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化学经典课件7-1-动力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61689 上传时间:2023-11-1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化学经典课件7-1-动力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大学物理化学经典课件7-1-动力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大学物理化学经典课件7-1-动力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大学物理化学经典课件7-1-动力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大学物理化学经典课件7-1-动力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化学经典课件7-1-动力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化学经典课件7-1-动力学.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7章 化学动力学(Chapter VII Chemical Kinetics),化学动力学与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 研究物质变化过程的能量效应及过程的方向与限度,即有关平衡的规律;,解决,物质变化过程的可能性,化学动力学 研究完成该过程所需要的时间以及实现这一过程的具体步骤,即有关速率的规律;,解决,如何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1.本章的主要内容,化学反应速率表示法;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具有简单级数的反应;几种典型的复杂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范霍夫近似规律,阿仑尼乌斯公式;活化能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活化能的求算;稳态近似,平衡假设法,支链反应;拟定反应历程的一般方法

2、。,课前指导,2.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理解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反应速率系数以及反应级数的概念。掌握通过实验确立速率方程的方法。掌握一级、二级、n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了解典型复杂反应的特征。了解处理对行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方法。理解稳态近似法、平衡态近似法及速控步近似等处理复杂反应的近似方法。理解阿累尼乌斯方程的意义,并掌握其应用。了解气相双分子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的基本公式及有关概念。,课前指导,3.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的微分、积分方程;反应级数的确定;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应用;活化能的求算;用

3、稳态近似或平衡态假设法处理复杂反应。,难点:基元反应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反应的特征及其应用;对行反应,平行反应,连串反应的动力学处理方法;阿仑尼乌斯公式及应用;拟定反应历程的方法。,课前指导,引言,化学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发展史简介,一些基本概念,(i)研究各种因素,包括浓度、温度、催化剂、光照等对化学反应速率(reaction rate)影响的规律;,(ii)研究一个化学反应过程经历哪些具体步骤,即所谓反应机理(或叫反应历程)(reaction mechanism)。,化学动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例如,发展史简介(a brief history),1)质量作用定律的确立和Arrhenius

4、公式的提出;,2)链反应的发现和反应速率理论的提出;,3)快速反应的研究和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建立。,化学动力学简史,18世纪,对金属在酸中溶解的快慢与酸浓度的关系,以及过氧化氢分解所需时间进行观测;1850年,法国威廉米(Wilhelmy L F)利用旋光仪研究了蔗糖在酸存在下的转化率;1862年,法国贝特洛和圣吉尔(de Saint-Gilles L P)研究了乙醇和醋酸的酯化反应以及逆反应;1836年,挪威化学家瓦格(Waage P)和数学家古德贝格(Guldberg C M)受到贝特洛等的工作的启发,提出了质量作用定律;,化学动力学简史,18651867年,哈柯脱(Harcourt A G

5、 V)详尽的测定了过氧化氢和碘化氢、高锰酸钾和草酸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他的实验结果由数学家艾松(Esson W)加以分析,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得出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1889年,阿仑尼乌斯(Arrhenius S)提出阿仑尼乌斯方程,奠定了近代化学动力学的基础;1935年,Eyring等提出过渡态理论;1960年,交叉分子束反应,李远哲等人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宏观方法:浓度、温度、时间等宏观量间的关系 宏观反应动力学,应用微观方法,利用激光、分子束等实验技术,从分子水平研究 微观反应动力学 或分子反应动态学,1.实验,皮秒(10-12秒)激光技术,飞秒(

6、10-15秒)激光技术,加州理工(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Prof.Alhem Zewail,诺贝尔奖获得者。,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手段,2.理论,(1)宏观理论,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测量反应物或产物浓度的变化规律。,质量作用定律阿累尼乌斯的活化能理论,(诺贝尔奖),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方法,(2)微观理论,电子转移反应的速率理论,加州理工大学,Prof.Marcus,诺贝尔奖获得者,碰撞反应速率理论,过渡态反应速率理论,化学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基元反应(elementary reaction):一步完成的反应。,单分子反应 双分子反应 三分子

7、反应,I2 2I,Br+H2 HBr+H,2I+H2 2HI,基本概念(basic concepts),简单反应(simple reaction)复合反应(complex reaction),总反应(overall reaction),引言小结,影响因素:浓度、温度、压力、外场等 反应机理 实验手段与理论的发展,反应速率规律的认识,7.1 反应速率和反应速率方程(reaction rate and rate equation),8.1.1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8.1.2 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8.1.3 质量作用定律和速率方程(Law of mass action and rate equati

8、on),化学反应:aA+bB gG+hH,7.1.1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反应的快慢:所需时间的长短,反应的规模:所占空间的大小,单位体积中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定义反应速率:,国际单位:mol m-3 s-1,表示方法的优点:,强度性质与反应物质选择无关,有时对于气相反应,,对于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c t 曲线上的切线斜率,c t 曲线:动力学曲线(kinetic curve),7.1.2 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例如:化学方法测定浓度变化,CH3COOC2H5+NaOH CH3COONa+C2H5OH,化学滴定测定NaOH的消耗量。,物理性质的变化通常来表征反应的进程:,例如:1)Wilh

9、elmy 在1850年的实验,体积、压力、电导率、pH、折射率、导热系数、极化率、光谱测定、旋光度等,C12H22O11+H2O C12H22O11+C12H22O11,蔗糖,葡萄糖,果糖,2)N2O5=N2O4+0.5 O2,测定压力变化(等容下).,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通常,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适当方次成正比:,k:反应速率系数(rate coefficient).,等:分级数(partial order).,n=+:反应的总级数(overall order),或反应级数。,速率方程,7.1.3 质量作用定律和速率方程,注意:n,等可以为整数、小数;正数或负数,但与化学计量系数不同。,例如:,n=3,对于基元反应,=a,=b,等.,分级数=化学计量系数;反应级数=反应所包含的分子数,2I+H2=2HI,级数2级(分子数为2),级数1.5级(分子数为2),1.5级,,1.5级,,注意: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是不同的概念。,质量作用定律,给定反应物的浓度,可以预测反应速率;为机理提供线索,并验证所提出的反应机理;根据反应级数分类。,本节小结,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单位体积上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反应速率的测定方法:化学、物理方法。,质量作用定律的建立、意义、使用条件等:,总反应,具有明确级数的反应,无明确级数的反应,简单级数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