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仰第七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04890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4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课件仰第七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财政学课件仰第七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财政学课件仰第七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财政学课件仰第七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财政学课件仰第七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课件仰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件仰第七章.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名言警句 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大加图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第七章 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和预 算外资金分析,第一节 财政收入概述,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内容、形式、依据二、财政收入的分类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内容、形式、依据(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其支出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以一定方式取得的可供其支配的财力。,(二)财政收入的内容?和形式内容:社会物质财富形式:力役实物货币(三)财政收入的依据?:公共权力,包括政治管理权(核心)公共资产所有权公共信用权,二、财政收入的分类,(一)按形

2、式分类 1、税收 2、公共收费3、国有资产收益:(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一项负收入)4、债务收入 5、其他收入,(二)按收入来源分类,1、按收入来源的所有制结构标准分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股份制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外商投资和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 2、按收入来源的部门结构分工业部门收入、农业部门收入、商业部门收入、交通运输部门收入、建筑部门收入、服务部门收入、其他部门收入第一产业收入、第二产业收入、第三产业收入等3、按收入来源的地区结构分各区域或行政区划提供的财政收入,(二)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三)按管理要求分类,1、预算内收入是指列入政府一般预算中的财政收入2、预算外收入

3、是指置于政府一般预算以外单独管理的财政收入。制度外财政收入,遇到困难时要换种角度思考 有时候你以为天要塌下来了,其实是你站歪了。,十一五规划建议,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展既要有较快的增长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保持社会供求总量基本平衡,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现在已改为?),第二节 财政收入(预算内)规模分析,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 势的实证分析四、我国

4、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一、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绝对规模财政收入总额相对规模财政集中率: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1、生产力发展水平(包括规模、速度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这是决定因素)W=C+V+M(M1,M2)1978年 2009年 国内生产总值:3624.1亿元 335353亿元 全国财政收入:1132.3亿元 68477亿元2、经济管理体制和收入分配政策(1)经济管理体制(2)收入分配政策3、政府的职能范围(正相关)4、经济周期循环与宏观经济调控(同方向,但不同步,一是累进所得税机制,二是宏观经济调控),5、价格因素(1)价格总水平:价涨,财政收入虚增;

5、价跌,财政收入虚减 可通过GDP平减价格指数消除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GDP平减价格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其中,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实际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实际财政收入=名义财政收入/GDP平减价格指数(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见下页的图)(2)商品比价变化也会导致财源结构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财政收入(因不同的财源形成财政收入的比例是不同的)。6、特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战争,急剧扩大),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图7-1 财政收入名义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对比,三、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析(自看)(一)总体评估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很高,19

6、60年高达39.3%1978年仍达到31.1%;经济体制改革以后,则逐年下降,至1995年下降到最低点:10.3%;以后逐步回升,至2005年回升到17.3%,2009年为20.42%。(二)1978-1995年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其影响1、特点(1)预内收不抵支,财政赤字和国债增加(2)预算外和制度外资金膨胀,收入增长快于预算内收入(3)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4)银行资金充裕,业务扩张,财政收入下降,职能弱化,2、原因 实行扩张财政政策,对企业减税让利,对居民提高收入水平。3、影响 一方面,推动了经济改革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财政也为此付出了成本和代价,财政

7、调控职能有所削弱。(三)“九五”时期实现财政收支的良性循环1994年实施工商税制改革分税制改革,财政收入和中央收入开始上升;税收收入增长较快,快于GDP增长;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国债增长较快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和国债增长,财政收支良性循环图,税收和国债增长,财政支出增长,经济增长,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 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图7-2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和占GDP比重变化趋势示意图,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 从下表可看出,财政支出的快速增长,首先,还是由于以税收为主的预算内收入的快速增长,其次,“九五”期间增发国债对财政支出的增长也起了加速作用。,表7-2 财政支出增长的来源(单位:亿元,),

8、四、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判断(一)财政收入规模水平1、纵向比较计划经济时期:平均30%左右,1960年39.3%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31.1%1995年:10.3%2000年:13.5%,2005年:17.3%2009年:20.42%2、横向比较 1990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美国:34%从左边数字看,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 法国:46.3%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略低于 英国:44.4%发展中国家。但必须注意统计口径的差 泰国:21.3%异:一是中国的社保收入未全部纳入预 中国:15.7%算内;二是中国还有大量的预算外、制 度外收入未纳入预算内管理。,(二)合理调节

9、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政策思路1、在规范财政收入(将预算外收入和制度外收入逐步纳入预算内管理)的基础上适度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适当调节目前过快的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将财政收入规模控制在适当的水平上3、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关键在于调节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增长边际倾向 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增长额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GDP增长额,总的来说,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正向关系。见下表:,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表7-3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弹性和边际倾向,4、坚决取缔乱收费,继续税费改革,控制预算外收入增长。

10、5、对现行税制和税收政策进行有增有减的结构调整。6、兼顾“以收定支”和“以支定收”方针,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确定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计划经济时期,执行“以收定支、略有结余”的方针。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在调整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财政支出规模,而后确定税收负担的水平,即“以支定收”;在税收制度和税收征管走向法制化之后,税收收入规模又反过来制约财政支出规模,即“以收定支”。,积极心态,快乐生活 自己的情绪统治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决定自己的命运。,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构成二、税收与收费三、预算外资金分析,一、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理论上的财政收入应包括全部的政府收入

11、,但我国的财政收入仅包括预算内收入,其主要项目如下:1、各项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公共收费(专项收入):排污费、城市水资源费、教育附加费及其他各种收费。3、国有资产收益:国有资产收益的规模和结构与一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收入分配制度和国有经济运行效益有关。(曾称上缴利润,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为负收入)4、其他收入:捐赠收入、罚没收入、资源管理收入等。5、公债收入:公债通常被视为一种非经常性财政收入,主要用于弥补财政收支的缺口。,我国政府收入构成示意图,财政收入,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资金收入,制度外收入,税收,收费,预算内,预算外,政府收入,图7-4 我国财政收入构成示意图,、,二、税收

12、与收费(一)公共收费的含义 是公共部门为社会成员提供有偿服务所取得的报酬,或是公共部门管理特定社会资源的价格。(二)公共收费的性质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行为。其收入属于财政性资金。是管理经济和管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三)公共收费与税收在属性上的共同点 1、公共收费和税收的主体都是行政主体,代表国家依法行政。,2、公共收费和税收在本质上都是政府凭借国家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3、公共收费和税收都用于满足公共部门履行职能的物质需要。(四)公共收费与税收的区别1、执行主体不同。税收的执行主体比较单一,公共收费的执行主体具有多样性。2、收入性质不同。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的收入,是无偿的。公共

13、收费是国家行政部门或者事业单位因为向社会提供了特定的服务而收取的,是有偿取得的收入。3、款项使用的方法和用途不同。税收在征收范围和征收对象上有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适用性,收入列入预算统一安排使用。大多数公共收费的收入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安排使用,主要用于提供混合商品。,4、作用不同。每一种税都起着公平与效率两方面的作用,而收费主要是强化效率功能。(五)公共收费的功能(特殊作用)1、筹集财政收入,弥补一部分准公共商品的成本。支持相关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公共商品供给的规模,提高公共商品供给的质量。2、矫正私人物品的外部效应,如通过征收排污费迫使企业避免污染环境,或政府利用排污费治理污染。3、通过收费有

14、利于避免公共物品的过度需求,提高公共物品的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一方面,通过公共收费,公共部门可以了解消费者的偏好,决定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另一方面,从消费者来说,用公家的钱办自己的事,会追求?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会追求?,(五)收费占财政收入比重的分析(见下页表)从表74可看出,财政体制倾向于分权的联邦制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费收收入的比重较大,而财政体制倾向于集权的英国、法国费收收入的比重较小。从表75可看出,我国预算内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普遍低于世界各国的水平,但我国预算外收费相当于财政收入的比重普遍高于世界各国的水平,这说明我国预算内收费比重较小,收费主要在预算外。从预算

15、内收费看,计划经济时期“企业收入”比重较大;实行“企业包干”、“财政包干”时期,收费项目较多(如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预算调节基金等),收费比重较大。1994年税制改革以后,某些收费项目逐步消失,税收收入的比重逐步上升。,表7-4 世界各类国家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比例的比较,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表7-5 我国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三、预算外资金分析(自看)(一)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含义、历史和现状 1、预算外资金收入的含义 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2、我国预算外资金的

16、历史和现状(1)预算外资金是建国初期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财政体制的产物(2)“文革”时期预算外资金迅速膨胀(3)1979年我国进入全面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对地方放权,对企业放权让利,预算外资金的增长超过任何一个时期。(4)1993年后国有企业折旧基金和税后留利不再做为预算外资金管理,预算外资金的范围相应缩小。,1978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表7-6 1978年以来预算外收入变化情况,(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自看)1、20世纪80年代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办法 1986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通知,要求对预算外资金实行规范管理:“计划管理,财政审批,专户储存,银行监督”2、20世纪90年

17、代以来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突破 1996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在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实质性的突破:(1)提出预算外资金管理最终要纳入预算内管理。(2)明确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3)要求建立预算外资金的预决算制度。,(4)明确规定财政部门是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5)提出社会保障基金在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以前,暂按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措施(见教材P210211)(1)重新界定预算外资金的性质和范围。(2)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3)严格控制行政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4)

18、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5)严格规定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三)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 1、改(费改税)(1)一部分具有税收或准税收性质的收费项目可改为税收。(如社会保障税、环境保护税等),(2)为特定项目融资的公共收费,征收的范围和标准相对稳定,在存在次优替代的情况下,征税可能更有效率。(如养路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运输管理费、水路客货运附加费等可改为燃油税)(3)如果公共收费成本太高,管理太复杂或占用资源过多,可以考虑用与政府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密切相关的税收来代替。(费的税化:如汽车轮胎税、印花税等)2、留(保留、合并、规范一部分不宜费改税也不宜砍掉、能准确测定特殊受益者和受益程度的

19、收费项目。)(1)政府向法人或城乡居民实施特定管理和提供特殊服务收取的各种证照费、注册费,如企业注册登记费、护照费、结婚证书费等。(2)政府机关为维护国家主权而实施的收费,如海关监管手续费、外交部门的签证费等。,(3)向国有资源使用者收取的使用费,如海域及土地有偿使用金、城市道路占用挖掘费等。(4)一些带有惩罚性的收费,如超标排污费等。(5)少量暂不宜取消的政府性基金。3、废(废止、取消)(1)由地方和部门越权设立的收费项目。(2)一些纯行政事业性“越位”收费项目,如乡镇企业管理费等。4、转(转为经营性收费)对一些不再体现政府的职能,属于市场经营行为的收费,应随着政府职能转换和政企分开,转为经

20、营性收费。,第七章小结一、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内容、形式及分类二、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三、了解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历史和现状四、掌握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五、了解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六、掌握税收与收费的异同点七、掌握收费的特殊作用八、了解预算外资金的含义及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新突破和新措施九、掌握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第七章 练习题一、填空题1、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目前占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的()左右,而工商执照费、商品注册费属于()。2、财政收入按管理要求不同可分为()和()二种。3、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有()和()二种。4、财政收入的基础部门是()。5、按照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

21、划分方法,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产业,而西方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产业。6、财政收入的实质内容是()。7、财政收入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形式()形式()形式。8、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收入。,二、单项选择题1、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2、财政收入中,凭借资产所有权获得的收入是()A、税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3、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A、农业 B、工业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4、从社会总产品价值的构成来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A、C部分 B、V部分 C、M部

22、分 D、V+M部分 5、财政收入中的“专项收入”是指()A、规费收入 B、国家垄断产品的税收收入C、具有特定来源,按照特定目的建立并规定有专门用途的收入D、出售国有财产收入 6、制约财政收入规模最重要的因素是()A、经济体制 B、分配制度及政策C、价格变动 D、生产力发展水平7、提高折旧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A、减少财政收入 B、增加财政收入C、财政收入不变 D、无法确定,8、在财政收入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C、债务收入 D、专项收入 9、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比发展中国家()A、高 B、低 C、相等 D、无法判断10、国家机

23、关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在国家预算科目中列为()A、事业收入 B、规费收入C、公产收入 D、专项收入11、作为财政收入核心依据的是()A.政治管理权 B.公共资产所有权C.固有资产所有权 D.公共信用权,三、多项选择题1、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经济周期循环与宏观经济调控C、价格变动 D、政府的职能及范围2、无偿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包括()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分配C、罚没收入 D、各种借款收入3、按照第一、二、三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具体包括()A、流通部门 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 C、工业部门 D、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

24、部门 E、为提高科学文化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4、按经济性质分类,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四、判断题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所以我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农业()2、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所有制结构一定的条件下,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关键是国家的需要。()3、由于财政财收入主要来自剩余产品价值,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剩余产品价值率的提高,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一定会提高。()4、从国际比较看,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创造的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50%以上,居于主要地位。()5、社会主义国家行使财政权力,既凭借政治权力,也凭借财产权力,两者并重。(),五、简释题1.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 2.财政收入增长边际倾向 3.公共收费 4.预算外资金 六、简答题1、简述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2、简述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3、简述公共收费的特殊作用。4、简述公共收费与税收的区别七、论述题 1、试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2、试述税费改革的基本思路。,财政收入增长的边际倾向 财政收入增长的弹性系数 财政收入增长额 财政收入增长率=GDP增长额 GDP增长率 财政收入增长额 GDP增长率=GDP增长额 财政收入增长率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GDP,本章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