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学实验之外部形态观.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144725 上传时间:2023-09-2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7.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贝类学实验之外部形态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贝类学实验之外部形态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贝类学实验之外部形态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贝类学实验之外部形态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贝类学实验之外部形态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贝类学实验之外部形态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贝类学实验之外部形态观.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贝类实验 之,外部形态观察,实验目的,1、掌握瓣鳃纲贝类的定位方法,熟悉贝壳上各部位名称。2、掌握壳长、壳宽、壳高的测量方法。3、掌握腹足纲贝类的外部形态构造。4、掌握腹足纲贝类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方法。,腹足纲分类,1、螺旋部在贝壳的上部,是动物内脏囊所在之处。(1)壳顶:位于螺旋部的顶端,是动物最早的胚壳。(2)螺层:贝壳每旋转一周为一个螺层。螺层表面常具生长线、突起、横肋、纵肋、棘和各种花纹。(3)缝合线:各螺层之间的界线。2、体螺层位于贝壳基部,是贝壳的最后一层,容纳动物的头部和足部。(1)壳口:体螺层基部开口,壳口分为完全壳口和不完全壳口。完全壳口:壳口圆滑,无缺刻和沟。不完全壳口:壳口

2、的前端或后端具有缺刻或沟。沟分为前沟和后沟。壳口前端的缺刻或沟称为前沟;壳口后端的缺刻或沟称为后沟。(2)外唇和内唇 内唇:壳口靠近螺轴的一侧;外唇:内唇相对的一侧。,腹足纲贝壳各部分名称模式图,螺轴:贝壳的旋转中轴,在贝壳的中心。脐:螺轴旋转时,在基部遗留的小窝。假脐:内唇向外蜷曲而在基部形成的小凹陷。螺肋:壳面上与螺层平行的条状肋。纵肋:壳面上与螺轴平行的条状肋。较粗的突起肋称纵肿肋。肩角:螺层上方膨胀形成肩状的突起,肩角的上部称肩角面。绷带:位于体螺层前端脐孔的上方。,厣:由足部后端背面皮肤分泌形成的保护器官。厣有角质和石灰质两种,其大小、形状通常与壳口一致,厣上有生长线与核心部。颚片:

3、位于口腔内,几丁质。颚片的有无和数目因种类而异。齿舌:位于口腔底部,由许多分离的角质齿片固定在一个基膜上构成,呈带状。齿片分中央齿,侧齿和缘齿。本鳃:在发生过程最初出现而在成体仍被保留的鳃,它是外套腔内面的皮肤伸展而成。本鳃又分楯鳃和栉鳃。楯鳃的鳃叶排列在鳃轴的两侧,呈羽状。栉鳃的鳃叶仅列在鳃轴的一侧,呈栉状。,A:方斑东风螺;B:南洋象牙凤螺;C:泥东风螺;D:台湾东风螺;E:深沟东风螺;F:锡兰东风螺,六种东风螺齿舌的正面微观图,A:硇洲岛方斑东风螺;B:泰国产方斑东风螺;C:泥东风螺;D:台湾东风螺;E:深沟东风螺;F:锡兰东风螺(标尺=200 um),每排由1个中央齿和一对侧齿组成,中

4、央齿由中部的3个长尖突和两侧各1个短尖突组成。每个侧齿均有2个齿突,外侧较长,内侧较短。齿舌形态反映了东风螺肉食的食性,形态结构上极为相似,种间差异并不明显,左旋、右旋:贝壳顺时针旋转的称为右旋;逆时针旋转的称为左旋。大多数腹足类是右旋的。贝壳左、右旋的确定方法:拿起贝壳,壳顶朝上,壳口对着观察者,看看壳口是开在螺轴的右侧,则为右旋;反之,则为左旋。,3、贝壳方位的确定将壳口向下,壳顶朝着观察者,则:(1)壳顶的一端为后端,壳口的一端为前端。(2)有壳口的一面为腹面,相反面为背面。(3)以背面向上,腹面向下,后端向观察者。则在左侧者为左方,在右侧者为右方。4、贝壳的测量(1)壳高:壳顶至基部的

5、距离。(2)壳宽:体螺层左右两侧的最大距离。,形态性状测量:,壳高(AB),壳宽(CD),壳口高(BH),壳口宽(EF),体螺层长(GB),【方法与步骤】1、观察腹足纲贝类壳的形态与结构:(1)确定贝壳属于左旋或右旋;(2)找出壳顶、螺旋部、体螺层、生长线、螺肋、棘刺等部位;(3)判断壳口部位属于完全壳口或不完全壳口;2、测量:测量贝壳的壳高和壳宽;【作业与思考】1、自选1种贝壳进行绘图,并标注出各部位名称。2、自选3种贝壳,记录其壳高、壳宽的测量结果。,前鳃亚纲 原始腹足目以鲍科为例,贝壳大,坚实,椭圆形,壳面粗糙,贝壳坚厚,呈耳状,生长纹与放射肋交错使壳面呈布纹状。,鲍科特点:贝壳很小,呈

6、耳状,螺旋部退化,螺层少,体螺层及壳口粗大。,前鳃亚纲 中腹足目以锥螺科为例,棒锥螺Turritella bacillum Kiener,呈尖锥形,结实,黄褐色或紫红色。壳顶尖。螺旋部高,体螺层短。螺层约28层,每一螺层的上半平直、下半部较膨胀。螺旋部的每一螺层有5-77条排列不匀的螺肋,肋间还夹有细肋。壳口卵圆形,无脐。我国浙江南部以南习见的种类。,前鳃亚纲 新腹足目以蛾螺科为例,A:方斑东风螺;B:南洋象牙凤螺;C:泥东风螺;D:台湾东风螺;E:深沟东风螺;F:锡兰东风螺,后鳃亚纲 头楯目以海兔科为例,体中等大,胴部非常膨胀,且向前、后两端削尖,略呈纺锤形。头颈部明显。,Notarchus

7、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 蓝斑背肛海兔,瓣鳃纲分类,前后方位,当外韧带位于壳顶的一侧时,韧带所在的部位即为后部;当自壳顶有一放射脊时,其走向是从壳顶到壳的后部,故放射脊的终端即为贝壳的后部;假如贝壳的一端特别细长,并开口时,此开口部位即贝壳的后部;当壳内面的外套线不完整形成内陷的外套窦时,外套窦所在部位即壳的后部;当壳内有一个闭壳肌痕时,此肌痕总是处于中央偏后的位置,距此肌痕最近的一端即贝壳的后部;,双壳类形态图(徐凤山,张素萍,2008),左、右、背、腹方位,手执贝壳,使壳顶向上,壳前端向前,壳后端向观察者。则:左边的贝壳称为左壳。右边的贝壳为右壳。壳顶所在的面为

8、背方。壳顶所在的相对面为腹方。,贝壳的结构,壳顶:它是双壳类贝壳突出于表面尖而弯曲的部分,它是贝壳的最原始部分胚壳的所在。小月面:位于壳顶前方的小凹陷,一般为椭圆形或心脏形。楯面:它是位于壳顶之后的后背区的装饰结构,通常为披针状,其周缘有脊或浅沟同壳面区别开。壳耳:壳顶前后方的耳状突起。壳耳按耳位置可分为前耳和后耳。前耳是壳顶前方的耳状突起。后耳是壳顶后方的耳状突起。生长线:贝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的环形线。放射肋:以壳顶为起点,向腹缘伸出的放射状排列的条纹。,瓣鳃纲贝壳各部分名称模式图,铰合部:位于贝壳的背部壳顶之下,有铰合齿和韧带。铰合齿:列齿型或称多齿型:铰合齿是由一列小齿所组成,如蚶的铰合

9、齿;弱齿型:铰合齿仅出现于壳顶处由几枚细弱小齿组成,如贻贝;等齿型:由几个对称排列两侧的齿组成,如海菊蛤;异齿型:铰合齿是由位于壳顶之下的主齿和远离壳顶,位于壳的前、后背缘的侧齿所组成。异齿型铰合齿是双壳类中种类最多的齿型,如文蛤等。韧带:位于铰合部,黑色具弹性的几丁质物。韧带又分为外韧带和内韧带。外韧带位于壳顶后面两壳的背缘。内韧带位于壳顶下方,铰合部中央的韧带槽中。,双壳类形态图(徐凤山,张素萍,2008),外套痕:也称外套线,是外套膜边缘附着在壳内的痕迹。外套窦:是由外套痕在后部向内陷入的一部分,形成各种形状的窦状,这是具有水管的动物当水管受到刺激缩入壳内时容纳水管之处。它的长度、形状、

10、走向,是否与外套痕愈合都是分类的特征。闭壳肌痕:专司动物两壳关闭的闭壳肌附着在壳内面留下的痕迹,通常有两个,也有一个者,它们的大小、形状是分类的依据。足肌痕:伸、缩足肌在贝壳内面的痕迹。,【方法与步骤】1、形态观察:(1)贝壳是否左右对称、前后相等;(2)确定贝壳的前后方位,观察不同贝类壳顶、生长纹、放射肋、铰合部、铰合齿、韧带、外套窦、闭壳肌痕的形状和差异。(3)测量壳高、壳长、壳宽。壳顶至腹缘的距离为壳高;壳前端至后端的距离为壳长;左右两壳之间的最大距离为壳宽。【作业与思考】1、自选一种观察的贝类,绘制贝壳表面观图和内面观图,并标注上各部位名称和方位。2、自选三种观察的贝类,记录其壳长、壳

11、宽和壳高的测量结果。,双壳类形态图(徐凤山,张素萍,2008),瓣鳃纲 贻贝科,Mytilus galloprovincialis紫贻贝,Perna viridis(Linnaeus,1758)翡翠贻贝,瓣鳃纲 珠母贝科,Pinctada martensii马氏珠母贝或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大珠母贝,瓣鳃纲 扇贝科,Chlamys(Azumapecten)farreri(Jones et Preston)栉孔扇贝,Chlamys(Mimachlamys)nobilis华贵栉孔扇贝,贝壳一般紫色或淡褐紫,间有黄褐色、杏红色或灰白色。壳高略大于壳长,前耳长度约为后耳的两倍。前

12、耳腹面有一凹陷,形成一孔,即为栉孔。在孔的腹面右上端边缘生有小型栉状齿6-10枚。具足丝。贝壳表面有放射肋,其中左壳面主要放射肋10条,具棘,右壳放射肋较多。分布于黄、渤海。,壳色呈淡紫褐色、黄褐色、淡红色或枣红色云状斑纹。壳高与壳长约相等。放射肋巨大,约23条。同心生长轮脉细密,形成相当密而翘起的小鳞片。两肋间夹有3条细的放射肋。具足丝孔,暖水种,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Argopecten irradians(Lamarck,1819)海湾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Jay,1857)虾夷扇贝,瓣鳃纲 扇贝科,贝壳大小中等,壳表面黄褐色,左、右壳较凸,具浅足丝孔,成

13、体无足丝。表面放射肋20条左右,肋较宽而高起,无棘。生长纹较明显。中顶,前耳大,后耳小。雌雄同体。自然分布于美国东海岸,现已引进我国,并进行养殖。,贝壳大型,壳高可超过20cm,右壳较凸,黄白色;左壳稍平,呈紫黑色,壳近圆形。中顶,壳顶两侧前后具有同样大小的耳突起。右壳的前耳有浅的足丝孔,壳表面有5-20条放射肋,右壳肋宽而低矮,肋间较宽,有的有网纹雕刻。自然分布于日本和朝鲜,现已引进我国,并以成为北方主要的养殖品种。,Crassostrea gigas太平洋牡蛎,长牡蛎,瓣鳃纲 牡蛎科,瓣鳃纲 蚌科,Hyriopsis cumingii(Lea)三角帆蚌蚌科,贝壳扁平,大型,外形略呈不等边三

14、角形。前背缘向前缘倾斜,至端部成一尖角,背缘向后背方充分伸展形成一扬起的三角形帆状后翼,腹缘略呈弧形。壳面呈黑色,深褐色。生长纹明显,呈同心圆形状排列贝壳内面珍珠光泽绚丽。三角帆蚌是我国的特有种,育珠的优良品种。,瓣鳃纲 砗磲科,Tridacna maxima(Rding,1798)长砗磲,贝壳坚厚,呈长卵圆形。腹缘呈弓形弯曲。壳顶前方有长卵圆形足丝孔。足丝孔周围有排列系数的齿状突起。韧带长。生活在浅海珊瑚间,产于我国海南和细沙群岛。,Cyclina sinensis(Gmelin,1791)青蛤形态特征:壳呈膨大的圆形,前端圆弧而后端稍呈楔形,壳的腹缘中央稍尖。前端的小月面及后端的盾面不清晰

15、。壳顶向两侧膨胀而偏向前方。外壳颜色为黄褐色,但在外缘有紫色,有如一紫色环。壳上有生长纹及放射肋,在紫色的外环部分特别清晰而成为网纹雕刻。壳的内面为白色,内壳边缘带有紫色并有细小的锯齿排列。,瓣鳃纲 帘蛤科,Paphia undulata(Born,1778)波纹巴非蛤,壳呈长卵圆形。壳表面光滑,壳薄具光泽,黄白色至淡紫色,同心生长轮明显、致密,有呈人字形相互联系成的网目状花纹。壳内面为淡紫红色。外韧带。小月面窄,披针状。外套窦短。,Ruditapes philippinarum(Adams et Reeve,1850)菲律宾蛤仔,贝壳成卵圆形,具有前倾的壳顶,壳顶至贝壳前端的距离约等于贝壳全

16、长的1/3。小月面椭圆形或略呈梭形,盾面梭形。贝壳前端边缘椭圆,后端边缘略呈截形。壳表面灰黄色或深褐色,有的带褐色斑点。壳面除了同心生长轮外,还有细密的放射肋,放射肋与生长线交错形成布纹状。是我国养殖贝类。,Meretrix meretrix(Linnaeus,1758)文蛤形态特征:壳呈三角形,壳顶偏向前缘。前缘小月面梨形且明显,后缘盾面为卵圆形,黑色且明显,腹缘圆弧状。壳外表颜色变化极大,有深灰色、深褐色、米黃色、白色等多種。壳表面被有一层浅黄色或红褐色光滑似漆的壳皮,同心生长轮脉清晰。从壳顶开始常有环形褐色带,贝壳近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的褐色花纹。我国沿海习见种,肉味鲜美。,Sinono

17、vacula constricta 缢蛏,贝壳呈长圆柱形,壳质脆薄。两壳不能全部开关。贝壳中央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被绳索勒过的痕迹,故名缢蛏。,瓣鳃纲 竹蛏科,多板纲分类依据和术语,贝壳环带齿舌鳃微眼(贝壳眼),多板纲外形模式图,红条毛肤石鳖(Acanthochiton rubrolineatus),掘足纲分类依据和术语,贝壳足齿舌唇瓣,角贝各部位名称模式图,Dentalium vernedei Sowerby 大角贝,头足纲分类依据和术语,鳃的数目腕漏斗眼贝壳鳍头部与胴部的连接方式,头足纲身体各部分模式图,头足纲 鹦鹉螺科,Nautilus pompilius 鹦鹉螺,形态特征

18、:大螺旋狀的外殼內區分數個氣室。有細管貫穿每一個氣室隔膜的中間。軟體居住於最外層氣室中。頭部背側覆蓋頭巾,眼睛的構造簡單,不具水晶體。觸毛大約有47對以上,沒有鞭狀的吸管。2對鰓。腕的数目多达90只,分布于我国台湾、海南诸岛。贝壳漂亮,为珍贵的观赏贝类。,头足纲 乌贼科,Sepia pharaonis 虎斑乌贼,体型较大,腕基部吸盘角质环外缘光滑无齿,但具很多细纹;顶部吸盘则具有密集的钝形小齿。生活时,体黄褐色,胴背有褐色波状斑纹,状如虎斑。内鳍与胴背交界处环绕着一圈天蓝色的镶边。分布于我国台湾、福建、广东等沿海。,头足纲 章鱼科,Octopus vulgare 真蛸,胴部卵圆形,稍长,体表光滑,具细小的色素点斑。短腕型,各腕长度相近,腕吸盘2行。雄性右侧第3腕茎化。,头足纲 船蛸科,Argonauta argoLinnaeus,1758船蛸,两侧有细密而明显的放射肋。每条放射肋自贝壳螺旋轴延伸到同侧疣突处。疣突尖而小,可达50个以上。壳两侧很扁,壳面大部乳白色。雄性具螺旋形单室薄壳。雌性腹腕大于侧腕。见于我国南海。,【作业与思考】写出所观察贝类的主要分类依据,确定其分类地位,标注拉丁文名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