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考试复习大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考试复习大纲.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概论复习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分值及考试时间,一、考试题型 1、简答题(10440分)按教材回答 2、论述题(15230分)主要在310章 3、案例题(15230分)主要在410章二、考试时间:90分钟,1、道德的本质7一般本质 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特殊本质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 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规范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一种实践精神 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和、解调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2、道德的基本功
2、能11调节功能多元化:利益、观念论证功能教育功能导向功能3、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15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 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业的精神动力体现了衡量职业行为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爱岗敬业,勤于职守尽职尽责,奉献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文明竞争,友好协作勤奋学习,熟练业务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22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尊重自我,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开拓创新严格自律,以身作则,5、教育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30主体性:意识、思想、主动性、创造性主动权反作用客体性:教师的劳动对象6、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31为什
3、么需要创造性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的创造性劳动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独特创造性人才素质的综合化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特殊要求人才的个性化机创新的能力人才多样化要求教育劳动无固定规范、程式、方法,因人、事、时、地而变教育内容的变化把教育作为一种艺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方法与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39要求更高更全面影响更深远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8、大学精神的内涵48学术自由精神独立自治精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理性批判精神,9、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55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纽曼:博雅教育和智力
4、训练造就具有“经过教养的智慧,高雅的情趣、直率、公正、客观的思想,活行为举止高贵、注重礼节”的绅士洪堡:教学与科研的统一朱九思:学术钱伟长:“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一个没有观点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雅斯贝尔斯:“最好的研究者才是最优良的教师而一般教书匠只能传授僵硬的东西”,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观珍视学术自由的权利:民主、尊重、宽容、容忍审慎使用布鲁贝克:“没有限制的学术自由像没有限制的经济上的不干涉主义一样成为灾难”。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感崇高的学术追求与独立的学者人格,10、教书育人原则66确立依据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要
5、求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按教育规律教书育人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11、为人师表原则70为人师表原则的确立依据 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贯彻要求 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以身立教,德识统一,12、教育公正原则73主要指教师在评价和处理教育领域或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情时能做到出以公心,坚持原则,公平合理。确立依据坚持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 坚持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 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贯彻要求坚持真理努力学
6、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大胆地,积极地同谬误作斗争能随时随地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要求教师能主持正义 办事公道一视同仁,13、道德与法的关系76区别:产生时间、社会作用的特点、作用的范围联系:遵循的根本原则相同、作用上相辅相成、交叉重合(特点、层次、作用范围)、相互转化 职业道德是法律和道德的结合点,是二者同一性的集中表现,依法治教既是法律义务,又是道德要求、道德义务。,14、教育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及确立依据84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和职业化,它是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内容: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保障受教
7、育者的教育权利:入学与机会均等、免遭歧视、特殊姿赋的教育权利、文化学习权利、为多元文化发展而教育的权利、为就业和流动而教育的权利、终身教育的权利、政治教育的权利、家长与学生及教师的权利教育要尊重和保护一般的人权 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确立的客观依据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重的贯彻是处理教育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具体要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15、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97 是根据师生关系实际发生的内容按其主要特点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系统。伦理关系 第一层次 教育管理关系 第二层次 心理关系、法律关系 第
8、三层次 人际关系 第四层次 伦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师生代际关系师生朋友关系师生代际朋友关系,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内容、客体管理关系: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指导等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强制性、民主型、放任型心理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间相互的认知、情感、意志、信赖状态、行为影响等方面的心灵感应关系。传统型和现代型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
9、人相互之间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16、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100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17、协调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104,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 教师与学生上任何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两个主体,缺少了任何一方,教育过程就无法进行。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己的内因。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寻找适当的“切入点”或兴奋点,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在确
10、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主导的作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学生,合理地要求学生,满足学生的正当要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做到教书育人,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教育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还应当学会克制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不仅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尊
11、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而有理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应当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 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的要求 严而有方教师多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乐意地去接受、确确实实地去执行 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坚持长久。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18、教师集体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117一、关心集体重
12、要意义团结和谐的集体对个人的意义产生内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思想水平有益于身心健康只有关心集体,集体价值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关心集体的教师应遵守集体纪律,爱护集体荣誉应维护集体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矛盾个人和集体发生矛盾,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关心教师集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创造好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关注教师的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进修学习条件,二、尊重同事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尊重同事是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尊重同事要求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不同学科的教师优秀的
13、和暂时处于后进的的教师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的教师是办好大学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科学事业发展的需要,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领导与教师应相互尊重 教师对领导的尊重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愁维护领导的威信 领导对教师的尊重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尊重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事业心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三、团结协作朱小蔓教师成长的三个因素:专业化水准、教师的信心、团结向上的组织文化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事从学校和育人的大局出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形成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教育人际关系,进而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
14、育人合力。内涵: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行动校、院、教研室的团结协作传统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氛围两种样态维持性团结协作发展性团结协作,四、有益竞争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 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良好的协作氛围是开展良好竞争的必要条件,应该将能否和他人进行有效协作作为竞争道德的内在要求,对广大教师提出应该处理好竞争和协作的关系,不仅是形成一个充满活力和充满凝聚力的教师集体所必须,也是由目前高校教师集体中的协作道德现状所决
15、定的 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开拓进取、敢于创新是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职业劳动者的应有素质,而这对于高等学校的教师而言,则有其更为重要的意义 改革的要求大学生也与以前的大学生有许多不同点科学研究的要求,19、调节教师集体人际关系道德之实现135一、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 内涵:科学的道德理性、高尚的道德情感、自主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能力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 教师道德行为的过程也是主体不断超越自身德性状况之“实然”而向德性之“应然”状态切近的过程。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能力,二、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教
16、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抑恶和扬善 不同道德境界的教师践踏集体道德的教师纠偏、限定消极守德教师强化和提升信守集体道德的教师强化和激励主体的自我激励客观的外在激励,20、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146一、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理念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目标的发展性教学要求的全面性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有扎实的科学专业知识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教师要掌握教育的心理科学知识 要学而不厌,锐意进取知识的更新规律、保持自身魅力的需要,三、提高教育专业能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把握教材的能力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从整体性,准确性和教育性方面去把握教材把握教材要步步升华,先
17、要读懂教材,小至一道题、一句话、一个字词,都要做到丝屑不遗,全部弄懂。要把握教材要善于利用相关的研究最新成果和教学资料。教师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对教材的组织加工能力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四、注重全面教学改革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模式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统五、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使教学活动成为主体性强的活动自觉能动性、科学能动性、科学创造性当前教学评价的改革应有利于对学生综合本质的评价,有利于考核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有利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1、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158一、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从高校的职能来看:文
18、化的传承与创新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二、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有助于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养成创新意向的培养冒险精神的培养开拓能力的培养四、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五、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22、科学研究中的具体道德要求165一、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科学研究在于追求真理、热爱真理、坚持真理 目标和情感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克服发展障碍打破科研的神秘感克服自卑感防止自满情绪反对迷信权威正确看待失败要能产生出具有新颖性、变革性、价值性、求异性等特色的产品,二、实事求是,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科学的态度就是实事求是,即根据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和处理问题,不要有任何个人的主观臆测,不要用感情好坏来
19、歪曲事实,乱下结论。治学严谨,是指在科学研究中要老老实实,不要有半点虚假和骄傲,坚持一丝不苟,确保研究数据正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要求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价值资料收集要客观、准确、全面在研究过程中,要消除主观上的偏向,要尊重事实,不要先入为主 反对学术腐败表现:抄袭剽窃、伪造或拼凑包装、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大搞不正之风原因:危害:学生、学术研究、科学和社会事业进步 建立学术规范,三、配合协作,优势互补增强合作意识 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四、学术民主,提携后辈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学术民主的前提 开展学术讨论与争鸣是学术民主的关键 吴晗先生曾经写过一篇争鸣的风度,他说:“要使学术争论健康地展开,真
20、正做到百家争鸣,推动学术水平的提高,而又心情舒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还得讲究一下争鸣的风度,那就是第一大家都平等,有权讲道理;第二道理要科学,能够说服人;第三共同的语言,一致的口径;第四道理要讲透,态度要正确。防止学术垄断是学术民主的保证提携后辈,23、社会服务中的道德要求185一、高校教师社会服务道德价值评价中不确定性的辨析如何看待高校教师的道德义务从无偿到有偿的变化如何看待高校收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私心二、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诚信、公平竞争和效率、奉献三、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对权利的追求应符合道德的应当切实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四、正确处理岗位主次关系五、确立
21、自觉的守法道德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在道德上是允许的,但绝不能容忍无视他人劳动成果,无视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具体到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它要求教师们在社会服务中必须具有自觉的守法意识,自身的所有行为都不能逾越法律之矩,特别是要妥善处理好法律和情理的互相关系。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应当在使自身行为合法的前提下努力追求法理情的统一。在法理情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即使理和情确实具有合理性和合道德性,它也必须服从法律,这是维护法的权威的需要,是经营市场经济的良好氛围,确立法制国家的内在需要,也是高校教师在社会服务中必须守信的最基本的行为规则处理好金钱和道德的关系按章纳税:广
22、大高校教师一定要提高按章纳税意识,为全社会着想,成为在社会服务中主动纳税的模范 六、要主动维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七、应具有人格示范的要求,24、师德修养的必要性195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25、师德修养过程提高师德认识陶冶师德情感磨炼师德意志坚定师德信念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26、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203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的有用养料向具有高尚师德水平的教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注意深入实践积极投身教育实践投身生活实践开展有意义的道德实践活
23、动。,他律与自律的结合概念:他律是指道德主体在接受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处于被动的位置,其意志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驱使,把追求道德之外的目的作为行为准则。自律是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具有自律性的人往往不受外在环境和因素的干扰,依靠道德信念,凭自己的良心追求道德目的和道德境界。他律和自律是师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但二者又有相互关联作用。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正确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自律关系的意义他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外在动力自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高
24、校教师加强师德修养重在自律 要重视他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首先要主动接受各种师德教育,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提高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认识,陶冶师德情感,培养师德意识,规范师德行为主动接受社会舆论德监督,自觉依靠各种制度、纪律等外在压力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积极主动参与营造教书育人德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为来维护教师形象,以大家的共同参与来营造师德修养德环境,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自觉进行内心省察、反思,用道德良心来评价自己,用道德意志来支撑自己,自觉进行师德修养经常自我反省,常常进行自我省察,实行自我解剖,自我监督,自我评价。通过自律反省,改进不足,不断完善和塑造师
25、德形象努力做到慎独,即一个人独处时,能自觉保持一种道德自觉性,自觉践行师德内容在他律和自律德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大学教师:理论水平、研究能力、文化知识、收集处理信息能力较高,环境氛围较好好的条件言教身教并重成为具有高度教育责任感和教育良心的教育者,品质修炼与仪表修饰德结合师德修养还须把教师德品质修炼与仪表修饰相结合服饰冷暖色适宜,和谐得当款式合时,展示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张扬个性朴实自然,整洁宜人语言健康文明而富有思辨性规范简洁而富有逻辑性准确生动而富有幽默感 举止端庄萧洒、和蔼可亲仪态应沉稳大方、行为得体践行公德,讲究礼仪,27、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216教师职业
26、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确定道德评价目标搜集教育道德行为和品质的表现材料分析资料形成道德判断反馈控制目的性与评价的目的性原则目的:实践活动主体概括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对主体活动所要实现或创造的结果在观念上建构的预期模型或想象形象评价活动的目的性的要义对评价的预期性效果鉴定、后期的反馈和改进代表了整体系统的结构模式,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及其规定性行动的动机:价值判断、选择、导向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目的的具体内容作为一种认知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评价目的构成一个理想层面和现实层面相结合的动态的目标系统目的自身的层次系统性实现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目的和教育目的的和谐统一以真实的目的引导工作,以教
27、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终极目的和教育目的的最高理想来统率现实的目标体系,要通过合理性的具体目标的制定,让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恢复到本真的面目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坚持反对“教育中介目的化”方法论意义在于评价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预先控制、过程控制和反馈控制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性原则主体性与评价的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属性概念关系概念评价活动开展的本质:主体的评价结构在与反映在感性经验里的价值事实相互发生作用中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主体性原则及其规定性从主客体两个层面把握 评价主体: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活动的发展和完善 评价客体:激发评价客体的主体性,实现评价目的,自主
28、性:独立作出判断批判性地反思这些判断的倾向依据独立、反思的判断将信念与行为整合起来的倾向能动性:目的性、计划性和自觉性创造性:主体的最高表现,当客体的属性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主体放弃了对外物和他人的依 赖,转而反求诸己,追求自我的内在力量的充实,从自我需要出发在观念形态上建构客体属性。,28、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一般标准、最高标准244一般标准:善恶教育的善教育中的恶善恶标准的内涵:是社会历史范畴、阶级范畴,利益是其最终根源,道德原则和规范标准则是善恶的具体体现。凡是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价值的行为和品质就是善的,凡是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损害的、产生负价值的行为就是恶的最高标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2
29、9、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依据231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的几种不同观点动机与效果之争动机论:以动机作为衡量行为道德性质及其价值大小的依据,行为的道德价值只存在于行动的动机之中,与效果无关效果论:以教育的效果评判人们的行为道德价值,教育效果指的是教育活动对学生、对社会所产生的实际影响,即教育导致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方面的变化动机与效果统一论:略偏重于行为的动机,在检验动机时主要依据行为效果。目的与手段之争,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依据的新界定动机、实践态度、行为手段、效果统一论扩展的理论基础道德品质和行为背离的表现因为认识上的偏差,使教育活动中的行为者做出与其品质或本意不符的行为选择人格的多样性动机
30、的复杂性动机、实践态度、行为手段、效果统一论在教师职业道德评价中的实践应用,30、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242引导性原则:主要是从师德教育的他律性特点出发,师德规范于教师个体而言,毕竟是一种外在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教育使师范生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内化性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师德的道理虽是可教的,但师德本身主要靠教师主体去修要,一定要注意师德规范向受教育者内心的转化,使其由外在强制转为内心信念,把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观点、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身的需要、动机、信念,自觉自愿地指导自己的行为。,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
31、,要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知道自己的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差异性原则:师德工作必须依据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及品德形成的规律来进行,要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真正掌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还要注意到在职教师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教育,重视解决个别性问题。连贯性原则:师德养成的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影响师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具有社会性的,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另外,师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这要求各阶段在总体方向要一致,方法,内容要连接,系统连贯。,31、在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252教
32、师角色意识的强化角色认知:对自己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与社会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角色体验:在扮演教师角色的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对教师角色行为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角色冲突教师在履行多种工作角色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职业的社会评价和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与职业收入不相符引起的冲突。,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 教师职业情感,是指教师感受教育需要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教师对教育客体关系的认识,在对可以直接引起愉快或痛苦的事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体验。转变观念,重塑教师精神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观念影响,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