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本科消化系统疾病2.ppt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19113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7.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8章本科消化系统疾病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第8章本科消化系统疾病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第8章本科消化系统疾病2.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第8章本科消化系统疾病2.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第8章本科消化系统疾病2.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8章本科消化系统疾病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8章本科消化系统疾病2.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节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肝硬化如何发生?特征性病变是什么?临床上患者有何表现?,概念,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纤维组织增生 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改建(假小叶形成)肝脏变形、变硬,病因(国外),酒精性肝病 60%70%病毒性肝炎 10%胆道疾病 5%10%原发性血色素沉着症 5%原因不明性 10%15%,病因(国内),病毒性肝炎:70%80%,HBV,HCV药物及化学物质中毒:砷、黄磷、四氯化碳等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甲硫氨酸、胱氨酸、蛋氨酸、胆硷胆道阻塞、胆汁淤积:结石、肿瘤、总胆管囊肿,先天性狭窄等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性胆管炎

2、寄生虫:血吸虫等黄曲霉素,发病机制,纤维增生小叶内:无细胞硬化贮脂细胞合成门管区,三种病理过程交替反复交错进行,肝纤维化,肝硬化,类型,病因分类:病毒性、酒精性、胆汁性、寄生虫性、隐源性形态分类:大结节型、小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综合分类(我国常用的分类):门脉性肝硬变(小结节)坏死后性肝硬变(大结节、大小结节混合)胆汁性肝硬变 寄生虫性肝硬变 淤血性肝硬变 色素性肝硬变,相当于小结节性肝硬变。病因:长期慢性作用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营养缺乏化学毒物,一、门脉性肝硬变 portal cirrrhosis,肉眼观察:小、硬、表面和切面可见弥漫细小结节(直径0.15-0.5cm),细小

3、结节,LM:假小叶及纤维间隔形成,假小叶中央静脉数目和位置异常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可有变性、坏死、增生,甚至异型增生。纤维间隔在假小叶周围,宽窄不一的,其间可见小胆管增生,淋巴、单核细胞浸润,临床病理联系,门静脉高压症肝功能不全,血窦及肝静脉直接破坏或受压,造成血管网减少(窦性阻塞)假小叶压迫小叶下静脉,肝窦内血液流出受阻(窦后性阻塞)窦前异常吻合支:纤维间隔内肝动脉与肝静脉、门静脉分支形成异常吻合,门脉高压症的原因,肝静脉 小叶下静脉 下腔静脉,肝内血液循环,门静脉 小叶间静脉 肝动脉 小叶间动脉,肝窦 中央静脉,窦性阻塞,窦后性阻塞,腹壁静脉曲张乳腺发育,腹壁浅静脉曲张,食管静脉丛曲张

4、,门脉高压症的症状和体征,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胃肠道淤血、水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水:漏出液侧枝循环:食道下静脉、胃冠状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大出血痔静脉丛曲张黑便腹壁浅静脉曲张“海蛇头”,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血清酶活性增高:GPT、GOT等雌激素灭活不全:男性乳腺发育,睾丸萎缩,蜘蛛痔,肝掌。血浆白蛋白减少,球蛋白增多出血倾向:肝脏合成凝血酶原、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下降,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多。,黄 疸:主要为肝细胞性黄疸肝性脑病(肝昏迷):晚期肝功能衰竭引起的精神神经综合症。原因:氨中毒假性递质其它因素表现:性情行为改变,定时定向障碍,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嗜睡

5、,谵望,昏迷 肝性肾病:肾小管坏死性肾病,肝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预后,肝性昏迷大出血合并感染癌变:癌变率2.4%34.5%,大结节或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变。病因:亚急性重型肝炎坏死严重的重度慢性肝炎严重的药物中毒,二、坏死后性肝硬变,postnecrotic cirrhosis,肉眼:结节粗大(1cm),大小不一,纤维间隔较厚而厚薄不均 镜下:假小叶大小、形态不等,纤维间隔宽而宽窄不一,炎细胞、纤维结缔组织、小胆管增生更显著,肝细胞继续变性坏死,增生,异型增生 预后:病程短,肝功障碍明显,癌变率高(13%73%),与门脉性肝硬化比较,胆汁性肝硬化,概念,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肝细胞结节状再生纤维

6、组织增生 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改建(假小叶形成)肝脏变形、变硬,消化系统常见肿瘤,共同点:发生部位大体类型临床特征扩散,食管癌:三个生理狭窄处胃癌:贲门、胃窦小弯侧大肠癌:直肠、乙状结肠、盲部及升结肠,消化管早期癌 形态特点,深度:粘膜层:原位癌或粘膜内癌 粘膜下层转移:无淋巴结转移(胃癌例外)预后:术后五年生存率:食道癌90%,胃癌 54.8-72.8%,大肠癌(A1期)几乎100%检查:脱落细胞学,纤维胃镜粘膜活检,表浅隆起型,表浅平坦型,表浅凹陷型,早期癌形态,表浅隆起型,表浅-平坦型,表浅-凹陷型,取决于浸润深度而不是广度,浸润越深愈后越差 肉眼基本类型:隆

7、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进展期癌(中晚期癌):,浸 润 型,隆 起 型,溃 疡 型,进展期胃癌,息肉型或蕈伞型 溃疡型 浸润型,革囊胃,特征 良性(胃溃疡)恶性(溃疡型胃癌)外形 圆、椭圆 不规则或火山口状大小 2CM 2CM深度 较深 较浅边缘 平整、不隆起 不规则、隆起底部 平坦 凹凸不平周围粘膜 皱襞向溃疡集中 皱襞中断、增粗、呈结节状,良、恶性溃疡病的肉眼鉴别,肉眼形态:髓质型 蕈伞型 溃疡型 缩窄型,食管癌,溃疡型,缩窄型,髓质型,蕈伞型,大肠癌,肉眼类型 隆起型 溃疡型 浸润型 胶样型,浸润型,溃疡型,隆起型,组 织 学 类 型,与正常上皮分布一致 食管:多为鳞癌 胃及肠道:多为腺癌,转

8、 移,淋巴道转移:早而常见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多见于消化道肿瘤种植性转移:胃粘液癌Krukenberg瘤,种植于卵巢(亦可从淋巴转移)等腹腔脏器 血道转移:见于晚期,Krukenberg瘤,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直径3cm,不超过2个瘤结节,界限清楚,无出血及坏死患者无临床症状,50%以上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影像学诊断 手术切除率96%,早期肝癌(小肝癌),巨 块 型:5cm以上。多右叶,单块、多块或融合的巨大实体肿块,可见卫星结节。常出血坏死。少合并肝硬变。多结节型:直径大小不等,呈多个、散在的圆形、椭圆型结节。易侵犯门静脉分支瘤栓。常伴肝硬

9、变。弥 漫 型:约2%。癌结节极小或无明显结节,癌组织弥漫分布。与肝硬变不易区别。难手术切除。,中 晚 期 肝 癌,组 织 学 类 型,肝细胞癌 占75%。癌细胞多角形,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大,可分泌胆汁。胆管上皮癌 占20%。腺癌、单纯癌,多继发于寄生虫。混合性肝癌 占5%。具有肝细胞癌和胆管上皮癌两种结构。,病 因 学,地区性和种族差异:高发:非洲东南部、东南亚我国:东南沿海 HBV、HCV 肝硬变:肝硬变发展到肝癌一般需7年 真菌和毒素:亚硝胺类化合物:,蔓 延 和 转 移,肝内门静脉播散,逆行至肝外门静脉主干,淋巴道、血道和种植转移。,预后,病程短,临床症状出现到死亡约6-12个月。门诊肝癌患者中能适应手术探察的仅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