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显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系统显像.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神 经 系 统显像P59,概 述,1.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可视性2.人体(活体)研究的无创伤性3.影像数据的定量化,第一节 脑血流灌注显像,一、原 理,根据血脑屏障(bloodbrain carrier BBB)的特殊功能,应用一类能自由通过BBB进入脑细胞的放射性示踪剂,其在脑细胞的分布量应与局部血流呈正比,并且能较长时间地滞留在脑内,通过在体外用SPECT仪即可显示脑内各局部放射性分布状态,从而获得脑血流灌注显像图,经计算机定量处理后,可算出局部血流量(rCBF),并反应局部脑的血流灌注和功能变化。,二、显 像 剂,(一)显像剂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1、可以自由通过完整无缺的BBB:脂溶
2、性、零电荷、小分子。2、脑细胞的摄取量与局部血流量呈正比3、进入BBB后不能反向出BBB4、能较长时间地滞留在脑内,满足显像需要(二)、显像剂的分类1、99Tcm 标记:99Tcm-ECD 和99Tcm-HMPAO2、胺类:123I-异丙基安菲他明:123I-IMP3、弥散性:133Xe,检查前准备,1.器官封闭2.心里安抚与指导3.视听屏蔽,影像分析要点,1、放射性分布2、解剖标志3、对称性4、脑回和脑沟5、神经核团的显示6、定位标准,三、正常影像,周边放射性浓影:大脑额、顶、颞、枕叶皮质(影像上所见宽度约58mm)放射性分布高于白质和脑室部位丘脑、基底核、脑干等灰质核团的放射性分布与皮质相
3、近、高于白质,呈“岛状”团块浓影小脑皮质放射性分布亦高于髓质,异常影像,1、放射性减低或缺损:横断面1.5*1.5cm,厚度1.2cm,并在其他面也可见。2、放射性增高:范围2.02.0cm,厚度1.2cm。3、交叉性脑失联络现象:4、白质区扩大及脑中间结构的移位5、假性结构紊乱,大量放射性浓聚:6、脑萎缩征,弥漫性减低:7、脑内结构的不对称,丘脑及尾状核不对称,小脑不对称,四、适应证(一)p61,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血流灌注和功能受损范围的评价癫痫致痫灶的定位诊断、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Alzheimer病、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偏头痛的定位诊断和疗效评价锥体外系疾病和共济失调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适应证(二),6.脑外伤后辅助诊断和预后评价7.精神神经心理疾病的辅助诊断8.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功能损伤定位、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评价9.了解脑肿瘤的血运、评价治疗效果、监测复发10.CO中毒、潜水病脑血流灌注及功能状态的评价,五、临床应用(一)p61,(一)、急性脑血管病变: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可逆性缺血性脑病(二)、急性脑梗死(三)、癫痫(四)、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五)、偏头痛的定位诊断和疗效评价,临床应用(二),脑损伤精神和情感障碍性疾病 脑死亡脑肿瘤,脑血流灌注显像介入试验P 62,原理,基础状态(脑血流分布与功能状态)激发状态,一、类 型,药品介入试验乙酰唑胺介入试验 人为干
5、预介入试验过度换气诱发试验、剥夺睡眠诱发试验、睡眠诱发试验生理刺激介入试验肢体运动、视觉、听觉刺激介入试验 认知作业介入试验 物理性干预试验针刺激发试验,常用介入试验,乙酰唑胺介入试验:原理:碳酸酐酶抑制剂-PH-脑血管扩张血供增加 病变血管变化不明显,二、临床应用,较确切地定位癫痫致痫灶的位置 评价脑血管的储备能力 其他,第二节 脑受体显像 P68,一、原理,二、方法(一)显像剂 1、放射性核素 2、配体 3、放射性配体,(二)操作方法,1、病人准备2、图像采集3、影像处理和分析,三、适应证,1锥体外系疾病 2癫痫 3痴呆 4精神疾患 5其他,四、临床应用,(一)、多巴胺受体、神经递质及转运
6、蛋白显像,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显像是一种利用DAT显像剂和SPECT仪显示基底神经节DAT分布、位点和数量的分子水平成像方法,属于受体显像类,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分子水平的诊断和研究方法,应用前景和价值很高,1.显像剂:99Tcm-TRODAT-12.操作程序3.影像采集和数据处理,(三)、正常影像,双侧基底节呈“八”字柳叶形,双侧尾状核头部呈椭圆形,尾状核尾部呈点状,尾状核体部瘦细,豆状核位于柳叶内侧,双侧尾状核和豆状核大致等大,放射性分布均匀、对称,(四)、临床应用,Parkinson病功能活动的评价吸毒成瘾和药物滥用性脑病DA功能损害定位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戒断综合征和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诊断和疗效评价,二、其他的脑受体系统的研究现状 多巴胺受体系统 乙酰胆碱受体系统 5-羟色胺受体系统 苯二氮卓受体系统 阿片受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