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学习知识内容.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80330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护理学学习知识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础护理学学习知识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础护理学学习知识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础护理学学习知识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础护理学学习知识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础护理学学习知识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护理学学习知识内容.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护理学的变化和开展可概括地分为三个阶段:(一)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此期护理特点是:护理已成为一个专门的职业,护士从业前必须经过专门的训练;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执行医嘱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教育者与管理者护理操作技能作为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二)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20世纪40年代-20世纪70年代)此期护理特点是:强调护理是一个专业,护理学的知识体系逐步形成。一方面,护理学通过吸收相关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自己的理论根底,如健康的概念、环境的概念、一般系统论、适应论等;另一方面,护理工作者们通过自身的实践与研究,又建立了许多护理模式,如奥伦的自理模式、

2、罗伊的适应模式等。所有这些,形成了护理学的理论框架与知识体系。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生理、心理及社会多方面的整体护理。护理人员应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护士的工作场所主要还局限在医院内,护理的效劳对象主要是患者,尚未涉足群体保健和全民健康。(三)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此期护理特点是:护理学己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综合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效劳的应用学科。护理的工作任务由护理疾病转向促进健康;工作对象由原来的患者扩大为全体人类;工作场所由医院走向到社区。南丁格尔的奉献1 .开展前线护理事业在1854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

3、被称为提灯女神与克里米亚天使2 .创立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3 .著书立说,指导护理工作著有100余篇论文,(护理札记,医院札记4.改良军队的卫生保健工作,提出预防医学的科学观念5 .奠定护理是一门科学的认识根底6 .推动国际医疗护理事业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护理学的任务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并减轻痛苦护理工作方式(一)个案护理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一名护理人员负责一位病人全部护理的护理工作方式。适用于抢救病人或某些特殊病人,也适用于临床教学需要。这种护理方式,护士责任明确,并负责完成其全部护理内容,能掌握病人全面情况,但消

4、耗人力。(二)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按工作内容分配护理工作,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各司其职。它是一种流水作业的工作方法,护士分工明确,易于组织管理,节省人力。但工作机械,缺少与病人的交流时机,较少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需求,护士较难掌握病人的全面情况。(三)小组制护理以小组形式(35位护士)对一组病人(1020位)进行整体护理。组长制定护理方案和措施,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病人的护理。这种护理方式能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能了解病人一般情况,但护士个人责任感相对减弱。(四)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系统和连续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病人为中心,要求从病人入院到出院均由责任护士

5、对病人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由责任护士评估病人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和实施护理措施。这种护理方式,责任护士的责任明确,能较全面地了解病人情况,但要求对病人24小时负责那么难以实现,且文字记录书写任务较多,人员需要也较多。(五)综合护理综合护理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在护理哲理、护士的职责与评价、标准化的护理方案、病人教育方案、出院方案、各种护理表格的填写、护理质量的控制等方面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以确保护理效劳的水平及质量。它融合了责任制护理及小组护理的优点。综合护理是一种通过最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最恰当地选择并综合应用上述几种工作方式,为效劳对象提供既

6、节约本钱,又高效率、高质量的护理效劳。这种工作方式既考虑了本钱效益,又为护士的个人开展提供了空间和时机。护士的素质素质指个体完成工作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根本条件与潜在能力,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特点与后天获得的一系列稳定的社会特点的有机结合,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实力。根本内容:1、思想道德素质2、科学文化素质3、专业素质4、身体素质5、心理素质护理学的根本概念:人、环境、健康、护理四个根本概念组成了护理的人的根底护理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身心平衡并求的生存、成长与开展,在生理和心理上最低限度的需要内容:L生理性需要;2.社会性需要;3.情绪性需要;4.知识性需要;5 .精神性需要影响根本需要满足的因素:1

7、生理因素;2.情绪因素;3.知识与智力因素;4.社会因素;5.环境因素;6.个人因素;7.文化因素。人成长与开展的概念成长:是个体在生理上的量性增长开展:是人的生命过程中一种有顺序的、可以预测的功能及技巧的演变过程。包括心智、情绪、感情、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变化成熟:是指生理上的成长与开展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过程。内容:1.生理方面;2.认知方面;3.社会方面;4.情感方面;5.精神方面;6.道德方面。人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即个人对自己的认同感。组成:身体心象、角色表现、自我特征、自尊。健康的概念: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完整的生理、心理健康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影响

8、健康的因素有:1、生物学因素2、心理因素3、自然环境因素4、生活方式5、卫生保健设施因素6、社会因素环境:是指人类生存或生活的空间,指与人类的一切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的各种内、外环境1.内环境: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所处的环境,包括生理、心理两方面。2.外环境:外环境是指人的机体所处的环境,即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宜然处境和社会处境、治疗环境。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响。内涵:1、护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2、护理是助人的活动3、照顾是护理的核心4、护理是一个过程,其方法是护理程序5、护理是一门专业整体护理的根本含义:整体护理的根本含义是护理人员视效劳对象为一个整体,在进行护理效劳

9、时,应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帮助和照顾。广义的整体护理还包含以下定义:护理应贯穿人生命的全过程;护理要表达在健康与疾病的动态平衡过程中;护理是为整个人群提供效劳。系统:指由假设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分类1、按人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2、系统与环境的关系、3、组成系统的内容和要素的性质、4、系统的运动状态分类。系统的根本属性:整体性、相关性、动态性、目的性和层次性护理程序的五个步骤:1、评估2、诊断3、方案4、实施5、评价人的根本需要层次论(1)生理需要(2)平安需要(3)爱与归属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压力:是环境中的

10、刺激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非特异性反响。压力源有: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物理性、化学性、文化性角色: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或群体,在实现与这种地位相联系的权利与义务中,所表现出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模式化行为。角色的特征:1、角色之间相互依存2、角色行为由个体完成3、多种角色普遍存在护士的角色:护士应具有的与职业相适应的社会行为模式。1护理者2方案者3管理者4教育者5协调者6咨询者7维护者8研究者和改革者病人的角色:就是社会对一个人患病时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所作的标准。病人的角色行为改变分类:(1)角色行为缺如:否认自己有病,未能进入角色。虽然医生诊断为有病,但本人否认自己有病,根本没有或不愿意识到自己

11、是患者。(2)角色行为冲突:病人角色与其他角色发生心理冲突。同一个体常常承当着多种社会角色。当患病并需要从其他角色转化为患者角色时,患者一时难以实现角色适应。3)角色行为减退:因其他角色冲击病人角色,从事了不应承当的活动。已进入角色的患者,由于更强烈的情感需要,不顾病情而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表现出对病、伤的考虑不充分或不够重视,而影响到疾病的治疗。(4)角色行为强化:安于病人角色的现状,期望继续享有病人角色所获得的利益。由于依赖性加强和自信心减弱,患者对自己的能力表示疑心,对承当原来的社会角色恐慌不安,安心于已适应的患者角色现状。或者自觉病情严重程度超过实际情况。小病大养。护理体检定义:护理体

12、检是指护土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眼、耳、鼻、手)或借助简单的检查工具听诊器、叩诊锤等)对病人全身或某些部位进行系统的检查以了解病人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种根本方法。根本方法有:1、视诊2、触诊3、叩诊4、听诊5、嗅诊意识状态的分类:1清醒状态:被检查者对自身及周围环境的认识能力良好,应包括正确的时间定向、地点定向和人物定向。当问诊者问及姓名、年龄、地点、时刻等问题时,被检查者能做出正确答复。2嗜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的一种形式。指病人意识清醒程度降低较轻微,呼叫或推动病人肢体,病人可立即清醒,并能进行一些简短而正确的交谈或做一些简单的动作,但刺激一消失又入睡。此时,病人吞咽、瞳孔、角膜等

13、反射均存在。3意识模糊:指病人意识障碍的程度较嗜睡深,对外界刺激不能清晰地认识;空间和时间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迟钝,或发生错误;记忆模糊、近记忆力更差;对现实环境的印象模糊不清、常有思维不连贯,思维活动迟钝等。一般来说,病人有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时,即称为意识模糊。4 .昏睡状态:意识清晰度降低较意识模糊状态为深。呼喊或推动肢体不能引起反响。用手指压迫病人眶上缘内侧时,病人面部肌肉(或针刺病人手足)可引起防御反射。此时,深反射亢进、震颤及不自主运动,角膜、睫毛等反射减弱,但对光反射仍存在。.深昏迷:指病人随意运动丧失,呼之不应,对一般刺激全无反响,对强疼痛刺激如压眶、压甲根等有反响,浅反射

14、消失,腱反射、舌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呼吸、脉搏无明显变化。见于重症脑血管病、脑炎、脑脓肿、脑肿瘤、中毒、休克早期、肝性脑病等。常见典型面容如下:1急性(热)病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口唇枯燥,呼吸急促,表情痛苦,有时鼻翼煽动,口唇疱疹。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肺炎、疟疾、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2 .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晦暗或苍白无华,双目无神,表情冷淡等。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变、严重肺结核、恶性肿瘤等。3 .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简称甲亢面容。眼裂增大,眼球突出,目光闪烁,呈惊恐貌,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 黏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睑厚面宽,颜面

15、浮肿,目光呆滞,反响迟钝,眉毛、头发稀疏,舌色淡、胖大。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5 .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州。见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二尖瓣狭窄。6 .伤寒面容表情冷淡,反响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伤寒。7苦笑面容发作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8满月面容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座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9.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脸面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两翻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胸部体表标志及其意义: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的突起。胸骨角与第2肋软骨相连接,是计数肋骨的重要标志。2颈椎棘突:低

16、头时第7颈椎棘突最突出;医学教育网搜集是计数椎骨的骨骼标志。3.胸部体表垂直标志线: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线、后正中线等。三凹征:吸气性呼吸困难时,表现吸气费力、吸气时间延长,严重者在吸气时出现胸骨土窝、锁骨上窝、肋何隙及腹上角)凹陷,称为三凹征。见于上呼吸道局部梗阻病人,如上呼吸心尖搏动:心脏收缩时,心尖冲击心前区,引起胸壁相应位置的组织向外搏动,称为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位置在胸骨左缘第5肋间,锁骨中线内0.5-1cm,搏动范围直径约2.02.5cm。瞳孔:可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一般功能状态,是对危重病人的主要检测工程之一。瞳孔生理反射指浅反射:是刺激皮肤、粘膜引起的

17、反射。如膜反射,深昏迷者消失;腹壁反射,胸髓病损、锥体束病损及昏迷病人消失。深反射:是刺激肌腱或骨膜引起的反射。包括: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膝反射、踝(跟腱)反射,临床以膝反射较常用。膝反射亢进见于上运动神经元病变或精神紧张者;膝反射减弱或消失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病变或体质虚弱者。脑膜刺激征为脑膜受炎症或血液刺激时所呈现的体征。包括:颈强直、凯尔尼格征和布鲁金斯基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隙出血等。红细胞计数:正常男性为4.0-5.5X1012/L,女性为3.5-5.0X1012/L,新生儿为6.0-7.01012L.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脱水所致血液浓缩或慢性组织缺氧等;其减少那么常见

18、于各种贫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成人为4-10X109/L,新生儿为15-20X109/L,8个月至2岁婴儿为ll-12109/L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性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其减少常见于流感、麻疹等病毒性传染病及严重败血症、药物或放射线所致及某些血液病等。血小板计数正常范围:(100-300)109L.尿的正常量:痰的性状和痰量(1)性状:无色透明痰多见于病毒感染;痰呈黄色提示有化脓菌感染;草绿色痰多为绿脓杆菌感染;红棕色胶冻状痰多与肺炎杆菌感染有关;血痰要警惕肺癌;灰黑色痰多与大气污染或尘肺有关;咳出的痰液有恶臭提示是厌氧菌感染。2)痰量:24小时咳痰量超过IoOmI为大量痰。咳大量痰,静置

19、后出现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层为浆液或黏液,下层为脓液及坏死性物质),是支气管扩张及肺脓肿的典型病症。咳嗽和咳痰护理措施咯血的护理常规肺源性呼吸困难分型及特点L吸气性呼吸困难以吸气困难为特点。重症者可出现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并常伴有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哮鸣音。多见于喉水肿、痉挛,气管异物、气管受压或肿瘤等引起的上呼吸道狭窄梗阻有关。2.呼气性呼吸困难以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伴有广泛哮鸣音为特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由肺组织弹性减弱及小支气管痉挛狭窄所致,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3.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和呼气均感费力,呼吸浅而快。常伴有呼吸音减弱或消失,由于广泛性肺部病变使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多见于重症肺炎、重症肺结核、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1分度1)轻度:仅在重体力活动时出现呼吸困难。(2)中度:呼吸困难表现为轻微体力活动(如走路、日常活动等)即出现呼吸困难。(3)重度:即使在安静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呼吸困难。可表现为端坐呼吸。2.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改变:酸中毒引起的呼吸困难,医学I教育网搜集整理呼吸加深且稍快,称酸中毒大呼吸;肺气肿等慢性病引起的呼吸困难逐渐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