。同时,由于教师不可能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个别学生的一言一行,因而一旦教师的某种期望已经形成,就很难发生改变,这种期望是持久存在的。,第二,由于课堂环境非常复杂,教师不可能对课堂中的方方面面进行监控,因此他们不得不对课堂中的事情进行选择性注意,以决定注意什么和不注意什么。如果教师寻找成功期望迹象,他就很自然地将目光转向好学生身上。虽然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多学生都能回答问题,但他仍将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他认为能回答的出来的学生身上。同样,当课堂上出现了骚动,他就自然地向有问题的学生看去。教师在某种期待的支配下,会对有问题行为的学生所表现出的中性行为提

24、出批评,而真正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却不被发现;,第三,教师要对复杂环境中学生的每一个行为迅速地作出解释,但课堂中有许多行为并没有明确的意义,无法对其作出独立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常常根据他们对学生的期待去加工信息。例如,当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皱了眉头,这是一个中性的动作,有时并没有什么意义,但老师看到好学生皱眉头时,就将其解释为:他在思考。而当他看到一个差生皱眉头时,他的解释则是:看来这个问题他又不会。在教育情境中,教师期待以不同的方式解释学生的行为,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他们。,4 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较高期望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或使学生的行为更加符合社会规范。教师期望的改变也会影响学生的成绩和行为的改变。,五、爱情与婚姻心理,1 婚姻中的爱情观无差异观理想化模式2 恋爱与婚姻的不同,3 影响美满婚姻幸福的因素,不论婚后的感受如何,绝大多数婚姻都巩固了下来,并且经受住了岁月的考验。然而,人们在婚姻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幸福程度却有很大的不同。哪些因素对婚姻幸福产生影响呢?身体、心理、社会、经济、职业、教育,4 夫妻心理与行为冲突的原因,欲求不满价值观念不一致修养不足沉重的心理负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