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刘宁-第四章-政府转移性支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33598 上传时间:2023-10-30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2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课件-刘宁-第四章-政府转移性支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财政学课件-刘宁-第四章-政府转移性支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财政学课件-刘宁-第四章-政府转移性支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财政学课件-刘宁-第四章-政府转移性支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财政学课件-刘宁-第四章-政府转移性支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政学课件-刘宁-第四章-政府转移性支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件-刘宁-第四章-政府转移性支出.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财政学,授课教师:刘 宁 授课单位:经管学院联系方式:,第四章 政府转移性支出,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单方面、无偿的转移。转移性支出分为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三类,而其中的补助支出占转移性支出的比重最大,从对经济的影响看,补助支出也最重要。按照与市场上相对价格的关系来看,补助支出又可分为社会保障支出和财政补贴支出,二者区别在于:社会保障支出与相对价格结构无联系或联系不密切;而财政补贴与相对价格结构联系密切。,第一节 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二、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三、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经验 四、社会保障的含义和内容五、社会

2、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六、社会保障对经济的影响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变迁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的问题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一、社会保障的产生和发展,1、早期的社会保障举措及理念 人类社会自古就有给予社会保障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制度的萌芽。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维持生产和人类延续,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就提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的理想。西方在3000年前就有了互助互济的道德观念,2000多年前,古巴比伦国王就曾命令僧侣、法官和市长向其所管辖的地区居民征收特别赋税,以筹集重灾救济基金。公元6世纪,

3、罗马城邦的市政当局,曾用捐款和公款购买谷物,以无偿的分发给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和阵亡将士的遗属。,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解体,与土地曾有的人身依附关系开始瓦解,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流向城市,面对这些与生产资料分离的劳动者,原有的保障举措失去作用,无法满足新形势的需要,因而各国纷纷改革,采取新的措施。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英国。1600年前后,英国社会上开始普遍地出现失业、流浪和贫困现象,大量的流动人口导致社会动荡。面对这一状况,1601年,英国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伊丽莎白济贫法,从而宣告了国家对劳动者安全保障问题的介入,也表明社会保障开始摆脱原有的地域狭隘性,走上了国

4、家化、社会化的道路。,2、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它是在工业革命推进的过程中,伴随着生产的社会化和市场经济的形成建立起来的。1883年德意志帝国议会通过了健康保险计划,标志着第一个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险法,建立了包括老年保险、失业保险、贫穷盲人补助、贫穷老人补助等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概念从此流传开来。社会保障制度也从以社会保险为主的保障制度进入了综合性的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时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社会保障事业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阶段。战后世界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无产阶级工人运动的高涨,推

5、动社会保障向高标准和全面保障发展。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第一个建成了“福利国家”,实行全民高福利政策。此后,西欧、北欧、北美、大洋洲和亚洲发达国家陆续宣布实施“普遍福利”政策或建成“福利国家”,即社会保障制度向普及化、全民化方向发展,全体国民普遍地享受到社会保障。与此同时,东欧和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仿照苏联模式,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上基本形成了以福利型社会保障模式、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强制储蓄型社会保障模式和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等4种社会保障模式。,二、政府实施社会保障

6、制度的重要意义,社会保障是每个社会成员在遭受生、老、病,死、伤、残及失业风险时获得物质帮助的一项权利;是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而履行的、确保社会成员生活权利的一种法律责任。社会保障工程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1、社会保障是对广大劳动者基本权益的保证 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社会成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2、是推进改革开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弥补市场机制缺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是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在鼓励竞争,追求效率的

7、同时,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措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我国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流动人口与固定户籍人口的利益冲突,以及地区与城乡发展失衡的现实格局,均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出其应有的调节作用。,3、社会保障可以帮助个人有效地防范和应对社会风险,由于社会资源分配结构的不完善、市场经济的风险、家庭“遗传”优劣势的不同以及个人能力的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存在,社会成员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生存与发展方面的风险。一场大病让一个家庭从富有变为贫穷!社会有必要通过社会救助、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社会福利以及社会优抚等多个方面的社会保障,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有一个合理的基本生活水

8、平,以有效地应对社会风险。,4、促进我国由“宝塔型”社会向“橄榄型”社会转换,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是以穷人为多数的“宝塔型”社会结构,200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为我国迎来了由“宝塔型”社会向“橄榄型”社会转换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加快社会转型,必须破解建设和谐农村的难题,抓住收入分配制度的“牛鼻子”,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两难”的社会,即通过税收等手段调节富人过高的收入,让富人富很难,通过社会保障等制度设计让穷人得到救助和福利,让穷人穷也很难,促进我国向“橄榄型”社会过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三、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经验,经过多年的探索,国外逐步建立了四十多种社会保障

9、制度,其制度特点可归纳为六种模式:一是以英国为代表的救援型普适主义的社会保障模式;二是以芬兰为代表的福利型普适主义的社会保障模式;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型合作主义的社会保障模式;四是以法国为代表的合作与普适主义的混合社会保障模式;五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社会保障模式;六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自助主义社会保障模式。,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第一、保障名目繁多 美国实施300多项保障计划,仅“帮助穷人”的计划就有100多项。从摇篮到坟墓!第二、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 主要来自社会保障税,该税由取得工资收入的职工和雇主各交一半。不足部分由政府从财政收入中弥补。第三、社会保障支出由政府集中安

10、排 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切细节,从资金来源、运用的方向、直至保障的标准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四、社会保障的含义和内容,1、社会保障的含义 社会保障是指以国家为主体,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通过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从而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并不断增进人们福利的各项法令、法规、社会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制度的总和。社会保障支出是指政府为了承担社会保障职能,维护社会经济平稳运行而安排的财政支出。,2、社会保障的内容,我国社会保障是一个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中,社会救济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层次;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社会优抚是

11、属于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殊层次;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层次。,(1)社会救济,也称社会救助,是国家和社会对无力维持最低生活的社会成员以及遭受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幸事故的受害者给予救助的社会保障制度。它所提供的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其目的是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社会救济分为贫困救济和灾害救济。前者救济那些没有劳动能力又无依无靠的孤儿、残疾人、老人等没有生活来源者和虽有劳动能力但收入低于法定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后者救济那些因遭受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或战争等社会灾害而暂时无法维持基本生活的人。,案例青海玉树的抗震救灾,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地动山摇,打破了清晨

12、的宁静,山崩地裂,残垣断壁顷刻间,美丽的高原小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古朴、原始的藏族风貌被废墟取代。财政部14日晚间表示,中央财政已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亿元,用于青海地震灾区的抢险救灾。国家发改委紧急下达中央预算内补助5000万元。,(2)社会福利,这一概念有狭、广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福利是各项公共福利事业(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市政建设、家庭补充津贴,教育津贴、住房津贴等),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狭义的社会福利是对需要社会特别关怀的特殊人群(老、弱、病、残、孕)提供必要的政府和社会援助。社会福利不仅是保障公民的最低生活需要,更多的是保障人民的生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

13、得到最大的满足和改善。不仅是物质上的,也有精神和文化上的改善。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最高层次。,(3)社会优抚,国家和社会对优抚对象实行优待、抚恤及其他物质照顾和精神鼓励的一种社会工作。主要包括:对现役军人的安置;对烈属和残废军人的抚恤;对军人退役后的生活保障等。社会优抚对国家和社会有功劳的特殊社会群体给予补偿和褒扬,它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特殊层次。,(4)社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有劳动能力而无收入来源的情况下,给予一定的收入补偿,使之能够维持基本生活的保障制度。它的保障对象是整个社会成员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因而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主干,在现代社会保

14、障制度中占有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等内容。,第一,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中的最大项目,指政府出面筹集资金,对参加缴费并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给予资金照顾,以维持其老年基本生活的一种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待遇低。缴费15年以上,到退休年龄。,保险覆盖范围,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由原来只包括国有企业和一部分城镇集体企业扩大到城镇各类所有制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职工及城镇个体工商户的帮工,都必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称为基本养老保险。城镇个体工商户本人、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也可以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其目的在于破除养老保险在用人单

15、位之间的所有制界限,促进劳动力在各类所有制单位之间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也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据统计,截至2005年底,已有17 487万职工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保险费用筹集,养老保险费用主要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负担,财政负责弥补养老保险计划的赤字。企业要按照本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规定的企业缴费比例向社会保险机构缴纳保险费。企业缴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确需超过20的,须报劳动部、财政部审批;个人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目前大多数地区的社会养老保险计划出现了收

16、不抵支的问题,为了确保这些地区养老金能按时足额发放,中央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运行模式,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各地要按职工个人缴费工资的11为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个人缴费全部计人个人账户,其余部分从企业缴费中划入。随着个人缴费比例的提高,企业缴费划人个人账户的比例应逐步减小,当个人缴费比例提高到8的最高限时,企业缴费划人个人账户的比例应降低到3。企业缴费除去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以外,其余部分进入社会统筹基金,用于向已经退休的职工发放各种退休费用。个人账户的存储额每年参考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这部分存储额只能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调动时,个人

17、账户里的存储额全部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养老金待遇,在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以后参加工作的职工,如果个人缴费年限满15年,在退休后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退休后基础养老金的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标准按本人退休时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120的方法确定。个人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能享受基础养老金,其个人账户中的存储额一次性地支付给本人。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养老金的发放率已经达到999。,案例自由职业者的社会保障,自由职业者并没有一个严密的定

18、义,但其有2个明显标志:一是不和任何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二是以“自雇”的形式提供劳动,获得合法收入。各地相同点:所交纳保险金基数纳入个人账户的比例相同,都为11;可事受养老保险的年龄条件相同,都是男满60岁、女满50岁且缴费满15牟;养老保险金计算和发放的方法基本相同;等等。(1)基数不同。北京的自由职业者可以在上一年的市最低工资标准数额到市平均工资数额的300之间任意选择缴费基数;上海每年度由政府社会保障中心确定并公布一个缴费基数;而广州则是按上年度平均工资的40一300之间的实际收入计算缴费基数。(2)缴费比例不同。京、沪、穗三地自由职业者分别要交纳基数的20、18和19。,重点农民工社会养

19、老保障,中国的农民工1994年约为6000万人,2000年约为8840万人,2009年已达到1.5-2亿人左右,农民工已占企业员工总数的近60%。在农村大约有70以上的家庭有人在外面打工,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成了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社会群体。据多份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在失业、工伤、医疗、生育、养老、工资、住房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与城市居民就业人员诸多的不平等,2亿左右农民工拥有养老保险的不超过3000万人!有名无实、有始无终,待遇难以享受!,第二,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是以职工和所在单位缴纳的税费及政府补助为经费来源,对患病的受保人及其家属给予一

20、定的医疗服务和收入补偿,以帮助其进行治疗并使其基本生活不受影响的的一种保障制度。,案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新农合”中国家每年一个人补贴50元左右,住院治疗基本能报销50%。,案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我国现行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公费医疗三个部分。而城镇居民中的下岗职工、无业居民、学生、幼儿这部分人群,处于“三不管”的真空地带。被称为医保上的“两不靠”居民;这部分人最容易成为城市中因病致贫的群体。为解决城镇非从业

21、居民的医疗保险问题,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开始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医疗卫生的支出达到831.58亿元,比上年增长25.2%,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镇非职工人员全部纳入医保。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也给予大力的支持,安排相应的经费,这必将有力推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顺利进行。,第三,失业保险,失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执行的,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筹集保险基金,对因失业而丧失生活来源的劳动者,在其等待再就业期间提供物质帮助,并通过转业培训和生产自救,使其重新就业的一种保障制度。,第四,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指受保劳动者因工或因职业病受伤、致残、死亡,从政府

22、和社会得到伤残医疗服务、康复服务、伤残补偿、遗属养育金等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待遇的一种保障制度。工伤保险不同于养老保险等险种,劳动者不缴纳保险费,全部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即工伤保险的投保人为用人单位。,第五,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妇女因怀孕、生育和抚育婴儿期间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失去工资,而从国家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和生育津贴以维持基本生活的一种保障制度。,3、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1)投保原则不同 2)保费的缴纳方式 3)权力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不同 4)保险运作原则不同 5)保险收益水平不同,第一,投保的原则不同。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受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约束。而商业保险不具有强制性,遵循自愿的原则。第

23、二,保费的缴纳方式不同。社会保险的保险费通常由政府、企业单位或个人共同分担,而商业保险投保人独自承担。第三,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不同。社会保险对受益人的保险金给付金额,不以其交费的多少而定,而是根据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因此,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之间不具有对等关系。而商业保险,投保人享有的保险金赔付金额与其投保金额存在着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关系。,第四,保险运作原则不同。社会保险不按商品经济原则进行经营,不以赢利为目的,而商业保险完全按照商品经济原则进行经营,保险人以赢利为其经营目的。第五,保险受益水平不同。社会保险是保证最低限度的维持基本生活的需要,相对于商业保险而言,受益人无选择性。而

24、商业保险,投保人享受的保险水平的高低是由其保费的交纳金额决定的,投保金额越高,其享有的保险费赔偿额或支付额也就越高。,五、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1、现收现付制 根据近期支出需要组织收入,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为以后的支出提供储备资金。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管理简便,收支关系清楚,实报实销,可随需求增长的情况随时调节其征收比例,便于操作。但这种方式也会由于各时期支付水平的不同,带来支付危机。因此,这种方式只适合于支付水平差异不大,并且收付在同一时期的项目上。我国建国后所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采取的就是现收现付制。,2、完全积累制 又称完全基金式,根据长期收支平衡的原则来确定收费比率。这种方式筹集资金可以

25、解决资金缺少来源问题,但是,完全依赖积累,加重了企业和个人的负担,而且万一出现物价的剧烈波动,物价上涨,基金也会出现贬值现象,给社会保障的实行带来影响。3、部分积累制 又称部分基金式,现收现付与预先积累相结合的筹资方式。这是我国现阶段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出现,现收现付制不足以满足未来社会保障需要而采取的过渡时期的资金筹集方式。,六、社会保障对经济的影响,1、社会保障制度对储蓄的影响 现收现付制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影响储蓄总量。这是因为现收现付制筹集资金方式,是将现期筹集的资金用于当期的支付。在职者的缴纳,减少了当期储蓄,所形成的社会保障资金也没有积累下来,而是直接支付,满足当期的需求者的需要,并且

26、由于这种支付方式一直延续,人们都会预期自己将来的社会保障需求也会如此得到,从而没有储蓄压力,这就导致社会总储蓄水平的下降。在基金积累制下,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影响储蓄的结构。基金积累制是劳动者将在职工作期间的一部分收入积累下来形成未来支付,这种方式是劳动者现期收入将来支出,与现收现付制相比,其资金的筹集形成社会保障资金管理部门公共储蓄资金的来源,是储蓄从个人向机构的转移,社会的总储蓄水平并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储蓄的内在结构。,2、社会保障制度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社会保障水平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以养老和失业保险而言,人们一般以替代率来衡量,即养老金领取数额(或失业保险金)相当于退休(或失业)前的平均所

27、得的比例。当社会保障的给付水平较高时,即养老金或失业救济金给付水平较高,人们就会愿意选择退休或自愿失业;相反,当社会保障的给付水平过低时,劳动者就会降低失业或休闲的意愿。其次从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来看,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中,雇主缴纳的费用虽然可以直接打人产品成本,并通过价格转嫁给消费者,但是,这部分的缴付毕竟提高了人工成本,如果这部分费用所占比重过高,或提高过快,必然带来劳动力成本的过快加大,从而降低该产品的竞争力,也会由于成本的提高,而出现机器替代人工的可能,这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更为突出。,3、社会保障制度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作为转移性支付,其本身具有收入分配的功能。具体来讲,社

28、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实施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对不同年代的社会成员、同一年代不同收入水平的社会成员以及同一社会成员不同时期的收入分配状况都会产生影响。从同一代人之间收入再分配的角度来看,由于社会保障本身就是基于对过高收入的调节、过低收入的补充,给付与缴费并不绝对对等,因而会出现收入高、较少失业者,所尽义务多,而获益少的现象。,4、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和消费的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对积累和消费的影响包括2个方面:一是通过社会保障这一“内在稳定器”对不同经济运行周期内的消费产生影响,在经济繁荣时,由于开支减少,而抑制消费,在经济衰退时,由于开支增大,而促进消费;二是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其自身的差异,如实行基金制的

29、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并不改变储蓄总量,只是储蓄结构发生变化,因而对积累和消费的影响不大,而现收现付制由于减少当期的储蓄总量,从而增加消费,减少积累。,七、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及变迁,1、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保障制度 1951年,政务院公布实施了劳动保险条例(试行),1953年,政务院对劳动保险条例进行了修订,到1957年,我国针对城镇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建立。“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遭遇严重挫折,我国的社会保险倒退为“企业保险”,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

30、始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可以1993年为分界线,区分为以下两个基本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1993年是我国实行社会保障制度初步改革阶段。从1993年至今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改革阶段。,1993年到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改革阶段,1993年到现在,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全面改革阶段。十四届三中全会之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5个组成部分之一,并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即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以及政事分开、统一管理的社会保障体制。由此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再局限于个别项目而是全面铺开,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实现养老保险、医

31、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上来。,八、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1、政府财政投入偏低 西欧、北欧的福利国家,财政至少有50用于社会保障和福利的支出,即使是美国的财政也有约三分之一用于社会保障事业,我国香港地区的财政有50由卫生福利局与教育统筹局使用,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公共财政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我国财政投入社会保障的比重还不到13。,2、立法滞后,大多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都奉行立法先行,通过制定各种社会保障的各种法律来确定制度,然后加以实施。而我们走的是一条渐进改革、试点先行的道路,是摸着石头过河

32、,改革先试验,把试验的经验总结起来再行推广,在长期试验过程中才开始重视立法。但试点期过长必然损害制度的健康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与成本亦属高昂。没有专门的社会保障法,各地区实施“诸侯保障”,五花八门,标准不一,很难全国转移。出现资金挪用!,3、城乡差别大,“只保城市不保农村”。在城市人群参保人数不断扩大和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的形势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覆盖范围窄、层次低、社会化程度低,大部分停留在救助的层面上。从覆盖面看,城乡覆盖面的比例为27:1。从体系看,城市有较为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仅有新农合等,养老主要靠子女和土地。从标准看,城高乡低。以低保为例:城市低保是农村低保的2-4倍。,4、转移

33、接续困难,李翔 3个多月前从苏州辞职,来到北京找到一份工作。不久前,他在签订完劳动合同办理入职手续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他在苏州已经交了两年的养老保险无法转移接续到北京的新单位 养老保险跨省转移的一般做法是,如果本省某单位新增一个员工,该员工以前在外省参加过养老保险,辞职后原单位会给其本人一份养老保险转移单,凭借这份转移单在本省按照初次工作办理新参保,然后拿其身份证复印件到当地区县社保中心领取社保中心银行账号开户行等信息,然后由他本人凭借在本地办理的新参保信息到原工作地办理跨省转移,办理完毕,该员工的原单位工作期间养老保险按比例转入本地社保系统。,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34、,北京社保局给李翔的解释是,外埠人员只有户口变更为本市户口后才能从外省转移进京,由于他户口不在北京,而且社保现在还没有全国联网,外地社保关系无法转入北京,只能在苏州先封存终结,然后凭终结证明在北京办理社保,保险由所在单位统一办理。也就是说,小李只能作为初次在京工作人员而从头开始缴纳各项社保费用。至于在苏州已经缴纳的两年社保,只有他再回苏州工作,才有可能完成转移接续。如果不回苏州,只有把养老金提取出来,但很多地方不让退保。地方保护主义!,九、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1)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体系为重点,深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逐步实现社会保险筹资方式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过渡,

35、加强和改进社会保险基金的征收与营运管理。3)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理顺社会保障管理体制。4)加强和完善对社会保障支出的财政管理与监督。,第二节 财政补贴支出,一、财政补贴支出的含义与分类二、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三、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四、我国财政补贴改革应注意的事项,一、财政补贴支出的含义与分类,1、财政补贴支出的含义 财政补贴是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目标,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将一部分财政资金无偿地拨付给企业和个人的一种政府再分配行为。财政补贴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支出,能够影响商品或服务的相对价格结构,从而改变资源的配置结构。,2、财政补贴支出的分类,1)按补贴的

36、对象不同,可分为企业补贴和个人(居民)补贴,前者如亏损补贴、财政贴息、进出口补贴、税式支出,后者如生活日用品补贴、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2)按补贴透明度(是否容易观察到感觉到),可分为明补和暗补。对政府而言,列入预算支出的为明补,冲减收入的为暗补;对个人而言,直接支付给个人的为明补,需要通过购买或其它途径才能得到的为暗补;对企业而言,能够在帐面上得以反映的为明补,如亏损补贴、进出口补贴为明补,而财政贴息,税式支出为暗补。,3)按补贴同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关系来分,可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和消费环节补贴。4)按补贴的形式(是否与具体的购买活动相连系)可分为实物补贴和货币补贴)。5)按财政补贴

37、的支付主体不同,可分为中央财政补贴和地方财政补贴。6)按补贴的内容,可分为企业亏损补贴、价格补贴、职工和居民生活补贴、某些公益事业补贴、外贸补贴和财政贴息等。7)按财政补贴的稳定程度,可分为经常性补贴和临时性补贴。,3、我国的财政补贴,在我国财政统计中财政补贴主要分政策性补贴(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两类。政策性补贴主要包括粮棉油价格补贴、平抑物价补贴、肉食品价格补贴和其他价格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包括企业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补贴及“隐蔽补贴”(财政贴息和税式支付)。除了以上两类,政府还提供了若干形式的“隐蔽”补贴,主要有财政贴息和税式支出(如税前还贷、税收减免等)。,中国从1953年起实行财政

38、补贴政策。5060年代,财政补贴的范围小、数量少,国家财政能够及时调整补贴政策,使补贴与当时的财政承受能力基本相适应。从1979年起,为了改革不合理的价格和支持农业生产发展,国家多次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但考虑到稳定人民群众生活,对主要农产品的销售实行了“价格基本稳定,购销价差由财政补贴”的政策。19781989年,国家财政负担的价格补贴和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由135.99亿元增加到972.43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9.6,明显快于同期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8.6的速度。其中,价格补贴支出平均每年递增37.6,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的1,上升到1989年的12.9,升高了11.9

39、个百分点。企业政策性亏损补贴平均每年递增15.3,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由1978年的11,上升到1989年的21.4,升高了10.4个百分点。另外,实行低房租政策,国家每年对房租的补贴也在百亿元以上。,二、财政补贴对经济的影响,1、财政补贴对资源配置的影响2、财政补贴对社会供求关系的影响3、财政补贴对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实现社 会公平的影响,1、财政补贴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在价格的引导下完成的,财政补贴会引起商品或劳务价格水平的变动,进而会对资源配置产生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市场机制下,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政府出于某种政策目标需要保持某些商品、劳务

40、的一定价格水平,可以对这些商品或劳务进行补贴,使提供这些商品或劳务的企业能在原有的市场价格水平下保证一定水平的收益,进而保持资源在这些商品或劳务上的配置。各国普遍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社会效益显著的产品给予补贴,实行价格保护,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生产者的利益和积极性,优化资源配置。,案例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托市收购:是2006年国家提出的,由河北、山东、河南、安徽等,共六个省,进行的以国家储备库为依托的烘托粮食最低收购价的收购工作。粮食部门的托市收购目的是稳定市场粮价、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护农民利益。当中晚籼稻市场收购价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每百斤72元时,启动预案,由国家指定

41、的企业按最低收购价挂牌收购。收购一定数量后,市场价格回升并稳定在最低收购价以上时停止执行。非国家指定企业可随行就市收购。最低收购价政策不同于过去的保护价收购政策。保护价收购是指所有国有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而最低收购价主要起托市作用。,2、财政补贴对社会供求关系的影响,从供给上看,财政补贴会对企业的赢利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产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同时,政府选择给予补贴的产业、企业或商品,还会影响和改变供给结构。如财政增加对农业机械的补贴,就会鼓励农机企业增加产量,扩大供给。从需求上看,得到补贴的企业一般都会将补贴款用于当期投资,进而使社会总需求扩大;得到直接现金补贴的个人则可能将补贴

42、款分解为消费和储蓄,消费部分显然会使当期的社会总需求有所扩大,若是实物补贴则会全部变为对消费品的购买,增加社会需求。同样,政府对给予补贴的商品和劳务的选择会对社会需求结构产生影响。,3、财政补贴对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影响,财政补贴本身是对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其实质就是将通过税收征收的财政收入转移支付给接受补贴者,改变原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其中,对居民个人的消费补贴,特别是对低收人者的补贴,其主要作用在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公平分配、保持社会稳定;对企业的生产性补贴,其主要作用在于增加社会有效供给、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三、我国财政补贴存在的问题,1、补贴规模过大,补贴范围过广,财政负担严重 2、对企业改善经营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四、我国财政补贴改革应注意的事项,1、财政补贴应适时、适度地调整其规模,优化补贴结构。2、财政补贴应与其他政策配合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3、规范财政补贴管理,提高补贴效率。,本章小结,概念:社会保障、财政补贴要点: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的影响,作业,结合案例谈谈你对社会保障的看法500-100 手写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