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内容分类ppt课件.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223139 上传时间:2023-10-0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0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歌内容分类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古典诗歌内容分类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古典诗歌内容分类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古典诗歌内容分类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古典诗歌内容分类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歌内容分类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歌内容分类ppt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诗歌内容分类及常用手法、感情,现场练兵,江城子 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词?这首词中写了哪些意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写了晚日、金陵、落霞、流水、姑苏台、月、江城等意象。作者借此感叹世事变迁,当年的繁华已逝,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2、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结合全词加以赏析。,答:“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浩荡荡东去的景象,暗指当年繁华的六朝被历史长河无情地淘汰,他们奢侈荒淫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空”字是“白白

2、的”、“徒然”的意思,突出了六朝繁华已去,只剩下月亮当空高挂,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解读诗句,感情,一、咏史怀古诗,(一)常用意象:1、前代的京都、古迹。2、古代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帝王与名人居住过的地方。3、重要的历史人物(正面、反面),(二)常用修辞手法:比喻、用典、拟人、对比、反衬,(三)常用表现手法:借古讽今以景衬情 怀人伤己,(四)营造的意境:1、世事变迁的沧桑之感;2、景象壮美阔大;3、环境荒凉、凄清,(五)抒发感情:1、对历史作冷静的思考;2、感慨于个人遭遇,表达得不到重用、才能不得施展的痛苦与愤懑之情。3、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4、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5、物是人非,盛衰

3、无常的感慨。,山房春事二首(其二)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梁园又名兔园,俗名竹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周围三百多里。园中有百灵山、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渚,宫观相连,奇果佳树,错杂其间,珍禽异兽,出没其中。梁孝王曾在园中设宴,一代才人枚乘、司马相如等都应召而至。到了春天,更见热闹:百鸟鸣啭,繁花满枝,车马接轸,士女云集。,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属于什么诗?三、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三、四句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梁园荒凉、箫条的景象。,手 法,表达效果,这首诗抒发

4、了怎样的感慨?,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台 城 韦庄(唐)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答:虽然六朝繁华已如梦远逝了,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诗人以台城柳的繁荣茂盛与台城的荒凉破败、六朝繁华转瞬即逝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说它“无情”。,诗句解读,手法运用,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答:同意。诗人身处晚唐,唐王朝由盛而衰,诗人凭吊古迹,回顾六朝旧事,联想到唐王朝的衰

5、落,怀古伤今。,观点,解读诗句,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从形式上看,又是一首 诗。,咏史怀古,七言律,2、有人说,首联中“凤去台空江自流”中的“流”用得好,请结合诗句说说好在哪里?,答:六朝的繁华一去不复返,而长江却仍然不停在奔流,一个“流”字突出了自然的永恒,营造了一幅阔大、辽远的意境。作者不禁感慨万千,感叹人世的变迁。,3、尾联“总为浮去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含义是什么?结句落一“愁”字,作者“愁”什么?,答:诗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6、,以“浮云”比喻奸邪小人,以“日”比喻帝王,诗句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蒙蔽,自己报国无门,十分沉痛。“愁”字体现了作者忧君忧国,才能不展,时不我待的心情。,现场练兵,玉楼春 欧阳修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唯有寂寥孤馆月。,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送 别,2、前人论欧词,有的说“深婉”,有的说他“层深”,总离不开一个“深”(即含蓄有余味)字,请以上阕为例,简析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体现这个“深”字的。,答:以乐景衬哀情,以洛阳城内美丽热闹的春天景象,反衬出离别的痛苦。拟人手法的运用,写“游丝”、“垂柳

7、”“苦相萦”、“争赠别”,表达出离情的深厚。融情于景,通过对洛阳春天的美景、游丝与垂柳的描写,使惜别之情表达得充分而又含蓄。,二、送别悼亡诗,(一)常用意象:1、长亭、短亭、南浦、青枫浦、灞桥、杨柳、酒。2、亡者生前的生活空间、使用过的物品。,(二)常用修辞手法:拟人、衬托、烘托,(三)常用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 虚实相生 睹物思人、伤情 以乐景衬哀情,(四)营造的意境:1、悲凉、冷落;孤独、失落;2、景象空阔、凄惨;3、环境的荒凉、凄清、冷寂、黯淡。,(五)抒发感情:1、分别的离愁别绪,惆怅与悲伤;2、为友人的前途担忧,依依不舍。3、感慨于物是人非的痛楚与哀伤之情。4、诗人豁达的胸襟与

8、豪放的气度。,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煞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结合“杨花”这一意象的特点,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答:杨花纷繁杂乱,更添离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别绪;杨花飘荡不定,勾起离人无尽的天涯漂泊之感。,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答: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落日黄云,北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体现的是一种漂泊的苍凉孤独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转,借对朋友的慰藉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感,鼓励朋友充满信心和力量,格调高昂豪壮。,手法

9、,诗句解读,景物特点,江城子 苏 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词,从体裁上看,它属于(小令、中调、长调),悼 亡,中 调,蜂【唐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从形式,看又属于 诗。,咏物,七言绝句,2、这首诗的长处在于诗人用最普通、最常见的情景,揭示了人生深刻的道理,请简要分析诗人通过吟蜂,赞美和批判了什么样的人?,答:诗人运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刻画

10、了蜜蜂辛苦采花酿蜜形象,结尾用反问的形式,即赞美了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高尚品格,又对不劳而获者进行了批判。,三、咏物抒怀诗,(一)常用意象:植物:生命力旺盛的,如松竹梅、菊花、荷花等;杂乱惹人厌烦的,如飞絮、杨花、杏花等。动物:吃苦耐劳,给人奋发向上之感,催人奋进,如雄鹰、马、牛等。比喻忠贞或归家之念的,如杜鹃。描写阴森、悲凉环境的,如虎、猿、鸦等。,(二)常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反衬、烘托,(三)常用表现手法: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 借物抒怀 即事抒怀 直抒胸臆 象征 联想,(四)营造的意境:1、严酷环境中的清幽2、景象壮阔、雄伟,(五)抒发感情:1、不媚俗、不愿意同流合污,坚持个性

11、独立,保持清白的高尚节操;2、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3、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菊 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1、这首诗写了不同人对菊的两种不同态度,诗中写了哪两种人的什么态度?,答:诗中写了王孙与普通人对菊的态度。王孙把菊视如蓬蒿,而就能人却对它非常喜爱和尊重。,2、诗中“湿”“满”两个字用得好,请结合全诗的思想内容简要分析其妙处。,答:“湿”字很有讲究,让人想见那片片花瓣缀满露珠,分外滋润,分外明丽。“满”字形象贴切,表现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从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交织融合所产生

12、的魅力。作者赋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荣利的思想品质。,结合诗句解读,作者感情,江阴浮远堂【南宋 戴复古】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分析。,答:本句是写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面对国土沦丧内心愁苦之情。一反常人登高希望极目远望的心理,在写法上别出心裁,通过诗人望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悲愤之情。,解读诗句,诗人感情,石灰吟(明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诗

13、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表达了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南宋 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边塞,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 诗,从形式,看又属于 诗。,中调,2、词中具体写到哪些意象?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答:词中具体写了雪、清笳、铁骑、关河、雁门、寒灯、青海、月等意象;营造了寒冷、艰苦的边关气氛。景物意境阔大。,四、边塞征戍诗,(一)常用意象:大漠、长河落日、边城、金戈铁马、黄沙、羌笛、兵器、玉门关、青海、燕然。,(二)常用修辞手法:比

14、喻、对比、烘托、用典,(三)常用表现手法: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四)营造的意境:1、洋溢着阳刚之气,境界阔大,壮美,气势雄伟,情调激昂。2、苍凉悲壮,色彩阴郁,景象悲苦,感情压抑,意绪低落。,(五)抒发感情:1、描写苍茫雄奇的自然风光,表现边塞风光的自然之美;2、表现将士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的豪情。3、揭露战争的残酷,批判统治者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4、反映征人思念故乡,厌倦战争,渴望团圆和安宁生活的思想。5、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悲愤。,塞下曲六首(其一)李 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

15、、诗人在这首诗中具体写到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答:诗中具体写到了天山雪、笛、金鼓、玉鞍、腰下剑。这些意象有的突出边关气候和景色的,有的描写战争场面,有的表达报国之志。,注:折杨柳为乐府横吹曲,多写行客的愁苦。,2、诗中哪一个词最能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答:“直”字,语气斩截强烈,一派心声,喷涌而出,表达了诗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用“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艰苦环境,反衬出将士驻守边关的英勇精神。采用了用典的手法,以“笛中闻折柳”反映了将士们家乡的春色未曾看到,仍然在边关奋勇杀敌,表现了忠勇之

16、心。尾联直把胸臆,气势豪迈,表达了誓死杀敌,为国建功的决心。,闲意南宋 陆游柴门虽设不曾开,为怕人行损绿苔。妍日渐催春意动,好风时卷市声来。学经妻问生疏字,尝酒儿斟潋滟杯。安得小园宽半亩,黄梅绿李一时栽。,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哪些意象反映了这一特征?,答: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中柴门、绿苔、小园、黄梅绿李等意象反映了这一特征。,2、首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用意?,答:首联叙述为怕他人打扰自己而不愿意打开柴门,表现了诗人与世隔绝,亲近自然生活的情趣。,3、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答: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希望小园能再宽敞一些,就能过上真正的田园生活的愿望。,五、山水田园诗,(一)常

17、用意象:池溏、山溪、农舍、田畴、啼鸟、飞花、空山、野渡、竹篱、柴扉、村落、青山。,(二)常用修辞手法:衬托、用典,(三)常用表现手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四)营造的意境:1、雄奇开阔,恬静自然,恬然自得。2、景色祥和宁静,幽远淡雅。3、环境空明幽远,闲适自得。,(五)抒发感情:1、通过描写壮美山河,自然风光,表达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祖国之情;2、通过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描写,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的隐逸生活,厌弃和鄙视黑暗社会的思想感情。3、通过对景物描写或生活的思考,揭示人生哲理。,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

18、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1、“寒山转苍翠”中的“转”字在写景中有什么特点?,答:“转”字写出山色渐变的动态特点,一字传神。,2、本诗写景有什么特点?,答: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都带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情景交融。选取了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颔联化用了谁的诗中的句子?,答:这是一首思乡怀人诗,颔联化用了韦应物滁州西涧中的”“野渡无人舟自横”

19、一句。,2、写出颈联中一组对仗的词语。,答:“荒村”对“深树”,“生”对“语”,“断霭”对“流莺”,3、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答:“聊”是“姑且”的意思,诗人登楼远望本来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了家乡。当他从思乡中醒悟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仍然身在异乡,心中不禁一惊,前后的变化,反映了诗人思乡之深。,六、思乡怀人诗(羁旅诗),(一)常用意象:旧业、故园、登高远望、书信、归雁、明月、客舍、柳、孤灯、酒、秋、客船、客路、梧桐。,(二)常用修辞手法:反衬、用典、拟人、比喻,(三)常用表现手法:触景生情联想以乐景衬哀情,(四)营造的意境:冷落、凄清、

20、哀怨、孤独、凄凉,(五)抒发感情:1、羁旅之苦,思乡的孤独与凄凉;2、感念亲情,表达了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3、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幽怨愤慨之情。,渡桑干 刘皂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1、诗中的“霜”的哪些含义?,答: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了客居时间之长。点明思乡的季节。运用了象征的手法,秋霜冷清肃杀,突出了诗人孤寂压抑的心情。,2、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请作简要分析。,答:诗人的“客中怀抱”就是盼望早日回到家乡。诗人归心似箭,却无缘无故地北渡桑干河,反而离家乡更远了。回望来路,反而觉得客居地并州成了自己的家乡,曲折地表达出诗人思乡之情的刻骨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