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454345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籍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地籍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地籍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地籍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地籍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籍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籍调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福建省城镇、村庄地籍调查,福建省省级土地登记中心 林 辉 2007年10月22日,第一章 概 述1.1 地籍制度概述1.1.1 地籍的概念 地籍是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质量、权属和用途等土地状况的簿册。1.1.2 地籍的特点 地籍的特点:空间性、法律性、精确性、延续性。1.1.3 地籍制度的形成 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现代地籍)1.1.4 地籍的研究对象:对土地产权、界址、数量、质量和用途的确定和变化规律的研究。1.1.5 地籍管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信息管理。1.1.6 地籍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测绘和法律是地籍管理的最基本手

2、段。,1.2 地籍调查概述1.2.1 地籍调查的概念:地籍调查是指依照国家的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宗地的权属、界线、面积、用途和位置等情况,形成数据、图件、表册等调查资料。为土地注册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一项技术性和法律性的工作。1.2.2.地籍调查的主要内容:1.2.2.1 权属调查 通过对宗地权属所涉及的界线的调查,在现场标定土地权属界址点、绘制宗地草图,查清土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为地籍测量提供工作草图和依据。,1.2.2.2 地籍测量 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测量宗地权属界线、宗地的形状、土地分类界线、计算面积,测绘地籍图和宗地图等工作。1.2.3 地籍调查的分类:按

3、地籍调查工作阶段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按地籍调查的工作区域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村庄地籍调查。,1.3 初始地籍调查概述1.3.1 初始地籍调查的概念 初始地籍调查是初始土地登记前的区域性普遍调查。1.3.2 初始地籍调查的内容 初始权属调查和初始地籍测量即:为开展初始土地登记工作而开展的某特定区域的权属调查和测量。1.3.3 初始地籍调查的对象 城镇郊区、集镇、国有农、林、牧、渔场和农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非农业建设用的。城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用地。,1.3.4 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 准备工作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文字总结资料整理检查验收1.4 变更地籍调查概述1.4.1 变更地籍调查的

4、概念 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之后,为满足土地变更登记和设定登记的要求,适应日常地籍管理工作的需要和保持地籍资料现势性而进行的地籍调查工作。1.4.2 变更地籍调查的作用和特点1.4.2.1 作用:满足变更土地登记和设定登记得需要;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复核初始地籍调查成果,提高初始地籍调查成果的可靠性。,1.4.2.2 特点:调查地块分散、调查发生频繁、调查范围小、检核性强、精度要求高。1.4.3 地籍变更的内容1.4.3.1 界址发生变化的变更1.4.3.2 界址未发生的变更 土地使用权转移、宗地内部土地状况的改变、宗地面积的复核等等。,1.5 土地分类体系1.5.1 土地分类的依据:1.5

5、.1.2 按土地的自然属性分类,如地貌、植被、土壤等;1.5.1.2 按土地的经济属性分类,即在经济活动中人们所赋予土地的使用的经济价值;1.5.1.3 按土地自然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类;现行土地分类就是综合分类,它是依据土地用途、利用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1.5.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第二章 初始权属调查2.1 权属调查的准备工作2.1.1 确定调查范围、制作调查工作底图 确定调查范围图件比例尺:1:5000或1:10000,调查工作底图比例尺:1:500或1:1000。2.1.2 划分街道、街坊和宗地2.1.2.1 划分街道、街坊 先划分街道行政区划范围,后在街道范围内划分街

6、坊,一个街坊不宜超过100个宗地。2.1.2.2 划分宗地 宗地是指被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当一个宗地有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称为共用宗(混合宗)。共用宗有两种形态,全部共用和部分共用。,2.1.2.3 宗地划分的原则 两个以上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无法划分相互间的界线的应划为共用宗。特大型宗地内有明显不同用途的土地(如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可以根据用途划分宗地。地块内有公共道路或河流穿过时应划分为若干宗地。2.1.2.4 预编地籍号 地籍编号一般按街道-街坊-宗地三级编号,各级依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顺序编订。2.1.2.5 调查通知2.1.2.6 实地调查,2.2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 宗地权属状

7、况调查指调查人员在接受土地登记人员转来的申请文件后,现场调查宗地的土地使用者性质、土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情况、宗地使用情况(含共同使用情况)、他项权利状况、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上的土地使用者和申请书上的土地使用者一致性、土地实际用途与批准用途及申请书上填写用途一致性等进行调查、核实。现场填写地籍调查表,收集有关权属证明材料。2.2.1 土地使用者及土地权属性质调查2.2.2 土地权属来源情况、使用权类型2.2.3 土地用途、坐落及共有使用权情况调查2.2.4 他项权利调查,2.3 界址调查 界址调查指对相邻各方(双方)的土地界线状况所进行的实地调查。2.3.1 界址调查的程序2.3.1.1 本宗地

8、、相邻宗地土地使用者和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认定土地权属界线,或土地使用者分别和调查人员到场认界。2.3.1.2 界址认定后,对认定的界址设定界标,现场绘制宗地草图,勘丈界址边长及关系边长,并将界标种类、现场界址调查勘丈成果填写到地籍调查表上。2.3.2 界址认定的要求2.3.2.1 单位用地一般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个人用地由户主出席指界,法人代表和户主不能出席指界的,由其委托的代理人出席指界。指界时单位用地指界人应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和指界人身份证,个人用地出具本人身份证。委托代理人指界的,指界人应出具委托书和身份证。,2.3.2.2 共用宗应委托代表指界,并在指界时出具指界委托书和指界人身份

9、证。2.3.2.3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指界人应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户主不识字的可以由调查员代签,户主按手印。2.3.2.4 建设用地文件图件完整,对少批多占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红线范围确定,同时应标定实际使用的范围,并在地籍调查中进行记载。代征的市政道路等用地,应根据批准文件和红线图划定后扣除代征面积和范围。2.3.2.5 历史用地、权属材料不全宗地,一般按照使用现状确定界址。2.3.2.6 宗地界线有争议的,应进行现场调解,调解不了,应在权属调查记事栏记载争议的原由,在宗地草图上表明争议的界线范围。2.3.2.7 共用宗能够分清宗地内各独自使用部分的,应划清各自使用的范围界线,并进行指

10、界。2.3.2.8 宗地界址点原则上应设置界标。,2.3.3 对指界人缺席或不指界的处理2.3.4 界址标志设置2.3.4.1 界址标志设置的作用 1、防止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过程中对界址点的判定差错,保障勘丈绘制宗地草图和地籍测量的精度。2、界址标志是土地使用人使用土地的一个法律凭证,是处理土地界线纠纷的一个依据。3、有利于减少违法占地和土地界线纠纷。4、有利于地籍的日常管理工作。界标种类和使用范围 1、混凝土界桩、石灰界桩。2、带铝帽的钢钉界桩。3、喷漆界址标志,2.4 地籍编号 地籍编号指对宗地的索引顺序的编排。2.4.1 地籍编号的原则 适应性、唯一性、统一性、扩展性、更新性、实用性2.

11、4.2 地籍编号的方法 原则上以县级为单位进行:街道(乡镇)-街坊(村)-街坊宗地 对于设区的城市:区街道(乡镇)街坊(村)-街坊宗地,2.5 绘制宗地草图 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2.5.1 宗地草图的作用 检核宗地的几何关系,保证地籍成图质量。计算规则图形的宗地面积。日常地籍管理,如恢复界址点、处理土地权属纠纷等。2.5.2 宗地草图内容 本宗地和相邻宗地的地号和门牌号。本宗地和相邻宗地土地使用者名称。本宗地和相邻宗地相关的界址点、线和界址点编号。界址线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和条件距离。确定宗地界址位置所必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指北针、丈量者、丈量日

12、期。,2.5.3 宗地草图绘制要求2.5.4 宗地草图的绘制方法2.6 地籍调查表2.6.1 地籍调查表的格式和内容2.6.2 地籍调查表的填写要求 1、内容填写原则上不得空项。2、填写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许划改一次,划改处加盖划改人私章,以示负责;全表划改不得超过两次。3、填写应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字迹工整、清晰。4、不得使用谐音字、未经国家批准简化字或缩写名称。5、地籍调查表一宗地一个使用者填写,共用宗按使用者个数逐户填写。6、界址调查表可以续页,宗地草图可以附贴,续页和附贴应加盖公章。,第三章 初始地籍测量3.1 概述3.1.1 概念 初始地籍测量是指在初始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利用

13、测绘仪器,以科学的方法,在调查区域内建立地籍控制网,测量每宗地的地籍要素,绘制地籍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3.1.2 初始地籍测量的内容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3.1.3 地籍控制测量3.1.4 地籍细部测量 地籍细部测量是指在地籍平面控制网的基础上,测量每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及地类界线等,测绘地籍图、绘制宗地图、量算并统计土地利用分类面积和土地使用权面积。,3.1.5 初始地籍测量方法及其特征 解析法:所有界址点都用实测元素按公式解析计算其坐标。为了保证地籍调查的精度,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部分解析法:只有部分界址点(通常是街坊外围的界址点及街坊内部明显界

14、址点)是用实测元素按公式解析计算其坐标,其余界址点位不测界址点的坐标,界址点位置依靠图解勘丈法确定。当街坊内部建筑物密集,采用解析法地籍测量有困难时,可以采用部分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图解勘丈法:不用实测元素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全部界址点位置应用勘丈的数据确定,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采用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采用图解勘丈法进行地籍细部测量精度较低,很难满足地籍管理的需要,在条件成熟时,应采用解析法进行地籍细部更新测量。,3.2 地籍控制测量3.2.1 地籍控制网的基本要求 1、精度上满足界址测量坐标精度的要求,密度上满足辖区内地籍细部测量的要求,点位埋设上

15、满足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2、控制网坐标系统尽量采用国家统一的坐标系,充分利用国家控制点的成果,使地籍控制网成为国家网的组成部分。3.2.1 首级和加密地籍控制网的布设3.2.2 地籍图根控制网的布设精度要求,3.2.3 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几点特殊规定 1、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3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2、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但不得用该导线的边长及方位作为起算数据布设低一级导线或支点。3、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或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总长允许放宽,但这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而相

16、对闭合差:一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5000,二级地籍图根导线不得大于1/3000。,3.3 测定界址点、界址点的测定方法 解析法:利用地籍控制点起算数据(坐标、方位角)及实际观测数据(角度、距离),按公式计算界址点的坐标。图解法:利用量取界址点之间、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的关系距离在图上确定界址点位置,界址点的坐标可以在图上图解获得。3.3.2 解析法测定界址点 极坐标法、截距法、距离交会法、直角坐标法、前方交会法,3.3.3 界址点测量精度,3.4 测绘地籍图3.4.1 地籍图的概念 地籍图是土地管理的专题图,它首先要反映包括行政界线、地籍街坊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地籍号、面积、坐落、

17、土地使用者和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地籍要素;其次要反映与地籍有密切关系的地物及文字注记。3.4.2 地籍图的内容 地籍图三要素:地籍要素、地物要素、数学要素。地籍要素:行政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号、地籍号、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名称等。数学要素:大地坐标、内外图廓线、坐标网线及坐标注记、控制点点位及其注记、比例尺、地籍图分幅索引、本地籍图分幅编号、图名及图幅整饰等内容。地物要素:建筑物、道路、水系、地貌、土壤植被、注记等。,3.4.3 地籍图的分幅和精度要求3.4.3.1 地籍图的分幅 基本地籍图应选用0.07mm经过热定型处理,变形率小于0.02,图幅规格为40cm*50cm 或 50cm*50

18、cm。3.4.3.2 地籍图的精度要求 地籍铅笔原图精度要求: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点关系距离的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依据勘丈数据装绘的上述距离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3mm。宗地内部与界址边不相邻的地物点,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勘丈,其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得大于图上0.4mm。,3.5 宗地图的制作3.5.1 宗地图的概念 宗地图是描绘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图件。它是地籍测量工作的后阶段,对界址点坐标进行检核后,确认准确无误,并且其他的地籍资料也正确收集完毕的情况下,依照一定的比例尺制作成的反映宗地实际位置和有关情况的一种图件。3.5

19、.2 宗地图的作用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经过土地登记,是土地权利人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凭证,是处理土地权属(界线)问题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图件。,3.5.3 宗地图的主要内容 1、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编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2、本宗地界址点及其点号、界址线及其边长,本宗地内建构筑物;3、相邻宗地和本宗地有关的界址线、建构筑物;4、和本宗地相邻的道路、街巷、水系及其名称;5、比例尺、指北方向、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期。3.5.4 宗地图的制作方法1、蒙绘法2、缩放绘制法3、计算机制图法4、蓝晒复制法,3.6 面积量算3.6.1 面积量算工作内容 对宗地而言:宗地面积、

20、宗地内各地类面积、宗地内建筑占地 对调查区域而言:调查区域内各种地类的面积,包括为确权的宗地,如公共道路、绿化、河流等等地类的面积。土地面积的统计和汇总:包括各种权属面积的汇总、各种地类面积的汇总等等。3.6.2 面积量算的方法3.6.2.1 解析法(坐标计算法和几个图形计算法)坐标计算法、规则图形面积计算法,3.6.2.2 图解法 图解坐标计算法、求积仪法、方格网法量算土地面积。3.6.3 面积量算的要求3.6.3.1 采用图解法面积量算应有检核,两次量算较差应满足下式:3.6.3.2 采用部分解析法地籍细部测量时,应采用解析法计算每个街坊面积,以街坊面积控制街坊内各宗地面积之和,面积较差小

21、于1/200时,将误差分配到各个宗地,完全用实测数据计算面积的宗地可以不参加平差。,3.6.3.3 采用图解法地籍测量时,首先以图幅作为理论面积为首级控制到街坊,图幅内各街坊面积之和与图幅理论面积之差小于0.0025p(p为图幅理论面积),将闭合差按比例配赋给各街坊。然后以平差后街坊面积控制街坊内宗地或地块面积,其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100,在误差允许范围按比例将误差数分配给各宗地或地块。,3.6.4 宗地面积量算的项目及关系3.6.4.1 一个权利单人独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宗地量算项目有: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其他面积。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其他面积3.6.4.2 共用宗地量算项目有:宗地

22、面积、权利人用地面积、分摊建筑占地、分摊共用面积、其他面积。权利人面积分摊建筑占地+分摊共用面积+权利人其他面积。,第四章 文字材料编写和成果验收4.1 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的编写 技术设计书主要内容包括:1、调查区域的基本情况:调查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行政隶属、用地概况、技术方案编写的依据、地籍调查工作程序、人员组成、经费安排、时间计划等。2、权属调查方案:确权的规定(依据)、工作用图、调查区的划分、地籍编号的要求、调查指界方法和要求、界标设置要求、宗地草图勘丈方法及要求。3、地籍测量技术设计:已有控制点及其成果资料的分析和利用、控制网采用的坐标系统、控制网的布设方案、控制点的埋设要求、各项

23、技术参数的改正、观测方法、计算方法、采用的数据采集软件、界址点的观测方法及精度要求、地籍图的成图方法、地籍图的比例尺、面积量算方法及精度要求等。4、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分工和衔接技术要求。5、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4.2 地籍调查技术总结的编写4.2.1 概述 概述的内容包括:调查区概况、地理位置、用地特点、宗地密度、作业时间等;作业依据、政府文件、技术规程及规范、资料搜集及利用情况等;队伍情况、权属调查人员的情况、培训情况、地籍测量队伍情况、技术力量、设备等情况;工作量的统计、培训时间、权属调查时间、控制测量及细部测量时间等;完成的主要成果、控制网覆盖的面积、各等级控制点数、完成的测区面积、

24、调查的宗地数、测定坐标界址点数和地物点数、地籍图份数、宗地图份数及面积统计成果等。4.2.2 权属调查 权属调查的技术总结主要内容包括:权属调查的实施方案及技术路线;界标设置方法;界址边长及关系距离的丈量方法;宗地草图的绘制方法;地籍调查表的填写要求。,4.2.3 地籍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及地籍细部测量的技术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坐标系统的选择(包括投影带、投影面的选择);点位情况(包括埋石,主要有无盘石,用哪一种标志,标石质地等)、埋设深度与方法、点之记或点位说明情况,经验与建议;采用的仪器设备及其检校情况;施测情况,平差方法及精度评定;界址点测定方法;制作地籍图的方法,内容的取舍标准,图的分幅

25、与编号等;面积量算方法,面积统计结果;宗地图制作方法;界址点的精度评定。4.2.4 施测过程中技术问题的处理4.2.5 提交成果目录,4.3 地籍调查工作报告的编写 地籍调查工作报告中工作组织、计划、经费是报告应反映的主题。报告应准确地反映整个工作过程的组织、计划、程序。报告应说明通过调查是否查清了土地权属、界址、用途、面积等。报告本身语言应简练,经验教训的分析应具体、确切。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情况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2、领导机构的形成、职责、准备工作,人员的组成,与其他部门关系的协调及组织实施等;3、工作计划时间安排、经费安排、工作进度;4、工作程序、调查工作的流程;

26、5、工作质量、调查成果质量的评定;6、体会与建议。,4.4 地籍调查成果的检查验收制度4.4.1 总则 初始地籍调查成果实行作业员自检、作业组互检、作业队专检、省级验收的三检一验制。4.4.2 成果检测内容4.4.2.1 控制点点位精度4.4.2.2 解析界址点点位精度4.4.2.3 界址点、地物点间距精度4.4.2.4 宗地草图的精度 4.4.2.5 地籍图的图面精度,4.4.3 成果的评定内容 成果评定内容为:文字材料、权属调查、控制测量、地籍要素测量、地籍原图及着墨二底图等五个部分。4.4.4 成果评定标准 根据成果评定内容,总分大于95分为优;总分大于85分为良;总分大于80分为合格。

27、,第五章 变更地籍调查5.1 地籍编号的变更 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无论宗地分割或合并,原宗地号一律不得再用。分割后的各宗地,以原编号加支号顺序排列;数宗地合并后的宗地号,以原宗地号中的最小宗地号加支号表示。如:18号宗地分割成三块宗地,分割后的编号分别为18-1,18-2,18-3;如:18-2号宗地再分割成2块宗地,则编号为18-4,18-5;如:18-4号宗地与10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10-1:如18-5号宗地与25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18-6。如有多块宗地的一部分合并成一宗,如6、7、8、9号宗地的一部分合并成一宗,则合并后的宗地编号为6-1,6、7、8、9号剩余部分宗地相应变为6-2、

28、7-1、8-1、9-1。,新增宗地地籍号的变更应分两种情况:若新增宗地划归原街道、街坊内,其宗地号须在原街道、街坊内宗地最大宗地号后续编;若新增宗地属新增街道、街坊,其宗地号须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规定编号,新增街道、街坊编号须在调查区最大街道、街坊号后续编。5.2 地籍图变更 当一幅图内或一个街坊宗地变更面积超过1/2时,应对该图幅或街坊进行基本地籍图的更新测量,重新测绘地籍铅笔原图。5.3 宗地图变更 宗地图是土地证书的附图,变更地籍测量时,无论变更宗地界址是否发生变化,都应依据变更后的地籍图或宗地草图,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有关规定重新绘制宗地图。原宗地图不得划改,应加盖“变更”字样印章保存。

29、,第六章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城镇、村庄地籍调查6.1 具体工作任务和时间要求6.1.1 工作任务6.1.1.1 查清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状况,统计汇总有关数据。(含地类和专项统计)6.1.1.2 建立城镇、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及其网络管理系统。6.1.1.3 建立并完善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土地登记日常变更制度。6.1.1.4 确定土地权属关系,妥善处理土地权属纠纷。,6.2 时间要求 6.2.1 2009年9月底前完成城市、县城所在地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调查;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以及房地产用地等的统计),并将成果报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办公室验收。6.2.2 2010年年

30、底前完成其他建制镇的地籍调查。6.2.3 2012年前完成村庄地籍调查。6.4 地类调查 城镇村庄地籍调查的范围要和农村土地调查确定的城市、建制镇和村庄的地类范围相衔接。,6.5 城镇、村庄地籍调查的图件 开展城镇、村庄地籍测量的首要工作是要解决调查底图即地籍图件的问题,地籍图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取得:6.5.1 先按地籍测量的精度要求测绘城镇、村庄地形图后,根据原土地登记资料情况开展地籍调查并编绘地籍图。6.5.2 直接依照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解析法的技术要求开展地籍测量取得地籍图。6.5.3 利用城镇原有地形图或地籍图,对新增或变更土地利用现状进行修测或补测后,根据原土地登记资料情况开展地籍补充调

31、查并编绘地籍图。6.5.4 利用大比例尺的正射影像图,根据原土地登记资料情况开展地籍补充调查并编绘地籍图。,6.6 地类面积汇总统计6.6.1 地类统计:统计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并和农村土地调查土地利用分类汇总,逐级上报。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附录I的I1。土地利用现状一级分类面积汇总表,注意: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土地分类统计应纳入12大类统一的土地分类统计。县城以外建制镇、村庄可采用随机抽样统计的方式开展调查,具体方法另定。6.6.2 专项统计:包括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以及房地产用地等的调查在农村和城镇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有关资料开展调查和统计。6.6.

32、3 统一时点 统一时点为2009年10月31日。,6.7 城镇、村庄地籍调查数据库和管理系统6.7.1 基本内容 城镇调查数据库主要包括土地权属、土地登记、土地利用、基础地理、影像等信息。6.7.2 总体要求6.7.2.1 系统以GIS平台为基础,建设标准依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和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系统应满足矢量、栅格和与之关联的属性数据的管理,具有数据输入、编辑处理、查询、统计、汇总、制图、输出,以及更新等功能。6.7.3 工作内容6.7.3.1 图形数据采集 检查已有的电子数据,包括野外采集的数据和已建数据库,导入数据库;对纸质地籍图,通过矢量化采集数据。,6.7.3.2 图形数

33、据编辑处理。图形编辑、坐标系变换、图幅接边及拓扑关系建立等。6.7.3.3 属性数据采集。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和土地登记结果录入属性信息,与图形数据挂接。6.7.3.4 扫描纸质档案。申请书、调查表、审批表、土地证,以及权属来源证明文件等资料,并与属性信息挂接。审批表等电子文件可直接挂接。6.7.3.5 数据检核与入库。检查数据完整性、准确性、逻辑一致性,以及数据分层和文件命名的规范性等,满足要求的转入数据库。,6.8 主要文件依据和参考资料6.8.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国土资源部6.8.2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原国家土地局6.8.3城市测量规范建设部6.8.4土地利用分类标准国土资源部6.8.5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原国家土地局6.8.6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原国家土地局6.8.7福建省城镇村庄地籍调查工作方案福建省国土厅6.8.8地籍调查樊志全主编6.8.9地籍调查手册原国家土地局6.8.10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国土资源部6.8.11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培训教材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结 束,谢谢!联系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