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管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154796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管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血液管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血液管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血液管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血液管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管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管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 液 管 理合肥市卫生监督所2005.3,第一部分 概述第二部分 采供血管理第三部分 血站管理第四部分 临床用血管理第五部分 污物处理,第一部分 概 述,(一)我国的输血事业始于解放初期,但我国输血事业的蓬勃发展还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1992年我国实行无偿献血的目标。1993年卫生部颁布了血站基本标准和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办法,对血站实行统一设置采供血机构、统一管理血源、统一采供血的“三统一”原则。,(二)1996年国务院颁布了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对血液制品管理提出明确要求。1997年人大通过主席令公布献血法,明确规定了我国无偿献血制度。1998年卫生部发布了血站管理办法(试行

2、),1999年下发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2000年下发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范了采供血管理和临床用血。,第二部分 采供血管理,(一)采供血机构的一般结构各级血站:省级血液中心 地(市)中心血站 县(市)血站(中心血库)医院输血科(血库)单采血浆站,(二)采供血机构的任务采供血机构的目标是高质量完成采供血任务,为临床提供安全充足的血液。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满足医院科学用血要求,第三部分 血站管理,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血站是负责采供血工作业务、临床服务和相关科研的机构。血站组织机构的设置以采供血为中心,以完成采供血

3、任务,向医院提供合格的临床用血目标。,血站对献血者必须免费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身体状况不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应当向其说明情况,不得采集血液。献血者的身体健康条件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血站采集血液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和制度,采血必须由具有采血资格的医务人员进行,一次性采血器材用后必须销毁。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第四部分 临床用血管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血站供给。医疗机构开展的患者自身储血、自体输血除外。,二级以上医院应设置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实施,确保贮血、配血

4、和其他科学、合理用血措施的执行。,医疗机构要指定医务人员负责血液的收领、发放工作,要认真核查血袋包装,核查内容如下:(一)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二)献血者的姓名(或条形码)、血型;(三)血液品种;(四)采血日期及时间;(五)有效期及时间;(六)血袋编号(或条形码);(七)储存条件。血液包装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和要求应拒领拒收。,医疗机构输血科对验收合格的血液,应当认真作好血液出入库、核对、领发的登记,且需保存十年。按不同品种、血型、规格和采血日期(或有效期),分别存放于专用冷藏设施内分层储存。禁止接受不合格血液入库。,医疗机构的储血设施应当保证完好,全血、红细胞、代浆血冷藏温度应当控制

5、在,血小板应当控制在(小时内输注),储血保管人员应当作好血液冷藏温度的小时监测记录。,贮血冰箱内严禁存放其他物品;每周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每月一次,无霉菌生长或培养皿()细菌生长菌落分钟或立方米为合格。,交叉配血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天之内的。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冰箱,至少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受血者必须做以下九项:血型:血红蛋白:HCT:血小板:ALT:HBSAg:Anti-HCV:Anti-HIV1/2:梅毒:,第五部分 污物处理,采血后针头安全弃置,尖锐物品使用后,应尽快弃置在防刺穿的容器內。拋弃盛载尖锐物品的容器時,应将其密封。放入适当标签的红色塑胶袋內。,处理医疗废物的人員不应用手挤压胶袋,及应佩戴防刺穿手套。,防刺穿手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