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度评估指南.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29740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密度评估指南.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精密度评估指南.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精密度评估指南.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精密度评估指南.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精密度评估指南.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密度评估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密度评估指南.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精密度评估指南,郑金来,前言,精密度是衡量体外诊断试剂批内和批间变异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精密度评估资料是评价拟上市产品有效性的重要依据,产品注册所需的重要申报资料之一。,定义,批内精密度是众多种类精密度中最基本的一个,它是在严格的相似条件下,所得到的最佳的精密度。批间精密度指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组)操作员在同一仪器上,使用同一方法和同种、同一批号试剂,在一段时间内(一般为一个月或20个工作日)对同一测试样品(常用质控品)测量结果的精密度。?,精密度评估的基本原则,操作者必须熟悉方法和/或仪器工作原理,了解并掌握仪器的操作步骤和各项注意事项,能在评估阶段维持仪器的可靠和稳定

2、。用于评估试验的样品一般常采用临床实验室收集的稳定和冷冻贮存的血清(浆)库;当实验室收集的样品不稳定或不易得到时,也可考虑使用稳定的、以蛋白质为基质的商品物质,如校准品或质控品,精密度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精密度时,应至少评估二个浓度水平样本的精密度。当二个浓度的精密度有显著差异时,建议增加为三个浓度。所选样本浓度应在测量范围内有医学意义,即至少有一个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medical decision levels)左右。不要为了得到较小的精密度,都选用较高值的样品,甚至超出测量范围。也不应选用靠近最低检出限的样品,此时所得的精密度往往偏大。,精密度评估的基本原则,相当多的检验项目低值常无实际

3、临床意义,但有少数检验项目,其低值也有临床价值,此时就需要评估有判断价值的低值精密度,适用时,可进行功能灵敏度的评估。如没有医学决定水平,可在参考区间上限左右选一个浓度。此外,再根据检验项目的性质在线性区间内选择另一个值。如与厂商或文献报导的精密度进行比较,所选浓度应与被比较精密度的浓度相接近。否则,有可能得出不恰当的结论。,只评估批内不精密度,试剂和校准品:应使用同一种类、同一批号的试剂和校准物,如可能,只进行一次校准。使用不同批号试剂和多次校准都会增加检验结果的变异程度,只评估批内不精密度,评估方法:在以上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在一批内对样本进行重复测定,至少进行20次重复测定,只评估批内不精

4、密度,质量控制:检验时应同时至少测一个质控品。当质控品结果超出规定的失控限,不论实验结果是否满意都应弃去不用,重新进行试验以取得20个实验数据。要保存所有的质控数据和失控处理记录,只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数据收集:在进行数据分析前,检查数据中有无由于偶然差错引起的离群值(outliers),可用下述离群值的标准;从已收集的20数据计算出总均值和标准差,任何结果和总均值的差值超过4个标准差时,可认为是离群值。为了能收集到至少20个有效数据。除补充由于质控失控而增加的测试外,还应再增加由于离群值不用于精密度的计算所需增加的检验次数。,只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数据收集:在进行这种批内精密度评估实验时,一次只

5、能有一个离群值,当离群值超过1个时,应怀疑是否为方法不稳定或操作者不熟悉所致。此时,应不用此次试验数据。检查问题和解决问题后重新开始新的评估实验,只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数据的记录:将所收集到的数据记录在表中,只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批内精密度估计值的计算求出均值:=Xi/n使用下列公式计算出批内标准差估计值的标准差精密度?标准差与均值的关系,只评估批内不精密度,批内精密度估计值的计算批内精密度估计值的95%可信限查统计表得出自由度20的上限公差因数为1.25,相应下限公差因数为0.75,得出批内精密度的95%可信区间为:(批内精密度0.75)-(批内精密度1.25),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评估

6、方法:每天做2个批次的测试,每批测试时,对同一样品作双份测量,共做20天。评估结束时共有40对,即80个测试结果。从40批次测量中双份结果的差值求出批内精密度。从所有80个数据计算出批间精密度,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评估方法:在实施此项评估工作时,必须由同一个或一组操作者在同一台仪器上进行,应该使用相同的校准品、相同种类和批号的试剂。所用时间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这样所测到的精密度能更好地反映出该临床实验室定量测量方法在一段时间内的理想或最适的稳定性。在每一批次测量中,必须同时测量质控品,以保证结果是可靠的,数据能够采用。,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评估方法:也可以一日进行一个批次测量

7、,一个批次中对同一样品重复测量4次,共测20个工作日,由80个数据求出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如果取得稳定样品有困难,也可改为测5日,每日2个批次,每个批次测一个样本8次。仍有80个数据。从10个批次中每一样品8次差异算出批内精密度。从所有80个结果计算出批间精密度。,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数据的收集要收集到足够有效数据(至少为80个数据)。除补充由于质控失控而增加的测试外,应在进行数据分析前,检查数据中有无由于偶然差错引起的离群值(outlier),可用下述剔除值的标准。,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数据的收集从实施段已收集的40对均值的数据计算出总均值和标准差,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认为

8、是离群值:任何一对均值和总均值的差超过4倍标准差任何一对中二个结果的绝对差值超过4倍标准差离群值不用于精密度的计算。在剔除后应再增加检验次数,以保证至少有40批次,80个数据进行计算。,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数据的收集从实施段已收集的40对均值的数据计算出总均值和标准差,出现下列任何一种情况都可认为是离群值:任何一对均值和总均值的差超过4倍标准差任何一对中二个结果的绝对差值超过4倍标准差离群值不用于精密度的计算。在剔除后应再增加检验次数,以保证至少有40批次,80个数据进行计算,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数据的收集任何一次实验的剔除值不能超过总测量数的2.5%。当超过时,应怀疑是否为方

9、法不稳定或操作者不熟悉所致。此时应不用此次试验数据,重新开始新的试验。,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数据的记录,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批内精密度的计算批内精密度Sr I=检验日数,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批间精密度的计算,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批间精密度的计算求均值:从上表得出:批间精密度:从上表得出:n=检验总数,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批间精密度估计值的置信区间由于检验次数不可能无限增加,当按规定方案,多次重复测量,就是在很好控制条件下,也很难得到相同的值,换言之,通过这样实验的数值只是精密度的估计值,围绕“真值”而变动。变动的范围大小和检验次数密切相关。人们往往在给出

10、精密度值外,还给出其95%的置信区间。,同时评价批内和批间不精密度,批间精密度估计值的置信区间置信区间与所测次数相关,次数愈多,可信限愈小可以查出与检次数相关自由度的0.95因数,乘以标准差值就可得出95%可信限的上、下值。实际工作中,可查出95%可信限的上值的公差因数(tolerance factor),由此计算出95%可信限。实验室在报告精密度同时,可给出95%置信区间。,与其它来源的精密度的比较,临床实验室在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后,应评价得到的精密度是否满意,最简单办法就是与生产企业(文献)所提供的精密度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差异。如果临床实验室所测的精密度小于生产企业(文献)的精密度,说明

11、临床实验室所得到的精密度是合适的。如果临床实验室测得的精密度大于生产企业(文献)的值,可利用F-检验法(F-test),即方差比值检验(variance ratio test)对实验室测得的结果和生产企业提供的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与其它来源的精密度的比较,与生产企业(文献)声明批间标准差的比较表,与其它来源的精密度的比较,标准差大小常与浓度有关,比较时,必须检查二者浓度是否接近一致,如差异较大不应进行比较。如接近一致,按下列公式计算出F值,以批间精密度为例。F=Srr2/rr2计算出的F值和根据二组自由度从下表中查到的F值(p=0.05)进行比较,如计算F值小于查表得出F值,虽然实验室得到的标准差大于声称值,但在统计学上无差异。反之,说明实验室得到的标准差没有达到方法应达到的水平,与其它来源的精密度的比较,精密度的报告形式,在报告测量精密度时,应同时说明下列各点批内标准差及其95%置信区间;批内变异系数;批间标准差及其95%置信区间;批间变异系数;,精密度的报告形式,在报告测量精密度时,应同时说明下列各点实验进行的工作日数;检验批次数;每个批次重复检验数和总检验数;试剂的种类和批号;校准品种类、批号和校准次数;如适用,使用仪器的种类和型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