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第一章.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82333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电气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建筑电气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建筑电气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建筑电气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建筑电气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电气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电气第一章.ppt(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与维护,一、目的与任务,建筑电气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获得建筑电气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工程设计的能力;了解建筑电气的发展与电工技术应用,拓宽知识面;为以后的学习、创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第1章 建筑电气基础(2学时)第2章 常用电气设备(6学时)第3章 供电与配电系统(6学时)第4章 配电线路(4学时)第5章 继电保护(4学时)第6章 电气安全与防雷接地(4学时)第7章 各类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概要(6学时),三、考核与成绩评定,本课程成

2、绩评定方法: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由考勤、作业、课堂测验成绩综合评定。期末成绩 考核性质:考试课,百分制 考核形式:闭卷、笔试 考试用时:期末90 分钟,四、教科书与参考书,选用教材:1 方潜生 主编,建筑电气,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年参考书:建筑电气设计基础 徐晓宁主编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年建筑电气 段春丽 黄仕元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手册 戴瑜兴 黄铁兵等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年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1 建筑电气设计基础,目录,一、建筑电气概述,建筑电气工程是研究电

3、能和电信号在建筑物中输送、分配和应用的科学。,如:配电柜、配电箱、控制箱,照明电器、动力设备控制等,如: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CATV(有线电视)系统、安全防范系统,1.建筑电气工程,2.建筑电气工程的意义,(1)使电能和电信号易产生、输送和分配,易于转换和应用;,(2)能为人们提供舒适、便利、安全的建筑环境。,概述,二、强电和弱电基本概念,强电工程,工程把电能引入建筑物,进行电能再分配并通过用电设备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热能和光能等。,弱电工程,工程是实现建筑物内部以及内部和外部间的信息交换、信息传递及信息控制等。,从电压等级上划分,强电一般是110V以上,而弱电一般是60V以下。,概述

4、,三、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涉及范围,强电,动力工程,照明工程,变配电工程,防雷接地工程,及其他用电力工程,弱电,通信与计算机网络,CATV电视与卫星电视,闭路电视和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电话通信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概述,1.1 设计内容及要求,民用建筑电气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任务:一个是以传输、分配、转换电能为标志,承担着实现电能的供应、输配、转换和利用;另一个是以传播信号,进行信息交换为标志,承担着实现各类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存储、显示及应用。习惯上,常将前者称之为“强电”;而将后者称为“弱电”。显见,民用建筑电气的设计是紧紧围绕上述两大任务而展开的。,民用建筑电气的设计

5、依据主要有:1.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建设工程的正式批文。2.建设单位的设计委托书。3.与建筑相关的各类原始资料。4.用户明确的使用要求。5.国家有关建设法规。6.建筑电气遵循的主要技术规范与标准:,1.1 设计内容及要求,1.1 设计内容及要求,(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1995);(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1992);(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1995);(5)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GB14050-1993);(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7)火

6、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1992);(9)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1994);,1.1 设计内容及要求,(10)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94);(1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12)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l6-2006);(1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1995;(15)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GB50096-1999;(16)人民防空

7、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17)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602-1996);(18)住宅远程抄表系统-数据专线传输(JG/T162-2004);,1.1 设计内容及要求,(19)应急照明设计指南 中国照明学会第1号1993年;(20)电气简图用图形符号(GB/T4728.14728.13);(21)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GB/T5465.2-1996);(22)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基本规则(GB/T 5465.11-2007);(23)电气技术中的项目代号(GB5094.15094.4);(2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7.建筑电气专业

8、标准图集:(1)00DX001 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2)04DX00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应用示例(电气部分);,1.1 设计内容及要求,(3)04DX003民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图设计深度图样;(4)05DX004 民用建筑工程电气初步设计深度图样;(5)04D202-3 集中型电源应急照明系统;(6)D203-12 变配电所二次接线(交、直流操作)(2002年合订本);(7)01D203-2 6-10KV变电所二次接线(直流操作);(8)D501-14 防雷与接地安装(2003年合订本);(9)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10)02D501-2 等电位联结

9、安装;(11)03D501-3 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1.1 设计内容及要求,(12)03D501-4 接地装置安装;(13)04X501 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14)88SX666 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安装图;(15)97X700-1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16)97X700-2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17)X03801-1 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设计图集。,民用建筑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其社会影响广泛而深刻。建筑电气设计应根据建设单位设计任务书、现场原始资料和建筑性质、使用功能与类别进行,并按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规定执行。设计时,一般应遵循的四个原

10、则如下:1.坚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合理需求的原则 2.在满足用户需求条件下,应贯彻经济、适用的原则3.建筑电气设计应贯彻节能、环保的原则4.建筑电气设计应贯彻安全的原则,1.1 设计内容及要求,建筑电气设计内容日趋复杂,项目繁多,其主要内容包括:输变电、配电、照明、防雷与接地、设备设施监控与联动保护、计算机网络、闭路电视、电话、广播、安全监控、火灾报警与联动等项目。一般来讲,一个工程中,电气设计项目、内容主要三个因素来确定:1.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及其使用功能要求 2.根据国家、行业、地方设计规范要求 3.根据建设单位设计委托书要求,1.1 设计内容及要求,建筑电气设计范围主要包括设计边界界定和明

11、确设计内容两个方面。1、设计边界界定 建筑电气设计边界的界定分为两种:(1)工程内部线路与外部网络的边界界定;主要是指建设工程与市政网络的边界划分。这是因为电气设计线路边界不是以建筑红线来界定的,例如:供电、电话、有线电视网络的接入等,通常是由建设单位与相关主管部门商定。,1.2 设计的基本规定,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专业设计与相互衔接的边界界定 主要是指建设工程项目内部各专业设计或与其他单位进行联合设计时的边界划分。这保证了整个工程项目电气设计的具体分工和相互交接边界,避免出现彼此脱节、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2、明确设计内容 现代建筑电气的设计内容、项目繁多复杂,不是某一个人或哪一个

12、单位能够全部承担的,大多数情况下,往往需要一些专项设计单位或专业公司协助合作共同完成。因此,参与工程项目建筑电气设计的各专业人员以及各合作单位之间,都必须有明确的设计分工和具体的设计内容,以确保设计工作有序高效进行。,所谓设计深度,是指设计文件应具有的内容和要求。在民用建筑工程不同设计阶段,其设计文件深度要求不完全一致,但前后应具有支撑、衔接的关联关系。建筑电气工程设计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1.2 设计的基本规定,1.2 设计的基本规定,1.方案设计阶段 对于大、中型复杂工程项目的建筑电气设计,一般需做方案设计。其主要工作是解决与建筑设计方案的配合,向当 地主管部门

13、收集整理相关设计资料,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编制方案设计文件等。方案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明确建筑电气设计任务。向当地电力、气象、电信、消防及其它主管部门收集的相关设计资料。,1.2 设计的基本规定,提出设备容量及总容量的各种数据,确定供电方式、负荷等级及供电措施等。绘制并提供与市政网络分界点容量分布、干线敷设方位等必要简图。对于有自动控制要求的,须提供必要的自控方案及控制流程框图。需与建筑配合大型公共建筑工程项目,应提供相关设备布置平面图,设备型式。列出主要电气设备,提供工程项目概算,特别是当有多种方案时,应提供不同方案下的经济技术指标、概算,以便建设单位对比、分析。,1.2 设计的基本

14、规定,2.初步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在工程的建筑方案、建筑设计基础上进行电气方案的设计。要求确定技术先进、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之后,进行必要的计算和内部作业,编制出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和确定建设单位的用电要求;落实供电电源和配电方案;确定工程的设计项目;进行系统方案设计和必要计算,估算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提出专业衔接与配合要求(比要时应以书面形式),并协调解决。,1.2 设计的基本规定,初步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有:设计方案的确定。主要设备材料清单。工程概算和控制工程投资。提出对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要求等。一般建筑的电气工程设计可直接进入初步设计阶段,小型和

15、技术要求简单的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且合同中有不做初步设计约定的,也可以用方案设计代替初步设计。,1.2 设计的基本规定,3.施工图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与任务是:依据已同意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具体的设备布置设计、计算,确定电气设备选型以及具体安装工艺;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等。施工图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有:编制施工图预算。安排设备、材料采购以及非标设备定制等。提出施工和安装说明及注意事项等。,常用的建筑电气工程图,按用途主要有以下种类:1、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图例、设备材料明细表(1)图纸目录 主要用于说明设计图的明细和数量。内容有:序号、图名、图纸编号、图幅、数量等。

16、(2)设计/施工说明 主要用于阐述工程项目设计依据、建筑特点、工程等级、工艺要求、工程要求、电气标准、安装施工原则与方法及有关设计的补充说明等。,1.2 设计的基本规定,1.2 设计的基本规定,(3)图例 以表格形式,列出设计图中所涉及的有关图形符号,并说明该图符所表示的设备名称。内容有:序号、图符、设备名称等。图例说明既可集中,单独绘制表示,也可在相关设计图纸页对应表示。(4)设备材料明细表 以表格形式,列出设计图中所有设备、材料,供设计预算和施工预算参考。内容有:序号、文字符号、设备/材料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备注等。备注中应说明特殊要求或其它非常规要求。,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电气

17、工程系统图 电气系统图主要反映工程概况,一般只表示电气回路中各主要设备、设施的配置与连接关系,而不表示具体安装位置、接线情况。根据电气工程项目又分为电力高/低压供电、配电、机电设备、照明、消防、安全防范、有线电视、电话、广播系统图等。,用符号或带注释的框概略表示系统或分系统的基本组成、相互关系及其主要特征的一种简图。,其用途是:为进一步绘制其他种类的电气图或编制详细的技术文件提供依据;供操作和维修时参考。,系统图的规模有大有小,一个变配电所的系图规模一般都比较大,一个住宅楼的系统图就比较简单。,如下页图是某住宅楼照明配电系统图。,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电气工程系统图,从系统图中所表达的内

18、容,可以了解到A栋2单元3层楼的电度表箱共有2户,电表箱的进线为3相5线,,其中的L1(A)相与电度表连接,,经过1个40 A的漏电保护自动开关再通过3根(相线L1、零线N和接地保护线PE)1Omm2的BV型号导线进入户内,,户内也有一个配电箱,又分成5个回路经自动开关向用户的电气设备配电。,3、电气平面图 电气平面图是以建筑平面图为依据,只反映电气线路、设备、装置等的平面布置、管线走向、敷设方式等信息,而不反映设备、装置、管线具体形状,是进行电气安装的主要依据。根据电气工程需要,又有电气平面图与电气总平面图之分。常用的有变配电平面图、动力平面图、照明平面图、防雷平面图、接地平面图、消防平面图

19、、安全防范平面图、有线电视平面图、电话平面图、广播平面图等。,1.2 设计的基本规定,电气平面图也叫位置简图或位置图,表示成套装置、设备或装置中各个项目的位置的一种简图或图。,位置简图是用图形符号绘制的图。,其作用是表示一个区域或一个建筑物内成套电气装置中的元件和连接布线。,而位置图则是用投影法绘制的图,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它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地理区域、一个建筑物或一个设备中的各个项目的位置。,在建筑电气工程中所常见的“照明平面布置图”或,“动力平面布置图”等均属于位置简图或位置图。,例如下页图就是某住户照明配电平面布置图。,照明配电平面布置图中所表达下列内容:,用户的配电情况,,灯具、开关、插

20、座的安装位置配电导线的走向等情况,平面布置图能反映安装位置,但不能反映安装高度,安装高度一般通过说明或文字标注进行了解,还需了解建筑结构,因导线的走向和布置与建筑结构密切相关。,上次课内容回顾,上次课内容回顾,概述,几个概念,1.建筑电气工程,2.建筑电气工程的意义,一、建筑电气概述,二、强电和弱电基本概念,三、强电工程和弱电工程涉及范围,上次课内容回顾,批文、委托书、原始资料、法律、规范标准、图集,用户、经济、节能、安全,上次课内容回顾,边界界定、明确设计内容边界界定:内外、各专业各单位,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1.方案设计阶段,方案设计文件的主要内容有七个方面:,上次课内容回顾,2

21、.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任务、主要工作、主要内容,3.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工作与任务主要内容,1、图纸目录、设计/施工说明、图例、设备材料明细表,2、电气工程系统图,3、电气平面图,4、设备布置图 设备布置图是用于表明各种电气设备、装置、器件的空间位置、安装方式以及相互关系的详图。通常由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其构件详图等组成。5、接线图 接线图又称为安装配线图,多与原理图配合使用。用于表示设备、元件、线路布局、安装位置、配线方式、接线方法等。是指导安装、接线、排查故障的主要依据。常见的有供配电系统二次接线图、机电设备控制接线图、远程监控接线图、防雷系统安装接线图、接地系统安装接线图等。,1.2 设计

22、的基本规定,6.、电路图 电路图又称电路原理图或电气原理图,是电气工程中应用最广、最重要,技术性最强的图。主要用于详细表示时基电路、设备或系统的全部组成和连接关系,详实反映系统或设备工作原理及其实现的功能,指导安装、接线、调试、操作使用、维护维修。常用的有不同系统的控制、信号、电源、保护、监控原理图等。,作用是:理解电路、设备或成套装置及其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分析和计算电路特性;为测试和寻找故障提供信息;作为编制接线图的依据。,电路图形式如下页。在建筑电气工程中,这种电路图常用于说明某种设备的控制原理。,1.2 设计的基本规定,7、详图 详图又称大样图。主要用于表现设备、器件具体安装要求与做法

23、,常见于电气专业通用标准图集。但对于有特殊安装要求或复杂安装的,需由设计者提供安装详图。,1.、制图基本规定(1)制图标准 完整的图纸通常由边框线、图框线、标题栏、会签栏等组成。如图1.1所示。由边框线所围成的图面,称为图幅。分五类:A0、A1、A2、A3、A4。即:通称零号、1号、2号、3号、4号图。其幅面大小应符合表1.1的规定。由图框线所围成的图面称为绘图区。必要时,图纸幅面可按表1.2加长。,1.2 设计的基本规定,1.2 设计的基本规定,图1.1 图纸格式,1.2 设计的基本规定,表1.1 图纸基本尺寸 单位:mm,表1.2 加长图面尺寸 单位:mm,1.2 设计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

24、的选择,应在保证图面布局合理、紧凑、清晰与使用合理的前提下,在标准规定的范围内选取。同时也应考虑如下因素:设计对象的规模与复杂程度。图中所反映的技术信息的详细程度。易于满足复印微缩的要求。易保证CAD制图要求。为便于管理、装订,选则图幅时,应以一种图幅为主,尽量避免大小图幅掺杂使用。,1.2 设计的基本规定,绘制幅面大且内容复杂的电气图时,需要进行图面分区,以便技术人员在阅图时能尽快查找到相应内容。图幅分区的方法,可查阅有关资料。,1.2 设计的基本规定,标题栏也称图标,位于图纸右下角。有设计单位、工程项目名称、图纸名称、图纸编号、页次及设计、校核、审查有关人员签名等内容,如图1.2所示。标题

25、栏中文字方向为视图正方向。标题栏格式国家目前尚无统一规定。,图1.2 标题栏示例,1.2 设计的基本规定,图1.3 会签栏示例,会签栏,位于图纸左侧图框线外顶端,其规格一般为75 20,仅供相关人员会审时签名用,如图1.3所示。,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图例 即:制图比例。是指工程图中的图形与实物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除设备布置图、平面图、构件详图按比例绘制外,大部分的建筑电气工程图是不按比例绘制的。建筑电气需按比例绘制的工程图,通常以1100为主,其它可选取的辅助比例有150、1200、1500、120、110等。,1.2 设计的基本规定,(3)图线 工程图中常采用不同的线型、线宽来表示

26、不同内容。建筑电气工程图中采用的线型有实线、虚线、单点划线、双点划线、波浪线等线型,线宽有0.25mm、0.35 mm、0.5 mm、0.7 mm、1.0 mm、1.4 mm六种。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张图面上,只需要选用其中互为倍数的两种线宽就可以了。建筑电气图中常用图线的名称、形式及其用途见表1.3。,1.2 设计的基本规定,(4)字体 绘图区内的汉字、数字、字母等同样是工程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字体端正、笔画清楚、排列整齐、间隔均匀,以保证图纸无歧义、规范、美观。汉字推荐采用长仿宋,直体;字母、数字为直体。字体大小视图幅大小而定,国家标准对字体大小,按字体高度规定了20、14、10、7、5、

27、3.5、2.5七种供选用。字体最小高度见表1.4。字体书写与标题栏文字同方向或顺时针旋转90方向。表1.4 字体最小高度,1.2 设计的基本规定,(5)电气平面图专用标志 1)建筑方位 多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表示建筑物或设备的位置朝向;也可用方位标志表示朝向,如图1.4(a)所示。,1.2 设计的基本规定,(5)电气平面图专用标志 2)标高 建筑电气图中常用标高来表示设备、管线的安装或敷设高度。有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之分,如图1.4(b)、(c)所示。绝对标高又称为海平面标高;相对标高是以选定建筑物室外某地平面为参考零点而确定的安装敷设高度。,1.2 设计的基本规定,(5)电气平面图专用标志

28、 3)定位轴线,建筑平面图中,凡承重墙、柱、梁等主要承重构件或非承重的次要构件都须要用定位轴线或附加定位轴线表示其位置,如图1.4(d)所示。定位轴线标注从平面图的左下角起始,水平方向用带圆圈的阿拉伯数字增序编号;垂直方向用带圆圈的大写拉丁字母顺序(I、O、Z除外)编号。附加轴线是在主轴线之间增添的轴线,用带分数的圆圈 表示,分母为前轴线编号,分子为附加轴线编号,见图1.4(d)所示。,1.2 设计的基本规定,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建筑电气工程图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 由于建筑电气工程的设备、器件、管线的规格、型号品种繁多,结构类型不一,安装方法各异,因此,为方便起见,建筑电气工程图大多采用

29、统一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绘制。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是绘制电气工程图中的重要依据,是工程语言的具体体现,使用时应注意其正确、准确、标准、规范。,1.2 设计的基本规定,建筑电气图纸中的图形符号,一般有系统用、平面图用、电器件用、设备用、弱电图用几类,文字符号须与图形符号配合使用,是图形符号的注释说明,一般有设备注释与回路标注等。如若统一图形符号与文字符号仍不足以图纸要素表达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身设定或借用某些图形符号,但须在图例中列出,并加以说明。,1.2 设计的基本规定,3、建筑电气工程图的特点 建筑电气工程图,既不同于非电专业工程图,也不同于机电设备的电气图。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是:以突出

30、线路、图符为主,建筑轮廓线为辅,采用统一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文字标注方式绘制。除详图外,建筑电气工程图的比例,仅与电气工程中设备、器件、管线的定位、距离、长度、高度、间距相关,与实物大小无关。图的种类多、量大,分散,单一图幅、图面不能准确反映工程全貌,工程应用须要前后联系,相互对照。,1.2 设计的基本规定,与其他专业、工种联系紧密,关联;工程作业须与土建、路桥、管道等工程图对应。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熟悉、熟知国家、行业、地方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等,才能正确、准确领会工程图所反映的全部技术要素。,1.2 设计的基本规定,4、绘图方法(1)布局 1)要求 排列均匀,间隔适当,防止图面出现过疏过密或轻

31、重不一,并为补充内容预留一定空间。主要信息(能量流、功能流、信息流、逻辑流)流向应按从左至右或由上到下排列,非电过程流、控制流流向应与主要信息流流向保持垂直,反馈信息流流向与主要信息流流向相反。,1.2 设计的基本规定,电器件应按工作顺序或功能关系梯形排布,导线、信号线、连接线相互间应尽量减少交叉,弯折,不可避免时,应保证二者不得重叠,引入引出线应位于图框线附近为宜。各种符号应首选优选型,比例适中,以不影响识图、图面美观为宜。借用或自创符号须单独列表说明。文字符号与标注应尽量靠近被标注对象附近,大小、格式、间距保持一致。,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方法 电气图面的布局,图种的不同,通常采用功

32、能布局和位置布局法。前者多用于系统图与电路图中,而后者多用于平面图、安装接线图中。,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表示方法与简化 1)表示方法 电气图中对于器件或单元电路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两种:集中表示法:将器件或单元电路集中在一起,用虚、实线将关联器部件相互连接的整体表示法。直观,整体性强,适用于不过于复杂或器件数量不多的电路。分散表示法:相对于集中表示法而言,将器件或单元电路按作用、功能分散布局,用项目代号表示相互连接关系的表示法。适用于复杂或器件数量多的电路。,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简化 电气图简化的目的是便于快速识图、省时,便于分析、了解系统工作原理与过程,宏观掌握系统概貌,图

33、面清晰、无歧义、美观。方法是:多个并联器件、支路可合并,只需画出一路并标注并联器件、支路数即可。功能、布局完全相同的独立电路、支路,只需详细画出一路并注明即可。功能单元的内部电路,在不需要详尽了解掌握的前提下,可用一图框概略表示;如有必要,可另附图。外部电路或公共电路可合并简化。,1.2 设计的基本规定,(3)导线绘制 1)绘制方法 电气图导线绘制有三种方法:多线表示法:电路所有导线、连接线均按实际逐一画出的表示方法,如图1.5(a)所示。,1.2 设计的基本规定,(3)导线绘制 1)绘制方法 电气图导线绘制有三种方法:单线表示法:电路中走向一致的导线、连接线只需用一条线画出,走向变化时,才画

34、出分支的表示方法,如图1.5(b)所示。,1.2 设计的基本规定,(3)导线绘制 1)绘制方法 电气图导线绘制有三种方法:组合表示法:根据实际需要,综合采用单、多线画法的表示法,如图1.5(c)所示。,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线段处理 电气图中,常有连线需要穿越图形稠密区或连接到另一图纸的情况发生,处理方法是:中断:在图形稠密区或换接图纸情况下,对电路连线常采用“中断+标注”的方法进行处理,如图1.6(a)、(b)所示。,1.2 设计的基本规定,2)线段处理 交叉:在同一图纸,图形空白较多情况下,对电路交叉连线常采用如图1.6(c)、(d)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但应注意,同一图纸中两种方法不

35、得混用。,1.2 设计的基本规定,(4)围框应用 电气图中的围框,多采用单点划线绘制,常用于以下几个方面:功能单元内电路;完整的结构单元;相同电路简化后的详略两部分;关联项目组;同一系统的远控器件组。(5)标注、标记 特定导线标记;电器接线端子标记;绝缘导线标记;电力设备、器件标记;敷设安装方式、安装部位标注代号。,建筑电气工程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输送电能、分配电能和应用电能,而电能的应用形式主要是交流电。,一、交流电,交流电是指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正弦规律)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以交流电的形式产生电能或供给电能的设备称为交流电源。,由交流电源、用电设备和连接导线组成的电流流通路径称为交流电路。

36、,1.3 交流电基本概念,二、三相交流电路,由于三相交流电在生产、输送和应用等方面有很多优点,因此建筑物中的供电、配电和用电均是组成三相交流电路来进行。,三相交流电路中的电源有三个,每一个电源称为一相电源,一般称为A、B、C三相电源。,三相电源向外供电是采用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或三相五线(增加一条接地保护线)的形式。,所谓三相四线制就是三根相线(火线)一条中性线(零线)的供电体制。,1.3 交流电基本概念,三、三相交流电源,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三相交流电由三相交流发电机产生。,1.3 交流电基本概念,三相发电机的每一相绕组都可以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单相电源分别向负载供电。,这种供电方式需用六根

37、输电线,既不经济也体现不出三相交流电的优点。,因此,发电机三相定子绕组都是在内部采用星形(Y形)或三角形(形)两种连接方式向外输电。,2.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如下页所示,将发电机三个线圈的末端X、Y、Z连接在一起,这个连接点N称为中性点,自该点引出的导线叫中性线,中性线通常与大地相连,此时又称零线。,1.3 交流电基本概念,从三相线圈的首端A、B、C分别引出三根导线统称为相线(俗称火线)。,这种具有中线的三相供电方式称为三相四线制,而无中线只引出3根相线的供电方式称为三相三线制,1.3 交流电基本概念,三相四线制供电的特点是可以提供给用电设备(负载)两种电压。,一种称为相电压,即相(火)线与零

38、线之间的电压,共有三个,分别用uA、uB、uC表示。,另一种称为线电压,即相线与相线之间的电压,也有三个,分别用uAB,uBC,uCA表示。,由于发电机三个线圈中产生的三个相电动势为对称的,因此,三个相电压、三个线电压也是对称的,可以证明U线U相。,三相电源的星形(Y形)连接的比较多,优点是可以同时得到两种不同等级的电压向三相用电设备和单相用电设备供电。,1.3 交流电基本概念,四、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三相负载指使用三相交流电源的用电设备,例如三相电动机、三相电热炉,也可以是几个使用单相电源的用电设备的组合,例如三个或四个灯泡等。,但是对于众多的单相用电设备的组合,往往要求尽量均衡地分配在三根

39、相线上。,三相负载也必须采用一定的连接方式接入三相电源,才能体现三相电源供电的优越性。三相负载也有两种连接方法,即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建筑物中的大量用电设备是采用星形连接的方式接入三相电源的。,1.3 交流电基本概念,1.三相不对称负载的星形连接,在三相负载中,如每一相负载的大小相等、性质相同,则称其为三相对称负载;否则,就为三相不对称负载。,三相不对称负载使得三根相线上的电流不相等。因此要使多余的电流往中线上流,故一定要有中线。,1.3 交流电基本概念,对于三相四线制供电,三相负载作星形连接有中线时,各相负载两端的电压分别等于电源的相电压。由于有中线,各相负载与电源独自构成回路,互不干扰

40、。,2.三相对称负载的星形连接,三相对称负载使得三根相线上的电流相等,无多余的电流往中线上流,故不需要有中线。,1.3 交流电基本概念,交流电路负载有阻性负载、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等。,一、理想负载,1电阻元件,电阻元件是一种消耗电能的元件。,欧姆定律:,关联方向:u=Ri,非关联方向时:u=Ri,功率:,1.4 交流电路负载及负载性能,2电感元件,电感元件是一种能够贮存磁场能量的元件。,如右图所示:,特点:只有电感上的电流变化时,电感两端才有电压。在直流电路中,电感上即使有电流通过,但,相当于短路。,在交流电路中的阻值:,存储能量:,1.4 交流电路负载及负载性能,3电容元件,电容元件是一种能

41、够贮存电场能量的元件。,如右图所示:,特点:只有电容上的电压变化时,电容两端才有电流。在直流电路中,电容上即使有电压,但,相当于开路,即 电容具有隔直作用。,在交流电路中的阻值:,存储能量:,1.4 交流电路负载及负载性能,二、实际负载,实际电路中理想负载基本不存在,而往往是在负载性质展现出呈阻性负载、呈感性负载和呈容性负载,我们统一称这些负载为阻抗,用“Z”表示,具体如下:,1、阻性负载,负载在电路中呈现电阻性质,如:白炽灯,2、感性负载,负载在电路中呈现感性性质,如:日光灯、电扇等,1.4 交流电路负载及负载性能,3、感性负载,负载在电路中呈现容性性质,如:电容器、同步电动机等,实际电路中,是多种特性的负载串、并联而成,我们称之为:阻性、感性和容性只对负载的两端在电路中呈现的性质而言。,例如:日光灯用电路来表示,实际是电阻和电感的串联电路。,R,L,电阻R代表灯管,线圈L代表镇流器,1.4 交流电路负载及负载性能,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