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9事故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9事故分析.ppt(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九章 事故报告、调查、分析与处理,第一节 事故的报告第二节 事故调查第三节 事故分析第四节 事故处理,我国生产安全事故是由工矿企业伤亡事故演变而来的。目前,生产安全事故范围涉及工矿企业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水上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民航飞行事故、农业机械事故、渔业船舶事故等。法律: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海上交通安全法、铁路法、民用航空法等。我国现行伤亡事故报告、调查处理的主要依据是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应用的标准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事故调
2、查处理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事故调查处理和批复的职责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履行。,事故的等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划分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
3、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事故等级划分的补充性规定。上述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第一节 事故的报告,重伤指损失工作日大于或者等于105日的暂时性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伤害。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上报。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依照下列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知公
4、安机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会和人民检察院:(1)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2)较大事故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3)一般事故上报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第一节 事故的报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依照规定上报事故情况时,应当同时报告本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以及省级人民政府接到发生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报告后,应当
5、立即报告国务院。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级上报的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第一节 事故的报告,事故报告的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第一节 事故的报告,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1)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
6、补报。(2)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接到事故报告的部门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第二节 事故调查,目前,我国的伤亡事故调查基本上是按照属地管理,分
7、级负责调查处理的原则。一、事故调查分级原则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省级人民政府、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可以直接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第二节 事故调查,一、事故调查分级原则上级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调查由下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事故。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
8、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可以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派人参加。,第二节 事故调查,二、事故调查组成员的组成事故调查组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具有事故调查所需要的知识和专长,并与所调查的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第二节 事故调
9、查,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2)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3)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4)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5)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第二节 事故调查,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并要求其提供相关文件、资料,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委托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技术鉴定。必要时,事故调查组可以直接组织专家进行技术鉴定。技术鉴定所需时间不计入事故调查期限。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
10、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第二节 事故调查,四、事故调查的取证在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一)现场处理应救护受伤害者,采取措施制止事故蔓延扩大。认真保护事故现场,不得破坏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为抢救受伤害者需要移动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志。(二)物证搜集(三)事故事实材料的搜集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四)证人材料搜集事故发生后,要尽快找被调查者收集材料,对证人的口述材料,应认真考证其真实程度。(五)现场摄影及绘图,第二节 事故调查,五、事故调查报告的内容事故调查报告应
11、当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3)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4)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5)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6)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事故调查的有关资料应当归档保存。,第二节 事故调查,六、事故调查的主要工作方法一般根据事故情况设立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分设事故抢救组(或称指挥部)、综合组、技术分析组、管理调查组、善后处理组等。工作难度最大的是技术分析组和管理调查组。在开展事故
12、调查工作中,关键是要重证据:人证、物证。如何衡量事故调查组的工作,关键是要看调查报告的质量。七、事故调查常用的技术方法常用的技术方法有故障树分析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方法和变更分析方法。变更分析方法的重点在于变更。为了完成事故调查,查找原因,调查人员必须寻找与标准、规范相背离的东西。调查有关预期变更所导致的所有问题。对每一项变更进行分析,以便确定其发生的原因。,第三节 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清主次,进行责任分析。一、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步骤为:1)整理和阅读调查
13、材料;2)按以下7项内容进行分析: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5)确定事故责任者。,第三节 事故分析,二、直接原因分析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分为: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2)人的不安全行为。三、间接原因分析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包括:1)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操作技术知识;3)劳动组织不合理;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5)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7)其他。,第三节 事故
14、分析,四、事故的分类 1)依照造成事故的责任不同,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2)依照事故造成的后果不同,分为伤亡事故和非伤亡事故;3)依事故监管的行业不同,分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水上交通事故、铁路交通事故、民航飞行事故、农业机械事故、渔业船舶事故等 4)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5)道路交通事故;6)火灾事故;7)水上交通事故;8)民航飞行事故;9)农业机械事故;10)渔业船舶事故。,第四节 事故处理,一、事故调查处理原则 1)事实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2)“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职工群众没有受到教育
15、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3)公正、公开的原则。4)分级管辖原则。事故的调查处理是按照事故的严重级别来进行的。二、事故调查处理的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三、事故调查处理的目的,第四节 事故处理,四、事故调查与处理的关系事故调查与事故处理,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工作。事故调查是事故处理的前提和基础,事故处理是事故调查目的的实现和落实。事故调查处理,是事故预防工作的延伸。五、事故性质的认定事故的性质一般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六、事故责任分析目的是使责任者吸取教训、改进工作。分为:直接责任者、主要责任者、领导责任者。七、事故责任追究包括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
16、责任3种。,第四节 事故处理,(一)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的种类。包括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分规定。主要是对职务性过错的制裁,包括不作为失职处分和作为失职处分。安全生产责任的行政处罚规定。(二)刑事责任认定和追究刑事责任的主体是国家审判机关即各级人民法院,承担责任的主体是刑事违法者本人。刑法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犯罪主要有危害公共安全罪,渎职罪,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三)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违反民事法律、违约或者由于民法规定所承担的一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财产责任。,第四节 事故处理,八、事故调查处理的批复结案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做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做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有关机关应当按照人民政府的批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事故发生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事故发生单位应当按照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的批复,对本单位负有事故责任的人员进行处理。九、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监督对事故调查处理的监督有3种形式: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组织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