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383275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全域结对帮扶工作总结根据20XX年9月XX市委、市政府对口帮扶藏区彝区贫困县全域结对帮扶工作规划文件要求,XX县迅速以优化产业布局和培育产业集群为主线,以扶贫协作和招商引资为抓手,在XX县委、县政府的精准对接下,在XX前线指挥部的精细指导下,探索出“自上而下、多点开花、双线作战、全面合作、共建共享”的全域结对新路子。全年累计投入帮扶资金420余万元,20XX年工作任务已超额完成。现将20XX年XX县全域结对帮扶XX县工作总结如下:(一)站高谋远,精准发力,全域结对帮扶趟出新路子1.科学谋划,精准发力。XX、XX两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实地走访,亲自把脉问诊,先后4次牵头召开全域结对帮扶对接会

2、,达成以“产业发展提质、人才优势汇聚、社会帮扶精准、劳务协作增效、支部共建升级和群众工作扩面”的全域帮扶共识,紧紧围绕XX县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等现实需求,研究制定了全域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帮扶目标、帮扶措施、重点任务、具体要求和组织实施等五大方面内容,编制了XX县结对帮扶XX县20XX-2025年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了XX县全域结对帮扶XX县结对分配表XX县全域结对帮扶XX县工作任务清单,切实做到有规可行、有据可依、有条不紊。2,对症下药,精准聚力。采取“县级部门协同推进、责任单位精准结对、相关单位全力支持”的方式,按照“机构对等、行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构建起“一对一”“

3、多对一”“点对点”“面对面”的工作体系,组织30个机关企事业帮扶单位与XX县对应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全域结对帮扶协议书,覆盖产业发展、劳务协作、支部共建、智力援助、社会帮扶各方面,切实做到应结尽结、应帮尽帮。3,合作共赢,精准引力。双方共同商定了XX县支持XX对口援建产业发展若干优惠政策等系列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土地支持、工业用电等方面为援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降低企业负担。搭建信息交流平台,积极协调职能部门为双方企业提供企业创办、产品营销、市场开发、技术咨询等各项服务,依法简化不必要的程序,为双方企业开展产业培育和市场营销提供方便,探索出“自上而下、多点开花、双线作战、全面合作、共建共享”的全

4、域结对新路子。(二)双线作战,全面合作,全域结对帮扶取得新突破1.全域育才,英才贤聚。卫健系统共派出36人次专业技术骨干到XX进行技术指导,培养XX县专技人员21名,超额完成人才交流项目;大力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培训执法人员45人,邀请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人员到XX县疫控中心实验室学习;教体系统选派7名优秀骨干教师支援XX,增加选派足球教练1名到邛溪二小带动XX足球教育发展,并接收20名XX籍学生到XX交流学习,确定四所不同层次学校与XX方面结对共建,超额开展校际交流10次;芦溪镇开展对江茸乡小学幼儿园的学生进行了教育帮扶,为100多名学生送去价值1万元了学习文具和玩具;为提升XX县新的社会阶层人

5、士素质能力,XX县委统战部在西南交大举办的XX县党外知识分子培训班上,帮助培训10名XX县新阶层代表人士;为加强人民检察经验交流,XX县人民检察院捐赠XX县检察系统帮扶资金7万元,并指派2名同志到XX县挂职帮扶,从业务、智力、科技、机制、物资和资金上开展援藏帮扶;为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经验交流,XX县政法系统与XX县政法系统交流学习团22人,在社会治理、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方面开展友好经验交流与工作合作;2 .全面发力,补齐短板。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支持XX县经济社会发展金20万元;县委统战部(县援藏办)组织XX县13家企业为XX县捐赠帮扶资金,共计30万元;XX县慈善会、红十字会各捐助2万元。发动

6、社会力量开展帮扶工作,潼川镇开展对XX县壤口乡耗牛养殖合作社帮扶,支援5万元发展村集体经济,支持2万元用于措琼牌酸奶营销展示厅的氛围营造;帮扶“困难党员帮扶基金”“党员积分超市”等项目的建设,共计投入8万元;盛达路桥公司对刷金寺镇加当村产业发展道路开展了实地勘测,为加当村20户贫困户每户送慰问品一份,合计费用3200元;宏达公司对江茸乡江宫玛村基础设施提升进行实地考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组织300余人参加XX县雅克音乐节。提升卫生院设施设备,为安曲镇卫生院支援取暖设施项目正开工建设,支援资金8.76万元已拨付到位;开展水利建设、防洪抗旱指导,由XX县武引局与XX县水务中心结对,开展技术帮扶指导

7、、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面合作,多点开花。从帮扶产业发展方面着力,在梓州购物中心、好又多和广客缘等超市设立XX特色农产品销售展示专柜专区,完成XX县特色蔬菜种植园项目主体建设,完成XX特色农畜产品展示展销馆建设、并已完成货物上架展销,邀请XX县参加XX县“中国旅游日”活动,利用县内电视台五位平台宣传XX旅游,超额完成旅游线路规划。从加强社会帮扶方面着力,XX县民政局捐赠XX县帮扶物资棉被500床、毛毯100床、棉衣裤100套,转交社会组织捐款7310元;卫健系统帮扶江茸乡卫生院安装地暖设施和硬件设备,赠送救护车1辆,帮扶江宫玛村卫生室完善医用设备,新设备已投入使用。从扩大劳务协作方面着力,组织

8、XX县25人到XX县参加为期一周的电子商务培训,成功组织XX市、XX县和XX县40余家企业参与的专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00余人,超额组织8位技能大师到XX县开展技术指导。从加强支部共建方面着力,组织四所不同层次学校党组织与XX县结对共建学校党组织进行支部共建,四所学校各带去1名党建指导员上党课,商讨“三会一课”、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党费缴纳等方面规范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已开展2次帮带交流学习。从加强文艺交流上着力,组织文艺宣传队在XXXX两地开展文艺宣传和文化讲座,通过“中国旅游日”活动宣传、推广XX旅游资源,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XX县开展1场剪纸技艺

9、培训。1.探索“线上+线下”模式,搭建产销宣展新平台。XX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农牧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但由于现代化意识不够、产销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导致农牧产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弱、产销对接难等问题,针对该现状,XX县拓宽线下渠道、拓展线上内涵,探索“线上+线下”新模式。规划打造了XX特色种植园高标准示范区和XX特色农畜产品展馆进行线下展示,并运用XX的媒介资源进行线上宣传,通过XX市FMlO3.3广播电台、XX晚报、XX县五个地方电视台的宣传推广,XX文化旅游将在XX地区极大地拓展影响力,受众预计达100万人以上;积极推动产销结对帮扶,组织XX县电商企业、涉农企业和专家学者等社会

10、各界人士到XX进行考察、专题培训、市场分析研究、策划营销、开展信息交流,指导开展“线上+线下“商贸活动,兴兰鑫商贸、梓州购物中心等企业与XX耗牛产品和特色蔬菜产品达成线上线下代销售合作,构建起产销宣展一体化的农牧产品供应链条。2.探索“4+6”模式,推动项目高效化运行。20XX年,全域结对共计6个领域16个项目,但XX高寒缺氧,一年施工期不到六个月,援建项目进度受到很大影响。为确保援建项目顺利开建完工,探索实施“4+6”模式,XX县安排全域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专人坚持开好项目部署会、项目推进会、项目会商会、项目通报会“四个会”。同时,采取“六个一”工作法,一个全域结对项目确定一名分管县级领导联

11、系,加强项目领导和协调推进;一个全域结对项目确定一个责任单位,明确项目业主单位责任,由业主单位具体落实一个具体责任人;落实一个项目一个督导人,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人;一个项目明确一批协作部门和单位,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高效推进;一个项目确定一个工作时间表,顺排工序、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一月一次现场督导、一季度一次项目督查通报。3.探索“三位一体”共建模式,建设新型飞地工业园。为实现“输血式”帮扶转化成“造血式”脱贫,充分整合利用东西协作、省内帮扶的各方资源优势,经双方共同商议,以项目引进为基础,在XX工业园区(梓州产城新区和芦溪工业区)符合产业规划的工业集中区,根据拟引进项目产业类别,分散建设

12、“XX温州XX飞地产业园区”。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承接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项目和推动壮大XX县农业、牧业产品精深加工为抓手,重点发展生物医药、食品大健康、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按照项目计划,20XX年做好招商引资推荐、征地拆迁等基础工作,力争招引产业项目1户以上;2023年飞地产业园区招引产业项目3户以上;2024年产业园区初具规模,招引产业项目达到5户以上;2025年产业园区基本建成,招引产业项目达到10户以上。截止目前,已成功引进浙江台州汽车零部件制造项目。(二)统筹协调,加强保障。进一步统筹协调帮扶单位开展工作的资金保障,确保工作开展有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三)再接再厉,持续发力。统筹各帮扶单位做好2024年帮扶计划,定期协调,稳步推进来年帮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