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WXPjsp.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6345661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WXPjsp.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WXPjsp.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WXPjsp.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WXPjsp.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WXPjsp.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WXPjs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WXPjsp.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第三节 现代货币的计量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第五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1、货币的起源(1)关于货币起源的种种学说古今中外有各种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中国古代货币起源学说主要有先王制币说和交换起源说,西方货币起源说主要有创造发明说、便于交换说和保存财富说。(2)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采用历史的和逻辑的方法,创立了科学的货币起源说。马克思的货币起源学说揭示: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1.1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价

2、值形态的演化过程,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交换:偶然性 经常性 进一步发展 突破地区界限 价值表现:个别等价物 特殊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 货币,1.1 货币的起源与演变,商品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2、货币形态的演变,金属货币,货币,现金,存款货币,代用货币,商品货币,实物货币(商品货币)是货币形态发展的最原始形式,是指以自然界存在的物品或人们生产的物品充当货币材料的货币形式。中外历史上很多种商品,都曾在不同时期内充当过货币。我国古代,贝壳、蚌珠、皮革、猎器、布帛、农具、牲畜等都曾充当过交易媒介。其中影响较大的实物货币有贝币、布帛等。但实物货币都具有无法消除的缺

3、陷,因为许多实物货币都形体不一,不易分割、保存,不便携带,而且价值不稳定,因此不是理想的交易媒介。,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是以铜、银、金、铁等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的货币,其中以贵金属黄金作为货币材料是金属货币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与实物货币相比,金属货币具有价值稳定、易于分割、易于储藏等优势,更适宜于充当货币。但是金属货币也有难以克服的弊端。金属货币的形式 一是称量货币,即以金属条块方式流通;二是铸币:铸造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铸币克服了称量货币在使用中的弊端,便利了商品交换。世界最早的金属铸币是中国春秋初期约公元前800年的布币,刀币,铜贝。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的过

4、程。,代用货币,1.代用货币是指足值货币的代表物,包括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货币形态。银行券最早出现于12世纪,经历了由完全兑现 不完全兑现 完全不兑现的发展历程。银行券的发行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发行到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发行的过程。2.银行券的基本特征是可以随时兑换的货币,代替贵金属流通。发行必须由黄金和信用作为保证。早期各家银行在保证银行券随时兑换金币、银币的前提下都可以发行银行券。,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信用货币的形式:现金、存款货币、短期债券、银行承兑汇票等。信用货币的基本特征(1)只是价值符号,不具有内在价值。

5、作为一种价值符号,单位信用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要受纸币流通规律的制约(2)是债务货币。信用货币是银行债务的凭证(3)具有强制特征。国家法律规定全社会都必须接受和使用信用货币(4)国家通过控制和管理货币流通实施货币政策,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脑、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通过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储存、转帐、购买和支付,比纸币、支票更快速、方便、安全、节约。,中国的货币文化,中国的货币史有3500多年中国的先秦时期,牲畜、兽皮、珠玉、贝、布帛及金属都充当过货币中国是世界上以铜铸币最早的国

6、家,公元前1500年,商代已有铜贝币公元前800年,春秋初期已有青铜铸造的布币和刀币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有鹿皮币;公元1023年(宋仁宗天圣元年)建交子务,发行纸币交子。,案例:战俘营里的货币,二战期间,在纳粹的战俘集中营中流通着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香烟。当时的红十字会设法向战俘营提供了各种人道主义物品,如食物、衣服、香烟等。由于数量有限,这些物品只能根据某种平均主义的原则在战俘之间进行分配,而无法顾及到每个战俘的特定偏好。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偏好显然是会有所不同的,有人喜欢巧克力,有人喜欢奶酪,还有入则可能更想得到一包香烟。因此这种分

7、配显然是缺乏效率的,战俘们有进行交换的需要。但是即便在战俘营这样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物物交换也显得非常地不方便,因为它要求交易双方恰巧都想要对方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需求的双重巧合。为了使交换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需要有种充当交易媒介的商品,即货币。那么,在战俘营中,究竟哪一种物品适合做交易媒介呢?许多战俘营都不约而同地选择香烟来扮演这角色。战俘们用香烟来进行计价和交易,如一根香肠值10根香烟,一件衬衣值80根香烟,替别人洗一件衣服则可以换得两根香烟。有了这样一种记账单位和交易媒介之后,战俘之间的交换就方便多了。,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1、货币的本质(1)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论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

8、物的商品货币是生产关系的反映,货币,货币国定论,货币名目论,货币金属论,货币数量论,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2)西方经济学中有关货币本质的观点,2、货币的职能,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与职能,货币职能,世界货币,支付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和劳务价值时,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特点只需要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本身必须具有价值。货币在发挥价值尺度职能时,又产生了两个派生职能:一是价格,二是价格标准。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倒数是货币购买力,又称货币价值,一般指货币对于一切物品与劳务的购买力。价格标准是指每一货币单位所内含的、用于测定一切商品价

9、值的含金量。如过去中国的“两”,现 在的“元”、“角”、“分”。,价值尺度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特点:(1)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需求取决于3个要素:价格(P)、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货币流通速度(V).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2)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两重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克服了交易双方在需求上不一致、在空间上不一致以及在时间上不一致的矛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的扩大;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贮藏手段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

10、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发挥贮藏手段职能。原因: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货币等于贮藏社会财富;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直接相交换的能力,可随时购买商品。特点:金属货币条件下,发挥贮藏手段职能的必须是现实、足值的货币,即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履行保存价值的贮藏功能。发展:形态变化: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 方式变化:个人窖藏请人代管存入银行作用:金属货币制度下可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量;信用货币制度下形成部分储蓄,影响即期购买力。,支付手段职能,货币在偿还债务或作单方面支付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表现:如商品赊销、预付货款、清偿债务、银行信贷、财政收支、工薪租金、消费信用

11、、缴纳税赋等。特点:(1)货币让渡与商品让渡在时间上相分离。(2)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且可用价值符号积极作用: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消极作用: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 能性;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 机的可能性。,世界货币职能,当货币超出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时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特点:必须有十足价值,并且是自然形状,即金块或银块形状。(纸币不能充当世界货币。现在的美元是国际支付手段和结算手段,称不上世界货币)。作用:(1)在国际贸易上作为一般购买手段。(2)在国际收支上执行一般支付

12、手段职能。(3)作为国际间财富的一般转移。,第三节 现代货币的计量,1、货币的定义(1)从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2)从劳动价值说:货币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3)西方经济学家:在商品或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第三节 现代货币的计量,2、现代货币的计量,广义货币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狭义货币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现钞M0,第三节 现代货币的计量,3、货币层次划分(1)划分的依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即一种金融资产能迅速转换为现金而对持有人不发生损失的能力(2)理论划分:M1=通货M0+银行体系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

13、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第三节 现代货币的计量,(3)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准货币(quasi-money)-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主要由银行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构成。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第三节 现代货币的计量,4、中国的货币供应增长情况,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1、

14、货币制度的概念和形成(1)货币制度概念货币制度又称“货币本位制度”,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及其组织形式。(2)货币制度形成货币制度最早是伴随着国家统一铸造铸币开始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统一的、定型的货币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第四节 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规定货币材料,确定货币单位,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建立准备制度,规定货币材料,规定用何种材料作为货币币材,是一国货币制度的基础。选用不同的货币材料就构成了不同的货币制度。如,使用银座货币材料就为银本位,使用金作为货币材料则为金本位,使用不兑现的无

15、价值的纸作为货币材料,则为纸本位等国家对货币材料的选择要受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货币名称、单位和价格标准,货币材料一经确定,就要规定货币单位,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及其所含货币金属的重量。货币名称通常以习惯形成,如“英镑”、“美元”、“人民币”。货币单位,如中国的元、角、分。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价格标准是铸造单位货币的法定含金量。在纸币本位制度下,货币不再规定含金量,货币单位与价格标准融为一体,货币的价格标准即是货币单位及其划分的等份。,本位币、辅币及偿付能力,本位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在纸币制度下,本位币由国家垄断发行。本位币具有无

16、限法偿的能力辅币是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通常用贱金属并由国家垄断铸造;辅币只具有有限法偿力。,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1)银行券:银行发行的一种不定期的债务凭证。凭借现金保证(可随时兑现)和信用保证被人们作为铸币的代表而接受。通过银行放款进入流通。(2)纸币: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政权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不能与金属货币自由兑换。如今两者本质区别消失。现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国家授权中央银行集中货币发行并授予无限法偿能力。,建立准备制度,也称发行准备制度,通常以货币金属作为发行信用货币的保证。1973年以后,各国都取消了货币发行保证制度。,银

17、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第五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国货币制度,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的货币制度,包括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自15世纪末,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白银生产技术及产量大增,盛行于16-19世纪。我国于公元前119年,西汉武帝时期开始铸造银币,由国家法律确认为一种货币制度则在1910年币制则例正式确定我国实行银本位制。并于1934年11月放弃。,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以金、银两种金属为币材,同时铸造金银两种本位币,并在统一市场流通。包括:平行本位制:金币和银币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市场决定金银比价双本位制:两种金属货币由政府规定固定比价,按法定

18、比价流通。政府规定金银比价跛行本位制:以金、银同为本位币,但金币可以自由铸造,银币不能自由铸造。金银复本位制的优点是币材充足,并可分别用于大宗交易和小额交易,便于商品流通,但是由于金、银本身实际价值的变化,经常会影响到两种货币之间的比率不断变动,造成物价波动。其原因在于“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同时流通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等的货币时,则实际价值相对较低的劣币会把实际价值相对较高的良币排挤出流通,假设:在双本位制下:市场比价:金:银:法定比价:金:银:,100金币,1000银币,1000白银,125黄金,125金币,金币本

19、位制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辅币和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国境货币储备全部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 金块本位制(生金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虚金本位制),金本位制,1973年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实行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即信用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纸币发行权由国家垄断,且具有无限法偿能力货币由现钞与银行存款构成货币主要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投放纸币供应客观上要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货币供应量不受贵金属的约束,信用货币制度,5、地区货币制度和跨国货币制度(1)我国货币制度(2)区域性货币制度和欧元(3)国际货币制度,第五节 货币制度的演变,我国的

20、货币制度,我国法定货币是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唯一合法的流通货币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1996年12月起实现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外汇。人民币的发行实行高度集中统一,货币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我国建立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同时对人民币的发行起保证作用。,背景资料,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于1948年12月1日,当日发行人民币。由于多年战争,通货膨胀严重,银元回归流通,广东则流通港币,国家通过外汇管理,黄金白银管理,至1951年,除了台湾、香港、澳门、和西藏外,人民币成了全国统一的、独立自主的稳定的货币。1955年进行了人民

21、币改革。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单位面值过小;纸张质量不一易伪造损坏;票面文字只有汉文;改革内容:1955年3月1日发行新的人民币,以1:10000的比率无限制、无差别收兑旧人民币,同时建立辅币制度。,背景资料:一国两制的货币制度,1997年和1998年,香港和澳门相继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出现了人民币、港币、澳元“一国三币”的特有历史现象。由于这三种货币是在不同的地区流通,所以不会产生“格雷欣法则”效应。,一国三币,港元,人民币,澳元,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货币当局)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的理论基础是“最适度货币区

22、理论”。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从较低阶段较高阶段的演进。区域性货币制度一般与多国经济的相对一致性和货币联盟体制相对应。,区域性货币制度,1999年元月 1 日,欧元启动,欧元成为欧共体十一国唯一的法定货币,各成员国原有的货币继续流通到2002年6月30日。欧元是人类历史上的跨国货币制度的创新。可以预见的是:一个主权国家内部的货币制度发展成为跨国货币制度,地区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跨国货币制度,将是货币制度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欧元,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主要有: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安排汇率制度;确定国际收支的调

23、节方式。国际货币制度主要经历了从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的演变过程。,国际货币制度,总结,货币的定义:本质定义、职能定义、计量层次定义等。货币的职能主要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金属货币所执行的价值储藏手段有着“蓄水池”的作用。货币的形态不断变化发展: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货币制度的构成内容有: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各种通货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规定准备金制度。货币制度变迁: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金本位制、信用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下的“格雷欣法则”。,复习提要,关键词:货币、价值尺度、货币制度、本位币、铸币、格雷欣法则思考题

24、:简述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本章结束!,布币类货币,春秋至战国晚期铸行的以布为形状的流通货币。布是镈的同声假借字,在古代通用。最初的布币酷似劳动工具铲,原始而厚重。后期的布币逐渐减轻亦薄小。按时期先后分为早期空首布,晚期平首布两大类。空首布主要为周王室及晋、卫、郑、宋等国的货币。平首布为战国时期的韩、赵、魏、燕、楚等国的货币。另有一种三孔布为赵国或中山国的货币。,原始布币公元前770-476,安邑二釿布公元前475-211,兹氏半方足布公元前475-211,方足布公元前475-211,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春秋货币,战国货币,民

25、国,咸丰元宝大清铜币,铜贝币,战国时期的铜贝币,铜贝币系仿照磨去背面的海贝铸成,面部铸有阴文,有陶、金、行、君等数种,以右图所示为最多,俗称“鬼脸钱”或“蚁鼻钱”。这是楚通用时间较长、流行地区较广的一种货币。,信用货币的形式,现金(cash),亦称通货(currency):国家授权由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是一国的法偿货币,又称法定货币或现钞,它不以金、银作为发行保证,是纯粹的信用货币。存款货币(deposit money):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帐结算的活期存款,与现钞相比,存款货币支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

26、rrency):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是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不断进化的表现,代表着信用货币形式的发展趋势。,铸币税(圣才考研网),指政府由于拥有货币铸造的垄断权而获得的净收入,也是一种货币发行收入。(1)从历史来看,在金属货币时代,货币产生于实体经济,购买力取决于所含金属的重量即内在价值。货币与商品的交换是一个等价交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基本上不存在货币的发行收入。但当货币形式发展到不足值货币,特别是到了信用货币时代,货币发行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束缚,货币发行就成为一种特权,能为发行者带来发行收入。西方政府曾对私人银行发行现钞课税,作为允许他们

27、拥有发行特权的交换,铸币税就出现了。中央银行建立后,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货币的发行收入归政府,这种收入也被称为“铸币税”。这时铸币税已不是一种真正的税种,只是将政府垄断货币发行收入具体化,使之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在实践上实现货币发行收入归政府所有。设S为铸币税,Mt、Mt+1分别为t、t+1期货币发行量,考虑到价格因素,S=(Mt+1-Mt)/Pt,这表明:货币发行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反比,物价水平越低,中央银行同等数额货币发行的铸币税就越高;货币发行收入与新增货币发行量成正比,新增货币发行量越大,铸币税越高在国际金融中,铸币税是指一国引起货币为他国所持有而得到的净收益。如其他国家持有美元,则意味着美国可以用本国发行的没有内在价值的美元购买他过的商品和金融资产,也就是说美国占有了他国资源。这是由于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而取得的特权。因此一国货币输出赚取的物质利益也被称为“铸币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