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鉴赏》.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6471324 上传时间:2023-11-02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鉴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成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鉴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成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鉴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成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鉴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成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鉴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鉴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鉴赏》.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古代诗歌 的表达技巧,古代诗歌鉴赏,律诗共八行,一个逗号为一句,第一,二句即首联,第三,四句即颔联,第五,六句即颈联,第七,八句即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必须对仗。,古代诗歌的情感,1、忧国忧民2、战乱离散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 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 表达对国家民族前途的担忧 对山河沦落国破家亡的痛楚 揭露统治者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3、建功报国的 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 贬官谪居的怨恨,仕途失意的苦闷 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 年华消逝的感慨,壮志难酬的悲叹,4、思乡怀人的 天涯羁旅的愁思、思念亲友的孤独、边关征夫的思乡、依依惜别的深情、情深意长的勉励、,5、超尘脱

2、俗的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厌弃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诊断练习: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修辞方法:对偶。“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

3、作简要说明。(4分),答: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一、表达技巧知识网络,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我们将表达技巧分为四类:,1、常见的修辞手法,2、表达方式,3、表现手法,4、篇章结构,谨记:表达效果是为内容服务的。诗词中的表达技巧都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服务的,要围绕表情作用来答题。1、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2、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3

4、、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一、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借代、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语、双关、用典、互文、对比、衬托等,二、表达方式,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表达方式有哪些?,不。所以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2.“说明”在诗歌中常用不常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正与侧、动与静、虚与实、明与暗、乐与哀、工笔与白描,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侧面描写),绝 句(杜 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动静结合),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

5、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细节描写),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白描),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抒情:,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三、表现手法 赋(铺陈)比兴、

6、对比、烘托、渲染、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因景生)、托物言志(感物抒怀)、讽喻(借古抒怀、借古讽今)、象征、抑扬、用典,试判断下列诗歌所用的表现手法,1、谢亭送别(唐)谢诨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滿天风雨下西楼。,2、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3、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乐景写哀,象征、托物言志,烘托,4、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6、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履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用典,虚实结合,先抑后扬,四、篇章结构,叠词、卒章显志、重章叠句、照应、伏笔、曲笔入题、以小见大、以景结情、无理而妙、铺垫等,二、解题思路与解题步骤,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正确解答:这类提问,着重点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该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很多同学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对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

8、是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的。,答题模式:答题范式(用一两个词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说明诗人运用了这种手法的依据)+(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刻画了什么形象,或表现了什么主旨),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叙,析,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例题示例1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试分析诗中的比喻手法及其作用。答案示例:“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三日时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净、溪面平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简析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本诗的主要艺术特色有两点:一是情景交融

9、,二是动静结合。(要适当联系诗句进行分析),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例题示例2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注:笙这种乐器由多根簧管组成,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宛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诗人是怎样 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答案示例:第四句“疑有碧桃千树花”一个“疑”字,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从奏乐的环境着想,想象其繁缛绚丽的景象!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别具一格。,课堂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塞 下 曲(李 白)五月天山雪,

10、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谈谈本诗颔联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参考答案: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11、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早 行(陈与义),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陇西行 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指装备精良的精锐之师。借代,“貂锦”的意思是什么,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整首诗中最震撼心灵的诗句是哪几句?说说它为什么震撼心灵?,后两句。因为它们形成强烈的对比:一方已成河边白骨,一方还在思念梦中相会。灾难已经降临思妇头上很久了,她却仍怀着美

12、好热切的希望,这是真正的悲剧,使人无限同情。,就这首诗的内容看,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诗人热情讴歌边塞将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又沉痛地表达了对战争造成家破人亡的惨痛悲剧的深切同情。,三、解题要点指导,1、细读题干,注意辨析不同的说法。如“艺术手法”多侧重艺术构思和创造,“写作特色”要多从描写方法和篇章结构来考虑;2、鉴赏表达技巧,注意必须和具体的诗词形象、语言和诗词内容主旨等结合起来;3、注意表达技巧具有多样性,不同诗词可能各有侧重,要根据题干要求,选取具体技巧作答;4、注意回答技巧时要具体、完善,特别是要结合诗词的具体诗句来分析,不要仅罗列术语,搞“空对空”式的分

13、析。,四、课后巩固练习,1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惜牡丹花(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2)苏轼的海棠与白居易的惜牡丹花同样写夜里赏花,二者所抒发的感情有何不同?(2分),苏诗爱花之盛开,白诗惜花之将谢。,(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后二句抒写情感时使用了什么手法?(4分),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后二句用了拟人手法,以花比人。,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和晋陵陆丞早春

14、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注】1晋陵:今江苏常州。2黄鸟:黄莺。3绿苹:水中浮萍。4古调: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问:诗歌抒发了什么感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答:1)归思(思念家乡);2)二三两联借景抒情,最后一联直抒胸臆。,3、读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4、阅读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

15、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历史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5、阅读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作者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作者的热爱之情。,6、阅读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回答问题:问:诗的后两句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

16、具体、生动、形象。,7、阅读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人君口?,8、简析官仓鼠一诗的表现方法,官 仓 鼠(曹 邺),【答】一二句用夸张手法形象勾画官仓鼠的非同一般,个子大,胆子也大;第三句用前方将士和后方百姓都在挨饿的现实,与肥大如斗的官仓鼠形成鲜明的对比;第四句“谁让老鼠天天吃官仓的粮食呢?”一句质问,发人深思地谴责了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