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社会行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13385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1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社会行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社会行为.ppt(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社会行为,第四节 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行为。,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一)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研究表明,15-18个月的儿童有与同伴分享玩具的行为,尽管比例不高,但已有分享;所有的2岁儿童有对母亲或陌生成年妇女的援助行为,这都说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萌芽。(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1、合作行

2、为发展迅速: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合作游戏,占亲社会行为的一半以上。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四、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社会生活环境(二)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榜样的作用;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2、同伴的相互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3、社会文化传统和大众传媒社会文化。比如,东方文化中强调群体和谐,因而赞扬亲社会行为。这种倾向使亚洲国家的人们重视在儿童早期就鼓励儿童的亲社会行为,从而使儿童的游戏和儿童之间的社

3、会互动为孩子进入成人社会打下了基础。因此,从宏观上讲,亲社会行为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大众传媒:电视是儿童学习亲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个实验表明,观看亲社会节目的五六岁儿童不仅能懂得节目的特定亲社会内容,而且还能将其应用到其他情境。,二、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一)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二)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特点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2、从理解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3、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的难度而变化;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三)移情: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是儿童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

4、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的因素。,三、学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一)构成条件(二)种类(三)发展1、发展,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p124(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主要是前一类的攻击。反应型攻击和主动型攻击反应型攻击主要表现为愤怒或发脾气,失去控制;主动型攻击表现为物品的获得、欺负或控制同伴。,(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幼儿的攻击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二、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因素(一)父母的惩罚: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多,孩子在同伴中的攻击行为就多(二)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三)强化: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以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四)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