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27892 上传时间:2023-10-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术运动概述,第三教研室杜寿高,南京工业大学武术专项课理论知识讲座(一),2006年8月,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她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鲜明特点的运动。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武术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玄机秘法,深邃莫测,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技术体系和众多门派,而且她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之沃土,蕴涵中国传统哲理之奥妙,形成了内涵丰富、层次纷杂的庞大理论体系,二者交相辉映,得以使独具中国特色的武术在华夏百花园中焕发异彩。,第一章 武术运动概述,第一章 武术运动概述,第一节 武术的概念,第二节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第三节 武术运动的特点与作用,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

2、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武术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概念的表述不尽相同。,一、武术概念的内涵,二、武术概念的外延,三、武术的概念,第一节 武术的概念,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武术是属于中国传统的技术。她的内涵离不开“自卫技能”、“技击”、“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格斗动作为素材的技击动作”。通过徒手或借助于器械的身体运动来表现攻防格斗的能力,表述武术固有的攻防技击特点。,一、武术概念的内涵,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运用的范围。通过揭示概念的外延来说明这个概念,在逻辑上叫做外延定义。要明确概念的外延,就要按照武术的主要目的和特点来划分。武术的内容和形式千姿百态,在运动形式

3、上,既有套路的,也有对抗性的,既是结合的,又是分离的。从广义上认识,武术不仅是一项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文化遗产。,二、武术概念的外延,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经明确了武术的内涵和外延,并结合中国武术独特的内外兼修的传统文化特征,按照形式逻辑学所说的以内涵定义为主,外延定义为辅的方法,将武术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三、武术的概念,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伴随着这个特点产生、发展的武术运动可谓根深叶茂,内容丰富而且分类方式很多。如传统的分类方法中有,以是否“主搏于人”而分为内家与外家;有

4、按山川、地域分为少林、武当、峨嵋等门派,还有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之说。目前有人依习武范围与目的将武术分为竞技武术、学校武术、民间传统武术和军事武术等;还有根据体育竞技比赛项目将武术进行分类的方法。每种分类方法各有所长,也有其不足之处。,第二节 武术的内容和分类,武术的分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功法运动是以单个动作为主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功法运动主要为武术套路和攻防格斗服务,但也有只练习功法运动以健身为目的的习练者。例如,专习“浑元桩”可以调心、调身、调息,长时间站“马步桩”可以增强腿力,练习“排打功”可增强人体抗击打能力,练习“打千层纸”可以提高击打能力等等。,

5、一、功法运动,功法运动,内壮功,柔 功,轻 功,外壮功,内壮功又称“内功”、“内养功”或“富力强身功”,泛指习武者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对人体内在的精、气、神及脏腑、经络、血脉等的修炼,以达到精足、气壮、神明、内脏坚实、经络血脉通畅、内壮外强的功效。,外壮功又称“外功”,泛指习武者通过专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身体具有比常人较强的击打、抗击打、摔跌、磕碰的能力,以达到强筋骨、壮体魄之功效的功夫运动。如传统的鹰爪功、金刚指、铁砂掌、打千层纸以及各种排打功等,都属于外壮功。外壮功一般与内壮功结合进行修炼,即所谓的“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外壮功,内壮功,轻功又称“弹跳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

6、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增强弹跳能力而蹦得高、跳得远之功效的功法运动。传统的方法中所谓的使人体变得“身轻如燕”而“飞檐走壁”的轻功,由于缺乏科学根据,并不可信。,柔功,泛指通过各种专门的练习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提高肢体关节活动幅度和肌肉伸展性能的功法运动。例如武术基本功中的各种压腿、搬腿、撕腿、劈叉腿、下桥、压肩等,都属于柔功。,轻 功,柔 功,在传统的功法运动中,前人根据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有些功法一直延续至今,如“排打功”、“沙包功”、“木人桩功”等,仍是提高武术专项技能的有效训练方法与手段。有些功法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发挥过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今已被新的方法和器械所取代,如“石锁功”、“

7、石荸荠功”等。有些功法,是否科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金钟罩”、“铁裆功”等。另外,有些功法纯属玄虚不实、带有迷信色彩,应予摈弃,如“刀枪不入”、“飞檐走壁”、“隔山打牛”等。,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单 练,套路运动,对 练,集体演练,二、套路运动,单练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单练又分为拳术和器械两类。1、拳术 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拳术的种类很多,有长拳、南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通背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像形拳等等。,2、器械 指手持武术兵器进行练习的

8、套路运动。器械又可分为长器械:如枪、棍、大刀、朴刀等;短器械,如刀、剑、锏、鞭等;双器械:如双刀、双剑、峨嵋刺、铁筷子等;软器械:如九节鞭、三节棍、绳镖、流星锤等。目前,武术竞赛中主要的器械项目是刀、枪、剑、棍。,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的套路形式。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对练,集体演练指多人(竞赛中通常要求6人以上)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练习时可变换队形,可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搏斗运动是两个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较技的实战攻防格斗。目前开展较为普遍的有散打和推

9、手,尚未普遍开展的有短兵和长兵。,散 打,搏斗运动,推 手,短 兵,长 兵,三、搏斗运动,又称散手,古称手搏、白打等,由于比赛是以徒手相搏相较的运动形式在擂台上进行,又称“打擂台”。现在的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技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散 打,推 手,是两人手持一种特制的短器械,遵照一定的规则,以剑法和刀法为主要攻防方法进行比赛的竞技项目。,是两人手持一种特指的长器械,遵照一定的规则,以棍法和枪法为主要攻防方法进行比赛的竞技项目。,短 兵,长 兵,

10、武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动规律,它以独特的技术风格和多方面的社会功能享誉于世。,武术运动的特点,武术运动的作用,第三节 武术运动的特点与作用,武术运动的特点,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3.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是它的本质特性。例如,散打、短兵等搏斗运动的技术与实用技击术基本是一致的,集中体现了武术攻防格斗的特点,只是从体育的观念出发,受到竞赛规则的制约,严格规定了禁击部位和保护器具,比赛中以不伤害对方为原则。,1.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作为中国武术特有表现形式的套路运动,虽然拳种不同,风格各异,有的还具有地方特色,但无论何种

11、套路,其共同特点都是以踢、打、摔、拿、击、刺、劈等攻防动作构成套路的主要内容。通过一招一式,表现攻与防的内在含义与精神,是套路技术的核心。,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指人体手眼身步的形体活动。“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众多拳种的练功准则,如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太极拳要求“以意识引导动作”等。,2.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套路演练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

12、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倍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运动形式和练功方法。,武术的内容和练习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类别的武术项目其练功方法、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负荷不尽相同,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格、职业、体质的需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加以选择。同时,武术运动较少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场地器材也可以因陋就简,这种广泛的适应性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3、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武术的作用,1.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5.交流技艺,增进友谊,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3.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习武实

13、践和多年的科学研究,都表明武术由于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能收到壮内强外的健身效果。,1.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2.提高防身自卫能力,“防身自卫”在武术产生之初就是其最根本的目的。在冷兵器时代,武术的攻防格斗更是征战杀敌的直接手段。现今的搏斗运动虽然属于体育范畴,但其技术方法却与实用技击术十分接近,绝大多数技术动作在实际搏斗中可以直接运用。,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习武以德为先”,说明武术练习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其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

14、德情操。同时,武术的练习,特别是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3.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武术运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套路运动动迅静定的节奏美;踢、打、摔、拿、跌巧妙结合的方法美;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和谐美引人入胜。搏斗对抗中双方激烈的争夺,精湛的攻防技巧,敢打敢拼的斗志,都可以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激励。将武术运动的技术动作和除恶扬善的侠义精神紧密结合的武侠文化,更是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震撼和精神的冲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4.娱乐观赏,丰富文化生活,5.交流技艺,增进友谊,群众性的武术活动讲究“以武会友”,即通过习武的共同爱好,可以切磋技艺、扩大交往、交流思想、增进友谊。随着武术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还可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使他们通过练习武术,了解认识中国文化。通过武术的竞技比赛、演武大会等,还可以促进经贸往来,为经济的繁荣做出一定的贡献。,简述武术运动特点和作用,试述武术运动的内容与分类,试论武术的概念,思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