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教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297967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3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文言文断句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文言文断句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文言文断句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文言文断句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教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教学.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文言断句,一、什么叫断句,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断句是考察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断句前先要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与上下文的联系。,二、对策,做断句的三个步骤 先读后断再检查大致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

2、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即,巧用语法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含有主语、谓语、宾语。【主语和宾语,由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充当,就文言文而言,包括朝代、国名、人名、地名、官职等词;谓语部分由动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1、找名词(代词)或动词,定句读。,例如: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分清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是古文断句的主要依据。,练一练,匡 衡 勤 学 而 无 烛 邻 舍 有 烛 而 不 逮 衡 乃 穿 壁 引 其 光 以 书 映 光 而 读 之其 马 将 胡 骏 马 而 归 人 皆 贺

3、之,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句首:夫(f)、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另见)句中:以、于、为、而、则句尾:矣、与(欤)、耳(尔)、哉、耶(邪)、也、焉、乎,2、看虚词,定句读。,练一练,人 之 生 斯 世 也 但 知 以 已 死 者 为 鬼 而 未 知 未 死 者 亦 鬼 也 酒 罂 饭 囊 或 醉 或 梦 块 然 泥 土 者 则 其 人 虽 生 与 死 之 鬼 何 异 余 尝 见 未 死 之 鬼 吊 已 死 之 鬼 未 之 思 也 特 一 间 耳,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君

4、 与 家 君 期 日 中 日 中 不 至 则 是 无 信,3、找顶真,定句读。,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举句、排比句,骈文中的四六句等,关注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君 子 之 学 也 入 于 耳 藏 于 心 行 之 以 身 君 子 之 治 也 始 于 不 足 见 终 于 不 可 及 也,4、据排偶,定句读。,练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文言文中对话、引用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

5、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5、对话、引文定句读。,练一练(“曰”、主语、先易后难),上(刘邦)尝 从 容 与 信(韩信)言 诸 将 能 不 各 有 差 上 问 曰 如 我 能 将 几 何 信 曰 陛 下 不 过 能 将 十 万 上 曰 于 君 何 如 曰 臣 多 多 益 善 耳 上 笑 曰 多 多 益 善 何 为 为 我 禽 信 曰 陛 下 不 能 将 兵 而 善 将 将 此 乃 信 之 所 以 为 陛 下 禽 也,练习,光武姊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

6、后因谓弘曰谚云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谓主曰事不谐矣。,/,/,/,/,/,/,/,/,/,/,/,/,/,/,/,/,/,/,练习,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曰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曰/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6、牢记固定格式。,者,也。见于 为所 何之有?如何?不亦乎?,无以(有以/何以)与其孰若(不若)孰与?(与孰?)得无乎?,察反复,定句读。反复,特别是间隔反复,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如邹忌讽齐王纳

7、谏中,“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多次反复,这也为断句提供了有力的帮助。掌握文史常识。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其他方法:,三、通读一遍,检查断句是否合理,可以用翻译和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时间不够,转至P22),练习,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薛谭学讴(唱歌)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震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练习,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

8、于成功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练习,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较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较/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练习,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身焉能治国政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身/焉能治国政,练习,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

9、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练习,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也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后生家每临事/辄曰/吾不会做/此大谬也/凡事做则会/不做则安能会也/又/做一事/辄曰/且待明日/此亦大谬也/凡事要做则做/若一味因循/大误终身,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常常出现在句首的词语,人称代词:吾、余、予/尔、汝(女)、公、卿、君/彼、此 发语词:盖、若夫、且夫、殆、夫(注意:是虚词还是实词)连词: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岂、岂非、岂独、得无(毋)、无(毋)乃、何其、唯、而(注意:连接的是短语还是分句)、且(注意:是连词还是副词)动词:曰、云、言、故曰、或曰时间词:是时,昔者、既而,俄而、乃今、顷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