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361274 上传时间:2023-10-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0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岸交流的现况与展望.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兩岸交流的現況與展望,報告人:張五岳(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2008年12月20日台灣客壇協會,兩岸政經關係的檢測,政治與安全上的威脅VS經貿與社會的機遇,國防軍事的威脅,過去18年來,中國大陸公開的國防預算持續以兩位數成長,2007年國防預算約450億美元,增幅達17.8%。2007年中共的國防預算已是台灣的4.7倍;依照各國政府與國際機構的評估,中共實際的國防預算是台灣國防預算的1518倍。2000年,中共在其東南沿海部署200枚各型常規導彈對準台灣,迄2008年初增加將近七倍,累計增加到1,328枚以上。除針對台灣的南京、廣州軍區部署兵力近40萬人外,還有可立即投入對台作戰之應急機

2、動作戰部隊將近18萬人,及沿海軍區具聯合登陸作戰訓練經驗之部隊。根據中共軍方的訊息顯示,中共在2015年以前將具備對台決戰決勝能力。雖然2008年520馬總統就職以來,台海兩岸關係氣氛緩和,但中國大陸在導彈部署上,尚未有明顯的凍漲或裁撤。7月2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徐才厚在北京告訴來訪的日本自衛隊佐官訪中團說,儘管台灣誕生馬英九政府,但雙方的敵對關係並未解消,所以中方還不會降低對台灣的軍力。徐才厚表示要等到雙方敵對關係解消之后,才會檢討對台灣卸除軍力。兩岸關係由形勢嚴峻變成形勢緩和,由歷史高危期變成歷史機遇期。未來北京有關導彈的佈署數目將是台北、美國、日本與國際社會關注的熱點。,外交的孤立與鬆手

3、,過去八年來,馬其頓、賴比瑞亞、多明尼克、格瑞那達、諾魯、塞內加爾、查德、哥斯大黎加與馬拉威都在北京的政治與金援利誘下,相繼與我國斷交。在馬總統就任後提出了和解休兵的新思維,希望兩岸能建立新的良性互動關係。也希望藉由兩岸政經關係的改善,強化台灣的國際空間。當前兩岸外交,除了雙方雙邊外交(171國 VS23國)外,台灣參與多邊國際組織方式未來關注重點。雖然11月APEC非正式會在秘魯召開已有若干進展,但2009年5月台灣參與WHA成為觀察員與2010年以前能參與東亞區域經濟整合與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洽簽FTA等皆為未來觀察指標。兩岸和緩氛圍的互動中,最為敏感的關鍵議題即為兩岸關交議題。馬總統在520

4、就職強調:唯有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夠向前發展。,政治上的威脅:如何對待中華民國互不承認互不否認相互承認,雖然北京高舉一個中國,並強調內外有別,但外交上的一個中國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對台的一個中國則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對內憲法序言上的一個中國則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顯示出北京對於一個中國的主張在對外、對台、與對內顯有不同。中共至今仍然不承認中華民國國號、國旗、國歌;更堅決反對中國民國更改國旗、國號、國歌。如何務實看待中華民國

5、的客觀存在,乃至在一中原則下如何所妥善對待中華民國攸關到未來兩岸的和平發展。馬總統的兩岸關係基本主張:不統、不獨、不武。馬總統對當前兩岸關係互動的箴言: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2008年第二次江陳會談已讓兩岸關係從互不承認互不否認,未來能否進一步進展到相互承認殊值觀察。,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機遇,根據大陸統計累計到2007年底止,外商在大陸直接投資實際金額高達7667億美元,連續15年高居開發中國家首位。經濟成長快速,從1991到2007年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10.5%,居世界第一。為全球擁有最多外匯存底(約1.9兆美元)國家為世界前三大貿易大國與經濟體。為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世界

6、第一大手機市場、上網人口、國內旅遊市場世界第二大黃金飾品市場和汽車市場世界第三大奢侈品市場和醫療市場,兩岸經貿交流密切的機遇,1991年至2007年12月底止,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總金額達648.7億美元,占我對外投資比重55.4%。陸委會在2006年中估計,台灣對中國投資的實際總金額高達1,0001,500億美元。2002年以後,中國大陸成為台灣最大出口市場(約佔40%)。今年第三季以掉到35.9。2003年以後,中國大陸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伙伴。為台灣最主要貿易出超地與經濟成長外需因素來源。,兩岸社會交流日益密切,1987年至2007年底止,台灣赴大陸旅行人數累計約為4,703.6萬人次。20

7、07年,台灣赴大陸旅行人數大約為462.8萬人次(佔我國全年出國人次約900萬的半數以上)。截至2007年底,中國大陸來台旅行人數累計約為186.3萬人次。2007年,大陸來台旅行人數約為32.0萬人次。2008年12月15日兩岸開啟海空運的直航(只剩下定期航班的航權談判)至2007年兩岸婚姻驗證數為298,312件。台灣每百對結婚約有17隊為大陸配偶。至2007年台商、台商幹部及其家屬在中國居留在一年內超過三個月的人數約一百萬人。2009年開始將有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工作、就學等。,台灣內部對於兩岸關係與國家安全認知差異與歧見的緣由,其一,在台灣內部不同族群擁有不同歷史記憶與原鄉情節。其二,面

8、對兩岸的政治對立與民間交流熱絡促使威脅與機遇見解不一。其三,近年來兩岸的互動頻繁與中共對台的統戰運用,促使政經社利益高度介入而難以客觀理性分析。其四,朝野的尖銳對立、國家認同的分歧與統獨意識形態制約,促使兩岸關係無法求同存異,反而刻意強化歧見促成對立。,族群與原鄉情節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在台灣不同族群,對於兩岸有著不同的歷史情結與鄉情投射。由於在台灣2,300萬人,如果以族群來劃分,約有75%左右是本省籍閩南人;10%是1949年隨著國民政府到台灣來的從大陸各省市,簡稱外省人;13%左右是客家人;1.52%是原住民。在這四大族群裡面,由於到台灣來先來後到的不同,因此其對兩岸、歷史、土地,經常會懷

9、有不同的感情跟際遇。鄉愁、情愁、原鄉情節那種複雜的感受是與生俱來的。如果我們不客觀看待不同族群對台灣跟大陸,懷有不同的歷史記憶,不同的感情,有著不同的感受。我們就無法正視何以若干正名乃至去中國化等都會在台灣造成族群激烈的對立,而無法進行理性的思辨。,威脅與機遇的見解不一,長期以來,兩岸的政經背離讓兩岸關係有著機會與威脅不同的認知與爭辯,它不僅存在於兩岸執政當局之間,也存在於台灣內部藍綠朝野之間。遺憾的是,這兩種不同的認知並不是透過對話來尋求共識,而是透過各自的強化造成更大的分歧。,兩岸關係互動綿密與個別私利難分難捨,就兩岸互動密切而言,由於兩岸互動綿密與個人利益治絲益棻,加上北京對台的統戰運用

10、,因此難免在兩岸互動與論述中夾帶非常多的個人的政治考量、經濟的考量,跟現實需求的反映。不論是政治人物、企業家乃至學者,在論及兩岸關係時,基於兩岸政經社會不同因素的制約,多少會考量到個人的利益因素,有時候很難把它作為價值中立的客觀理性論述。,天下雜誌2008年國政前瞻調查,針對一千六百大企業CEO所作調查結果顯示,過去一年,它們在經營上的痛苦,主要還是圍繞兩岸打轉。根據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千大CEO最擔心的問題:第一為兩岸關係不明(五成)第二對國際景氣看壞(四成六)第三是政府法令限制(四成一)目前兩岸關係形勢雖然已明,但國際經濟景氣仍然看壞,民眾信心普遍脆弱,馬總統對兩岸經貿與全球連結藍圖,馬總

11、統對兩岸直航與開放陸客來台時間表,馬總統未來開啟兩岸經貿協商議題,兩岸貿易正常化及特定產業保護機制。兩岸投資保障及經貿糾紛調解仲裁。兩岸智財權保護及專利認證規範協調。產品標準規格化及標準檢測認證規範協調。兩岸金融接軌與監理合作。兩岸海空直航協商及安排。兩岸漁業勞務合作機制。,兩岸兩會第三次協商議題,兩岸政經關係推動的難易程度檢測,操之在己者易(例如是否重新開放人民日報與新華社來台駐點採訪、開放中資來台投資股市與產業、開放台商赴大陸投資上限、開放金融業直接登陸參股);透過兩岸協商者難。協商結果透過各自表述執行落實者易;需要簽署協議文字者難(例如航權談判、和平協議、FTA、共同市場、共同打擊犯罪)

12、。簽署協議文字透過互不否認者易,需要相互承認者難(特別是涉及兩岸定位與主權相關議題)。,何以兩岸簽署協議文字難度較高,因為協議文字經常涉及到司法法律管轄權。須用精準法律用語否則無法作為執法依據。因為兩岸主權爭議暨政治歧見是以很難在協議文字中既要迴避一國又要迴避兩國概念還能找到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精準法律用語。是以在未來兩岸協商協議文字簽署中,涉及低階政治議題屬性者較為容易簽;而涉及到具體政府管轄權與主權爭議屬性較為困難。當前兩岸關係係屬擱置爭議階段而非解決爭議。,兩岸新情勢下政治經濟互動的新思維,一般認為影響台海兩岸關係至少有三個不同的層次面向:即外在國際政經體系的規範、雙邊互動交流與實力對比、雙

13、方內在政經社會的變遷與轉型的制約。2008年3月台灣總統大選與520馬總統就職後,雖使得兩岸關係由形式嚴峻變成雨過天晴的格局,未來兩岸的外交議題、國防議題與兩岸定位的一中議題仍是最為敏感的的議題。兩岸唯有這些涉及管轄權與主權的議題雙方能取得諒解與共識,兩岸關係方能建構起和平與發展的互動關係。兩岸雖然都共同強調擱置爭議,但爭議並未解決,如何藉由經貿與攸關人民權益議題協商取得成果,以時間換取空間藉此開拓兩岸政治歧見新機遇時為當務之急。,兩岸新情勢下台灣的機遇與挑戰,兩岸關係由單向交流變成雙向交流乃至全面性交流(如大陸人流、物流、金流等來台)。兩岸關係的互動交流由短期型態變成長期型態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14、(如台灣民眾長期定居大陸、大陸配偶來台、大陸人才與學生等來台)。兩岸新的政、經、社互動可能衍生新的議題與挑戰(心理面、社會面、法律面等)。正視當前兩岸密切交流所衍生的認知偏差,精準彼此政策解讀以避免情勢的誤判。,兩岸關係的新思維機會極大化與威脅極小化,兩岸關係與國家安全的維護應該以法制基礎為首要。國家安全應該以法律為依歸,以經驗事實與合理邏輯為基礎,方能爭取國人的支持與認同,而非以抽象概念與道德性口號為訴求。正視兩岸威脅抓住機遇,積極嘗試透過機會與善意以開創兩岸關係的良性循環。兩岸關係的開放與配套應該相輔相成。,兩岸經貿與台灣經濟的挑戰與機遇,兩岸經貿:非全然操之在我,經常受到政治因素面向干擾經濟議題經常會因為時間落差與主客觀因素制約,而呈現短中長程不同變數影響。經濟議題短期不容易有立竿見影效果,但台灣民眾卻是不耐久候。短期無法讓企業與民眾看到信心指標,政府就失去的中長程用時間換取空間的機遇。兩岸政經互動下台灣的機遇與挑戰。,報告完畢,恭請批評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