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25539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3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家庭与社区教育,张显丽,教学方法与思路本课程借助多媒体手段,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来进行教学。本课程分为三个部分,以八个专题的形式来进行。第一部分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第二部分是家园共育;第三部分是依托社区开展家园共育。,学时分配,作业与考试本门课程一学期结束,安排期中考核和期末考试,期末考试采用开卷笔试。课程总成绩以考试成绩为主,结合平时作业成绩和课堂发言情况予以评定。学生平时作业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课堂发言情况占总成绩的10%,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每个专题后教师都会提供一些思考题,学生可从十个专题的思考题中选择一些作为作业。一学期中交作业不能少于三次。

2、,教材1.李生兰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七版2.徐艳主编依托社区开展家园共育的实践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主要参考资料1.李生兰主编: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上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唐敏编著:03岁婴幼儿身心发展及教养,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3.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4.意大利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的儿童教育方法,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版。5.颜农秋主编:家庭心理辅导(幼儿卷),广州:中山出版社,2008年版。,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3、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涵义:1.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在家庭生活中,实际上不仅父母或其他年长 者要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施加影响,而且他们还会收到学前儿童的教育和影响)。2.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期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二、学期儿童家庭教育与托幼机构教育的比较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与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相比而言,既有一些共同点,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也有许多不同点,如教育性质、教育环境、教育评价等,三、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一)时代性和社会性:1.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不

4、同的国度具有不同的特征;3.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区域也展现出不同的特点,(二)亲情性和感染性:“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三)针对性和随机性(四)连续性和一贯性(五)权威性和专制性,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一、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一)胎儿教育为孩子的健康出生提供了保障(二)婴儿教育为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母乳,肌体的接触和轻微的运动,二、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智力潜能的最大开发(一)有助于儿童智力的迅速发展:5岁前是儿童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二)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三)能预防儿童潜能递减现象的出现,三、家庭教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 在儿童从生物的人发展成为社会

5、的人的过程中,家庭是第一个教育场所,父母是第一任教师。(一)有助于孩子了解社会的规则(二)有助于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三)有助于孩子养成顽强的意志,四、家庭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才能(一)陶冶了孩子的性情(二)培养了孩子的兴趣(三)发展了孩子的才能,五、家庭教育为儿童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一)提高了孩子的发展水平(二)影响了孩子的职业取向,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及任务,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新世纪教育的宗旨是使儿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家庭是没挂牌的学校,孩子是否合格

6、,要受社会的检验。,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任务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由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和审美教育等部分构成,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年龄阶段,家庭教育的具体任务和基本要求也不同。(一)健康教育的任务及要求:饮食的安全;游玩的安全;脑部的安全(二)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丰富孩子的知识经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动手、动口、动脑习惯,促进孩子智力、能力的发展。,(三)品行教育的任务及要求: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塑造孩子文明行为,陶冶孩子积极的情感,提高孩子社会交往的能力,形成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四)审美教育的任务及要求:引导孩子感受美,启发孩子表现美,鼓励孩子创造美

7、,塑造孩子美的心灵。,第四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一)科学性原则:更新价值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构建学习环境(二)理智性原则:调节情绪;规定限度;全面整合;杜绝溺爱,(三)指导性原则:树立正确的儿童观;给予恰如其分的帮助;重视孩子的自我教育。(四)渐进性原则:具体明确;适当合理;螺旋上升(五)适度性原则:称赞孩子的努力;惩罚孩子的过失;奖与惩相结合(六)一致性原则:互通信息;相互配合;共同教育,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一)环境熏陶法:组织相应的家庭生活;建立融洽的家庭关系(二)兴趣诱发法:了解孩子的喜好;提供新异的刺激;激发孩子的欲望;趣味盎然地

8、施教,(三)暗示提醒法:多与孩子沟通;多种方式暗示;巧妙使用反暗示(四)活动探索法:开展体育活动;组织游戏活动;倡导劳动活动;鼓励探索活动(五)榜样示范法:父母自身树立榜样;借助文学作品榜样;利用孩子同帮榜样,思考题1.什么是学期儿童的家庭教育?你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2.学期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哪些?3.学期儿童家庭的主要作用什么?试联系实际加以思考。4.家长在实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时候,用如何贯彻教育原则?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家长应当怎样加以运用?,第二章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科学研究,第一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一、选定题目 指的是明确所要研究的问题,做到

9、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首先,要有实用性;其次,要有可行性;再次,要有适当性;最后,要有独特性;另外,还要有创新性。二、查阅文献 在查阅文献时,从形式上讲,要先查目录、索引、文摘等概括性的资料;从时间上来讲,要由近及远。,三、提出假设 这是进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焦点,它指的是对家庭教育中某些未知事实所作出的假定与判断。四、制定计划 这是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研究的关键所在。制定好研究计划,可以为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等于完成了研究任务的一半。,五、收集资料 凡是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某方面的研究有关的各种文字、数据、图片、图画、音像声像资料都要设法获取,为最终结论的作出提供基础。

10、遵守科研道德。六、分析结果 对所收集到的有关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全部资料进行汇总,分门别类制表画图,统计数据量化处理,得出研究结果;在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的时候,要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全面深刻地加以说明。,七、撰写报告 这是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研究的终端,它是研究者把自己的学术观点,研究的基本设想与研究成果公布于众的主要形式,直接关系到人们对研究工作的评价。一般包括:1.题目;2.作者及单位名称;3.内容提要;4.研究目的;5.研究方法;6.研究结果;7.研究分析;8.讨论与建议;9.结论,结语;10.参考资料目录等。,第二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一、

11、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自身的接触和充分的了解,在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状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地分析、综合得出科学的结论,以指导今后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要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做好调查前的准备;第二,在自然状态下调查;第三,合理作出调查结论。,二、观察法 观察法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观察,及时、准确、详细地加以记录,以全面而具体地把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真实情况的一种研究方法。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详细制订观察计划;其次,切实执行观察计划;再次,客观评析观察结果。,三、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人工控制学前儿童家

12、庭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象的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实验计划的制订应细致;第二,实验准备工作应周全;第三,实验过程的进行应顺利;第四,实验结果的处理应慎重。,四、个案法 个案法是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单独的人或事进行深入而又细致的研究的一种方法。应注意事项:首先,要确立专门的研究对象;其次,要收集对象的各种资料;再次,要撰写专门的研究报告。,五、历史法 历史法是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的分析研究,去认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今天的儿童家庭教育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应注意的事项:首先,史料的收集应

13、广泛翔实;其次,史料的整理应科学系统;再次,史料的运用应充分适当。,六、比较法 比较法是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现象在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分析,以揭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普遍规律及特殊表现的一种研究方法。应注意事项:第一,要准确描述比较的对象;第二,要客观评价比较的内容;第三,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比较。,第三节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地位与内容(一)研究的价值:对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科学研究,已日益受到学者和专家的关注与重视,使它在整个学前教育的研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二)研究的内容: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学前儿童家庭教

14、育的指导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主要特点 从研究的对象来看;从研究的人员来看;从研究的周期来看;从研究的区域来看;从研究的范围上看;从研究的方法上看。,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结构(一)课题研究的框架:数据表;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近期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正在担任的其他研究课题;立论依据;研究方法;完成研究的条件分析;成果形式;经费预算。(二)课题研究的案例:课题论证;对完成本项目有条件的分析;主要研究阶段;分工与具体操作程序;对研究成果的质量要求;成果形式;完成时间;经费预算。,思考题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是什么?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的

15、主要特点是什么?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第三章 学前儿童机构家庭 教育的指导,第一节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指导形式的衍变,一、5090年代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的指导形式及成因(一)5090年代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及极其影响因素指导家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家庭访问、来园接待、家园联系册等。这一时期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无论什么样的形式,都是围绕着幼儿养育的内容来进行的,焦点集中在生活上,满足孩子的饮食就行了。,(二)60年代初至“文革”前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及极其影响因素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主要有家庭访问、来园接待、家长会。这个时期强调幼儿园为生产服务,为家长服务,重

16、视教养工作,关注、照顾、护理幼儿,实行全包。(三)“文革”时期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及影响因素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主要有家庭访问、来园接待、家长会。这一时期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被迫服从当时社会“阶级斗争”的需要,(四)在“文革”后及80年代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极其影响因素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主要有家庭访问、来园接待、家长会。这一时期重视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已经开始被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五)90年代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及影响因素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不像过去各个事情那样集中,而是相对分散。特点有:1.多样性;2.独特性;3.民主性;4.全面性;5.新颖性;6.活动性;7.时效性,二、5090年代学前

17、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发展特点(一)普遍性和稳定性(二)灵活性和变化性(三)多样性和创造性(四)个体性和区域性(五)科学性和规范性,三、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未来走向(一)与知识经济的时代相适应(二)与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三)与学前教育的一体化相适应,第二节 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 内容及渠道,一、家庭教育讲座(一)讲座前(二)讲座中,系列一:家长如何增强了解孩子的能力,系列二:家长如何提高观察孩子的能力,系列三:家长如何培养记录孩子的能力,1.以家园(所)练习册为范本学习记录2.及时记录孩子的独特之处3.客观记录孩子的真情实感4.准确记录观察的时间和地点5.全面记录孩子的

18、各种表现6.运用多种形式记忆记录,(三)讲座后,二、家长会,(一)全园(所)家长会1.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培养孩子的分享素质2.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提升孩子的分享能力3.向孩子提出适当要求。巩固孩子在园的合作性4.和孩子一起制定家规,调动孩子合作的主动性5.利用语言的暗示功能,印发孩子的合作意向,6.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教给孩子合作的技巧7.通过孩子身边的活动,塑造孩子的合作行为8.陶冶孩子的品性,增强孩子的合作能力,(二)班级家长会1.亲子游戏的涵义2.亲子游戏的价值3.亲子游戏的种类4.亲子游戏的开展,1.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内容2.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种类3.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形式4.幼儿

19、家庭学习活动才策略5.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媒体6.幼儿家庭学习活动的评价,三、辨析评论会,(一)辩论会前的准备工作(二)辩论会中的引导工作主题一:在肯德基店玩耍(班级演习)1.教师讲述2.家长辩论3.教师评析4.园长建议,主题二、主题三(自学)(三)辩论会的评价工作,四、父母沙龙,(一)父亲沙龙(二)母亲沙龙,五、家长园地六、家园(所)小报七、开放日活动八、家长执教活动,思考题1.你认为家长最喜欢哪些内容的指导?2.你认为家长最喜欢哪些形式的指导?,第三节 社会互动理论对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指导的启示,社会互动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的约束下,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进行相互作

20、用的社会交往活动。一、常人方法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启示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以一些背景知识和基本规则为基础的,如果忽略了内隐的知识,违背了隐含的规则,互动就不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二、印象管理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启示 戈夫曼等人创立的印象管理论认为,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注的是给观众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一放总是想方设法去控制另一方,使另一方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理解,作出符合自己期望的行为反应。,三、社会交换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启示 霍曼斯等人认为人与人互动的实质是交换奖赏和惩罚,通过以下命题表现:1.价值命题;2.成功命题;3.刺激命题;4.攻击-赞同命题。,四

21、、参考群体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启示 海曼等人认为非面对面的人际接触是社会互动的特殊方面;参照群体是个体在心理上所从属的群体;个体将其参照群体的价值和规范作为自己的社会观和价值观的依据,作为评价自我和他人的标准;参照群体具有规范作用和比较作用。,五、符号互动论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启示 布鲁姆提出的符号互动论,一种主张从人们互动着的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和理论派别,又称象征相互作用论或符号互动主义。符号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符号互动论认为事物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往往不在于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内容与功用,而是在于事物本身相对于个体的象征意义,而事物的象征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这种互动包括言语、文化、制度等等),在个体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总是会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六、社会角色轮及对幼儿教师和家长互动的启示 米德等人认为,角色是在特定场合作为文化构成部分提供给行为者的一组规范,角色是由社会文化所创造出来的,角色表演是依据文化所规定的剧本来进行的;人与人的互动是角色互动,互动的双方都要遵守角色的规范,任何一方角色失调,都会使互动中断;互动有赖于人们扮演别人角色、预测别人反应的能力;角色的扮演是在互动中完成的,没有另一方的参与,角色就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就不可能出现真正的角色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