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复习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复习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课前预习无师自通,思考讨论1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答案:基因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2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对种群遗传的影响一样吗?为什么?答案:不一样。因为只有基因发生突变才能出现新基因,才能丰富基因库,改变基因频率,而基因重组只能增加基因型的种类。,3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吗?为什么?答案:不一定,一般情况下生殖隔离是由地理隔离形成的,但只有在地理隔离的时间足够长,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很大时才会形成生殖隔离。,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对种群概念的正确叙述是()A不同空间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B生活在同一地点的
2、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C一片水田中的所有鱼的总和D一个生态环境中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和,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其中的“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例如: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鲤鱼是一个种群,包括所有的大鲤鱼、小鲤鱼和鱼苗。这里必须具体到“鲤鱼”,而不能是“鱼”,因为后者还包括其他种类的鱼。答案:B,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B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C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解析:种群中全部的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3、叫做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发生了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答案:D,3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隔离,解析:地理隔离使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但物种的形成最终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即生殖隔离。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答案:B,4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物种是形态上类
4、似的、彼此能交配的、要求类似环境条件的生物个体的总和B物种是一个具有共同基因库的、与其他类群有生殖隔离的类群,C区分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的是看有无生殖隔离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有基因交流解析: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即使生活在一起也不会有基因交流。答案:D,5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动物胚胎发育早期死亡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ABC D解析:生殖隔离包括动物因求偶方式、繁殖期不同,植物因开花季节和花的形态不同而造成的不能自由交配;如能交配,但胚胎发育的早期死亡,或产生的杂种后代无生殖能力都属生殖隔离
5、。答案:D,6下面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解析: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其中既有控制不利性状的基因的减少,也有某些有利基因的增加和保存。因此D选项只是结果表述不全面。答案:D,7鹰和高山松鸡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进行()A能量交流 B相互竞争C共同进化 D相互选择,解析: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为:生物的进化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是自然环境对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进行定向的选择并逐代积
6、累的过程。鹰作为影响高山松鸡生存的环境因素,在它的作用下使得高山松鸡某些特征,如体色、敏锐性等变异得到积累和发展,导致高山松鸡的进化;,同时高山松鸡也是影响鹰生存的环境因素,在它的影响下,鹰的基因频率改变,鹰的某些特征,如目光锐利、喙尖呈锐钩状、钩爪等变异得到积累和发展,结果鹰和高山松鸡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都作为自然因素影响对方,进行了相互选择,从而发展了各自的特征。答案:D,8生物进化中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有利于下列何种情况的生物进化()A幼小生物 B生物个体C生物细胞 D生物物种,解析:自然选择以微小的不定向变异为原始材料,通过生存斗争来保存和积累有利的变异,经过许多代才能形成新的生物类型。
7、而生物个体在自然选择中可能被大量地淘汰,只有产生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才能生存下来并演变进化成新的物种,所以说,自然选择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生物物种的进化发展。答案:D,9在豚鼠中,黑毛对白毛是显性,如果基因库中90%是显性基因B,10%是隐性基因b,则种群中基因型BB、Bb、bb的频率分别是()A81%、18%、1%B45%、40%、15%C18%、81%、1%D45%、45%10%,解析:由于B的频率为90%,b的频率为10%,按哈代温伯格平衡可知:种群中基因型BB的频率为(90%)281%,Bb的频率为290%10%18%,bb的频率为(10%)21%。答案:A,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之一综合进
8、化论认为,生物进化论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可以定向改变种群基因频率的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C自然选择 D迁移,解析:基因突变本身具有不定向性,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都是可遗传的变异,它们仅仅是选择的原材料。他们都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种群中如果含A基因的个体比含a基因的个体更多地迁移到另一个地区,这个种群中A基因和a基因的频率就会发生相应地变化,但不会定向地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自然选择则可以定向改变。答案:C,11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方向,决定于生物变异的方向B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是基因频率变化的过程C研究物种间的差异,关键是研究它们能否交配产生
9、后代D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关键是研究一对雌雄个体的迁徙行为,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表明,生物进化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物种的标准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不同物种间有明显的形态差异,凡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一般能自由交配,并产生的后代是可育的,不同物种个体,一般不能杂交,即使杂交也往往不育。研究物种的迁徙规律,不能以一对雌雄个体来判断和证明。答案:B,1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系是()A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就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B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否定了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C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
10、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D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都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答案:C,二、简答题(共26分)13(13分)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繁多,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现有的物种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请回答:(1)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_;(2)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_的过程。,(3)_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若某一种群,由于生存环境的改变形成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之间已形成了_隔离,当形成了_隔离时,它们就会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答案:(1)种群(2)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3)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4)地理生殖,
11、(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这是生物进化的_。,(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1)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加剧。2)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 _。,3)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发生了
12、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_。,解析:(1)生物进化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2)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为一个种群,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3)种群中所有个体的全部基因为基因库。(4)由于过度繁殖,种群密度增大,种内斗争加剧。,性状的有利与有害是相对的,当环境缺少食物时,联趾个体适合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更适应环境。环境对生物性状的选择从分子水平看是对有利基因的选择,从而引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5)同一物种个体间的差异为遗传多样性,可用PCR技术扩增后检测其DNA碱基序列的差异。,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2)种群基本单位(3)基因库(4)1)生存斗争(种内斗争)2)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3)基因频率(5)遗传PCR(聚合酶链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