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检验总论.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13789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寄生虫学检验总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寄生虫学检验总论.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临床寄生虫学与寄生虫检验,Clinical Parasitology and Parasite Examination,教学课件,第一章 总论,一、引言.人体寄生虫学定义、目的、范畴,(1)人体寄生虫学定义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是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实验诊断方法、流行因素与防治措施的科学。它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2)学习目的,认识寄生虫的危害性控制、消灭寄生虫,防治和消灭寄生虫病,防制与杀灭传病和致病的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3)人体寄生虫学范畴,人体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学Medical Helminthology,

2、医学原虫学Medical Protozoology,医学节肢动物学Medical Arthropodology,医学原虫学研究寄生于人体的单细胞动物和人体的相互关系。如疟原虫。,叶足虫纲(请点击看图)鞭毛虫纲(请点击看图)孢子虫纲(请点击看图)纤毛虫纲(请点击看图),叶足虫纲(Class Lobosea),溶组织内阿米巴(痢疾阿米巴)E.Histolytica trophozoite,请点击箭头以返回,鞭毛虫纲,请点击箭头以返回,阴道毛滴虫 Trichomonas vaginalis,孢子虫纲(Class Sporozoa),间日疟原虫冷热病(Plasmodium vivax),请点击箭头以返

3、回,纤毛虫纲(Class Ciliophora),请点击箭头以返回,医学蠕虫学,研究寄生于人体的蠕虫和人体的相互关系。线虫纲(请点击看图)吸虫纲(请点击看图)绦虫纲(请点击看图)棘头虫纲(请点击看图),线虫纲(Class Nematoda),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请点击箭头以返回,吸虫纲(Class Trematoda),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nicum,请点击箭头以返回,绦虫纲(Class Cestoda),链状带绦虫(猪肉绦虫)Taenia solium,请点击箭头以返回,棘头虫纲(Class Metacathocephala),猪巨吻

4、棘头虫,请点击箭头以返回,医学节肢动物学,研究能传播疾病及致病节肢动物和人体相互关系。昆虫纲(请点击看图)蛛形纲(请点击看图),昆虫纲(Class Insector),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绿蝇Lucilia sericata,请点击箭头以返回,蛛形纲(Class Arachnida),人疥螨Sarcopes scabiei,蠕形螨follicle mite,请点击箭头或本处返回,2.寄生虫的危害性,现代热带病(WHO 2000)疟疾(malaria)感染人数4亿4.9亿;每年死亡人数220250万。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流行于76个国家,5亿6亿人

5、口受威胁,2 亿人感染,每年死亡人口50100万。丝虫病(淋巴和盘尾丝虫病 filariasis)流行于80多个国家,1.45亿人感染。,丝虫,丝虫引起的象皮肿,请点击箭头以返回,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现感染人口1200万人锥虫病(非洲和美洲锥虫病 trypanosomiasis)单单美洲锥虫感染者1800万。麻风病(leprosy)结核病(tuberculosis)登革热(date-fever),Oriental sore(cutaneous leishmaniasis in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请点击箭头以返回,锥虫,请点击箭头以返回,肠道

6、寄生虫感染十分严重:估计全球13亿人感染蛔虫13亿人感染钩虫9亿人感染鞭虫 全球人口的1%感染阿米巴2亿人感染蓝氏贾第鞭毛虫 我国可感染人体的寄生虫有229种,19881999年调查我国寄生虫的感染率为62.63%,感染人数达7.08亿。,二、寄生关系及其演化,1.寄生与寄生关系 寄生虫?宿主?(1)共栖(commensalism):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在生态上有恒定的关系,一方获得利益,一方不受益也不受害。如鮣鱼与大鱼。,(2)共生(mutualism):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并发生营养关系,双方相互依赖,都受益。如牛与纤毛虫、白蚁与一种鞭毛虫。(3)寄生关系(parasitism):一种生物

7、以另一种生物为栖息场所,并获得营养,同时对另一种生物产生损害,这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称为寄生关系。如蛔虫与人。,2.寄生关系的演化,共生关系共栖关系寄生关系,自由生活free liviing,共同生活symbiosis,3.寄生虫形态和生理对寄生生 活的适应性变化,(1)形态:不需要的器官退化,如感觉器官,消化器官,运动器官等。绦虫寄生于消化道内,其自身的消化器官消失,而以体表吸收营养;有些器官特别发达,如生殖器官、附着器官等。(2)生理:寄生于肠道的无氧环境寄生虫主要行厌氧代谢,而在血液中的寄生虫主要是行有氧代谢。,三、寄生虫生活史、寄生虫与宿主,在寄生关系中,寄生于其他生物的体表或体内,以获取

8、营养并给被寄生的生物带来损害的动物称为寄生虫。,1.宿主 被寄生并受到损害的生物称为宿主。2.生活史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3.宿主类别 有些寄生虫在其生活发育过程中,需要更换宿主,才能完成生活。在寄生虫发育过程中需要一种或一种上的宿主,按其寄生关系的性质,对宿主进行分类。,终宿主(definitive host):凡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终宿主。,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寄生的宿主称为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有些寄生虫在其生活史的全过程中需要一个以上的中间宿主,按其寄生顺序称为第

9、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transport host):有些寄生虫的幼虫能侵入一些宿主,在其体内不能发育为下一期幼虫或成虫,但能存活,这些宿主是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幼虫若又进入正常宿主,则继续发育至下一期虫体。含有滞育状态幼虫的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续宿主。如肺吸虫野猪 人。,贮存宿主或保虫宿主(reservoir host):能被人体寄生虫成虫寄生的脊椎动物称为贮存宿主或保虫宿主。,专性寄生虫(至少一个发育阶段营寄生生活,如血吸虫)兼性寄生虫(可寄生也可营自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体内寄生虫(如蛔虫寄生于小肠)体外寄生虫(如跳蚤寄生于体表)机会致病寄生虫,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

10、疫功能发生问题时,出现异常增殖并致病,如弓形虫。,4.寄生虫类型,(1)感染期:,寄生虫在其发育的各个阶段中,不是所有的虫期对人有感染力,只有某一个特定阶段,才具有感染人能力。寄生虫生活史过程中具有感染人体能力发育阶段称为感染期。,5.感染期和感染方式,(2)感染方式:感染期的寄生虫常存在于土内、水中、植物中、一些动物体内或体表,它们可以主动或被动地或随昆虫叮咬进入人体。人体感染寄生虫的途径和方式称为感染方式。不同的寄生虫有不同的感染期和感染方式。(如肝吸虫的幼虫有毛蚴、胞蚴、尾蚴、囊蚴,但仅囊蚴阶段能使人感染,囊蚴称为肝吸虫的感染期。肝吸虫的感染是由于人生食了含有囊蚴的鱼、虾,这就称为肝吸虫

11、的感染方式。),寄生虫、宿主与生活史的概念的理解图,直接型:完成生活史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发育到感染期后直接感染人。如蛔虫等。间接型:完成生活史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在其体内发育到感染期后经中间宿主感染人。如肝吸虫等。,6.生活史类型,在流行病学上,常将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土源性蠕虫,将间接型生活史的蠕虫称为生物源性蠕虫。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s):有些寄生虫要经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交替进行才完成一代的现象,如疟原虫、吸虫。,1)生物的分类系统,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

12、种(Species),7.寄生虫的分类,2)寄生虫的分类,原生动物亚界无脊椎动物,肉足鞭毛门顶复门纤毛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节肢动物门,动物界,寄生虫命名的双名制原则,学名:拉丁文属名在前,种名在后(斜体)。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1758(属名)(种名)命名者 命名时间中文译意:蛔 类似 蚯蚓的中文译名:似蚓蛔线虫,(1)夺取营养:如蛔虫以人体消化或半消化的食物为食,血吸虫、钩虫消耗人体的血液等。人可以因此引起营养不良、贫血。,四、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1.寄生虫对人体的致病性,蛔虫在小肠寄生,钩虫引起的贫血,夺取营养,(2)机械性损伤:,寄生虫寄生

13、于人体,可以引起机械性刺激损伤,压迫与堵塞组织器官。如肝吸虫的成虫寄生在肝胆管内,引起胆管壁的炎症、胆管阻塞;蛔虫寄生在人小肠,可使病人发生蛔虫性肠穿孔,蛔虫性肠梗阻等。,蛔虫性肠穿孔,蛔虫性肠梗阻,机械损伤,寄生虫的代谢产物,分泌物等引起毒性与过敏反应,如痢疾阿米巴分泌的溶组织酶,破坏人体肠壁组织。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引起人体组织的肉芽肿形成肝肠病变。,(3)毒性作用与免疫损伤:,血吸虫病的肝脾肿大,(1)非特异性免疫:或称先天性免疫,即由遗传决定的对寄生虫的先天抵抗力。如皮肤、粘膜和胎盘屏障作用,胃肠道的蠕动,胃酸,淋巴系统和补体系统对寄生虫的杀灭作用等。,2.人体对寄生虫的反应,(2)特

14、异性免疫:或称获得性免疫,即由寄生虫抗原刺激引起人体免疫系统诱发免疫应答,产生针对寄生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通过免疫球蛋白(IgM、IgG、IgA、IgE和IgD抗体等)及效应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协同作用杀伤寄生虫。,五、寄生虫感染免疫,1.特异性免疫类型(1)消除性免疫:人体感染某种寄生虫后所产生的获得性免疫,既可清除体内寄生虫又能完全抵抗再感染,如皮肤利什曼病患者痊愈后对同种病原具有完全的永久性的免疫力。,(2)非消除性免疫:人体感染寄生虫后产生获得性免疫,但体内寄生虫末被完全清除,而仅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能抵抗再次感染。多数寄生虫感染属于此种类型。,带虫免疫:疟原虫寄生在人的红细

15、胞内,引起的病称为疟疾。疟疾患者体内有活的虫体时,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对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具有一定的抵抗力,但经治愈后,免疫力亦消失。,伴随免疫:血吸虫寄生在人的血管内。血吸虫患者产生的免疫力对体内的成虫无明显的杀伤作用,但可杀伤再感染时侵入的幼虫,这种免疫称为伴随免疫。,2.免疫逃避 寄生虫逃避了宿主免疫系统的作用而存活下来,称为免疫逃避。,其机制复杂,可能有以下几点:(1)解剖位置的隔离,(3)抑制或破坏宿主的免疫应答:如释放可溶性抗原,与宿主血清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抑制宿主免疫应答。有些可释放免疫抑制因子。,(2)表面抗原的改变:a抗原变异b抗原伪装c表膜脱落和更新。,3.寄生虫

16、性变态反应 人体对寄生虫的感染所诱发的免疫反应,既可表现为对寄生虫的杀伤作用,同时也可发生对自身的组织的损伤,引起免疫病理变化,这种反应称为超敏反应或变态反应。,变态反应四种类型,(1)I型,速发型(2)II型,即细胞毒型(3)III型,即免疫复合物型(4)IV型,即迟发型或细胞免疫型措施,六、寄生虫感染的特点,1.寄生虫感染(parasite infection)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感染。2.带虫者(carrier)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可传播病原体,称为带虫者(carrier)。,3.隐性感染(suppressive infect

17、ion):,是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没有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例如肺孢子虫、弓形虫、隐孢子虫等的寄生,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者免疫功能不全时(如艾滋病患者),这些寄生虫的增殖力和致病力大大增强,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严重者可致死。该类寄生虫又可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4.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有些寄生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或动物)后,不能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在体内长期移行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病变。犬弓首线虫是犬肠道内常见的寄生虫。犬吞食了该虫的感染性虫卵,幼虫在小肠内孵出,经过血循环后,回到小肠内发育为成虫。但是,如人误食了犬弓首线虫的感染性虫卵,幼

18、虫在肠道内孵出,进入血循环,由于人不是它的适宜宿主,幼虫不能回到小肠发育为成虫,而在体内移行,侵犯各部组织,造成严重损害。,是某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可引起异位的损害,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血吸虫虫卵主要沉积在肝、肠,但也可出现在肺、脑、皮肤等部位。又如卫氏并殖吸虫正常寄生在肺,但也可寄生脑等部位。,4.异位寄生(ectopic parasitism),七、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治,1.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1)传染源:感染寄生虫的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举例血吸虫)。(2)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3)易感人群:对寄生虫没有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传播途径和感染方式,经口

19、感染:感染期的寄生虫存在于食物、水内,人因经口摄取食物而受感染的。经皮肤粘膜感染:感染期的寄生虫存在于土壤或水内,当接触到人的皮肤时,即可钻入皮肤而使人感染。经媒介昆虫感染:感染期寄生虫存在于昆虫体内,当昆虫吸血时或其他方式与人直接接触时(如伤口等),即可进入人体而使人反感染。接触感染:感染期寄生虫寄生在人的口腔、阴道或体表,因直接或间接接触而受感染。经胎盘感染:母体的寄生虫经胎盘的血液循环侵入胎儿。,2.流行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温度、湿度、雨量、光照等气候因素,以及地理环境和生物种群等。(2)生物因素:如我国血吸虫的流行在长江以南地区,与钉螺的地理分布一致;丝虫病与疟疾的流行同其蚊虫宿主或蚊媒的地理分布与活动季节相符合。(3)社会因素:落后的经济文化,不良卫生习惯和卫生环境。,3.流行特点,(1)地方性(2)季节性(3)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脊椎动物和人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在动物中之间传播的各种寄生虫,当人进入这些地区后,这种动物源性寄生虫病传染给人,并在人群之间传播。这类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自然流行的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4.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1)消灭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