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标细与化目标叙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68244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课标细与化目标叙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小学数学课标细与化目标叙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小学数学课标细与化目标叙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小学数学课标细与化目标叙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小学数学课标细与化目标叙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课标细与化目标叙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标细与化目标叙写.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课程标准的课程纲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目标叙写郑东新区艺术小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迷思从“一讲到底”走向“一问到底”;从“唱独角戏”走向“低龄化语言游戏”家常课与表演课;一堂公开课要磨课六七次记住“熟能生巧”,而不知“熟能生厌,熟能生笨”只有模仿秀,少有原创秀,让我们一起思考有了课程标准,应该怎样教学?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按好课标准上课,还是公开课的好课模式上课?何为“用教材教”?依据是什么?教师怎样撰写学期课程纲要?教师怎样撰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编制学科课程纲要,就是对一个学期或、一个单元所要实施的教学进行整体设计,也就是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一定时期内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规划,研究

2、和分析教与学中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因素。,一、什么是课程纲要,二、课程纲要:常用格式一般项目:学校名称;科目名称;科目名称;教师;课程类型;课时;日期;,课程元素:课程目标:4-6点;全面而具体;陈述格式;课程内容:知识与活动;选择与组织等内容 课程实施:学习方式与活动安排;资源利用程实施 课程评价:学习评价;教学评价;方案评价;主体多元;过程与结果评价;所需条件:需要学校提供什么样的条件,编制课程纲要的关键课程目标:制定目标的依据是对课程标准的分解以及对学生的研究、及对教材和其他资源的分析。具体撰写的要求:全面、适当、清晰。目标涉及三个维度,特别是认知要求。,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课程目标的

3、撰写,课程内容:是指依据课程目标对教材的内容及相关的资源进行一定的选择与组织,它要求教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内容重点、难点等,并要求教师明确所需相关学习资源是否具备。,课程内容的撰写,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课程实施:是指如何更好实施上述内容,以便于学生实现所期望的目标,它涉及学习主题或活动的课时安排,教与学的方式等。,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课程实施的撰写,关注点:教/学,变 式: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学习活动,课程评价:是指如何确定上述的目标已经或正在得到实现,采用什么样的评价任务才能获得准确的信息,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才能使学生表现得更好等。,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课程评价的撰写,评价要求

4、:确保目标、实施、评价的一致性。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定量相结合。,评价主体:学生、同伴、教师、家长,评价内容:学习目标的达成度。,三、怎样编制学科课程纲要,编制的程序,编写课程纲要案例,4撰写单元课程纲要与学期课程纲要有什么不同?,要素上基本上是相同的,但单元课程纲要的目标、实施建议、评价设计比学期课程纲要会更具体一些。,二、为什么要细化解读课程标准?1.课堂教学没有目标,效率低下。2.教师从来不看课标,只看教材。3.把教学目标当摆设,给听课人看。4.课程标准太概括,弹性大,不便操作。,每个学科教师,对本学科、本学段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必须了然于胸,每学年、每学期要达到的目

5、标,每一单元、每一章节、每一课时要达到的目标都必须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教师就像导游,学生就像游客。导游要把游客带到哪里去?要去哪几个景区?每个景区游览几个景点?每个景点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有什么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如果导游自己不清楚,怎么会是一个合格的导游呢?田保华副局长在2009年郑州市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比如:课标摘引一:“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可以这样分解课标:1、“正确”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准字音,读准停顿,读准重音,读准语调等;2、“流利”地朗读,可以分解为读的连贯,即不指读、不词化,读出速度,即不唱读、不拖音;3、“有感情”地朗读,所指很丰富,因为“感情”本身

6、就是一个抽象而丰富的概念,可以分解为:读出心理的变化,读出态度的变化,读出心情的变化,读出精神的变化,读出认识的变化等等,这些变化都落实到语气语调的变化,即读准语气。,学习目标的错误陈述方式,一、知识与能力:1.2.二、过程与方法:1.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2.,学习目标表述,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影响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或范围等。主要有辅助手段或工具、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学生达到目标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以评量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是学习者,不是教师,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行为内容,知识、技能、方法、以及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情感、态

7、度、价值观,例如:学习目标的叙写,在指认和书写中,学生 能迅速无误地 读出和写出10个生字。,条件 主体 程度 行为,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学生能准确 说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条件 主体 程度 行为,复述课文内容,学生的口述 要具体涉及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条件 主体 行为 程度,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教学目标应描述学生的学习行为。,比如:“培养鉴赏能力。”“培养”的行为主体是老师而非学生,这不行。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应该”,书面上可以省略,但思想上应牢记,合适的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学习者的。,行为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产生,1、使用手段与辅助手段,比如“能据

8、图说出 通过查字典”。2、提供信息或提示,比如“根据下列一组图,能写300字的短文”。3、时间的限制,比如“在10分钟内,能”、“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能记住”。4、完成行为的情景,比如“在课堂讨论中,能叙述要点”。,行为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最低水准 比如:作为面对全体学生的标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回答三种解题方案,那么就可以这样来叙述,“至少写一种解题方案”、“80%学生都能答出二种解题方案”。完成时间限制,如58分钟解答某问题;完成行为的准确性,如答案的正确率至少达到80%;,行为动词:用行为动词替换心理动词,比如:“感受形象”中的“感受”是心理动词,应替换为推断形象内涵,概

9、括形象特点及表达的情感;“品味语言”中的“品味”是心理动词,应替换为评价关键语句,分析其作用及表达效果。,分解叙写学习目标举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分解叙写学习目标举例,这是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学习目标,也是老师的教案本上经常见到的目标。,认识“蜻、蜓”等12个形声字,第一步:解析内容标准,确定关键词,行为动词+限制词+核心名词,第二步:分析中心词,构建概念图(分析图),字形,字音,构字规律、特点,字义,形声字,概念体系 行为条件 学生经验,有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借助汉语拼音,运用已有识字方法,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借助实物 联系生活,第四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字

10、形,字音,构字规律,字义,形声字,概念体系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 学生经验,有前备经验,无前备经验,有前备经验,准确无误,80%的学生,准确,用自己的话说出,实物与汉字相连组词造句,第五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程度,拼读,辨认,发现,说出,有前备经验,1、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1、借助汉语拼音,能够准确无误地拼读“蜻、蜓”等14个生字 的读音。2、80%以上的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识字方法,准确辨认“蜻、蜓”等14个生字的字形。3、通过仔细观察和比较,学生能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和 特点,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出。4、学生能借助图片实物,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蜻蜓、蝌蚪”等小动物的特征,能将实物图片与汉字连接在一起,并能 用“展、运”组词造句。,让我们一起思考有了课程标准,应该怎样教学?什么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按好课标准上课,还是公开课的好课模式上课?何为“用教材教”?依据是什么?教师怎样撰写学期课程纲要?教师怎样撰写基于课程标准的教案?,每一门学科的每一位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上好每一节课!,对于如何编制课程纲要,分解课程标准,我们已经上路了,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远,愿与大家一起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