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367764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企业免抵退税实操培训,电话:8871128 2261121网址:,金税财税培训中心,定期开班课程:税务咨询师出口退税办税实务企业内部控制管理Excel在财务的应用企业建账操作企业纳税筹划企业税务稽查企业成本分析企业汇算清缴,电话:8871128 2261121陆老师、王老师、唐老师、童老师网址:,金税财税培训中心,第一章 出口退(免)税的办理及关务知识,第一章 出口退(免)税的办理及关务知识第一节 出口退(免)税的办理流程P28-29,第一章 出口退(免)税的办理及关务知识第一节 出口退(免)税的办理流程P28-29,备 注:1、1-4步是为退税作准备(一次过)2、5-8步是退税操作过程(

2、每月操作),(一)一般贸易的概述基本概念:一般贸易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其交易的货物是企业单边售定的正常贸易的进出口货物。出口退(免)税政策:对国家规定出口属于退(免)税的产品,享受退(免)税。对国家规定出口不予退(免)税的产品,应按规定征税。,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相关的关务知识 第一节 常用贸易方式的了解,(二)加工贸易概述1、概念及特征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合称“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以来支持鼓励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强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我国企业开展对外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以及外商投资企业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总称。主要特征:a、

3、两头在外(原材料从国外进口,生产的产品也是销往国外,国内只进行加工业务)b、加工增值(增加工、费、利润)c、料件保税(料件进口时暂免相关税款),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相关的关务知识 第一节 常用贸易方式的了解,来料加工概念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料、辅料、零配件等,委托我方加工单位按外商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外商销售,我方按合同规定收取加工费的一种贸易方式。在这种贸易方式下,免征加工费的增值税,对其耗用的国产辅助材料也不办理出口退税。出口退(免)税政策:贸易性质属于来料来件加工装配业务的,无论是否国家规定退(免)税的货物,也无论是外贸还是生产企业均实行免税政策。进料加工概念有关经营单位或企业用

4、外汇进口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原器件、包装物料、辅助材料,加工成成品或半成品后销往国外的一种贸易方式。出口退(免)税政策:在这种方式下,加工货物复出口后,可以申请办理加工及生产环节已经缴纳增值税的出口退税。,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相关的关务知识 第一节 常用贸易方式的了解,海关的监管原理(海关核销手册平衡关系)进口料件数量出口成品耗料节余料件数边角料数(剩余成品数残次品数)单耗(1损耗率)出口成品耗料出口成品数量单耗(1损耗率)商品代码基本含义商品代码是在进出口贸易中使用的对商品进行分类管理、表示进出口商品名称的数字化代码。国家税务总局最终鉴定税率的商品代码,所鉴定的退税率,是计算出口退税的重要

5、依据。,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相关的关务知识 第一节 常用贸易方式的了解,备注企业分类管理 见P8 为了加快企业退税,应及时从电子口岸出口退税子系统中发送报关单信息。,第三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 第一节 免抵退税的凭证及电子信息要求,免抵退税预申报时间期限:本月免抵退税正式申报之前。申报部门:退税部门申报资料:本月免抵退税明细申报电子数据事前准备:进行预申报之前先要进行申报数据的采集工作。主要采集的数据:出口明细数据、前期单证收齐信息。对于进料加工业务还包括 进料手册登记、进料手册核销、进口料件明细数据。后续处理:到税务机关进行预审后,将预审反馈信息读入到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 报系统

6、,并根据反馈疑点调整申报数据。,一般可分为三大步骤:免抵退税预申报、增值税纳税申报和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第三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 第二节 免抵退税及电子申报办理流程 P31-33,第三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二节 免抵退税及电子申报办理流程,增值税纳税申报时间期限:法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一般是次月1-15日,逢节假日顺延)申报部门:征税部门申报资料:(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及其附表(2)上期的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申报汇总表(经退税部门签字盖章)(3)税务机关要求的其他资料事前准备:填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其中“出口销售额”(7栏)、“免税销售额”(9、10栏

7、)、“免税货物用”(附表二14栏)、“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附表二18栏)、“免抵货物应退税额”(15栏)根据生产企业出口退 税申报系统中的数据统计得出。后续处理:将税务机关审核确认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数据录入到生产企业出 口退税申报系统中,然后据此生成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 申报汇总表。,第三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二节 免抵退税及电子申报办理流程,免抵退税正式申报时间期限:文件规定的免抵退税申报期,一般是次月1-15日,逢节假日顺延。申报部门:退税部门申报资料:详见P109,以上资料须按照退税部门的规定要求装订成册。事前准备:正式申报之前先根据预审疑点调整预审申报数据;

8、然后将征税部 门签章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的部门数据录入到生产企业出口退 税系统中,生成免抵退申报汇总表;然后打印税务机关要求的各 种申报表,生成正式申报软盘;后续处理:税务机关审核通过后,生成正式反馈信息。企业将正式反馈信息 读入到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中,进行处理并更新原申报数 据。,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二节 免抵退税及电子申报办理流程,用图示方式描述完整的申报过程:,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二节 免抵退税及电子申报办理流程,用图示方式描述完整的申报过程:,第三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一、“免、抵、退”税的

9、概念“免”税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第三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总结“免抵退”计算步骤:1、剔税:不得免抵税额(进项税转出)=出口价(当月所有)(征%-退%)2、抵税: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进项税1、)上期留抵=03、尺

10、度:免抵退税额=出口价(当月有信息的)退%(最高限额)4、比较:应退税额=2与3中比较小者5、倒挤:免抵税额,二、“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一般贸易情况下:,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二、“免、抵、退”税的计算原理进料加工情况下:,总结“免抵退”计算步骤:1、剔税:不得免抵税额(进项税转出)=(出口价-进口价)(征%-退%)=出口价(征%-退%)-进口价(征%-退%)2、抵税: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进项税1、)上期留抵=03、尺度:免抵退税额=(出口价-进口价)退%(最高限额)=出口价退%-进口价退%4、比较:应退税额=2与3中比较小者5、倒挤

11、:免抵税额,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特别说明: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的计算对于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货物在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及“免抵退税额”时须先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及“免抵退税额抵减额”。而这两个抵减额的计算结果是通过出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的方式体现的。对于计算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可以分为日常出具的免税证明和手册核销时出具的免税证明两种。其中日常出具的免税证明的出具方法又分为“购进法”和“实耗法”两种方法。,1、日常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购进法”是指在免税料件进口时出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在购进法方式下:免抵退

12、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海关实征消费税,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1、日常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实耗法”是指在货物出口时出具进料加工免税证明在实耗法方式下: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出口货物离岸价计划分配率计划分配率=计划进口总值计划出口总值10

13、0%(其中“计划进口总值”和“计划出口总值”指海关进料加工登记手册中规定的计划进口总值和计划出口总值。,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2、手册核销时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 在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执行期间,企业的采购数量、销售价格、销售方式等多种因素可能会发生变化,致使无法严格按照原先合同执行。这就会使日常出具的进料加工免税证明产生误差。为了解决这一误差,就需要在时料加工登记手册执行完毕进行核销时,再出一份进料加工免税证明,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三节“免、抵

14、、退”税的基本政策概述,三、“免、抵、退”税计算的特殊规定“免、抵、退”税办法是一种政策性强、操作复杂的出口退(免)税管理方法。根据国税发2006102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免)税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三条规定:退税审核期为12个月的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和小型出口企业,在审核期期间出口的货物,应按统一的按月计算免、抵、退税的办法分别计算免抵税额和应退税额。税务机关对审核无误的免抵税额可按现行规定办理调库手续,对审核无误的应退税额暂不办理退库。对小型出口企业的各月累计的应退税款,可在次年一月一次性办理退税;对新发生出口业务的企业的应退税款,可在退税审核期期满后的当月对上述各月的审核无误的应退税

15、额一次性退给企业。原审核期期间只免抵不退税的税收处理办法停止执行。,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账务处理 1、科目设置及相关会计分录:实行“免、抵、退”办法的生产企业应在“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内,设置“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等三级子目,并按规定进行核算。“出口退税”专栏记录纳税人出口货物,向海关办理报关出口手续后凭出口报关单等有关凭证,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出口退税而应收的出口退税款。“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专栏记录纳税人按照规定计算的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抵减内销产品的应纳税额,即免抵税额

16、。“进项税额转出”专栏记录纳税人购进货物、在产品、产成品等发生非正常损失以及其他原因而不应从销项税额中抵扣,按规定转出的进项税额。对按税法规定,不予退(免)税的部分,应在增加出口成本的同时进行“进项税额转出”。,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一、生产企业免、抵、退税账务处理 2、涉及的主要分录:(1)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出口物资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按规定计算的当期应予抵扣的税额(即免抵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因应

17、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退回 的税款 借:其他应收款(新准则已取消应收补贴款科目)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收到退回的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1:(一般贸易出口)1、2010年10月份发生的业务如下某自营出口的生产型外商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6,市场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0,000元,进项税额340,000元,货已验收入库;本月内销货

18、物不含税销售额1,000,000元,销售税额170,000元;本月出口货物的离岸价为650,000美元(FOB价),其中单证信息收齐有400,000美元(报关单509123001),单证信息不齐250,000美元(报关单号509123002)上月末留抵税额为300,000元;计算该企业本月“免、抵、退”税额。,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1:(一般贸易出口)2、计算过程: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

19、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650,0006.8(1716)44,200,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1:(一般贸易出口)2、计算过程: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170,000(340,00044,200)300,000-425,800,即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25,800元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

20、率-免税购进原材料组成计税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 400,0006.816435,200,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1:(一般贸易出口)2、计算过程: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25,800 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435,200425,800=9,400,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1:(一般贸易出口),应交税费VAT,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

21、、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1:(一般贸易出口),3、账务处理:购入原材料时,借:原材料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0国内销售货物时,借:银行存款1,17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内销收入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0,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1:(一般贸易出口),3、账务处理:货物出口时,借:应收账款4,420,000(650,000*6.8)贷:主营业务收入出口收入4,420,000计算当期出口货物不

22、予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附表二18栏)借:主营业务成本44,2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4,200 计算当期应予抵扣的税额,(25栏)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9,4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9,400,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1:(一般贸易出口),3、账务处理:因应抵扣的税额大于应纳税额而未全部抵扣,按规定应予退回的税款(24栏)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425,8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425,800 收到退回的税

23、款,借:银行存款425,800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425,800,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1、2010年11月份发生的业务如下:珠海市ABC有限公司是生产型外商企业,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6,市场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该企业当月新增进料加工海关登记手册C57309000001中注明的计划进口总值为970,190美元,计划出口总值为1,880,000美元;另新增手册C57309000002(案例二5),主要复出口产品商品编码为:6204440090

24、,计划进口总值为200,000美元,计划出口总值为350,000美元,有效期为2011年11月14日;,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购入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3,000,000元,进项税额510,000元,货已验收入库;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200,000元,销售税额34,000元;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免税购进进口料件价格821,000美元(报关单号509000001);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复出口货物销售收入(FOB价)1,550,000美元,其中单证收齐有77

25、0,000美元(报关单509123003),单证不齐780,000美元(报关单号509123004);,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当月间接出口货物销售30,000美元(报关单号509123004),不参与当月免抵退税计算,但需要安其占当月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计算转出当月进项税额;当月收齐前期单证不齐信息250,000美元(报关单号509123002)。计算该企业本月“免、抵、退”税额。,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

26、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2、相关财务处理及退税的计算:,内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借:原材料等科目3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0000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3510000内销产品,分录为: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234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0,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2、相关财务处理及退税的计算:,免税进口料件,分录为:借:原材料5582800(USD821

27、000*6.8)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外币核算)5582800产品外销时,分录为:借:应收账款(外币核算)10540000(USD1550000*6.8)贷:主营业务收入(直接出口)10540000间接出口产品,分录为:借:应收账款(外币核算)204000(USD30000*6.8)贷:主营业务收入(间接出口)204000,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2、相关财务处理及退税的计算:,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

28、征税率-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15500006.8(17%-16%)-8210006.8(17%-16%)105,400-55,828=49,572 借:主营业务成本49,57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9,572,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2、相关财务处理及退税的计算:,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

29、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税货物耗用进项税)-(上期留抵税额-上期应退税额)=200,00017%-510,000-49,572-510,000*(204,00010,944,000)-(425,800-425,800)=34,000-(510,000-49,572-9,506.58)-0=-416,921.42(负数代表留抵数),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2、相关财务处理及退税的计算:,注释1:可见,进项额转出数共为=49,572+9,506.58=59,

30、078.58(增值税附表二体现)注释2:免税货物耗用进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间接出口销售额本月销售总额)=510,000204,000(200,000+10,540,000+204,000)=9,506.58(增值税附表二14栏体现),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2、相关财务处理及退税的计算:,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组成计税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821,0006.816%=893,248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

31、退税额抵减额=(770,000+250,000)6.816%-893,248=216,512 计算应退税额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216,512,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2、相关财务处理及退税的计算:,计算免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16,512216,512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216,512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216,512 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216,512 贷:

32、其他应收款(应收补贴款)216,512,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二、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 例2:(以进料加工为例)2、相关财务处理及退税的计算:,应交税费VAT,第二章 出口退(免)税的相关业务及操作第四节 免抵退税的计算实例及会计处理,对于有进料加工业务的生产企业退税申报,本系统退税申报向导由如下十一步组成:第一步 免抵退明细数据采集第二步 免税货物明细数据采集第三步 免抵退税预申报第四步 预审核反馈疑点调整第五步 生成明细申报数据第六步 模拟出具进料免税证明(无进料加工业务的无此步)第七步 纳税申报(在系统外完成)第八步

33、 纳税申报表数据采集第九步 免抵退汇总数据采集第十步 免抵退税正式申报第十一步 正式审核反馈信息处理,第三章 生产企业“免、抵、退”申报系统操作指南,中国电子口岸是一个公众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平台,依托国家电信公网,实现工商、税务、海关、外汇、外贸、质检、银行等部门以及进出口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中介服务企业、外贸货主单位的联网,将进出口管理流信息、资金流信息、货物流信息集中存放在一个集中式的数据库中,随时提供国家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数据交换和联网核查,并向企业提供应用互联网办理报关、结付汇核销、出口退税、网上支付等实时在线服务。通过登陆网站,插入操作员IC卡,输入密码,则可进入操作页面,操作页面中,一般常用是子系统是“出口收汇”及“出口退税”两个子系统。具体操作示范暂未完成,暂提供某网站下载的一份操作流程。具体通过培训机构索取电子档。,第四章 中国电子口岸操作 P87,该系统的操作指南是于2005年3月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广东省分局编制,建议初次使用者务必仔细阅读。该指南的取得方式:(1)可登录以下网址直接下载:(2)通过培训机构索取电子档。,第五章 出口收汇核销网上报审服务系统 P87,(企业端操作指南),本次学习到此结束,,谢谢各位!,麦红梅办公电话:3322336-218手机:QQ:14430113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