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299598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春季过敏性疾病及其防治,概述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故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以发作性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及鼻粘膜水肿、苍白、鼻甲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和机制1.遗传因素 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作者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一.过敏性鼻炎,2.鼻粘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为炎患者鼻粘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

2、化学介质的能力。3.抗原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粘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为吸入性和食物性两大类:(1)吸入性变应原 a.花粉 只有那些花粉量大、植被面积广、变应原性强并借助风来传播的花粉才最有可能成为变应原。b.真菌 在自然界分布极广,主要存在于土壤和,腐败的中。其菌丝和孢子皆具有变应原性,但以孢子较强。c.屋尘螨 d.动物皮屑 动物皮屑是最强的变应原之一。f.羽毛 g.室内尘土。(2)食入性变应原 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临床表现 1.眼睛发红发痒及流泪;2.鼻痒,鼻涕多

3、,多为清水涕,感染时为脓涕;3.鼻腔不通气,耳闷;4.打喷嚏(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5.眼眶下黑眼圈(经常揉眼所致);6.经口呼吸;7.嗅觉下降或者消失;8.头昏,头痛;9.儿童可由于揉鼻子出现过敏性敬礼征(allergic salute)。诊断和鉴别 根据上述典型典型症状及检查结果,即可以做出过敏性鼻炎的诊断,一般需要,与下列疾病相区别:血管运动性鼻炎 患者有时稍一碰触鼻子便可引起闪电式发作,发作突然,消失快。症状与过敏性鼻炎相似,但鼻内多不发痒,口服感冒药物症状即可得到缓解。如遇冷热变化、体位变化(起床),情绪激动时可诱发本病。2.嗜酸细胞增多症性鼻炎 症状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相似,虽病因未

4、明,但与过敏无关。患者经常出现间歇性鼻塞伴喷嚏连连,大量浆粘液性鼻涕,常有头晕耳鸣、乏力、陈发性咳嗽等全身症状。3.感冒 过敏性鼻炎的病人经常会以为自己感冒,两者区别是后者可伴有发热等全身不适,并可发现鼻腔粘膜十分红肿。治疗和预防,治疗 1.抗组胺药 2.肥大细胞稳定剂 3.减充血剂 4.溴化物 5.激素类 6.鼻用湿化剂。预防 过敏性鼻炎通常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最好的办法是预防。治疗的目的是预防、缓解症状以及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时间。,概述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的症状,可自行缓解为其等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和机制1.吸入物吸入物

5、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2.感染哮喘的形成和发作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3.食物由于饮食关系而引起哮喘发作的现象在哮喘病人中常可见到,尤其是婴幼儿容易对食物过敏,但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少。引起过敏最常见的食物是鱼类、虾蟹、蛋类、牛奶等。,二.过敏性哮喘,4.气候改变当气温、温度、气压和(或)空气中离子 等改变时可诱发哮喘,故在寒冷季节或秋冬气候转变时较多发病。5.精神因素病人情绪激动、紧张不安、怨怒等,都会促使哮喘发作,一般认为它是通过大脑皮层和迷走神经反射或过度换气所致。6.运动约有70%80%的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诱发哮喘,称为运动诱发性哮喘,或称运动性哮喘。有人认为,运动诱发哮喘与欲动时

6、呼吸道气流加速水分丢失,温度下降局部致敏物质浓度升高有关系。哮喘与药物有些药物可引起哮喘发作,如心得安等因阻断2-肾上腺素能受体而引起哮喘。月经、妊娠与哮喘不少女性哮喘患者在月经期前,34天有哮喘加重的现象,这可能与经前期黄体酮的突然下降有关。临床表现1.症状 过敏性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咳嗽、胸闷等,接着一般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

7、状态。,此外,在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咳嗽2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有高反应性,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2.体征 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吸音延长。但在轻度哮喘或非常严重哮喘发作中,哮鸣音可不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和发绀常出现在严重的哮喘患者中。病理 早期,因病理的可逆性,肉眼观解剖学上很少有性质改变。随着病理的发展,病理学变化逐渐明显。肉眼,可见肺膨胀及肺气肿,肺柔软疏松有弹性支气管级细支气管内含有粘稠痰液及粘液栓

8、。支气管壁增厚,粘膜肿胀充血形成皱襞,粘液栓塞局部可有肺不张。显微镜下可见气道上皮下有肥大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侵润气道粘膜下组织水肿,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气管内分泌物储留。气管平滑肌痉挛,纤毛上皮剥离,基底膜露出,杯状细胞增值及气管分泌物增加等病理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2.发作时可在双肺闻及散在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4.症状不明显者(如无明显喘息和体征)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

9、验阳性。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经吸入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时,FEV1增加15%以上,且FEV1增加绝对值200ml)。3.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变化率或昼夜波动率20%。5.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胸闷和咳嗽。鉴别诊断1.心源性哮喘 此病常见于左心衰,发作时症状于过敏 性哮喘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咳粉红色泡沫状痰,X线检查时,可见 心脏增大,肺淤血等可有助于鉴别。2.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 实际上为慢支合并哮喘,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史喘息长年存在,有加重期。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湿罗音。支气管肺癌 中央型肺癌

10、由于肿瘤压迫导致支气管狭窄或伴发感染时,可出现哮鸣或类似哮喘养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哮鸣音。但肺癌的呼吸困难及哮鸣症状进行性加重,常无诱因,咳嗽有有血痰,痰中可找到癌细胞,X线,CT或MRI等检查可明确诊断。治疗和预防治疗1.脱离变应原2.药物治疗,(1)支气管舒张药 2受体激动剂如肾上腺素,茶碱类及抗胆碱类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2)抗炎抗过敏药 糖皮质激素类,色苷酸钠类。(3)其他抗H1受体药物等以及白三烯调节剂类如扎鲁司特等。预防 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体育锻炼等。,过敏性紫癜,又称亨许血管炎,是以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炎症为病理基础的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腹痛,便血腹部压痛

11、等)、关节疼痛及肿胀(单个或多个大关节的损害)、肾损害(如紫癜性肾炎,血尿,蛋白尿等),其他损害(鼻衄,牙龈出血)等。按累及的器官,可分为:单纯型、关节型、腹型、肾型,混合型。无特效治疗,主要为支持对症治疗,急性期卧床休息,应用扩血管,活血药物,有感染者应给与抗感染的药物,对于可疑的食物或药物,应暂时不用。较严重者酌情给予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三.过敏性紫癜,过敏性肺炎,一组由不同致敏原引起的非哮喘性变应性肺疾患,以弥漫性间质炎为其病理特征。系由与吸入含有真菌孢子、细菌产物、动物蛋白质或昆虫抗原的有机物尘埃微粒(直径10)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因此又称为外源性变应性肺泡炎。临床表现:接触抗原数小

12、时后出现症状,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胸痛及紫绀。少数可先出现喘息,流涕等速发反应,46小时后呈型反应表现为过敏性肺炎。X线胸片显示弥漫性间质性侵润,粟粒或小结节状阴影。治疗主要为:应立即与致敏原脱离,如肺部病变广泛,可激素治疗,使症状,体征及X线改变迅速消失,四.过敏性肺炎,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种过敏性、季节性、反复发作的痒感明显的双眼性结膜炎症,又称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或少年性结膜炎。本病在春季好发,男性及儿童中较常见,表现为双眼奇痒难忍症,同时还可有灼热感,天热时或揉眼后更甚,并有轻度畏光,流泪,分泌物为黏丝状,上睑结膜有如铺路石状灰白色乳头增生,或角膜缘有黄灰色胶状隆起结节,球结膜常为污棕色,使患

13、者的眼睛显得污秽无神。甚至被怀疑为黄疸性的巩膜黄染。治疗则可中西医结合,滴眼液用色甘酸钠等,严重者还可用激素类,除此外,避开致敏原,发病期间忌食羊肉及鱼虾等处理亦很重要。,五.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属于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是由于接触过敏原引起的,其特点为:有一定潜伏期;皮损往往局限于接触部位;患者可感觉瘙痒或疼痛;皮肤斑贴试验阳性。临床表现为:急性者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丘疹、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紧张;慢性者皮损为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长期接触致敏使局部皮损慢性化,表现为皮损轻度增生及苔藓样变。治疗原则为去除接触物,对症治疗,局部治疗应针对性用药,即干对干,湿对湿,有渗出的,用水剂,溶液;无

14、渗出则用霜或软膏。全身治疗则可服用抗组胺药、静脉点滴葡萄糖酸钙等药,六.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又称晒伤。是由于日光的中波紫外线过度照射后,引起人体局部皮肤发生的光毒反应。日光大部分由可见光组成,光谱范围大约为390770nm,引起本病的是290320的中波紫外线。临床表现:受到日晒后发病。表现为面、颈、前臂伸侧,手背等露出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样或水疱等皮疹。不同的患者身上出现的皮损可疑各不同,但就某一患者而言,皮疹形态常是单一的。以小丘疹及丘疱疹最为多见。本病治疗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方面,局部可涂抹2.5%消炎痛溶液,大疱或渗出较多时,可用2%4%硼酸溶液,牛奶液等进行湿敷。全身治疗则可服用

15、抗组胺药、止痛药或口服短期小剂量激素。,七.日光性皮炎,概述 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有关,有产生高IgE倾向,易伴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的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一般分为婴儿期、儿童期、成人期三型。(1)婴儿期 也称婴儿湿疹,多在出生后23月发生,好发于头面部,主要是急性、亚急性湿疹改变。病情时轻时重,2岁后可缓解。(2)儿童期 常由婴儿湿疹发展而来,或者45岁是发病。皮疹好发于肘窝、腘窝及四肢伸侧,分为湿疹,八.遗传过敏性皮炎,型和痒疹型二类。大部分患者至青春发育期自愈,部 分病人则皮疹持续至成人期。(3)成人期 常起病于青春发育期或有前两期转变而来。皮疹主要累及面部、眼部、

16、颈侧、双肘前、腘窝及四肢伸侧,对称分布,皮肤干燥,红斑丘疹融合成苔藓样改变(即皮肤粗糙、肥厚、皮沟加深、皮嵴增高),表现为播散性神经性皮炎。家族中或本人有过敏性疾患史,如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常伴有剧烈瘙痒。常伴发鱼鳞病、干皮病、毛周角化、掌纹病,眶周黑晕,苍白面容。易继发细菌、病毒感染。有时需与湿疹,痒疹及神经性皮炎相鉴别。,化验检查,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常增高;血清IgE常增高;对尘螨、花粉等皮肤变应原试验常呈即刻阳性反应。治疗及预防尽量避免局部刺激,不要乱用刺激性强的成药,不能用热水、肥皂水烫洗。婴儿湿疹患者的衣服、尿布药柔软,洗涤是尽量拒肥皂冲洗,尽量少使用人造纤维和毛织品直接刺激皮

17、肤。不饮酒或食用其他刺激性食物,对可能诱发本病的食物,如鱼、虾、蟹海味,蛋和奶等进食时,应观察鱼病情的关系,如进食后发生加剧病情的情况,都应忌食。高蛋白容易促使过敏性疾病病患 生成人工性IgE。,对于可疑的诱发因子,如屋尘、花粉等吸入物应注意观察与病情的关系,对有关者应竭力避免。不要过分劳累,避免紧张、情绪激动及出汗过多等是皮损加重。不随便注射青霉素及血清制剂。防止病毒感染,如感冒等,特别应避免婴儿期患者接触单纯疱疹和种痘者。,概述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分布,有渗出倾向,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病因及机理 湿疹的

18、发病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所致。遗传因素 某些类型的湿疹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环境因素 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1)人造织物、人造革品、等。,九.湿疹,(2)人造食品、方便食品等(3)人造建筑构件等(4)化学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等。(5)洗涤剂所有的酶制剂等。(6)某些现代生活方式有关的环境性变应原,如使用化妆 品等。感染因素 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4.饮食因素 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

19、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香精、合成染料等。这些食物可引起食物的变态反应,从而导致湿疹的产生。5.药物因素 药物因素是某些湿疹,尤其是湿疹型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任何药物均有引起湿疹性药疹的可能性。6.其他因素 湿疹的产生尚可由苦闷、疲劳、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等神经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线、寒冷、潮湿、干燥、摩擦等气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肠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以及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皆是湿疹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1.急性湿疹 自觉剧烈瘙痒,皮损多形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水疱密集成片,易渗出,境界不清,周围散在小丘疹、丘疱疹,常伴糜烂、结痂,如继

20、发感染,可出现脓包或浓痂。处理适当则炎症减轻,皮损可在23周后消退,但常反复发作并可转为亚急性或慢性湿疹。2.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仍有剧烈瘙痒,皮损以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可见少量丘疱疹,轻度糜烂。治疗恰当数周内可痊愈,处理不当,则可急性发作或转为慢性湿疹。,3.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二转为慢性湿疹;亦可开始不明显,因经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发病开始时即为慢性湿疹。其表现为患处皮肤浸润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红色或伴色素沉着,皮损多为局限性斑块,常见于手足、小腿、肘窝、乳房、外阴、肛门等处,边缘清楚。病程慢性,可长达数月或数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发作。几种特殊类

21、型的湿疹。手部湿疹 发生于手掌部易浸润增厚,过度角化形成皲裂。手指端湿疹常反复发生水疱、结痂、增厚、脱屑,累及甲床部可影 响指甲发育,致使甲板粗糙,凹陷不 平。接触水、肥皂、洗衣粉等常使湿,疹加重。2.乳房湿疹 多见于哺乳妇女,乳晕湿润、糜烂、结痂,时间稍久可增厚,发生皲裂,喂奶时疼痛。长期不愈。皮下有硬结者,应考虑并发湿疹样癌的可能。所以,对乳房湿疹应提高警惕,及时检查。3.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 局部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呈红肿,渗出,糜烂,长期反复发作可慢性化,表现为局部皮肤苔藓养变4.钱币状湿疹 好发于四肢。皮损为密集小丘疹和丘疱疹融合成圆形或类似圆形钱币状斑片,境界清楚,直

22、径13cm大小,急性期潮红,渗出明显,慢性期皮损肥厚,色素增加,表面覆盖有干燥鳞屑,自觉瘙痒剧烈。,病理 急性湿疹表现为表皮内海绵形成,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侵润,少数为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慢性湿疹表现为角化过度或角化不全,棘层肥厚明显,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增厚,胶原纤维变粗。诊断及鉴别 根据急性期多形性,对称性皮损,有渗出倾向,瘙痒剧烈等特点,慢性期苔藓样变皮损特点本病不难诊断本病。鉴别诊断,表1 急性湿疹与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表2 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藓的鉴别,表3 手足湿疹与手足癣的鉴别,治疗及预防1.内用药物治疗 目的在于抗炎,止痒。可用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等,一般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急性期可用钙剂,维生素C,硫代硫酸钠等静注或普鲁卡因静脉封闭,有继发感染的家用抗生素。2.外用药物治疗 应充分遵循外用药物的原则,简而言之为:干对干,湿对湿。有渗出的,用水剂,溶液;无渗出则用霜或软膏。,谢谢观看,本次演讲到此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