垭口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田间道路设计说明.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444953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垭口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田间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垭口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田间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垭口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田间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垭口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田间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垭口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田间道路设计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垭口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田间道路设计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垭口村等(2)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田间道路设计说明.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田间道路设计说明1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1.1 任务依据勘察设计合同。1.2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2)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6)公路水泥混凝上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3362-2018)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0)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2、(JTGC20-2011)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12)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2111-2019)13)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委法(2006)20号于印发)2技术标准及设计指标2.1 技术标准根据本项目沿线地形、地貌、地质等自然条件、建设条件以及相关政府单位的意见,本项月采用农村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5公里/小时,路基宽度采用3.8米(行车道宽3.5米)的组合形式。路基宽度:2三nJ?C2SMMS整修混凝三臼一道(3)I型设计图1:202.2 主要指标沿线其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表2-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标准名称标准单位规的规定采用标准说明1设计速度

3、公里/小时15152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米15103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米104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米1501505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米超高、加宽过波段长度156最大纵坡%12127最小坡长米45458路基宽度米4.53.89行车道宽度米3.03.510标准轴载KN10010011桥涵荷效级公路一11级公路一H级12大、中桥洪水频率1/501/5013路跳、小桥及涵洞1/251/25洪水频率0.15m(土路肩)+3.5m(行车道)+0.I5m(土路肩)见下图:要采用基本型,按宜线一圆曲线一直线或直线一圆曲线一直线的顺序组。受项目区域地形条件限制,平面线形指标较低。3.2.3路线纵断面布设路线纵断面

4、设计,首先根据既有老路纵断面,结合地形、地质、地物、桥涵、平交、管线、路基土石方平衡、路基稳定等诸因素,合理采用坡率、坡长综合设计,力求指标均衡,力求凸凹曲线设置合理,视觉顺适。路线纵断面设计不仅兼顾老路纵断面线形,同时考虑避免大填大挖,节约工程造价,尽可能做到挖填平衡,减少废弃方,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纵断面设计时,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控制设计,设计控制指标情况如下:最大纵坡12%,最小纵坡3.2%,最短坡长45m,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200m,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300m14沿线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特征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4.1 地形地貌项目区位于安富街道东北部,区内地貌类型以中低

5、山山城缓坡区为主,整体海拔北部高、南部低。由北向南逐级递降,海拔介于278.21米至587.30米之间,最高点位于城口村五社刘家院子,海拔为587.30米:最低点位于通安村十四社田间道上,海拔为278.21米。4.2 气候项目区所处地带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早,夏季气温高多伏旱,秋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连阴雨,冬季暖和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7C,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C,极低温为-3.8C,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82小时,平均移定通过12C的积温5433C:项目区总体光热水条件好,年均温度在17T8C,大于10,C的有效积温5126C,项目区无

6、霜期长,年平均霜期仅5.5天。年均降雨量为1111.3亳米,但是四季降雨不均,其中6-9月达到713.2mm,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合理安排气候资源,有利于作物繁育生长。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4.3 河流水系路线经过区域地表水山间溪沟和冲沟径流路径短,其流量有限,呈树枝状向马路河径流排泄。由于受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的影响,线路走廊区发育的溪沟般为“v”型沟谷,沟底坡降相对较小,地形坡度一般为515,大部分地段无明显的地表径流以梯田形式由上向下梯3.1 工程概述表3-1主要工程数量表序号工程项目单位施工图数量1路线长度公里3.0352路基土石方挖方千立方米18.773填方8.7503路基排水(土边沟

7、挖方)千立方米0.4194路面千平方米10.2275涵洞道Ij6用工防护千立方米1.07新增占地亩35.38平面交叉处5其中:新建涵洞11道,原涵利用1道。3.2 路线布设3.2.1 路线布设的原则本项目沿线地形、地质豆杂,经仔细研究,并结合业主的要求,在施工图设计路线测量阶段,我们确定了如下设计原则:1)在路线布设时,尽量与原路线型相吻合,为土地利用预留足够空间。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避让房屋,降低公路对沿线居民的影响。3)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树立节约资源的理念,利用老路,减少新征土地。4)坚持系统论思想,树立全寿命周期成本理念。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较高的平、纵面指标。5)

8、坚持质量第一,树立让公众满意的理念。总之路线布设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通过灵活设计和创作设计,实现“安全”、“环境优美”、“节约资源”、“质量优良”、“系统最优”的设计目标。3.2.2 路线平面布设根据项目建设要求,本路段设计车速V=15Kmh0路线设计按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14)、部颁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及相关地方条文的规定执行,结合地形、地质、工程量、拆迁赔偿、环境保护等具体问题进行路线平、纵面布设。本路段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主路面加宽:单车道路面采用第1类半加宽

9、值加宽。加宽过渡方式应在相应的缓和曲线全长范围内或紧接圆曲线起点或终点的直线段内进行,按其长度成比例增加的方式。当平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米时,在行车道内侧设置加宽:局部受限路段,为避免拆迁,根据业主要求考虑不加宽。7路基设计、施工工艺、参数、材料要求等说明7.1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路基设计洪水频率为1/25。沿河及受水浸淹的路基边缘高程,应高出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以及0.5m的安全高度之和。7.2路基设计标高路基设计标高采用未超高加宽前的路中线标高。7.3一般填方路基设计填方路堤基底视地形、土质、地下水位、填方边坡高度等不同进行相应处理。一般填方路段应进行清表处理,清除表

10、土厚度按0.30.5m计(应集中堆放,用于绿化或还耕),压实度不小于85%,夯实厚度以IOCm计:如原地面潮湿,采取工程措施,保证压实度:为保证路基边缘部分的压实度,路堤两侧填筑宽各增加50Cm进行填筑,碾压完毕后进行削坡处理。路堤填方路基压实标准采用重型压实标准,填料应逐层摊铺,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小于30cm、填石路堤上路堤小于40cm,下路堤小于60cm。台背及挡墙后的填料应有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一般采用碎石土。挡墙基底、涵洞基底换填和涵洞基底回填压实度耍求达到90-95%当地面横坡或沿路线纵向坡度陡于1:5时,填筑前应将原地面挖成宽度不小于2m、向内倾斜2蜴的台阶:当地面横坡陡

11、于1:2.5时,对路堤进行整体性滑移的稳定性验算,视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地基表层为松散土(旱地等),厚度不超过30Cln时,可清除杂草后碾压至90S压实度:当松散层厚度大于30cm,应将其翻开,分层压实至90%压实度。水田、堰塘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用排水清淤或晾晒压实。若水塘还保留一部分,则按浸水路堤的要求修筑。填上高度小于路基工作区深度的路基视为低填路基,设计按照低填路基处理。级排泄。5安全设施安全设施说明见相关章节6路基设计原则、路基横断面布置及加宽、超高方案的说明6.1 路基设计原则1)路基设计以安全、稳定为原则,兼顾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充分体现安全、环保、协调、舒适的设计理念。2)

12、路基设计应根据项目区的特点,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考虑机械化施工方法,应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简化施工环节,缩短工期,节省工程造价。3)路基横断面形式和几何形态应与项目区地形、地物、地貌等相适应,与周边人文、自然景观相协调。4)路基设计应根据公路所在地区的自然因素与地质条件,设计完善的排水设施和防护工程,采取经济合理的病害防治措施。5)边坡坡率应根据路基填土高度、填料类型、岩土性状、岩层产状、破碎及松散程度等确定。对于高填土路堤、陡坡路堤、深挖方路堑、顺层边坡等应进行稳定性验算,选择经济合理的治理方案。6)将动态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

13、化设计方案,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实施。6.2 路基横断面布置1) 一般路段路基横断面:0.15m(土路肩)+3.5m(车行道)+0.15m(土路肩)=3.8n6. 3路基超高平曲线半径小于15Om时均设置超高,超高过渡段应设在紧接圆曲线起点或终点的直线或缓和曲线上。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可将超高过渡段的一部分插入曲线,但插入曲线内的长度不得超过超高过渡段长度的半。超高渐变率采用1/100,超高旋转轴为路基中线。为利于路面排水,行车道单向横坡采用2%o超高旋转方式: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分别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

14、横坡值。6.4路基加宽c、地基表层应碾压密实,在般土质地段,一二级公路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三四级公路压实度不小于85%。当路基高度小于路面与路床总厚度时,清表后,地面高程仍然位于路床部分,应进行超挖井分层填筑压实,其处理深度不低于路ifif和路床的总厚度。7.6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处理7 .6.1陡坡路堤陡坡路堤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倾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0m,当陡坡路堤稳定性较好时,采取土工格栅、开挖台阶等措施处治:当路堤不稳定或其坡脚为软弱土基时,应采取反压、插板、换填、碎石桩、挡土墙、抗滑桩板墙等措施强化处理。8 .6.2纵、横向填挖交界半填半挖应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倾

15、斜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Onu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对挖方区路床08m范围内进行超挖回填碾压,并在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内铺设三层土工格栅。对于原地面松散风化层,应先消除再按设计开凿台阶。路基纵向填挖交界处,路床范围挖方段土工合成材料铺设长度不宜小于8m,填方段上工合成材料长度要覆盖过渡区(23m),延伸至一般填方区的长度不宜小于5m。岩石路段的路基填挖交界处,宜采用高强格栅,且应采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上或砂岩片碎屑填筑。当路基范围内有地下水时,为避免地下水渗入填方区软化路堤,填挖交界处应酌情设置排水盲沟,并于适当位置引出。土工格栅采用双向型,极限抗拉强度250KNm,2研巾长率时

16、抗拉强度220KNm.土工格栅(以下简称“格栅”)施工工序为:a.平整场地对地基土有其它配套处治措施(如设置片石排水沟,塑料插板等),则需完成这些措施后再进行土工格栅施工,并应保证与格栅接触的土层表面平整,无尖锐凸出物。b.格栅上下8cm以内的填料,或大粒径不得大于6cm。c.按设计拟定的位置,沿路基铺设格栅,并注意格栅浅度高的方向与主受力方向一致。在主受力方向上以避免链接,应根据设计长度确定格栅的裁剪长度,必须连接时要保证连接处的强度不低于材料设计抗拉强度。其他接缝采用I型钉连接的方法使格栅间连成整体,格栅间互相搭接宽度不小于20cm,不同层面的搭接位置应相互错开.格栅严禁扭曲、皱折、重叠,

17、铺设时应严格控制张拉力用手拉直,使格栅平顺均匀,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2.Om用U型钉固定于填方表面。d.填土在铺完格栅后,应及时填筑填料。每层填筑应按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对称进行,严禁先填路堤中部。填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土工格栅上,必须卸在已摊铺完毕的上面上,卸上高度填土路基,当边坡高度HW12.0m时,坡率为1:1.5坡到底;当边坡高度12.0mVH20.Om时,采用台阶式横断面型式,8.Om以上边坡坡率为1:1.5,8.Om以下边坡坡率为I:1.75,变坡处设LOm宽平台。护坡道:护坡道宽1.0m,均设外倾横坡3乐边坡平台:宽度为1.0m,均设外倾横坡3双地质勘测资料显示沿线土质较差,不宜直接

18、用于路基填方,填筑方式采用一层土(30cm)+一层石渣(30cm)方式进行回填。7.4一般挖方路基设计不论土质或石质挖方,都应首先清表,即清除树根、杂草和覆盖土,避免混入填料中。土质路堑根据挖方路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组成边坡的土体性质、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及土石方调配平衡等因素合理确定坡率。一般为1:0.751:1.5。岩石路堑根据挖方路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组成边坡的土体性质、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并结合岩体结构、结构面产状、风化程度和地貌形态及自然稳定边坡的情况对比确定。在完整性很好、倾角基本水平的石灰岩路段,可将边坡坡率降至1:0.3,一般石灰岩、白云质灰岩

19、、白云岩边坡坡率1:0.51:0.75,泥质灰岩、泥灰岩、混岩页岩1:0.751:1.0,局部将根据软岩的不利结构面的产状确定。路望边坡分级一般按IoIn一级进行,并尽可能将台阶设在各地层分界面处,每一级间设置平台。对于土质(或软质岩)边坡高度11220m、石质路堑挖方边坡高度H230m的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价,根据结果确定是否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并按深挖路基工点进行设计。陡坡地段的半填半挖路基,在挖方一侧宽度不足一幅行车道时,应将路床深度内原有土质全部挖除换填,以保证行车道内土基的均匀性。7.5地基表层处理a、楞定斜坡上地基表层处理:地面横坡缓于1:5时,在清除地表草皮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

20、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为1:51:2.5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0m,向内倾斜24%:当基岩面上的覆靛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盅层再挖台阶,当覆盅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保留。b、对于地表横坡陡于1:2.5地段的陡坡路堤,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或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对于稳定性差的路堤填方在基底软弱接触带附近设置土工格栅进行处理。压,以便形成单向超高坡度。在施工期间应经常检查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含水量不满足设计或规范要求,应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待符合要求后再继续施工。7.9.2路堤填筑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路堤两侧应超宽填筑50cm,路基填筑完成后再进行削坡处理。对于路堤基底,路堤填筑前先清

21、除表土,对于斜坡地形应做反挖台阶处理。填料应分层摊铺,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小于30cm,填石路堤上路堤小于40cm、下路堤小于60cm对于填石路堤,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度和压实控制标准,并且应该严格按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严格执行。填石路堤顶部最后一层填石料的铺筑层吼不得大于0.40m,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0mm,其中小于5mm的细料含量不应小于30%且铺筑层表面应无明显孔隙、空洞。台背及挡墙后的填料应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和压实性,一般采用挖余石渣进行回填。7.9.3路堤与结构物基底的压实路堤基底在填筑前应进行压实:一般路堤施工,压实度不小于85%。

22、部分高填方路堤在填筑前进行强夯处理。挡墙基底、涵洞基底换填和涵洞、通道基底回镇后的压实度要求达到9095机桥台、涵洞、通道与填方路堤连接处按23倍路基填上高度设置过渡段,其路基压实度为96乐桥台与填方路堤连接处应作特殊处理。7.10路基支挡、加固及防护工程设计说明为防止路基病害,保证路基稳定,改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根据沿线气候、水文、地形、地质条件及筑路材料的分布情况等,本项目采用了挡土墙、护肩等多种工程防护措施。7.10.1 防护工程设置一般原则(1)在挖方边坡段,对于土质松散、强风化岩石等不稔定的边坡地段采用放缓边坡,采用锚杆框架梁护坡等对坡而进行防护:对于边坡较高、稳定但又易碎落、崩塌

23、的岩石深挖方路段,采用TBS植草(灌)防护;对于较缓的稔定土质边坡采用三维网喷播植草防护。(2)填方地段,对于直接放坡地段,一般采用喷播草、灌籽护坡对坡而进行防护:对于横坡较陡、填方边坡坡脚不易收坡,且路基压实困难,路基不易稔定路段,采用仰斜式路肩挡土墙进行支挡防护:在沿河地段和局部地势低洼处排水不畅地段,为防止水流冲刷应采用实体式护坡进行防护,边坡坡脚可设置护脚,隔断路基以外的水源。7.10. 2路基挡土墙不大于lm.切车辆、施工机械不得克接在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走,只容许沿路堤轴线方向在土面上行驶。e.反卷格栅在第一层填土达到预定厚度并经碾压到设计压实度后,将格栅反卷回包2m绑扎于上一层土工

24、格栅上,并人工修整锚固,在反卷端外侧培土LOm,保护格栅,防止人为破坏。f按上述工序完成了一层格栅铺筑,并按同样方法步骤进行其它各层格栅铺筑。所设格栅铺完后,即开始上部路堤的填筑。1.1 7低填浅挖路基设计路堤高度H1502N9015无论是挖方路床还是填方路床,为了保证路面各结构层厚度均匀和排水的需要,路床表面必须做成与路面一致的路拱横坡。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达到上表的规定。碾压时压实机具应先轻后重,压实速度宜先慢后快,在直线路段压实机具的运行路线应从路缘向路中心,再从路中心向两旁顺次碾压,以便形成路拱;弯道设有超高坡度时,由低一侧向高一侧碾定,使三维网紧贴坡面;将按配方调制后的粘土

25、用喷浆机自上而下喷敷在坡面上,喷射厚度不小于8cm,并确保坡面平整,无网包外露、空包或压包现象:将草籽混合料用喷射机喷播,喷射厚度不小于7cm,喷播过程应连续;应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草籽,并掺加适量灌木籽:喷播后,在坡面覆盖无纺布,以保持坡面水分,减少降雨对种子的冲刷,并在草籽生长期间适当浇水、补种、清除杂草和防治虫害等。B.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质量检查标准:喷播后5IOd,草种陆续发芽,达85%以上,喷播区域呈现绿色:30d后,草坪覆盖率在75%以上,平均高度IOCm以上,可初步防止普通降雨对表土的冲刷;验收标准:施工完成后3个月进行验收,要求坡面平整,植草覆盖率在90%以上,草生

26、长均匀,颜色正常,平均高度达15Cm以上。7.11路基、路面排水设计说明7.11.1路基排水路基排水系统由排水沟、边沟、截水沟、急流槽等组成。路基排水不与农田灌溉、水塘鱼池相干扰,易产生积水的地区均置涵洞排水。一般路段边沟和排水沟采用普通尺寸,边沟为0.,加X0.4m梯形。边沟、排水沟详细尺寸、设置段路和相关工程数量详见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和路基、路面排水工程设计图。当挖方边坡山坡汇水面积较大时设置截水沟,将水流引离路基。路基填挖交界处,路堑边沟沟底标高与路堤排水沟沟底标高落差较大时,设置急流槽将边沟水引入到排水沟。其设置的一般原则:全挖路堑中段若处于竖曲线变坡处,在两端边沟出口均设置;全

27、挖路望两端边沟出口有一端处于上坡或下坡,则在低的一端设置。半填半挖路塑路段急流槽的设置参照上述要求执行。路基排水汇水通过设置急流槽引入到临近排水沟附近的沟渠中。急流槽设置的地点除按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数量表中具体位置设置外,还可根据现场施工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7.11.2路面排水路面排水主要采用分散排水方式,对填方边坡大于8m的通过路基护坡上的泄水槽等排出路基。(1)本次挡土墙设计系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及车辆荷载标准进行计算,设计汽车荷载等级:公路一II级。(2)本项目根据地质情况采用仰斜式路肩墙或衡重路肩墙。当墙高2mWH8m时,墙身及基础采用M7.5浆砌也30块、

28、片石;当墙高8mVHW20m时,墙身及基础采用C20片石碎。挡土墙砌筑材料强度要求:片石强度不低于MU30,厚度不小于15cm。(3)挡土墙伸缩缝沉降健宽23cm,每隔1015m设置一道,缝内沿墙顶、内、外侧填寒沥青麻紫或沥青木板,塞入深度不小于20cm。(4)泄水孔尺寸为IOXlOcm方形孔或小IOCm圆孔,最底排在离地面或常水位0.3m以上,间隔23m上下排交错布置。进水孔底部铺设20Cm厚的夯实粘土层,枯土层上设50Cm碎石反滤层(外包土工布)O(5)设计要求地基承载力20.25MPa,基底摩擦系数不小于0.3,墙背填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基础底面埋置深度应满足:土质地段、软质岩石地段为

29、天然地面线以下不小于LOOm,受水冲刷地段应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0m,硬质岩石地段为风化层以下05m。按照以上原则,施工时如发现地基容许承载力不够,应予调整或采取处理措施。(6)当墙背地面横坡21:5时,须开挖成向内倾斜的台阶。挡上墙应分层砌筑,每层砌筑高度不大于1.2m,砌体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能分层回填碟压,两者不同步进行。碾压时压路机边缘距挡土墙内侧不小于L5m,此范围内用人工夯实。(7)挡土墙两端除接护肩外,应伸入填方路堤不小于75cm。7.10. 3护肩当零填路基为收缩路基减少占地,或半填半挖路基填方高度不大但边坡伸出较远不易填筑时,可以修筑护肩。护肩高度一般不大于2.O

30、m.(1)护肩的内外坡面均直立,基底面以1:5的坡度向内倾斜。(2)护肩全断面采用M7.5砂浆砌MU30以上片石,增顶为25cm厚C20混凝土预制块。7.10.4 加固路肩沿线未设置挡土墙、护肩、桥梁的填方路段,应修筑加固路肩。加固路肩一般顶面宽度为25cm,高度为25cm,采用C20混凝土加固路肩。7.10.5 喷播植草、三维网啧播植草A.施工流程及注意事项修整坡面使之达到设计坡比,并确保坡面平整;从坡顶开始自上而下铺设三维网,前后两网之间的搭接长度大于IoCm,对坡面用锚钉固面层类型:水泥混凝土自然区划:本路段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2区设计标准轴载:BZZ-100交通等级:轻交

31、通等级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0年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18.3 土基回填模景填方及土质(含软质岩)EO5:30MPa,挖方路段E0N45MPa;8.4 路面结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10年,设计基准期内车道所承受的标准轴载BZZTO0,为轻交通等级。结合当地气候、水文、筑路材料、地质条件及老路路况等情况,经结构计算和分析比较,各结构层厚度如下:面层:C25水泥混凝土路面,厚度20CnU垫层:10Cm厚碎石找平层。8.5路面材料要求8.5.1 水泥混凝土面层设计以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产生综合疲劳损坏作为设计标准,以纵缝边缘中部作为临界荷位,综合疲劳应力不高于水泥混凝土板的弯拉强度作为控制指标,对路

32、面厚度进行了计算。中湿段的路面总厚度不小于水泥混凝上路面的防冻最小厚度。单车道路面混凝上基本板块尺寸为4m3.5m(长X宽)。水泥混凝上板厚均为20厘米,设计弯拉强度不小于4.5MPa,路面面层弯拉弹性模量为EC=29GPa,要求使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和道路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为32.5号,所用石料必须满足有关规范对石料强度指标的技术要求,砂的细度模数宜在2.0-3.7之间。路面的抗滑以构造深度不低于06mm,混凝土水灰比不大于0.48,掺用的外加剂应经配合比试验应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假缝上部的槽口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构造物横穿公路时,构造物顶面至板底距离小于120Cm时,其顶面及两侧各

33、6m范围内的混凝土面板采用钢筋网补强。8.5.2 材料要求(1)水泥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灰质硅酸盐水泥均可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本项目路段路线纵坡均大于O.3%纵向排水顺畅,局部地方若出现排水雍堵,在施工时适当调整沟底标高。7.12 改移沟(集)路段路基设计当路线与农田排濯沟(渠)发生干扰时,一般将排灌沟(渠)平行改移至路基边沟外侧1.03. OIn处设置,并与原沟(渠)或涵洞进出水口顺适连接,以确保灌溉设施畅通。改移沟(渠)尽量不与边沟合并,同时应加强改移沟(渠)防渗漏的措施,以阻止因水长期浸泡改移沟(渠)而导致路基强度的衰减。7.13 取土、弃土设计方案,环保及节约用地措

34、施7.13.1 取土、弃土设计方案道路取弃土方案应结合地块土地整理项目o7.14公路用地范围按部颁JTGBOI-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L0.5条的规定,本项目公路用地范围为路堤两侧排水沟外边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Im范围:路堑坡顶截水沟边缘(无截水沟时为坡顶)以外Im范围。桥梁、隧道路段用地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用地范围。8路面设计8.1 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O1-2014(2)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J)40-20

35、11(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3420-2020(7)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10)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 D33-2012(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T 3311-20218.2 主要设计指标及参数车行道:单车道水应洁净、不含有害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对水质有疑问时,应检验下列指标,合格者方可使用。硫酸盐含量(按S*计)小于Ooo27二含盐量不得超过005织/二PH值不得小于4。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9路面施工要求

36、9.1水泥混凝土施工要求(1)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拌和、运输、摊铺及养生,应按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关规定办理。(2)在浇筑混凝土面层前,应将路基表面浮土清楚,本次设计暂定清除浮土厚度为IOc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本次设计中需曾加错车道,扩款路基2m,扩宽路基产生的土石方记录数量微量,记录在路基清除浮土数量中。施工气温()滑模摊铺(h)碾压铺筑(h)591. 51. 010-191. 250.820 291.00.630 350. 750. 4混凝土拌合物出料到运抵现场允许最长时间(3)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其容量应根据掩铺机械的性能、工程量和施工

37、进度配置。混凝土混合料的运输宜采用自卸汽车,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合料从搅拌机出料后运到铺筑地点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应根据试验室的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表6.4条的规定,可参考表3-6装运混合料,应防止漏浆和离析,豆季和冬季应有遮盖或保温措施,卸料不宜高于1.5m。(4)使用小型机具施工时,模板宜采用钢模板,也可采用质地坚实变形小的木模板。模板应连接牢固、紧密,不允许漏浆,模板宜于水泥碎面板同高,并应按要求的坡度和线向安设。混合料摊铺前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5)混凝土混合料可采用人工摊铺

38、或小型机具摊铺。摊铺时应连续均匀地进行,以保证摊铺质量。(6)凡不能用机械摊铺的区域,经监理工程师批准也可用人工摊铺。摊铺应在整个宽度连在6小时以上者,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2)细集料细集料应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使用的砂应不低于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11级。细集料的级配要求应符合规定,宜使用细度模数在2.0-3.5之间的中砂。同一配合比用砂的细度模数变化范围不应超过0.3。细集料级配范围砂分级方筛尺寸(mm)0.150.300.601.182.364.75累计筛余(以质量计)()粗砂90-10080-9571-8535-655

39、-350-10中砂90-10070-9241-7010-500-250-10细砂90-10055-8516-400-250-150-10(3)粗集料粗集料应使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粗集料级别不低于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H级。不得采用不分级的统料,应按最大公称粒径的不同采用2-4个粒级的集料进行掺配,并应符合下表合成级配的要求。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19.0mm,碎卵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26.5mm,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应大于31.5mm。粗集料线配范围xX粒径级类型配、X方筛孔尺寸(mm2.364.759.5016.019.026.531.537.5累计筛余(

40、以质量计)酚合成级配4.95-10085-10040-600-104.75-19、95-10085-9560-7530-450-504.75-26.595-10090-10070-9050-7025-400-504.75-31.595-10090-10075-9060-7540-6020-350-50粒级4.75-9.595-10080-1000-1509.5-1695-10080-1000-1509.5-1995-10095-10040-600-15016-26.595-10055-7025-400-10016-31.595-10085-10055-7025-400-100(4)水纵向缩缝可

41、全部硬切缝,最长时间不宜超过48h0建议采用常温施工式聚氨醋填缝料,具体要求如下:聚氨酯填缝料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失黏-固化时间(h)12弹性复原率()275流动性(mm)0(T(TC)拉伸量(mm)225与混凝土粘结强度(MPa)0.30.6粘结延伸率(%)400(12)接缝1)横向缩缝a、横向缩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并符合图纸要求。b、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法施工。当混凝上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采用切割机进行切割。2)胀缝a、张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并符合图纸要求。b、胀缝的缝隙宽度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隙上部应浇筑填缝料,下部应设置胀缝板。c、胀缝传力杆的活动端,应

42、在缝的两边交错布置,固定后的传力杆必须平行于板面及路面中心线,其误差不得大于5uno(13)横向施工健a、每天工作结束或浇筑工序中断超过30min混凝土已初凝时,应设置平接横向施工缝。b、横向施工缝的位置宜与胀缝或缩缝设计位置吻合,与路面中心线垂直。c、多车道路面的施工缝应避免设在同一横断面上。(14)填缝a、混凝土面板所有接缝凹槽都应按图纸规定,用填缝料填健。填缝材料和填缝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b、健槽应在混凝土养生期满后及时填缝,填缝前必须保持缝内干燥清洁,防止砂石等杂物掉入缝内。填缝前应经监理工程师检查。c、填缝料应与混凝土缝壁粘附紧密,其濯注深度宜为缝宽的2倍,当深度大于30-40m

43、m时,续进行。中途如因故停工,应设施工缝。摊铺厚度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采用人工摊铺时,严禁抛掷和楼耙,以防离析。(7)对混合料的振捣,每一位置的持续时间,应以混合料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砂浆为准,不宜过振。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随时检查模板有无下沉、变形或松动。(8)做面时严禁在混凝土面板上洒水、撒水泥粉,当烈日暴晒或干旱风吹时,宜在遮荫棚下进行。表面抹平后应按图纸要求的表面构造深度沿横坡方向采用拉毛处理,应保证混凝土路面的抗滑要求。(9)在纵坡大于7%的路段,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时,可采用人工进行拉毛。拉毛沟槽的几何尺寸,槽深为3.04.0廊,槽宽为5.0mm,槽间距12mm25mm。(10)混凝土板做面完毕,应及时养生。养生应根据现场情况和条件选用湿砂养护或喷洒塑料薄膜养护剂等方法,并经监理工程师同意。(11)切缝切缝方式应根据本路气温条件选择适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规定的三种切缝方式中的种,本路除冬季施工叔夜温差1015时,可采用软硬结合切缝外,其余应采用硬切缝,温度小时乘积建议采用300温度小时。横向缩缝、施工缝上部的槽口,应采用切缝法施工。切缝方式有全部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