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3981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7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人:文新华 教授,教育督导评估的基本理论,自我介绍,文新华 教授200241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办)电子信箱:,目 录,一、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的关系二、督导评估指标设计的基本理论三、督导评估标准设计的基本理论四、关于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五、教育督导体制的新架构六、教育督导方式的新发展,一、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的关系,(一)评价和评估(二)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的主要区别(三)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的联系,(一)评价和评估,1、评价(Evaluating):较为精确、具体的价值判断,强调定量分析;2、评估(assessing):较为模糊、总体的价值判断,较多使用定性分析。,(二)教育督导

2、与教育评价的主要区别,1、性质不同2、主体不同3、属性不同4、对象不同5、依据不同6、结果处理不同,等,(三)教育督导与教育评价的联系,1、教育督导以教育评估为重要工具2、教育督导中的评估遵循教育评价的核心内涵和基本原则,强调督导评估的科学性3、教育督导机构可以购买社会中介性教育评价机构或组织的服务,二、督导评估指标设计的基本理论,(一)指标与目标的关系(二)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三)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四)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五)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的关系,1、指标与目标的关系,(1)目前的通行解释:指标是目标的分解(2)正确的解释:指标是范畴的分解(法律范畴、实践范畴、理论范畴)案例:教育现

3、代化的指标 案例:学习型社会 案例:人力和人才资源强国(3)目标是对期望状态的描述,即对标准的描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教育普及程度教育条件教育经费教育质量教育公平教育体系 教育体制,教育普及程度,学前教育:普及学前一年(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80%),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70%)义务教育:巩固率(95%)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教育条件,办学条件师资信息化校外设施,教育经费,教育经费总投入财政性教育经费,财政性教育经费,各级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统筹各项收入,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规定,年初预算和预算执行

4、中的超收收入分配都要体现法定增长要求,保证教育财政拨款增长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费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教育质量,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高中教育:毕业率中等职业教育:双证率高等教育:学历、学位获得率;初次就业率,教育公平,优先保障机会公平,更加关注过程公平,不断追求结果公平义务教育:城乡均衡、“两个为主”、留守儿童区域公平,教育体系,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新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体系的完整性体系的贯通性体系

5、的便捷性,教育体制,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 投入体制管理体制,学习型社会,1、学习机会2、学习机制3、学习制度4、学习形式,人力和人才资源强国,1、人均受教育年限2、劳动者人手一张证3、高等教育规模4、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二)条件与结果的关系,(1)条件:外部条件与自身内部条件(2)条件:客观赋予的与努力创造的(3)条件对结果的影响,(三)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一般性评价:共性评价2、特殊性评价:特色评价3、教育特色或办学特色:先进性、独特性、示范性、稳定性、整体性,(四)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1、必然性: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2、偶然性:个别因素的随机表现3、教育督导评估指标应体现必然性,(五

6、)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关系,(1)过程评价:强化指导;突出改进(2)结果评价:强化目标;突出绩效(3)教育督导评估既要加强过程监督,又要加强结果评估和绩效评估,三、督导评估标准设计的基本理论,(一)定义:期望状态或期望水平(二)督导评估标准的类型选择(三)评估标准的制定,(二)督导评估标准的类型选择,1、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结合,酌情选择性强化其中一类标准2、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兼顾,酌情选择性强化其中一类标准3、基本标准与分层标准结合,强化基本标准,(三)评估标准的制定,1、明确依据2、限制影响因子3、鼓励奋斗和先进,1、明确依据,(1)参照性依据(2)法律法规、政策依据,(1)参照性依据,教育

7、现代化的国际参照指标和标准:普及9年以上的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一般在80%以上(高收入国家为95%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般在30%以上(高收入国家均进入了50%以上的普及化阶段);成人识字率达到95%以上;少年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2年以上(高收入国家为14年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在15%以上;全社会教育经费总投入占GDP的比例和人均教育经费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国内参照,2、限制影响因子,(1)案例一:4%(2)案例二:学前教育普及程度标准(3)案例三:学校评估标准的外部影响,四、关于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1、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产生

8、的背景2、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的基本理论,1、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产生的背景,(1)国外提出的背景(2)国内提出的背景,(1)国外提出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英国提出为了鼓励学校提升水平、办出特色称为“SDP”模式,(2)国内提出的背景,20世纪末提出为了解决综合性、周期性督导评估后学校的发展探索借鉴国外经验,解决被动发展矛盾,鼓励自主发展、办出特色今后需要总结、提升、推进,2、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的基本理论,(1)基本含义(2)需要解决的矛盾,(1)基本含义,核心理念:为了发展;为了自主性发展;为了创造性的发展以自主制定的发展规划为载体以对象产生、保持、增强发展动力为核心以对象主动参与、自我评估和

9、调控为特征以对象不断提升、发展特色为目标,(2)需要解决的矛盾,校长的素质、聘任机制、激励机制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保障机制教育督导机构的主导作用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建议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素质教育2、教师创新3、管理创新,1、素质教育,(1)坚持育人为本(2)坚持德育为先(3)坚持全面发展(4)坚持能力为重(5)坚持发展良好的个性,(4)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五、教育督导体制的新架构,(一

10、)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二)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一)建立相对独立的教育督导机构,1、教育督导的基本性质决定了必须且只能相对独立:它是政府对教育进行管理的行政行为它是教育法律实施监督行为中的行政监督行为它是教育行政机关的教育行政监督行为教育督导基本性质的相互关系,2、如何实现督导机构相对独立设置政府机构编制政府任命总督学或主任督学督导机构自主聘任督学,(二)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1、为什么要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公正性、客观性便于实施“同级督政”2、如何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工作计划、方式、公报的独立性仍应加强协调,六、教育督导方式的新发展,(一)教育督导中的“民主参与”问题(二)教育

11、督导白皮书(三)质量监测报告(四)努力提高教育督导受欢迎度,(一)教育督导中的“民主参与”问题,1、民主参与的意义2、民主参与的对象3、民主参与的机制,1、民主参与的意义,(1)是政治民主的要求(2)是政府行政民主的要求(3)体现了教育督导工作的本质(4)是提高教育督导工作质量的保障(5)是实现教育督导权威的重要机制,2、民主参与的对象,(1)家庭(学生父母或法定监护人)(2)社会:社区、企业、群众组织(如妇联、残联等)(3)教师(4)学生(5)被督导单位,3、民主参与的机制,(1)公告制度(2)旁听、观察制度(3)信息征询制度(4)公示、公报制度(5)自我评估制度(6)投诉制度(7)信息公开制度,等,(四)努力提高教育督导受欢迎度,1、如何使教育督导受到普遍欢迎?2、如何减轻被督导单位的接受检查的负担?,1、如何使教育督导受到普遍欢迎?,服务的态度善于提升好的做法、提炼有益经验善于发现尚未关注的重大问题善于提出建设性、操作性建议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等,2、如何减轻被督导单位的接受检查的负担?,强化随机督导统筹三类督导建设信息库减轻时间负担、财力负担、文件负担、精神负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