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32765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3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基础知识和实务.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工业总产值与财务统计,2012统计从业资格考试(实务),统计实务,第八章、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第十章、财务统计第十章、工业总产值,第八章、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第四节第二个问题p148)一、增长速度(一)定义:,增长速度是人们在日常社会经济工作中经常用来表示某一时期内某动态指标发展变化状况的动态相对数。增长速度是表明社会现象增长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报告期的增长量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把对比的两个时期的发展水平抽象成为一个比例数,来表示某一事物在这段对比时期内发展变化的方向和程度,分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规律。,一、增长速度(二)、计算公式:,增长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基期水平 计

2、算结果若是正值,则叫增长速度,也可叫增长率;若是负值,则叫降低速度,也可叫降低率。如某地固定资产投资1994年比1993年的增长速度为:(366328)3280.12,用百分数表示则为12。增长速度分为定基增长速度和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是累积增长量与最初发展水平之比;环比增长速度是逐期增长量与前期发展水平之比。,一、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不等于定基增长速度。如果由环比增长速度求定基增长速度,须先将各个环比增长速度换算为环比发展速度后再加以连乘,将所得结果再减1即得定基增长速度。平均增长速度是反映某种现象在一个较长时期中逐期递增的平均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是反映现象逐期发展的平均速度。

3、计算公式为: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一、增长速度,计算某年到某年的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如1991年至1996年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是以1990年为基期,1996年为报告期,年份从1991年算起,共6年,表示为1991-1996年平均每年增长多少。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则:若发展速度是百分数表示的,发展速度减去100即为增长速度,如上例的发展速度112中减去100得出增长速度为12;若发展速度是用倍数表示的,发展速度减去1即为增长速度。同样,某一时期增长速度加1(或100)则为这一时期的发展速度了。,一、增长速度,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

4、4年7月份相比称其为同比;与上一统计段比较,例如2005年7月份与2005年6月份相比较称其为环比。环比有环比增长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两种方法。环比即与上期的数量作比较。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一、增长速度,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了多少 环比发展速度本期数/上期数*100 反映本期比上期增长多少 如:本期销售额为500万,上期销售额为350万 环比增长速度(500-350)/350*10042.86 环比发展速度500/350*100142.86,一、增长速度(三)发展水平和增长量,1、发展水平发展水平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各个时期达到的实际水平。如各年工业总产值就是发展水平。它说

5、明该厂工业总产值各年达到的水平。2、增长量 增长量是指某一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增长或减少的绝对量。它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这个差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正数表示增加,负数表示减少。计算增长量,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一、增长速度(三)发展水平和增长量,2、增长量逐期增长量 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前一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前一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累积增长量 是报告期发展水平减固定基期发展水平之差,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比固定基期发展水平增加(或减少)的绝对量。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积增长量。,一、增长速度(四)、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

6、1、发展速度发展速度是说明事物发展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它等于报告期水平对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为基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发展速度大于100%(或1)表示上升;小于100%(或1)表示下降。由于基期水平可以是最初水平,也可以是前一期水平,所以发展速度有两种,即: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 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前一期发展水平之比,说明报告期发展水平为前一期发展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定基发展速度 是报告期水平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说明报告期水平为固定期水平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一、增长速度(四)、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2、增长速度增长速度是说明事物增长快慢程度的动态相对数。它是报告

7、期比基期的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比,表示报告期水平比基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增长速度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正数表示增长,负数表示降低。增长速度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环比增长速度和定基增长速度。,一、增长速度(四)、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2、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 是报告期比前一期的增长量与前一期水平之比,表明报告期比前一期水平增长了百分之几或多少倍。定基增长速度 是报告期比固定基期的增长量,与固定基期水平之比,表明报告期水平比固定基期水平增长了的百分之几或多少倍。环比增长速度与定基增长速度无直接关系,即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不等于定基增长速度。但增长速度与发展速度却有一定关系,即发展速度

8、减1或100%等于增长速度 年增长速度与年发展速度,亦存在同样的关系,因此 年增长速度年发展速度1(或100%),第八章、工业生产增长速度 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一)、基本定义,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简称工业增长速度),是以工业增加值作为总量指标计算出来的,用以反映一定时期全国或某一地区工业生产增减变动的相对数,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因此,统计上一般也称之为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由于工业统计调查的范围和频率不同,工业增长速度又分为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和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全部工业增长速度,其统计范围为全部工业,按年度统计、计算和公布。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其统计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按月度统计、计算和公布。

9、,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二)、该指标的意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GDP的40%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经济的运行态势和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态势和发展状况,因此,保持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对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至关重要。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可以反映工业经济的运行走势,判断经济景气程度,研究经济周期运行状况。,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我国工业增长速度采用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即本期现价工业增加值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后,与基期增加值对比的增长速度。计算公式为:,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要了解工业增长速度是如何统计和计算出

10、来的,就必须搞清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现行的月度工业统计调查范围。从生产活动性质的范围看,按照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划分,我国工业生产活动统计调查范围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共3个大门类,进一步划分为39个大类行业,191个中类行业,525个小类行业。从企业统计调查范围看,现行月度工业统计调查范围是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我区现有规模工业企业60家。,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第二,工业增加值是如何计算的。所谓工业增加值是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活动

11、的最终成果,这个最终成果就是指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不是直接统计指标,而是通过工业总产值和与工业增加值相关的财务指标计算出来的。理论上讲,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计算。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其中,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是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包括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3部分。工业中间投

12、入是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应缴增值税是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缴纳的增值税。,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二是“收入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角度入手,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其中,固定资产折旧是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反映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劳动者报酬是劳动者从事生产活动所应得

13、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包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金缴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住房公积金,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支付给个人的各种补贴等。,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生产税净额是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指政府对生产单位从事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指政府为弥补生产单位因受政策因素影响其生产水平和产品价格水平,而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包括政策性亏损补贴、价格补贴等。营业盈余是生产单位从事生产

14、经营活动带来的盈利(亏损以“-”表示)。目前实际统计工作中,由于受到统计调查频率、时效性和企业财务核算的制约,年度和月度工业增加值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年度工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分别计算,年度“生产法”和“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是通过“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年报表获得基础数据,进而分别计算出年度“生产法”、“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与工业总产值的比率)。“工业企业成本费用调查”共113项指标,涵盖了计算“生产法”、“收入法”工业增加值所需的财务核算明细指标。月度统计一般时效性要求较高,难以取得详细的财务核算资料,无法直接计算,

15、因此,采用推算的办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推算方法是:先通过生产统计报表取得月度工业总产值,再乘以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得到月度工业增加值。,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为了反映行业结构差异,尽可能提高推算的准确性,推算是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中类进行的,即用中类行业的工业总产值乘以该中类的工业增加值率得到中类工业增加值,将各中类工业增加值汇总得到行业大类和总的工业增加值。第三,工业增长速度是如何计算的。现行工业增长速度是基于工业增加值计算的,计算方法也称之为价格指数缩减法,其基本原理是工业增长速度旨在反映工业生产的物量动态变化,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变化既包括物量因素,也包括价格(工业

16、品出厂价格及消耗的原材料等价格)因素。为了真实地反映工业生产的变动情况,,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必须必须消除价格变动因素的影响,计算出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然后计算实际工业增长速度。鉴于目前价格指数的编制情况,采用“单缩法”(即只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缩减工业增加值)计算工业增长速度。具体计算方法参见P149(二)统计方法-具体步骤,第三,计算报告期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用中类行业的现价工业增加值除以该行业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得到该中类行业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对本区的中类数据进行汇总,分别获得大类和全区的可比价格工业增加值。第四,计算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用扣除价格后的本期可比价格增

17、加值除以同期增加值得到分行业和全区的增长速度。,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三)、统计方法,现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的统计和计算由国家统计局组织实施,由各级统计局依据本区的基础数据分别统计和计算。国家统计局对企业上报的基础数据进行超级汇总,依据其汇总的数据计算全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省以下各级统计局也分别按辖区内的企业汇总本地区的数据,并按本地区的汇总数据计算本地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地区的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需报送上一级统计局进行审核、评估,经上一级统计局认可后方能对外公布。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每月公布一次。对全国全部工业增长速度每年公布一次。省级工业生产增长速度由省级统计局

18、公布。,第十章、财务统计(第三节p185),企业财务统计的基本概念、目的和作用:企业财务统计是通过搜集和整理企业单位的财务统 计资料,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数据,为宏观、微观 两个领域的经济分析提供重要依据的统计活动,是连接 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桥梁。我国财务统计分为:企业财务统计和行政事业单位财 务统计。本书重要介绍企业财务统计。主要包括:一、资产负债统计 二、损益及分配统计 三、人工成本及增值税统计 四、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统计,第十章、财务统计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企业资产负债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在月末、年末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方面的状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的概念:资产

19、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资 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应收款项预付帐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原价 折旧 净值无形资产可辨认 不可辨认非流动资产(递延),这些指标数据,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1、流动资产合计 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

20、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的期末余额数。(1)、应收账款(净额)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款项。该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的期末余额数填报。未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用“应收账款净额”期末数代替。,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 1、流动资产合计,(2)、存货 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备的各种资产,包括原材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3)、短期投资 指

21、企业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一年的投资,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项目的期末数。(4)、产成品 指企业报告期末已经加工生产并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可以对外销售的制成产品。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产成品”的期末数填报,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 1、流动资产合计,(5)、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全部流动资产的平均余额。可根据工业企业会计各月“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项目的期初、期末数额进行计算。计算公式: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末流动资产余额之和24,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2、固定资产合计 指企业使用

22、期限超过一年的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不属于生产经营主要设备的物品,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过2年的,也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合计是时点指标,表示固定资产经过扣减折旧、减值准备后的期末余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合计”项的期末余额数填报。,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 2、固定资产合计,(1)固定资产原价 指固定资产的成本,即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根据会计“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2)固定资产折旧 指企业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

23、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即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帐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折旧可分为累计折旧和本年折旧。累计折旧,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取自会计,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 2、固定资产合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期末贷方余额。本年折旧,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额。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项的数值填列。若企业执行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资产减值准备、投资及固定资产情况表内“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

24、总额”项本期增加数填列。(3)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 指工业企业在报告年度内固定资产净值的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指固定资产原价减去累计折旧后的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1至12各月月初、月末固定资产净值余额之和24,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 2、固定资产合计,(4)在建工程 指企业在基建、更新改造等方面发生的支出。取自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5)长期投资 指企业除短期投资以外的投资,包括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和各种股权性质的投资、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债券、其他债权投资和其他长期投资。取自会计“资产负债表”中“长期投资

25、合计”项目的期末数。,一、资产负债(一)资产总计 2、固定资产合计,(6)无形资产 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出租给他人或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指商誉。取自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无形资产”项目的期末数。,一、资产负债(二)负债合计,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合计 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

26、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1)流动负债合计 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应付股利、预提费用等。根据企业会计,一、资产负债(二)负债合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应付账款 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应付账款”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2)非流动负债合计 也称长期负债:指企业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应付债

27、券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报。,一、资产负债(三)所有者权益合计,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又称股东权益。1、所有者权益合计 指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企业净资产为企业全部资产与企业全部负债的差额,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的期末数填列。2、实收资本 指企业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或股本),包括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各种形式的投入。实收资本按投资主体可分为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和外商资本。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

28、中“实收资本”项的期末数填列。,一、资产负债(三)所有者权益合计,国家资本,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对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填报。集体资本,指由本企业职工等自然人集体投资或各种机构对企业进行扶持形成的集体性质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法人资本,指法人以其依法可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个人资本,指自然人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港澳台资本,指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外商资本,指外国投资者实际投入企业的资

29、本金。根据会计“实收资本”科目计算填报。,二、损益及分配,企业损益财务统计反映了企业在本年度内收入、费用、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情况,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收入-费用=利润(亏损)(一)、营业收入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营业收入合计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从事主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营业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2、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业务收入,如材料销售、代

30、购代销、包装物出租等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二、损益及分配,贷方余额填报。(二)营业成本 指企业(单位)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是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和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主营业务成本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发生的成本总额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成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执行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三)营业税金及附加 指企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应由各项经营业务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教育费附加。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

31、。,二、损益及分配,(四)其他业务利润 指企业经营除主要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实现的利润。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减“其他业务成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计算填报。(五)销售费用 指工业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展览费和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工资及福利费、业务费等经营费用。根据会计“利润表”中“销售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二、损益及分配,(六)管理费用 指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办期间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生的,

32、或者应当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各项管理费用。包括行政管理部门的职工工资和福利费、修理费、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办公费和差旅费等,还包括工会经费、各类保险费、咨询费、诉讼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研究与开发费、排污费、存货盘亏或盘盈、集体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二、损益及分配(六)管理费用,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计算方法:1、房产税:是以房产为征税对象,依据房产价格或房产租金收入向房产所有人或经营人征收的一种税

33、。征税范围为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的房产。2、城镇土地使用税:是以城镇土地为征税对象,对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单位或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务的纳税人,按规定税额缴纳。3、车船税:指对在中国境内车船管理部门登记的车辆、船舶依法征收的一种税。4、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二、损益及分配(六)管理费用,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有下列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的单位和个人都要缴纳印花税税目:购销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财产租赁合同,货物运输合同,仓储保管合同,

34、借款合同,财产保险合同,技术合同,产权转移书据,营业帐簿,权利、许可证照。根据“管理费用明细帐”中“管理费用税金”的期末借方余额分析填报。注意事项:税金包括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四项合计。尤其是印花税,只要签定合同,有经济往来,就要缴纳印花税 差旅费,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根据“管理费用明细帐”中“管理费用差旅费”的期末借方余额分析填报。,二、损益及分配(六)管理费用,工会经费,指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住房补帖,下同)的2%计提并拨交给工会使用的经费。根据“管理费用明细帐”中“管理费用工会经费”的期末借方余额分析填

35、报。(七)财务费用 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取自企业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利息收入,指非金融企业存款业务所确认的利息金额。根据企业“财务费用明细帐”中“财务费用利息收入”科目的发生额填报。如企业没设置该科目,此处可填“0”。,二、损益及分配(七)财务费用,利息支出,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根据企业“财务费用明细帐”中“财务费用利息支出”科目的发生额填报。如果企业没单设“

36、利息收入”科目,应填报利息支出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处处收入后的净额。(八)资产减值损失,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资产减值损失”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九)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指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二、损益及分配,入当期损益的得得或损失。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或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科目的余额填报。余额在贷方,则为净收益。余额在借方,则为净损失,以“”号记。(十)投资收益,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扣除发生的投资损

37、失和计提的投资减值准备后的净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如为投资损失以“”号记。(十一)营业利润,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执行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未执行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二、损益及分配,营业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十二)补贴收入,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实际收到的各种补贴,包括实际收到的先征后返的增值税;企业按销量或

38、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补贴,国家政策扶持领域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执行06企会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营业外收入补贴收入”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未执行06企会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补贴收入”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十三)营业外收入,指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包括非流动,二、损益及分配,资产的处置得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等。未执行06企会准则的企业,“营业外收入”中不含“补贴收入”。(十四)营业外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

39、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等。(十五)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执行06企会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未执行06企会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帖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二、损益及分配,(十六)应交所得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从生产经营等活动的所得中交纳的税金。根据会计“利润表”中“所得税”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三、人工成本及增值税,(一)应付职工薪酬,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工资、奖金、津帖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

40、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其他与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相关的支出。执行06企会准则的企业,根据会计科目“应付职工薪酬”的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填报;未执行的企业,应将本年上述职工薪酬包含的科目归并填报。(二)应交增值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根据会计相关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按下述公式计算填报:,三、人工成本及增值税,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品退税 进项税额,是指工业企业

41、在报告期内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而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取自企业会计“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进项税额”项目的本年累计数。销项税额,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取自企业会计“应交增值税明细表”中“销项税额”项目的本年累计数。,四、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是指用于土地,以及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支出。包括土地购置、房屋和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方面的支出。1、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如计量。成本包括企业为购建某项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的、必要的支出 2、土地购置,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支付的费用。包括:(1)通过划拨

42、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土地补偿费、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偿费及土地征收管理费等。(2)通过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出让金(3)通过“招、拍、挂”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资金。根据会计“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土地购置)”期末借方余额填报。,四、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3、房屋和建筑物,指建造和购置房屋及建筑物所发生的全部支出。房屋和建筑物包括住宅、生产厂房、仓库、商贸楼等房屋及道路、桥梁、隧道、堤坝等其他建筑物,其支出包括对现有房屋和建筑物的扩建和改建支出。根据会计”固定资产房屋和建筑物“期末借方余额填报。4、机器设备,指购置机器和设备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信息与通信技术设备、通用和

43、专用设备,以及工器具等的购置费和其他相关费用。根据会计”固定资产机器设备”的期末借方余额填报。5、运输工具,指运载人或物品的工具的支出。包括机动车辆,拖车和半拖车;船舶;铁路及电车轨道使用的机车和其他车辆;,航空器和航天器;摩托车,脚踏车等方面的支出。根据会计“固定资产运输工具”期末借方余额填报。6、其他费用,指除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和运输工具以外的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第十章 工业总产值(第四节第二个问题p199),工业总产值的意义:是工业统计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指标,总产值指标出现错误将影响工业增加值、增加值率、工业产销率等综合指数计算的准确性,因此应重视产值的计算。由于多数企业是由财

44、务人员兼职统计工作,在实际计算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不正确做法:(1)用产品销售收入或生产成本代替工业总产值;(2)不遵循生产的原则(产品不是本企业生产的);(3)企业对用自备原材料生产和用订货者来料加工,这两种不同情况下如何计算工业总产值不加以区分;(4)期末期初半成品及在制品差额漏统;(5)工业总产值出现负数。究其原因,多数是因为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计算原则及计算方法不够了解造成的,现就这方面的问题谈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第十章 工业总产值1、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定义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它反映

45、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1、工业总产值的构成 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中,包括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第十章 工业总产值1、工业总产值的构成,本期生产成品价值的计算公式: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本期生产成品价值=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数量*本期不含销项税的产品

46、实际销售平均单价。也就是说,在会计核算中,凡报告期内产品销售价格有变动,或同一种产品在同一时期有几种销售价格的,应分别按不同价格计算总产值。若一个生产周期完成时,还不能确定按哪一种价格销售,可按报告期实际平均销售价格计算。实际销售价格是指产品销售时的实际出厂价格。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第十章 工业总产值1、工业总产值的构成,(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计入工业总产值的对外加工费收

47、人应不含销项税,可根据“产品销售收人”科目的相关资料取得。对于对外加工费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报告期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应将地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报告期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第十章 工业总产值1、工业总产值的构成,(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人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也就是说,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叫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

48、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计算公式: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期初价值 如期末价值不于期初价值,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零处理。,第十章 工业总产值 2、计算工业总产值应遵循的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计算工业总产值时都应包括在内。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2最终产品的原则。凡是计人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对外销售,那么也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也应包括在企业总产值内。而在各车间内转移的半

49、成品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3.工厂法的原则。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按企业最终产品来计算的,所以不允许同一产品的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是允许企业之间的重复计算。如棉纺织印染联合厂,既生产棉纱、棉布,又生产印染布,这个厂的总产值只能计算纱的商品量、棉布商品量和印染厂生产量的价值,本厂自用纱和自用布的价值,均不计算工业总产值。,第十章 工业总产值3、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1)凡自备原材料生产,不论加工繁简程度如何,一率按全价,即包括自备原材料价值,计算工业总产值。(2)凡来料加,加工企业只收加工费,则加工企业一律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即

50、不包括来料的价值。分两种情况:一是,两者都是工业企业,承包单位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发包单位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企业与非工业企业间的来料加工,当工业企业是加工企业时,一律按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原则上应计入工业总产值,但如果会计成本核算中不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不计入工业总产值;如果会计成本核算中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计入工业总产值。,第十章 工业总产值4、计算工业总产值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1)用产品销售收入、生产成本等财务指标代替工业总产值。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统计人员对工业总产值的概念不清。工业总产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