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57079 上传时间:2023-12-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肺功能之肺弥散功能检查适应症、禁忌症、流程及结果判读2024肺弥散功能是指肺泡气体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从肺泡向毛细血管扩散到血液,并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Hb)结合的能力。由于直接检测02和CO2弥散能力技术欠缺,操作复杂,临床上多应用一氧化碳(CO)进行D.测定。适应证1用于辅助诊断、定量评价和随访累及肺间质的疾病,如间质性疾病、肺气肿等引起肺泡-毛细血管膜间弥散障碍或通气-血流比率失衡的疾病。2.协助鉴别肺气肿是否合并弥散功能障碍。3.用于呼吸困难或活动后气促杳因、不明原因低血氧、怀疑有肺损伤或毁损肺的患者,尤其有肺总量减少,限制性市通气功能障碍者应进一步了解肺弥散功能.4用于胸部外科手术

2、或有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手术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术后变化监测。5.可协助评价系统性疾病的肺部受累情况。6.可用于评价药物对肺的影响,监测药物及其他干预性治疗的反应,评估心肺疾病康复治疗的效果。7.可协助职业性疾病劳动力鉴定。禁忌证1.严重气短、剧烈咳嗽、配合欠佳等不能配合屏气,最大屏气时间低于7S的患者。2肺活量过小的患者,如1L或呼气死腔气量未能完全排空。3重度釜血(血红蛋白30g/L)的患者。检测指标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capacityofcarbonmonoxideoflung,DLCO)CO在单位时间(1分钟)及单位压力差(1mmHg)条件下从肺泡转移到市泡毛细血管内并

3、与血红蛋白结合的量(ml或mmol),其单位是ml/(min-mmHg),是反映弥散功能的主要指标。2.肺泡通气量(alveolarventilation,VA)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并进行气体交换的容量,用于估算肺内CO能够扩散并通过肺毛细血管膜的肺容积,其单位是L,正常受试者VA近似等于TLC减去无效腔气量。3.DLCO与VA比值(DLC0VA)是指单位肺泡容积的弥散量或比弥散量e4.校正后DLCO值(DLCOC)常用血红蛋白、Pi02和碳氧血红蛋白(COHb)进行校正。5每升肺泡容积的一氧化碳弥散量(KCo或Krogh因子):其单位是mmolmin-1kPa-1,意义同DLCOVAo弥散功

4、能检查流程1操作者向受检者详细介绍检测动作,示范并指导依次练习呼气、深吸气、屏气、呼气等动作,包括呼吸动作的幅度和速度。2受检者夹鼻夹、口含接口器后平静呼吸45个周期,待潮气末基线显示平稳后,指导其呼气至残气容积(RV)位,接着令受检者快速均匀吸气至肺总量(TLC)位,屏气10秒,最后均匀中速呼气至完全。3整个检测过程中必须保证无漏气,特别注意口角和呼气阀。4.吸气容量不少于85%肺活量(VC);吸气时间不超过2.5秒(健康人)或不超过4秒(气道阻塞者);对某些确实不能屏气10秒者,可依据病情需要缩短屏气时间但不低于7秒;呼气时间应控制在24秒内。5.重复检测间隔时间应4分钟,且最佳2次DLC

5、O间相差2ml(minmmHg)0注意事项1.检测过程中先呼气至残气量位,然后快速均匀吸气。吸气不完全会影响CO的摄入,建议吸气容量不少于85%的肺活量;吸气时间不超过2.5秒(健康受试者)或不超过4秒(气道阻塞者I吸气速度过慢会影响测试气体在肺内充分平衡和弥散而导致弥散量下降。2肺总量位屏气时间通常为10秒。屏气时间过短使气体在肺内弥散时间不足而致弥散量下降。3屏气过程中,应无漏气,无Muller(在声门关闭情况下用力吸气,使胸腔内负压增加)和Valsalva呼吸动作(在声门关闭情况下用力呼气,使胸腔内正压增加4血红蛋白、吸入气氧分压(Pi02)和COHb等异常可影响肺弥散功能的结果,因而需

6、要校正,并应以DLCO校正值来判读正常与否。为减少吸人氧浓度的影响,在受试者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建议检查前至少停止吸氧5分钟。5重复检查间隔时间过短将影响下次检查结果,因此其间隔至少4分钟,气道阻塞受试者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10分钟),以保证受试者肺内剩余的测试和标示气体得以全部排空。检查间隔中应尽量保持坐位并避免运动,做数次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排出测试气体而缩短间隔时间。6.有些受试者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和多次检查,但仍不能满足以上理想的检查标准,则应在结果报告中详细说明不符合检查标准的情况,提醒医师对结果的判断。结果判读肺弥散功能损害严重程度分级。肺弥散功能检测结果严重程度D1CO占预计值去80%或

7、IIN正常60%WDLCO占预计值80%或LLN轻度隙碍40%DCO占预计值60%中度障碍D1CO占预计值40%重度障碍肺弥散功能增加的病理生理状态或疾病久居高原、运动、平卧体位、肥胖、部分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部分早期的左心衰竭、早期组田胞增多症及部分弥漫曲市泡出血等均可以引起DLCO增加。肺弥散功能减少的病理生理状态或疾病弥散距离增加,如间质性肺疾病、肺水肿;肺泡破坏引起肺毛细血管床减少导致弥散面积减少,如肺气肿、肺叶切除术后等;肺血管壁改变,如肺动脉高压、肺血管炎、肺栓塞等;贫血等引起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此外,一些肺外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化疗药物及抗心律失常药物

8、的长期使用也会造成DLCo降低。其他对肺弥散功能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1.人体因素:弥散量与身高、体表面积呈正相关,与年龄呈负相关。2.日间变异:DLCC)可有日间变异,一般上午较高,下午及傍晚减少,可能与结合一氧化碳浓度和血红蛋白浓度改变有关。3.月经周期:月经前最高,经后第3天最低,据报道差别可达13%,目前还不明确这种改变的机制,可能与血红蛋白的周期性改变或荷尔蒙对呼吸肌的影响有关4.喝酒: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增加可降低DLCO量。5.吸烟:因香烟烟雾中含有较多一氧化碳,使肺内一氧化碳含量增加,吸烟者CoHb升高,影响检查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DLCO可逆性急剧下降,此时需注意与长期吸烟者所致肺泡结构破坏而引起的DLCO下降相鉴别。6.动作和体位:MUller动作增加DLCO,Valsalva动作减少DLCO,卧位较坐位DLCO增高,立位较坐位DLCO降低。7.支气管舒张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DLCO可能会增加,如果是舒张后的肺弥散功能检查结果,应该在报告中注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