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帝改革复习.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68114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文帝改革复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孝文帝改革复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孝文帝改革复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孝文帝改革复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孝文帝改革复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孝文帝改革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文帝改革复习.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标要求: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旧 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宗主督护制给北魏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宗主控制许多百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国家难以征收赋税;百姓负担加深,阶级矛盾尖锐。,探究:,三长制,改革背景,必要性:宗主督护制和赋税制度导致阶级矛盾加剧;民族压迫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各地人民起义不断危及北魏统治。可能性:冯太后掌握实权推行封建化改革;孝文帝深受汉文化影响,改革势在必然,2.特点

2、:,1.措施,(1)俸禄制(官制)(2)均田制(土地制度)(3)三长制(基层行政制度)(4)租调制(赋税制度),冯太后主持,进行制度建设,一、卓有成效的新制(前期),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 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资治通鉴,国家所有,农民所有,均田制 485年实行,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土地不得买卖。,封建土地国有制,经济: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政权: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民族融合

3、: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高潮到来;历史影响:影响深远,为隋唐封建鼎盛局面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改革后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特点:,孝文帝亲自主持;全面汉化,措施,迁都洛阳,移风易俗,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原因:(1)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2)经济上: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3)军事上: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4)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5)洛阳: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直接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3.意义:,对洛阳发展:使洛阳成为政治、经济中心对改革进行: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

4、深入对民族关系:有利于巩固对中原的统治,促进民族融合,三.移风易俗,1.特点:,孝文帝亲自主持,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接受汉文化。,2.内容,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要求朝臣讲汉话,30岁以下严格执行;,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提倡鲜卑人同汉人通婚;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3.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促进了民族融合,推动了政权的封建化,争取到汉族地主的支持,背景,社会矛盾尖锐,鲜卑族落后,内容,影响,侧重点,通过制度建设缓和社会矛盾,全面推进汉化政策,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

5、的潮流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2)内容全面,措施得力(3)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4)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措施全面的一次影响深远的封建化改革,孝文帝改革的性质,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洛阳伽蓝记卷二,你觉得是北魏洛阳的什么景象让南梁大臣陈庆之感叹不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繁荣,文化和制度的封建化程度,北魏鲜卑族人着装画像,材料反映了北方各民族出现什么现象?,各民族融合的趋势加

6、强,汉人胡食画像砖,北魏人出行图,少数民族的胡床(又称交椅)成为汉族所喜爱的家具,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概念阐述,1.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经济农耕化的过程;2.从习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汉化的过程;3.从政治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 政权封建化的过程,概念解读,古代的民族融合,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改革的影响,一、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二、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三、缓和民族矛盾,促进民族融合。为结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