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GMP对微生物的要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GMP对微生物的要求.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版GMP对微生物的要求,中国医药行业协会 网址:,中国GMP 2011,EU GMP 附录1WHO GMP 附录4中国GMP 和WHO一致WHO GMP的主要内容来源于EU附录1中国GMP与EU、WHO接近。,美国联邦标准209E,洁净度级别的标准(欧盟),洁净度级别的标准(GMP2011版),洁净区微生物限度标准(欧盟),洁净区微生物监测的动态标准(GMP2011版),环境监测频率:,A级环境要求在线监测B级环境监测频率可以降低C级、D级环境建议按照风险程度监测,环境监测频率:,A级 5m粒子的限度从1变更为20。A级 5m粒子ISO 4.8级,安照ISO14644-1计算后 得到18.4
2、5个/m3,B级5m粒子ISO 5级。-检测设备的误差-外界干扰因素-FDA不测试5m粒子,“B级”洁净环境,1、终端过滤器2、房间和设备容易清洁3、工艺过程和人员行为受控4、足够的换气次数“静态”百级,“动态”万级”。,“B级”与“C级”的异同,1、洁净区人数:4-6人/m22、新风量:10-30%3、人均新风量:40m3/h,换气次数/自净时间,FDA:自净时间EU/WHO/ISPE:换气次数(每小时)从“动态”恢复到“静态”的洁净水平的时间。通常在15-20分钟。以上仅适用于非单向流B、C、D级环境。,动态,静态,恢复期:15-20分钟,自净曲线理论:,自净时间验证:,表明洁净室暴露于高
3、浓度的尘埃粒子(烟雾或气溶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恢复到指定洁净级别水平的能力。关注点:回风口测试洁净室的静态粒子浓度。进风口发烟,测试洁净室内污染粒子浓度。回风口测试经过自净的室内粒子浓度。,“动态”测试:,1、A级和B级洁净区悬浮粒子的测试方法 由“静态”改为“动态”。2、A级洁净区,悬浮粒子每个采样点的采 样量不得少于1立方米。3、洁净区沉降菌、浮游菌的测试方法由“静态”改为“动态”。,高风险区洁净要求:气流形态,洁净室内气流组织的形式是在工业净化领域最基本要求之一。新GMP的要求:1、洁净室验证和测试气流形态。2、关注点:室内气体分布、温度分布、送 风和回风口的位置。,高风险区洁净要求:
4、风速要求,新GMP的要求:GMP 第九条 A级 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4520%m/s()。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关注点:单向流系统和测试位置。测试方法:参照GB50591-2010,洁净区清洁和消毒:,1、无菌区应当使用无菌消毒剂。2、过氧化氢和过氧乙酸的使用。3、洁净区消毒剂的交替使用是不够的,无 菌区使用的消毒剂必须包括杀孢子剂。4、应当关注甲醛和臭氧等气体消毒剂做环 境熏蒸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微生物监测,新GMP的观点:1、对A级区而言,发现的每个微生物污染都 必须彻底调查并考察其对放行批得影响。2、沉降菌放置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除非整 个工艺操
5、作时间少于4小时。,生物负荷:,为什么要控制生物负荷?,当生产药液时,由于所有的表面、起始物料、周围空气和其他媒介(氮气、压缩空气),以及所有人员都有可能成为微生物的污染源,所以必须在采用标准灭菌方法前应该了解产品的微生物污染水平。,1、无菌生产工艺中生物负荷的控制,监控各种原料药的生物负荷监控生产用水的生物负荷和细菌内毒素状况 监控容器生物负荷,原料药的生物负荷,对一定批数的原料逐一进行调查,掌握各种原料药的生物负荷情况,批间差异、季节影响等。正常生产时,只能使用那些生物负荷在允许限度内的原料,并将所用各种原料的允许限度与总用量乘积之和作为除菌过滤前产品允许的最大带菌量。,生产用水的生物负荷
6、和细菌内毒素,定期监控除菌过滤前生产用水的微生物和细菌内毒素。用于清洗与产品相接触的容器或器具的注射用水,还应考虑污染菌的耐热性质。细菌内毒素和热源的选择,容器生物负荷,无菌生产工艺生产的无菌产品,是将药液无菌灌装至产品容器中的,因此所用容器应无菌。有必要在设计阶段对所用容器在刚购入或刚生产出时进行生物负荷的调查,以便根据调查结果选择适当的洗涤方法及灭菌方法。,2、终端灭菌工艺中生物负荷的控制,耐热微生物的全面调查和评估。正常生产中取样。对灌封好的产品作灭菌前微生物监控检查,如果灌装持续时间较长,可从每批产品灌装开始、中间及结尾分别取样。,耐热微生物的调查,污染水平检查(定量检查)耐热性检查(定性检查),FDA的要求:,“对于在灭菌前产品污染菌检测中所发现的耐 热孢子,必需与验证工艺所用的生物指示剂 的耐热性进行对比。”,耐热微生物调查1:,如经过热处理后检出的微生物是芽孢类微生物,需要将其培养并收集芽孢,测定其耐热性,将之与验证灭菌工艺所用的生物指示剂的耐热性进行对比。,耐热微生物调查2:,如果所分类的污染菌耐热性高于生物指示剂的耐热性,则必需使用耐热性更强的生物指示剂对灭菌高于重新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