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6576455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教育目的论,第一节 现代教育目的的内涵,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的内容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对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价值取向、受教者身心发展与人才规格作出具体的规定。要给教育目的明确地定性、定向、定位、定点。,定性指明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提示教育目的的本质;定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作出凝练概括;定位确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要求;定点对受教育者的人才规格作出简洁明确的具体规定。,培养目标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具体目标,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学校

2、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是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第二节 现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与分类,一、现代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一)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教育目的的提出必然要受到一

3、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而且一定的生产力总是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水平,对劳动者的培养提出自己的要求。,1、生产力的影响,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教育目的必定由一定条件下的物质生活需要或物质经济利益所决定。,2、生产关系的影响,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如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发展速度的不均匀性和个别差异性)和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不同环境、不同时代下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动机)。,3、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教育目的的确定也是人们主观选择的结果。不同时期和背景下,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同,因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取舍。,

4、二、现代教育目的的分类,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标准的分类: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1、个人本位论,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其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这种理论的观点,2、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首先,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其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再次,以对社会功能的好坏来作为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这种理

5、论的观点,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中存在的偏差中西方比较,教育价值与教育观,教育内容与教材,教学与学习方式,教育考试与评价制度,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总结,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强调社会本位,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重“入世(仕)”,强调学以致用,一味强调个人的内省。,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一、我国的教育目的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2、“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

6、、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4、注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我们最优秀的人才,哪儿去了?,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国,比例高达78。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到13人,比例为90%。,2002年出国

7、更热,北大学生出国被拒绝很少,多数学生是自费出国留学。尤其是理工科出国率非常高。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出国率更高,有的几乎全班端。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年更是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这几年更是增长强劲。,中国青年报记者曾经在清华校园做了一个随机采访,被采访的18位清华学生中,明确表示希望出国深造的有14位,另外4位视情况而定。在被问到是否会回国时,表态坚决回国的只有3位;还有3位说现在是倾向于回国的,但不敢保证以后会有什么变化;表示要看情况再作决定和不打算回国的各有4位。,二、全面发展的教育,(一)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1、德

8、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在我国,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等众多内涵,此有别于西方仅仅规定为道德教育的德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2、智育,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3、体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4、美育,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

9、技术教育两个方面。,5、劳动技术教育,(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五育中的各育都包含对学生的身、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还包含着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一方面,“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因为各育之间是相对独立的,有区别的,各育都有自己特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另一方面,“五育”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所以,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轻彼的现象。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考虑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性和整体性,要把各育结合起来,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三、教育目的的实现素质教育,(一)审视应试教育1、应试教育的理解应试

10、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质量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功能,是“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2、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首先,应试教育受到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影响,有文化传统的影响;其次,应试教育也是当前生产力的不发达、就业岗位有限的产物;再次,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教育机会竞争的激烈是其重要原因;最后,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这就是“应试教育”批而不亡的原因。,(二)倡导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的理解,素质教育: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其终极目标是以个体素

11、质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即在发展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人的现代化,以增强个人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创造能力。,第三届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选手的“经典”回答:,问: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A、曹丕、曹植 B、曹丕、曹冲 C、曹植、曹冲选手答A,正确。但当余秋雨先生追问她读过“三曹”的文学作品没有时,她居然落落大方地说:“读过,满江红啊!”全场哗然!问:“一日不见”请接下一句。选手:(思索,抓耳挠腮,然后挤出三个字)好想你,以人为本 突出主体精神 面向全体 关注终身发展,素质教育的特证,首先,现实中,人的异化与片面化向人的完善、全面发展的转变。其次

12、,是对当前应试教育消极后果的积极纠偏。最后,它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主体性人才、创造性人才的要求。,2、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辨析,第一、教育价值观不同应试教育深受传统教育的继承性价值观影响;素质教育则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取向,是教育的外部价值和内部价值的辨证统一体。第二、教育内容不同应试教育的内容以应试和升学为中心来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素质教育则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第三、教育方法不同应试教育是“授之以鱼”方法,重视灌输,以注入式讲授为主;素质教育主张“授之以渔”,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四、教育评价不同应试教育以考分

13、为尺度来评价学生,以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老师;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确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建立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素质的新教学观;确立鼓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学生观。,(四)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1、更新观念,要有明确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想;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促使教师职业角色的转化;要有一支具有现代教育意识和教育家气魄的校长队伍;改革课程体系和教材教法,把素质教育落实到每一门学科、每一项活动之中;构建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2、构建素质教育体系,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 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 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摘自朱永新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1.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哪些?2.简述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3.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4.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精神实质是什么?5.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是什么?6.谈谈你所理解的“素质教育”?,问题思考,参考书籍 1、王天一等编: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法涂尔干: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黄葳:主体性教育论,贵州人民出版社;4、陈磊:素质教育新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