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小学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特制定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小学教师是履行小学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需要经过严格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小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小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一、基本理念(一)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
2、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二)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3、二、基本内容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L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2 .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3 .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4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5 .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 .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7 .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小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8 .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
4、需求。9 .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 .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11 .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2 .引导小学生体验学习乐趣,保护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13 .引导小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四)个人修养与行为14 .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15 .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 .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17 .勤于学习,不断进取。18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
5、康,举止文明礼貌。(五)小学生发19. 了解关于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20. 了解不同年龄及有特殊需要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展知识掌握保护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与方法。21.了解不同年龄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掌握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知识。22.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掌握帮助小学生顺利过渡的方法。23. 了解对小学生进行青春期和性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方法。24. 了解小学生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与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专业(六)学科知识25 .适应小学综合性教学的要求,了解多学科知识。26 .掌握所教学科知识体系
6、、基本思想与方法。27 .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知识(七)教育教学知识28 .掌握小学教育教学基本理论。29 .掌握小学生品行养成的特点和规律。30 .掌握不同年龄小学生的认知规律。31 .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知识。通知)性(7识识32 .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33,了解中国教育基本情况。34 .具有相应的艺术欣赏与表现知识。35 .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九)教育教学设计36 .合理制定小学生个体与集体的教育教学计划。37 .合理利用教学资源,科学编写教学方案。38 .合理设计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十)组织
7、与实施39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40 .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活动。41 .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小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发学习兴趣。42 .发挥小学生主体性,灵活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43 .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到教学中。44 .较好使用口头语言、肢体语言与书面语言,使用普通话教学,规范书写钢笔字、粉笔字、毛笔字。45 .妥善应对突发事件。46 .鉴别小学生行为和思想动向,用科学的方法防止和有效矫正不良行为。专业(十一)激励与评价47 .对小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观察与判断,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的点滴进步
8、。48 .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给予小学生恰当的评价和指导。49 .引导小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50 .利用评价结果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能力51.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十二)52.善于倾听,和蔼可亲,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沟通与合作53 .与同事合作交流,分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发展。54 .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55 .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十三)反思与发展56 .主动收集分析相关信息,不断进行反思,改进教育教学工作。57 .针对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58 .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三、实
9、施建议(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根据小学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引领和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制定小学教师准入标准,严把小学教师入口关;制定小学教师聘任(聘用)、考核、退出等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形成科学有效的小学教师队伍管理和督导机制。(二)(三)开展小学教师教育的院校要将专业标准作为小学教师培养培训的主要依据。重视小学教师职业特点,加强小学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完善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重视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重视社会实践和教育实习;
10、加强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制度。(三)小学要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注重教师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开展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小学绩效管理机制。(四)小学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说明顾明远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
11、。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明确教师专业标准来突显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成为世界许多先进国家提高教师质量的共同战略,中国也不例外。而不断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是从现实层面将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提上重要日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我国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法律上第一次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当下,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进一步对小学教师的基本素养和要求进行了细致、专业地梳理和规范,这将有力保证我国小
12、学教师的专业地位,有效提升小学教师的专业素质。一、标准制定的意义与价值(一)规范教师专业行为,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尽管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就开始致力于教师专业品质的确立和提升,然而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并未能获得广泛的认同。教师专业地位的体现,一方面需要外在条件的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更需要依赖教师队伍的自身建设。为此,标准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进行了细致梳理和规范,厘定小学教师的从教规格。(二)设立教师合格标准,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不但要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应在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创造宽松和
13、谐的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标准中突出了“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这有利于引导立志成为小学教师者以及小学在职教师自觉加强修养,倡导与践行公平公正。(三)为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提供目标参照随着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步开放,标准将成为小学教师培养的目标参照,有利于完善小学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置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降低教师职前培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升小学教师的培养质量,同时也为各级各类教师培训提供了基础性的要求,有利于切实促进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体化,确保小学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四)为小学教师的资格准入、考核与评价提供依据标准的制定为小学教师的准入、考核及退出提供了相对统一、客观的依据,有利于有关部门严把
14、小学教师入口关,确定教师管理制度,保证和维持小学教师的质量。(五)与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二、标准遵从和倡导的基本理念(一)强调以学生为本小学生具有发展性、主动性等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和中心的位置。学生为本,就是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坚持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尊重、关注和爱护学生,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将促进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二)倡导以师德为先师德是作为教师的第一要素,小学教师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小学儿童,特别要注重为人师表,重视榜样的作用。师德大到遵纪守法、献身教育事业,具体到个人修养、言谈举止。特别是在对待小学生的态度方面,本着“教师爱
15、是小学教师的灵魂”这一理念,着重要求教师要富有爱心、有耐心和责任心。(三)重视教师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教育理念、专业知识的载体,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小学教师所面对的是生动活泼、日益成长的小学生,他的能力首先体现在认识学生、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方面,同时还体现在教育教学的方法等实践环节上。当代教师不仅要把握学科的基本理论,还要有能力驾驭课堂,通过有效的方法、智慧来指导学生的学习,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形成全民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起到领头羊的作用。小学教师的终身学习主要体现在主
16、动发展的意识和不断反思、制定发展规划的能力。同时还要把握国内外教育发展的动向,跟上教育理论和知识学习的发展步伐,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使学习成为自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三、标准的框架结构与内容(一)标准的框架结构标准设置了三个维度,即:“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每个维度下设若干领域,其中“专业理念与师德”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知识”维度有四个领域,“专业能力”维度有五个领域,共涉及十三个领域,每个领域又设了若干“基本要求”,标准一共设有五十八项基本要求。(二)对标准中“基本要求”内容的部分诠释虽然是首次拟制标准,不过在此之前,也存在着一些与此相关或部分内容相近的法律或规范,如中华
17、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这些法律和规范为我们制定标准提供了一些框架和元素方面的参考,但与其相比,标准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部分的具体内容要求上又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增删、改进和发展。1. ”专业理念与师德”部分标准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提出具体要求。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一,强调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要求教师注重自身专业发展。这是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第二,突出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这个时代的重音符,它体
18、现出不断革新的教育观,因此生命教育也自然成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最原初、最重要的姿态和使命。教师要“将保护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尊重小学生的人格”,“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这即意味着,教师要服务于小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关心小学生的生命状态,同时也关注小学生自身对生命的体验和态度。第三,明确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学校生活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拥有的,以小学生为着眼点提出快乐学校生活的问题意味着要依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有效地转变教学观、学生观、师生观,以及学校管理思维等。外在环境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在教师与学生交往的微观世界里,教师对教育和对学生的
19、理解与行动将会更为直接地决定小学生是否能够拥有一个快乐的学校生活。第四,要求教师要注重修身养性。标准提出了指向教师个人修养和行为方面的诸多要求。这些要求更多反映出教师作为平凡的人,哪些心性、品质、行为是适当的,其次才将教师作为“教育者”特有的心性、品质和行为要求融入进来。2. “专业知识”部分标准从小学生发展知识、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四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提出具体要求。其中有四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一,要求教师了解和掌握小学生发展的知识。目的在于保护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小学生的合法权益和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小学教师仅仅只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
20、、学习特点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政策和法律层面的学习,了解小学生生存、发展和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需要了解小学安全防护的知识、掌握针对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侵犯和伤害行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了解幼小和小初衔接阶段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对小学教师学科知识的要求体现一定的特殊性。小学教育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小学教师了解多学科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也正是综合性特点特别要求小学教师关注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第三,要求教师掌握小学教育与教学理论。小学教育与教学因其基础性、养成性、启蒙性等特点,使得它不同于幼儿和中学的教育教学,小学教师应掌握
21、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第四,关注通识性知识的重要价值。通识性教育要求所关注的是小学教师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它是非功力、非职业性的,同时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3. “专业能力”部分标准从教育与教学设计、组织和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五个领域对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具体要求。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教育发展的特点。第一,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处处体现“儿童为本”的理念。如要求“制定小学生个体教育教学方案”、“发现和赏识每一个小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自我评价”等;同时体现出了建构主义(如要求“结合儿童已有经验”组织教育教学)、教育智慧(如要求“妥善应对突
22、发事件”)、多元智能(如要求“灵活使用多元评价方式”)等教育新理念。第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尽可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如要求教师“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运用于教学中”等。第三,关注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建设过程中的独特性。如增加体现小学教师教育教学特殊性的一项新能力要求,即“涉及丰富多彩的班队(教育教学)活动”,这是遵循小学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该能够做班主任,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能够结合儿童身心特点和发展需要设计丰富的活动,进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第四,十分强调教师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这是考虑到小学教师工作依托于多角色人际互动这一活动特征,因此
23、对小学教师如何有效进行人际沟通合作提出了细致的要求。如在人际沟通方面,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教师要做到“使用符合小学生特点的语言”、“善于倾听”、“与小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等。在人际合作方面,标准中提出教师要“与家长有效沟通,共同促进小学生发展”、“协助小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等。第五,重视培养教师的反思与发展能力。这一能力领域的提出,是对全球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内在要求的回应。教师专业化的本质就是就是发现教师自身,让教师意识到自身在专业成长中的力量和自主发展的角色,进而在各项专业发展活动中体现出来积极地自我反思意识和专业发展规划意识和能力,能主动对教育教学进行探索和研究活动。注: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课题组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