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34058 上传时间:2023-11-10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2,心理学,关于心理学的大众理解 心理学家知道你心里正在想什么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 心理学只研究变态的人 心理学家会催眠 心理学就是梦的分析 心理学是骗人的东西 心理学成果不过是些常识 心理学就是“话疗”,超验神秘之学,说服治疗之学,愚民忽悠之学,心理亲密接触,心理到底是什么?,心理学-黑箱,灰箱,心理亲密接触,心理到底是什么?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的心理是对现实的反映。,心理学-黑箱,灰箱,心理亲密接触,生理与心理到底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心理的承载体,心理学,心理亲密接触,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的困惑,心理学,心理

2、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亲密接触,为什么我是这样的人 呢?,心理学-人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包括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两个分支,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促进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学问题。,思考,为什么要学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授课目标:掌握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及如何实施教育。,授课方式:讲授为主,讨论为辅,案例说明,授课要求:遵守起码的教学秩序,考核要求:平时成绩(40%)+期末 考试成绩(60%),授课说明,本课程教学内容的框架,发展篇,学习篇,教学篇,第1-7章,第16-17章,第8-12章,

3、教师篇,第13-15章,第一章 绪论,心理发展的理论,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概述,第一节 心理发展的概述,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心理发展的阶段与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广义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 何谓个体心理发展?p3,第一章,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心理发展的内容:,认知发展(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推理等),个体和社会性发展(意识、情绪、性格、

4、价值观、道德、人际关系等),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特征,(二)心理发展的特征 1、连续性和阶段性 2、方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二、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征,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关键期,矛盾期,平稳期,二、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征,思考?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三、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决定论(二)环境决定论(三)二因素论(四)相互作用论(五)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一)、遗传决定论,1、基本观点,强调遗传在心

5、理发展中的作用,由遗传决定 外界影响和教育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其本质。,高尔顿(F.Golton):遗传的天才1869,“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格塞尔(A.Gessel):“成熟论”,主张心理的发展是生物成熟的结果,成熟是影响发展的第一要素,2、代表人物,家族与血缘关系的研究,通过探查家族中不同亲密关系的亲属之间的基因遗传相似程度(即血缘关系的远近)与这些亲属的某些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似程度,可以推测遗传对心理发展的作用。研究表明,IQ之间的相似性与遗传基因之间

6、的相似性的确存在相关。,“智慧”测验相关系数(8国),(二)、环境决定论,1、基本观点,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心理的发展完全由环境决定。,(二)、环境决定论,2、代表人物,洛克(J.Locke):“白板说”:人在出生时的心理是一块“白板”华生():婴儿出生时没有任何本能,只有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他说“给我一打健康和天资完善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置的特定环境中教育他们,那我愿意担保,任意挑选一个婴儿,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定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都可以把他培养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界首领乃至乞丐和盗贼。”,早期经验的作用,相对于人类而言,在动物身上

7、进行有关早期经验的剥夺与早期环境条件的丰富性研究更具有现实可行性。动物繁殖与成长的周期短,因此能较快地看到研究的结果,也不受人类道德原则的制约。研究者可以把动物实验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推断到人类。,动物早期经验剥夺的研究,哈洛():把刚出生的恒河猴隔离在特制的房间里,猴子成长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都能得到满足,如食物与水都能自动供应,但不同人和其它猴子接触。研究发现,隔离时间长的恒河猴,会造成心理上的失调。这些猴子与其它处于正常环境的小猴相比,显示了许多异常的行为模式,如自己咬自己,表示害怕的怪相,走路身子摇晃,喜欢独自蜷缩在角落里,还有许多刻板的动作。幼猴行为失常的严重性与隔离时间的长短、隔离开始的

8、时间有关。,“猪孩”,年月,王显凤出生在辽宁省台安县某村一个特殊的家庭中。她的母亲患病,父亲是聋哑人,缺乏照顾的她与猪为伍,形成猪的习性,年才被人发现。经专业人员检测,当她被外界发现时,这个岁的“猪孩”混沌一片,没有大小、长短、上下、颜色等概念,几乎没有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意志力和思维能力,甚至表现的情绪也极为原始简单,只有怨、惧、乐,没有悲伤。据测量表明,她的智商为。,“猪孩”,中国医科大学组织了人的“猪孩”考察组,采用特殊引导的教育方法帮助“猪孩”王显凤认字、念诗,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年后,经过全面科学的测定:王显凤的智力相当于小学二、三年级水平;她的智商也从的重度智残,达到,接近于正

9、常人的最低水准;而她的社会交往能力基本达到了正常人水平。几年前,王显凤与当地农民李俊来结婚,并生下一男孩。,(三)、二因素论,1、基本观点,心理发展由遗传和环境两因素决定。,德国心理学家斯腾:心理发展并非单纯地是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并非单纯地受外界的影响,而是个体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吴伟士:儿童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假设遗传是长,环境是宽,两者所构成的面积就是儿童心理发展水平。,2、代表人物,(四)、相互作用论,1、基本观点 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影响儿童心理发展,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素质的制约。2、代表人物 瑞士的

10、皮亚杰 法国的瓦龙,(五)、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遗传素质与生理成熟 遗传:发展的物质前提,决定个体差异的 最初因素 生理成熟:提供发展的新的可能性(二)环境和教育因素 环境:发展潜能转为现实的制约因素 教育:主导作用(三)内在因素(主观能动性)个体知觉到的环境对个体发展的新要求与个体原有心理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是发展的内在动力,练习一、名词解释心理发展 学习准备 图式 同化 顺应 最近发展区二、填空题1、心理发展的两个加速期是()()2、心理发展的内容有()()3、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4、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5、学习准备状态的

11、构成因素()()()6、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7、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分别遵循()原则、()原则和()原则。他的心理发展强调()的驱动,心理发展阶段称为()。认为人格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8、埃里克森发展了()的理论,提出了人格发展要经历()个阶段,他提出的心理发展阶段称为()。其中小学生处于()阶段,如果成功解决危机其人格中就形成了()品质,反之则形成()。中学生处于()阶段,如果成功解决危机其人格中就形成了()品质,反之则形成()。9、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10、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概念的获

12、得。三、判断题1、人的心理的实质就是人脑的机能2、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和意识一样的重要四、问答题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对对当今教育的启示(1)最近发展区(教学缩小、创造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关键期: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一、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思考:快速性: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认知能力协调性:内部心理过程与外部的行为一致开放性:心理外显,不加掩饰,易观察到可塑性:回忆自己或根据您认识的小学生,

13、思考下他们的心理特点?,(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思考 回忆自己或根据您认识的中学生,了解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初中生 高中生),(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初中生),一、青春发育期与心理危机二、初中生的认知发展三、初中生情绪情感的特点四、社会性发展特点,(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初中生),1、青春发育期与心理危机(1)初中生的生理发育与成熟a、身体发育处于第二次“生长高峰”期b、神经系统趋于健全c、第二性征的出现与性成熟(2)性意识的觉醒(3)“危险年龄“初中生的心理冲突。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a、交织着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

14、、自觉性与盲目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的矛盾等。b、容易出现行为与心理偏差。,(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初中生),2、初中生的认知发展认知活动的随意性已显著增长,可以长时间地集中精力学习,随意调节自己的行动。(1)记忆发展:有意识记逐渐占优势地位,成为他们识记的主要方式。(2)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初二起抽象逻辑思维开始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高二这种转化初步完成。,(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初中生),3、初中生情绪情感的特点(1)强烈、冲动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2)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二)中学

15、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初中生),4、社会性发展特点(1)初中生社会性发展的主要任务a、“成人感”的产生与谋求独立b、自我意识的发展与确定自我c、获得性别角色d、准备适应“性”的成熟e、学习适应成人的社会(2)初中生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a、同伴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b、初中生与家长关系的新特点(交往水平下降)c、初中生与老师关系的新特点(交往水平下降),(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高中生),1、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第2、高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3、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高中生),1、高中生认知发展特点(1)高中生认知结构的完整体系基本形成;(2)高中生

16、认知活动的自觉性明显增强;(3)高中生认知与情感、个性因素获得进一步协同发展,使心理的整体水平得以提高。(4)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点(思维是认知的核心)a、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与预见性b、高中生对思维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c、高中生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地位,辩证逻辑思维获得迅速发展d、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进入成熟期,(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高中生),2、高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1)高中生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a、从情绪表现形式看以外显为主向以内隐为主发展b、从情绪控制的情形看以冲动为主向以自制为主发展c、从情绪引起的动因看以直接、具体为主向以间接、抽象为主发展d

17、、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以社会性需要为主转变(2)高中生情绪表现特点:a、内隐文饰性b、延续性和两极性波动c、丰富性和特异性(3)高中生高级社会性情感也得到迅速发展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高中生),3、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1)高中生自我意识的特点a、自我明显分化,从“无我”发展到“唯我”b、对自己形象的关注c、自我体验趋于深刻d、自我评价能力进一步提高(2)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a、主观的我与社会的我之间的矛盾b、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思考过渡性动荡性社会性:闭锁性和掩饰性:,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

18、展,一 发展的一般特征(一)小学生快速性: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认知能力协调性:内部心理过程与外部的行为一致开放性:心理外显,不加掩饰,易观察到可塑性:(二)中学生过渡性动荡性社会性: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闭锁性和掩饰性:,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一)学习准备(二)关键期,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二 心理发展特征的教育含义(一)关于“学习准备”学习准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学习准备状态的构成因素:生理成熟度、智力与技能水平、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兴趣、态度、习惯、生活经验、人际),第二节 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二 心理发展特征的教育含义(二)关于“关键期”

19、关键期:学习行为获得的敏感时期,关于动物印刻行为的启示发展中的几个关键期:口语(2岁),形状知觉(4岁),书面语言(4-5岁),数的概念(5岁),音乐(5岁),外语(10岁),劳伦兹的“印刻现象”-关键期,关键期,劳伦兹发现在刚孵化出的小鸭面前,象鸭子那样摆动自己的双臂,摇摇摆摆地走路,小鸭子象爱母鸭那样地爱他,在幼小时跟在他身后走,到了性成熟期,则向人类而不是自己的同类求爱。,关键期,印刻现象和一般的反应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时期内发生,小鸡“母亲印刻”的发生是在出生后的10-16小时,小狗则是在出生后的3-7周。印刻发生的时期称作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形成的印刻行为作为动物的习性保存下来,并且是不

20、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还原。倘若幼小动物的印刻过程遭到阻碍和中断,母亲与幼小动物就不会相互认识。,关键期,在人类身上目前还没有发现典型的印刻现象,没有发现错过某一时期就完全不能进行的学习。但就儿童的学习而言,某些学习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学习效果更好,更容易发挥个体的学习潜力,却是事实。,关键期,已有研究指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少年期以前是第二语言(主要是语音方面)学习及音乐听觉训练的关键期。,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埃里克森二、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三、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

21、基),人格,为什么我是这样的人 呢?,心理学-人格,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人的心理有的时候真是魔鬼吗?,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人是一个能量系统,但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了能量,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减少人的精神活动能量来源于本能,它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有两类最基本的本能:生本能(性本能):一切与保持生命(生存)有关的本能。(力必多)体现为爱、创造死本能(攻击本能):驱使人回到有生命之前的无机物状态的力量。(桑那托斯)体现为恨、破坏、攻击、战争的力量,3、人格结构(1)、精神层次(弗洛伊德的早期观点)人格

22、结构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意识:由个人当前觉知到的心理内容所组成 前意识:个体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 潜意识: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活动现象,对 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2)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后期观点)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个体生来时的心理状态,由原始本能组成,满足个人当前需要。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可意识到执行思考、感觉、记忆、判断的部分。由本我分化出来,协调本我和超我的需要,若不协调会焦虑。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代表理想部分,是父母、社会向个体灌输的传统价值观念和社会理想的人格结构,监督、批判、管束自己的行为。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遵循道德原则,4、心理性欲发展阶

23、段(性欲力对于人的一生有着巨大影响)个体所经历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口唇期(口腔期)(0-15岁)2.肛门期(1-3岁)3.性器期(3-岁)4.潜伏期(6-12岁)5.生殖期(青春期),一、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1、埃里克森的生平简介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第一节,2、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几个主要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平衡(二)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三)认知发展阶段及特点,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4、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1、皮亚杰的生平皮亚杰(1896-1980)是20世纪最伟大的儿童心理学家。英国杰出的发展心理学家彼德布莱恩说,如果不是有皮亚杰,“儿童心理学也许只是一门非常不起眼的学问”。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既不是外部物理世界的简单复本(经验论),又不是主题内部预成结构的展现(预成论),而是主体在不断成熟的基础上,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与社会经验,使图式不断地协调、建构,逐步形成一系列由低级到高级的心理图式(或称认知结构)的过程。,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2、皮亚杰理论中的几个关键概念(1)图式:是

25、指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动作图式,感知运动图式:最早出现的一种图式,儿童通过它对外部客体或内部经验进行表征的。符号图式:经验在头脑里心理符号(表象或语言符号)的方式来表征,儿童借用符号图式可以在没有直接操作的前提下去解决问题。“延迟模仿”“客体永久性”运算图式:儿童为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所进行的内部心理活动,表现为对思维对象的内部操作,是7岁以后儿童出现的认知图式。“守恒实验”,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2、皮亚杰理论中的几个关键概念(2)同化:是将新经验纳入主体已有的图式。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图式,引起图式量上的变化。例如第一次看见老虎

26、的儿童可能把它认作一只大猫。(3)顺应:是改变已有的图式来理解新经验的过程。发现老虎和猫的差异,进而认识了老虎”(4)平衡:平衡:是由同化与顺应过程所导致的主体认知结构同客观环境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二)影响儿童认知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平衡,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三)认知发展的阶段与特点1、感觉运动阶段:0-2岁,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感觉和运动获得的(例如观察和抓握)思维与身体运动是同步进行的,客体永久性概念开始形成。2、前运算阶段:2-7岁,思维与运动分离,并且思维的速度大大加快,能够进行象征

27、性思维,非逻辑,万物有灵论:所有客体都有思想和感觉的,自我中心式思维:不能从他人角度看世界。,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三)认知发展的阶段与特点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逻辑思维开始发展,包括能对客体进行分类以及根据数学法则进行运算,但其对象仅限于现实具体客体,液体、面积和体积的守恒,能够推断他人的感受或想法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逻辑思维拓展到假设概念和抽象概念,能够借用隐喻和类比进行推理,能够探讨价值观、信仰以及哲学问题能够思考过去和将来。,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相关实验-守恒实验,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8、(四)认知发展阶段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三、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一)、维果斯基的生平简介(二)、维果斯基理论中的几个关键概念(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三、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一)、维果斯基的生平简介 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1924年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心理学中的莫扎特”,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三、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二)、维果斯基理论中的几个关键概念(1)两种工具:物质生产工具、精神生产工具(2)两种机能:生物进化而来的

29、低级心理机能:感知觉、不随意记忆、形象记忆、情绪等;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制约的高级心理机能: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3)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他在成人的指导下或通过与更能力的同伴的合作所可能达到的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三、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1)最近发展区(教学缩小、创造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关键期),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三、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教学缩小、创造最近发展区(1)教学缩小、创造最近发展区 人有两种发

30、展水平:第一种,现有发展水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第二种,在有指导的情况下靠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他在成人的指导下或者通过与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合作所可能达到的潜在水平之间的距离。,第三节 心理发展的理论,三、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要不断创造着最近发展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3)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关键期: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练习一、名词解释心理发展 学习准备 图式 同化 顺应 最近发展区二、填空题1、

31、心理发展的两个加速期是()()2、心理发展的内容有()()3、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4、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5、学习准备状态的构成因素()()()6、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7、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分别遵循()原则、()原则和()原则。他的心理发展强调()的驱动,心理发展阶段称为()。认为人格发展最重要的阶段是()()()。8、埃里克森发展了()的理论,提出了人格发展要经历()个阶段,他提出的心理发展阶段称为()。其中小学生处于()阶段,如果成功解决危机其人格中就形成了()品质,反之则形成()。中学生处于()阶段,如果成功解决危机其人格中就形成了()品质,反之则形成()。9、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10、皮亚杰认为具体运算阶段区别于前运算阶段的重要标志是()概念的获得。三、判断题1、人的心理的实质就是人脑的机能2、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和意识一样的重要四、问答题维果茨基的教学与发展的关系对对当今教育的启示(1)最近发展区(教学缩小、创造最近发展区)(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关键期:正在开始但尚未形成)包括教材后面附的问题与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