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探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探索.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长点,教师如何找到自己的生长点,实现自我成长,激活生长点 走向专业成长,刘 宁,教师的工作现状,【思考】能描述出自己目前的工作现状吗?三忙:忙碌、茫然、盲目没有思考,是目前老师们最大的问题其实质就是缺少成长的目标意识,教师要有成长意识,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使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心田上的百合花开林清玄,教师的专业成长,【关键词】内在发展需要自我更新教学能力、思想境界内圣外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学能力分类,四个层次:适应型、胜任型、业务骨干型、
2、专家学术型三个类型:职初教师、骨干教师、卓越型教师,高原现象,概念: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理念水平限制,教学能力发展出现停滞的现象。,二次成长论,教师专业特质和发展阶段分析,(一)主要特征:适应型:主要靠教学参考书备课胜任型:工作熟练化与经验化业务骨干型:工作探究化与知识深广化专家学术型:独特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教师专业特质和发展阶段分析,(二)关注知识维度适应型:学科知识胜任型:学科教学知识业务骨干型: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专家学术型:最新教育理论和热点问题前二者规范后二者整合,教师专业特质和发展阶段分析,(三)教学内容设计适应型:模仿(讲解)胜任型:借鉴(情景)业务骨干型:优化(交互)专家
3、学术型:创新(探究)前二者属于知识传授后二者属于能力培养,教师专业特质和发展阶段分析,(四)文本成果表达适应型:随笔、观察、感悟胜任型:案例、经验、总结业务骨干型:学术论文专家学术型:科学研究报告前二者属于记录后二者属于建构,教师专业特质和发展阶段分析,(五)发展方向适应型:掌握规范化的教学技能并向驾驭教学工作的方向转化胜任型:提升教育教学改革意识,拓宽知识面,提升教科研能力业务骨干型:重在优势积累,形成教学思想与教学风格专家学术型:需要有学术团队作为支撑,参加重点科研课题和学术活动,如何实现自我发展,三条路:读书研究写作,重温闫学的读书之路 优秀教师首先是个读书人,教师要有读书意识,闫学老师
4、的阅读之路,阅读寻觅到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助力了自己的专业成长,闫学观点:,要想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就要通过长期的潜心阅读来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厚自己的专业底蕴,所谓成功就成为水到渠成的事情。阅读不仅应该成为研修的核心,而且应该成为研究的起点。假如没有阅读作为一个教师的精神底色,所谓磨课就很容易沦为一种纯粹的技术操练;同样,假如没有阅读成为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做教科研、开发课程以及教育写作、教育反思就成为无源之水。阅读本源性研修,要在很长的时期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了,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学生需要自由活动时间
5、,就像健康需要空气一样。没有什么比意识到无前途、自己啥也不行更使儿童受到压抑的了。决不要急忙打不及格的分数,要记住,成绩带来的愉快是一股强大的情感力量。你如果想教“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泉那里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要把知识留传给我们的学生,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自己的头脑移到我们所教的人的头脑中去。,苏霍姆林斯基经典语录,教师要有研究意识,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什么:三方面内容:为谁教,教什么,怎么教,追溯名师的研
6、修之路,感悟窦桂梅的解读教材“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对于教材中的经典文本,必须尊重文本的规定性,老老实实读教材,回归细读经典文本,回归情感熏陶和积累。充分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打下两种底子:学习的底子和精神的底子。,案例:圆明园的毁灭,三个板块设计:走近圆明园走进圆明园走出圆明园从文章中读出自己的思考,进而把这些思考合理地转化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补充阅读:雨果的致巴赫莱的一封信吕厚龙的告别圆明园樊美平的透过圆明园的硝烟李钟琴的由庚子国难看“愤青”的虚火袁伟时的现代化与中国的历史教科书问题李大钊的诗句,圆明园遭抢劫的真实资料和影视资料,解读教材的比喻,解读教材如同洗衣服浸泡:
7、不厌其烦地读教材,发现新颖的、意想不到的东西漂洗:翻来覆去,不断地筛选、过滤出有用的信息甩干:去掉污浊之物,留下的是教学中选用的教学内容经历这三个过程,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干干净净。,品味于漪老师的备课之道,于漪老师名言欣赏: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我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立业之本:,一是备课要下狠功夫 二是要拓宽视野、广泛阅读,狠功夫“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第一次,独立备课,绝不照搬照抄教学参考资料,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力求自己真懂,凭自己的理解对教材进行一次整体把握。第二次,广泛涉
8、猎、仔细对照,“看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人家也想到了。哪些东西我没有想到,但人家想到了,学习理解后补进自己的教案。哪些东西我想到了,但人家没想到,我要到课堂上去用一用,是否我想的真有道理,这些可能会成为我以后的特色”。第三次,边教边改,每课必写“教后记”,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分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次备课,修改教案。“一步一陟一回顾”。经过对上百篇课文的独立钻研,对教材有了一种“庖丁解牛”的本领,为自己的教学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和超凡的能力。,课堂教学现状,【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你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学的?三讲三不讲原则:讲容易混淆的问题;讲容易出错的问题;讲容易遗漏的问题。不讲学生已经会了
9、的问题;不讲学生自己就能学会的问题;不讲教师讲了学生也不会的问题。,欣赏薛法根的课堂教学,教育的名字叫“智慧”案例: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随笔:步步追问,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 针对题目追问 针对词语追问 针对材料安排追问,针对题目追问,赏析 现在的学生习惯了接受知识,思考意识缺失,思考能力退化。针对这种现状,薛老师采用了追问的教学方法,步步引导,逼着学生去思考,没有思考就不会产生问题,没有问题自然就不会有收获。学习必须要思考,这样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在老师的步步引导之下,孩子们开始思考了,一个、两个、三个,问题也由简单普通向高质量过渡了。高质量的问题是学生深入思考的标志。薛老师的教育是引导、
10、是帮助,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方式,真正促进了孩子的发展。,针对词语追问,赏析“还有问题吗?”当学生没有问题的时候,“我有一个问题?”老师抛出了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面对这群缺少问题意识的学生,老师一步一步,采用打破沙锅问到底的追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司空见惯”的意思、自然界“司空见惯”的现象、“司空见惯”的典故。一个词语的教学竟然挖掘出这么多的内容,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追根朔源的学习品质。学习的结果固然重要,但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正如薛老师所说:思考从现在开始。我想,这句话应该会在每个学生心底扎
11、根发芽。,针对材料安排追问,赏析 薛老师用智慧引导智慧。学生能读懂的一概不讲,三个事例,学生一看就懂。如何让学生学有所得,薛老师独辟蹊径,引导学生从选材的典型性和写法的详略入手,让学生豁然开朗。两个问题:一是反复研究的过程为什么都只用一句话叙述;二是为什么要用三个事例来证明这个观点?整个课堂,学生的思维处于一种紧张、积极的状态,但课堂气氛是轻松的、愉悦的,笑声不时的响起。学生的表情由默然到疑惑再到恍然大悟,他们已经感悟到了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凡事都要想一想的妙处之所在。,教师的智慧,“那种热爱自己的事业而又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力量使教室里保持肃静,使儿童特别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倾听他的每一句话,
12、才有力量激发学生的良心和羞耻心,这种力量才是一种无可争议的威信。”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只有善于思考、勤于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才能使自己的思维始终处于年轻活跃的状态,才能使大脑中不断产生新的思想来,这种思想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也只有这种新思想才能点燃学生心中那求知的欲望。如此,才能给学生带来真正的思考,学生才能被深深地吸引。,教师要有写作意识,【思考】你有记录与写作的习惯吗?如何改变教师教育行为,让教师走上专业成长之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倡导教师撰写教育日记、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育随笔等。通过多种教育写作形式加强对教育行为的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很多老师,通过撰写教育日记、随笔走上了
13、教育专业发展之路,或者说进入了专业状态。反思,是教育科研的本质,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陶行知观点,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劳力上劳心有思考的行动人类与个人最初由行动而获得真知,故以行动始,以思考终,再以有思考之行动始,以更高一级融会贯通之思考终,再由此而跃入真理之高峰行动在反思中进行,读书与写作是一条光明大道,是一条幸福之路,关于写作,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事实上就是他的教育史。朱永新 只有用最精妙的文字把教学经验记录下来,教师才能逐渐成长。余映潮 写,让自己活得明白,让自己活出精彩写,改变了你生命的属性。窦桂梅,生长点,找寻生长点激活生长点打造“独门绝技”成为“稀缺资源”,结尾寄语:,走上坡路,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走上坡路需要的是信念,需要的是坚持,需要的是义无反顾。只有走在路上,才能丈量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只有走在路上,才能欣赏到最美的风景。,谢谢各位老师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