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11793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线路种类及线间距.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线路的种类及线间距,1、正线: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可分为区间正线及站内正线,连接车站的部分为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部分为站内正线。,第一章 线路的种类及线间距,一、线路种类,(1)到发线(DF)供列车进站到达、停车作业、客运乘降、技检(零摘列车的不停车装卸等)、出发的线路;,为完成以上的功能,到发线上要有专门的设备:出站信号机(必有)、站台、横越设备(天桥、地道、平过道等),根据作业需要选用。没有这些专用设备的车站线路不能充当到发线。,客车到发线常常也是货车到发线 货车到发线不能用做客车到发线,客车到发线设备完善货车到发线满足不了乘降作业。,一、线路种类,2.站线

2、,(2)调车线DC和牵出线QC,调车线又称编组线,供进行列车的解体、编组作业并停放车列或车组的线路。,牵出线供车列、车组转线、转场用的线路,为尽头式,其端部设有土挡。,这些线路没有出站信号机,更没有其它如站台、横越设备等。,一、线路种类,2.站线,供装卸作业用的线路,又称装卸线;注:货车到发线有时进行沿零列车不甩装卸,而货物线进行甩车装卸。货物线旁要设货物站台、仓库、货场等,线路长度较短。,(3)货物线Hw,2.站线,一、线路种类,(4)办理其它作业的线路,如站内救援列车停留线、机车走行线、机待线、机车整备线、检修线、存车线、禁溜线、驼峰迂回线等。,3、段管线:指机务、车辆、工务、电务等段专用

3、并由其管理的线路。,一、线路种类,2.站线,救援列车,指在区间或站内接轨,通向路内外单位的专用线。如工业企业线、专用线、支线等。,安全线:进路隔开设备;防止列车或机车车辆进入另一列车或机车车辆进路的一种安全设备。,避难线:防止在陡长下坡道失控列车(司机)或溜逸车辆(风、坡度其它问题)发生事故而设的线路。,一、线路种类,4.岔线,5.特别用途线是指安全线和避难线,二、线路种类判断,为了作业和维修管理上的方便,站内线路和道岔应有统一的编号。站内正线规定用罗马数字编号(、),站线用阿拉伯数字编号(1、2、3)。1.单线铁路,三、股道编号,2.复线铁路,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按单线铁路车站内线路编号办法,由

4、靠站房的线路起向站房对侧递次顺序编号。,三、股道编号,3.尽头式车站,三、股道编号,大站上股道较多,应分别按车场各自编号。4.在划分车场的车站,车场股道的编号亦应从靠近站舍(信号楼)的股道起,向远离站舍(信号楼)方向顺序编号。股道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在股道编号前冠以罗马数字表示车场,如二场三股道,应为II3股道。对无站舍(信号楼)的车场,应顺公里标方向从左向右编号。,三、股道编号,1.用阿拉伯数字从车站两端由外而内,由主(接发列车)而次(调车)依次编号,上行列车到达端用双数,下行列车到达端用单数。2.如车站一端衔接两个方向以上(有上行、也有下行),道岔应按主要方向编号。3.每一道岔均应编以单独的

5、号码,渡线道岔,交叉渡线道岔及交分道岔等处的联动道岔,应编为连续的单数或双数。,四、道岔编号,4.站内道岔,一般以信号楼中心线或车站中心线作为划分单数号与双数号的分界线。,四、道岔编号,5.当车站有几个车场时,每一车场的道岔必须单独编号,此时道岔号码应使用三位数字,百位数字表示车场号码,个位和十位数字表示道岔号码。应当避免在同一车站内有相同的道岔号码。,为保证行车安全,凡接近线路的各种建筑物及设备,必须与线路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在线路上运行的机车车辆的横断面尺寸,也应有一定的规定。,(1)机车车辆限界:规定机车车辆的高度、宽度;(2)建筑限界:对建筑物(含技术设备)作出规定;(3)超限货物最大装

6、载限界:把超限货物的长、高、宽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五、限界,1.概念,2.种类,(1)基准线:竖直:轨面;水平:线路中心线。,五、限界,3.限界图,(2)限界图中几个问题:,五、限界,3.限界图,(2)限界图中几个问题:,限界图左部为站内限界,右部分为区间及站内正线限界。,图113为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建筑物限界基本尺寸及轮廓,提速线路速度较高。,限界图中尺寸是指各种建筑或机车车辆到线路中心线的尺寸。,曲线地段限界尺寸需内外加宽。,五、限界,4800:机车车辆的中部最大高度,防止机车车辆顶部与桥梁、隧道上部相撞。,1700:机车车辆限界半宽,机车车辆一侧高自1250至3600毫米间距离线路中心

7、的最大距离。但考虑到悬挂列车侧灯可以加宽100毫米。,机车车辆限界,五、限界,3.限界图,(3)具体限界尺寸,机车车辆限界,五、限界,3.限界图,(3)具体限界尺寸,在钢轨水平面上1250毫米高度以下,机车车辆宽度应逐渐减少,因为这个范围内,建筑物和设备较多,如站台、道岔转辙机、电气装置等,为了防止与这些设备接触,所以规定不同的限界要求。,1600:机车一侧汽缸最外侧距线路中心的最大距离。,建筑限界(建筑接近限界):,五、限界,3.限界图,(3)具体限界尺寸,2440:信号机、水鹤、跨线桥柱、雨棚、天桥(距正线及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距线路中心的最小距离。考虑到最大货物超装载限界半宽为222

8、5mm,货物振动横移量为170.5mm,安全量为44.5mm,则:,建筑接近限界半宽度2225170.544.52440mm。,建筑限界(建筑接近限界):,五、限界,3.限界图,(3)具体限界尺寸,2150:信号机、水鹤(距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站线)线路中心的最小距离。,1750:高站台、一般旅客站台、邻靠正线及通行超限列车线路旁侧的旅客站台距线路中心的最小距离。,25:撒砂管端口,机车车辆闸瓦在轮箍最薄和车架弹簧下沉最低的情况下距轨面的限制高度。,建筑限界(建筑接近限界):,五、限界,3.限界图,(3)具体限界尺寸,6550:在电力机车牵引的线路上,建筑接近限界最大高度为6550mm,困难时

9、可为6200mm,这是考虑到线路上空有输电接触网。,建筑接近限界高度530046.5153.55500mm。,3100:列车标志至轨面的最大容许尺寸。,5500:考虑到超限货物装载限界高度为5300mm,货物 向上振动偏移量为46.5mm,安全量为153.5mm,则:,六、线路中心线至主要建筑物设备的距离,1.线路中心线,2.主要建筑物:信号机、水鹤、警冲标、站台(客、货)、站房、电力照明支柱等;,3.要求:保证列车安全、人身安全、不影响办理规定的作业;,4.根据:建筑限界、机车车辆限界及其它因素来确定;,5.规定:见图,七、直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1.要求:在车站上,相邻两线路中心线间

10、的距离(简称线间距),一方面要保证行车安全,作业安全及便利,另一方面还要考虑通行超限货物列车和两线间装设行车设备的需要。2.决定线间距的因素:(1)机车车辆限界;(2)建筑限界;(3)超限货物装载限界;(4)设置在相邻线路间有关设备的计算宽度;(5)在相邻线路间办理作业的性质。3.直线地段线间距的确定:,例:确定各条线路之间的线间距,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1.曲线加宽,列车在曲线上运行,转向架可以转动,但其为刚性结构,不能随轨道而弯曲,车体纵向轴线与轨道中心线不相吻合,致使车体两端向轨道外侧突出,车体中部向轨道内侧偏入,使车体与建筑接近限界间的净空减少。另外,由于曲线外轨设置超高,

11、车体向曲线内侧倾斜,也会影响内侧限界示。故,曲线限界需加宽。,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1.曲线加宽,(1)计算标准,客车车体长C=26m;转向架中心销距Z=18m,路段旅客设计行车速度:140km/h、120km/h、100km/h、80km/h;外轨最大允许超高h150mm。,(2)计算公式,平面内侧加宽,AOD与BOD为相似,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1.曲线加宽,(2)计算公式,平面内侧加宽,从立面上看,因外轨设置超高,致使车体向内倾斜,车体内侧面的上部明显偏入曲线内侧,则:,立体内侧加宽,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1.曲线加宽,(2)计算公式,立体内侧加宽,八

12、、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1.曲线加宽,(2)计算公式,外侧加宽,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1)站线不设缓和曲线,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1)站线不设缓和曲线,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1)站线不设缓和曲线,当正线位于站线内侧而缓和曲线移动量大于两曲线间加宽值时,则直线部分线间距不加宽。,当正线位于站线内侧而缓和曲线移动量小于两曲线间加宽值时,则加宽后的直线部分线间距D为:,S两直线间标准线间距(mm);W两曲线间加宽值(mm);P正线缓和曲线移动量(mm);,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

13、中心距离,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1)站线不设缓和曲线,当正线位于站线外侧,加宽后的直线部分间距D为。,当站线与站线相邻,则直线部分线间距的加宽值即为曲线部分的加宽值。,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2)站线设缓和曲线,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2)站线设缓和曲线,站线设置缓和曲线以后,无论站线与正线或站线与站线相邻,一般均利用其缓和曲线移动量之差来调整两曲线间的线间距,以满足加宽的要求。缓和曲线移动量的计算公式为:,P缓和曲线移动量(mm);R圆曲线半径(mm);缓和曲线长度(mm);,八、曲线区段相邻线路间的中心距离,2.曲线车站线间距计算,(2)站线设缓和曲线,站线位于内侧,设正线缓和曲线的移动量为P正,正线与站线间加宽值为W。,站线位于外侧而 时,然后由P返算求站线缓和曲线值,如缓和曲线值小于20m,可不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