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次北固山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52895 上传时间:2023-10-1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诗次北固山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唐诗次北固山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唐诗次北固山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唐诗次北固山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唐诗次北固山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诗次北固山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次北固山下.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次北固山下 王 湾(唐),停泊。泊舟停于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王湾在先天年间或开元初年游历江南时所作,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明代胡应麟认为诗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二句,是区别盛唐与初唐、中唐诗界限的标志。可见这首诗在当时及后世受到普遍重视。,读诗 感知,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设想作者的行船画面,五言诗,一般三个节拍:221或2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次北固山下 王 湾

2、(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注意强调的注释,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构想画面,看谁能首先会背诵。,研

3、读欣赏,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诗人现在身处舟上,怎么首句提到“客路青山外”,什么意思?“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体会“平、阔、正、悬”“旧年”指一年中的什么时候?诗人为什么突然想到寄一封家书?,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4、?,诗人离家已久,旧年将尽,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尚不能归,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名句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比较赏析:,

5、低沉、缠绵,并不低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对偶:是一种修辞格。成对使用的两个文句“字数相等,结构、词性大体相同,意思相关”。这种对称的语言方式,形成表达形式上的整齐和谐和内容上的相互映衬,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五言律诗:格律诗分为绝句(每首四句)和律诗(每首八句),字数有五言和七言。律诗注重格律,对偶工整。每一首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部分。,诗歌小常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名句赏析,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春入于旧年,赶走寒冬。诗人从残夜、旧年中想到旭日东升,预知春天将至,可见他积极的心态,本句包含哲理。,用了对偶、拟人的手法,探究:,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