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693488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古人谈读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5古人谈读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25古人谈读书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课文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通过介绍读书方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端正读书态度,学习读书方法。古人谈读书一课包含三篇古文:论语三则,朱熹“读书有三到”及曾国藩“土人读书有志,有识,有恒二本课的总体教学目标为: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大意。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端正读书态度。重点是流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背诵课文。难点是学习读书方法,端正读书态度,指导自身读书实践。本单元的教学通过把握主要内容,明确、体悟

2、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本单元是五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既对整册书的读书训练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又为自己端正读书态度,明确长远的读书方向打下基础。作为小学高年级段第一学期的总结单元,在梳理过往学习经验的基础上,总结读书方法,为今后的读书学习做好准备。学生三年级时学习过古文司马光守株待兔,有一定的学习基础。比如能够知道在朗读的过程中有节奏,明句读。可以借助书下注释辅助理解古文内容。在学习古人谈读书

3、时,可以将已有经验延用至本课的学习。本课中有通假字,需要结合注释明确读音,理解意义。第三部分长文朗读时的断句需要指导。以及要运用学习到的读书方法,指导自己的读书学习。这些都可能是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论语三则。学习,诵读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对以往学习经验进行回顾。课上采用自读、对读、齐读、师生读等方式,将古文读正确,读通顺,读熟。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理解。在戏剧化朗读的过程中,借助情境进一步理解古文,熟读成诵。这部分的学习,也是为学习第二部分一一“读书有三到”,进行学法指导。为自学第二部分打基础。学生在学习第一部分的基础上梳理学习方法一一读正确,读通顺,会理解,善积累。总结学法,尝试自主

4、运用到“读书有三到”这部分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学习古文,理解古文内容。第三部分“士人读书有志、有识、有恒、结合读书中不理解的词语一一河伯之观海,进行专注力训练(用心专一)。运用所学解决质疑,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自读、展示读、范读、指导读等多种方式,指导朗读,熟读成诵。检验本课学习成果,通过课堂朗读,背诵,检查古文学习积累的情况。通过学习卡片的反馈,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第一课时的学习卡片,反馈指导写字,重点语句背诵、默写的情况。第二课时的学习卡片,则就学习、读文的感悟,指导自身的读书实践。在理解、感悟、表达的过程中,突破教学重难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端正、工整书

5、写“耻、诲”等生字。2 .学习论语三则和“读书有三到二背诵课文。3 .能够借助注释,戏剧化阅读等方式,读懂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大意。4 .理解古人读书的方法,端正读书态度。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大意。教学准备1 .自读课文,了解论语、朱熹等相关资料。2 .制作多媒体课件,补充教学阅读资料。3 .多媒体录播教室。4 .四张田字格磁贴。5 .学习卡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解题(一)同学们已经上五年级了,有没有形成一些读书方法,和同学们交流分享。学生汇报交流。(二)从先秦时期的论语礼记吕氏春秋到隋唐两宋的诗词雅集,从牡丹亭岳阳楼记到水浒传人间词话古往今来,多少诗词歌赋,文

6、人雅集。一部部文学史也是中国人的阅读史。几千年来,为学之道的根本在于读书,古人在创作的过程中,摸索、积攒、流传了大量的读书学习的方法。在语文学习、课外阅读中,你积累过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名言、金句吗?和大家分享。(三)读书名言,展示朗读。(四)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也对此进行了总结。齐读观书有感。古为今鉴,端正读书态度,学习读书方法。一起来学习一一古人谈读书。意图:语言创设情境,感受中华文化。有机联系回顾以往所学,以旧有知识经验作为起点,进入新课学习。合理整理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内容,对本课学习提供恰切的补充阅读材料。(五)通过预习,知道都有哪些古人谈读书?从春秋到宋代,从宋代到清朝,在时间的

7、长河里,留下的是方法经典,心得感悟。我们一同品味读书,感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意图:品味课题,读题、解题,了解选文角度,初步感受中华文化一脉相承,源远流长。二、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初步整体感知。熟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学生自由朗读。意图:整体感知这三部分内容,对课文有大致了解,为后续分层学习打基础。三、学习论语三则(一)读正确。指名读,纠正字音。(二)读通顺。讲究一定的节奏,句读。(三)熟读。反复诵读记忆。(四)默读。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五)互补理解。相互说说,这三句话的意思。(六)表达。汇报理解,表达提炼。不耻下问实事求是诲人不倦汇报过程中指导书写“耻”“诲二同为左右结构的

8、字,一个左右等宽,一个左窄右宽。指导写字,端正、美观。(七)戏剧化阅读,情境引读。【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情境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J孔子在什么情景下说的这句话呢?2 .戏剧化阅读,进入故事情境。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二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你就是子贡,你会问孔子一一现代白话)。孔子说:(你就是孔子,你会这样回答一一现代白话)学生根据理解的故事,添加子贡问话和孔子的回答。子贡就

9、是这样问孔子的,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这样答道: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3 .指名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情境1 .子贡、子路都是孔子的学生,这一天他们正在向孔子请教问题。子路是性格直率的人,所以孔子这样告诫他:“由,诲女知之乎!”引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 .你是子路,听了老师的话,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讲一讲,再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情境1.孔子也经常用这样的标准来鞭策自己:引读: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3 .你就是孔子,你常告诉自己应该怎样做呢?(八)成诵。背诵。意图:运用认读术中的识字法、释词法,完

10、成基本阅读程序链,扫清字词障碍。经历一般阅读规律,读正确,读流畅,熟读,理解,表达逐层递进,逐步理解课文。同时运用戏剧化阅读,带入情境,有所感悟,通过引读方式深入文本,背诵课文。总结读书方法,读正确一一读通顺一一会理解一一善积累四、学习“读书有三到二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告别春秋孔孟,我们来到一千七百年后的宋代,读一读宋代理学家朱熹是怎样谈论读书的。(一)按照刚刚总结的读书方法,请同学们自读“读书有三到”,一会儿进行全班汇报。自由汇报自学之后的收获。(二)读书三到,指导重点句的停顿,明句读。1 .朱熹曾认为读书应该做到哪三点呢?请学生读第一句,指导朗读。明确观点,读一读相关语句。2 .朱熹表明了

11、读书时,心、眼、口,三者之间的关系。读一读相关语句。3 .进行总结,心到是最重要的。心到,眼、口自然也就到了。读书的效果才会最好。指导朗读。意图:整体读,分别读,请学生读“读书有三到”的内容。读通顺,读流利,明句读。在读中评价指导。引导达标,力争熟读成诵。(三)补充阅读,读书三到1.朱熹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介绍作者及相关读书材料。4 .请学生读一读课文。同时思考,你认为心到重要吗?为什么?5 .汇报,各抒己见。汇报的过程中,结合学生语言,引导读课文。6 .用心专一是朱熹提出的读书方法,他的读书六法,对后世读书人影响深远。结合展示读书法,谈一谈自己在读书学习时,运用过哪些方法。在谈理解的基础上

12、,再次诵读课文。7 .展示朱熹对后世办学的影响,再次感受“读书有三到。谈体会,读课文。8 .通过读朱熹“读书有三到,对你有什么启发吗?谈体会后,齐背课文。9 .古为今用,古为今鉴定,前人的读书方法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自读两个故事,感受用心专一。列宁读书鲁迅读书10 两则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读了两个故事感悟到的,请学生谈一谈,汇报感受之后,谈一谈自己读书时应该如何做。意图:拓展相关资料,介绍朱熹,介绍与其相关的读书法。了解朱熹办学主张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通过恰当拓展,再读朗读、背诵课文。通过补充有效拓展阅读,进一步明确用心专一的重要性。明确读书杰度,学习读书方法。突

13、破教学重难点。五、练习反馈(一)补充强调。还有两个左窄右宽的字“谓,诵”略讲。(二)完成练习卡片。六、总结,学习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有何收获,交流分享。七、布置任务结合学习到的课文内容或相关读书名言,制作书签、邮票或者藏书票,激励持之以恒地读书。下节课进行分享。板书:古人谈读书不耻下问实事求是诲人不倦用心专一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曾国藩“士人读书有志、有识、有恒”,背诵积累课文。2 .结合“河伯观海”进行专注力训练,深入理解课文内容。3 .端正读书态度,明确读书目标。联系读书体会,表达学习课文后给自己的启发。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积累。教学难点端正读书态度,明确读书

14、目标。联系读书体会,表达学习课文后给自己的启发。教学准备1 .自读课文,了解曾国藩,及曾国藩家书等相关资料。2 .制作多媒体课件,补充教学阅读资料。3 .多媒体录播教室。4 .学习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回顾总结,温故知新。(一)交流作品,结合上节课布置的任务,展示交流自己做的藏书票,邮票,书签。读一读所积累的有关读书的语句。说一说为什么要积累这个内容。(二)汇报过程中的评价、引导、总结。检验上节课学习成果。意图:温故知新,通过分享交流,回顾第一节课收获。从不同角度进行汇报,在归纳的同时,产生新的思考,开启新课学习。二、学习曾国藩“士人读书有志、有识、有恒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清代的曾国藩又告诫

15、后人应该怎样读书呢?请同学们找一找,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汇报:预设(自由读文,表达)(一)曾国藩,对士人读书也给出了三点建议。读(第一句)。亮明了个人观点。(二)读语句,分别提炼“有志、有识、有恒、(三)再读课文,整体感受,三句安排的顺序。(四)指导朗读,读正确,读通顺,明句读。(四)请学生完整地读。意图,明句读,读通语句,通过整体读,分句读,自由读等形式熟读课文内容。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畅,明句读。通过反复练习,突破教学重点。三、理解课文意义。(一)默读辞文,有不理解的词句看看注释。思考古人告诫后人怎样的读书态度,怎样的读书方法?在默读的过程中,可以简单写写自己的体

16、会。(二)同桌之间相互讲一讲,理解文意。意图:通过默读,借助注释,运用释词法形成初步理解,读懂句意。相互交流,反馈互补。(三)汇报,读语句,汇报理解。1.讲一讲课文的意思。在汇报的过程中结合三点提炼词语,总结方法,谈出体会,诵读辞文。志向高远学无止境学贵有恒2 .结合提炼的词语,理解语句,引读。意图:带着问题,研读文本,运用段落取精法,提取重点。有目的地思考,在汇报的过程中,总结课文中提及的读书法。3 .背诵课文。四、解决质疑,专注力训练,理解“河伯之观海”(一)专注力训练。1.同学们到底能不能做到用心专一呢?曾国藩在谈“学无止境”时运用了一个事例一一河伯之观海,有的同学对于此成语的出处不是很

17、清楚。我们一同来看河伯观海的视频动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观看。而后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进行概括,讲述动画中的故事。4 .观看动画故事。5 .讲述故事,汇报交流。意图:用心专一,专注力训练。体会用心专一,既是对质疑进行解惑,又是对上节课所学予以运用,同时提高表达能力。(二)朗读,背诵课文五、围绕主题,补充阅读,联系实际,背诵课文(一)介绍曾国藩1 .补充阅读曾国藩相关材料。2 .背诵课文。意图:阅读作者读书经历,了解其生平,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用心专一,传承发扬。1 .读曾国藩有关于读书须“专”的语句2 .与朱熹“读书有三到”相联系,感受用心专一。3 .背诵课文。意图:曾国藩用他的经验告

18、诉我们,读书的方法是“专二联系实际感受我们在阅读一本书,想要领悟到书中内容的精华,没有其它捷径可走。通过对比联系,感受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三)学贵有恒1 .读相关资料,感受学习贵在坚持,体会“有恒者,则无不成之事,2 .介绍劝学篇中,每日有恒的记载。3 .介绍致诸弟读书篇中,关于读书的课程表。4 .体会表达。5 .背诵课文。意图:阅读相关拓展资料,进一步感受曾国藩对于学贵有恒的阐述与理解。联系自身实际,体悟学习应持之以恒。思考应该以怎样的态度进行学习。(四)联系实际,再读感悟。1.列举有志的代表人物。志向远大(周恩来一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背诵“有志”的语句2 .第二要有

19、识。读一读苏东坡故事,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读书,对待学习呢?发表观点。背诵“有识”的语句。3 .有恒,我们班中有没有这样的同学。谈谈体会。背诵“有恒”的语句意图:结合身边的人物故事,历史上的人物故事,感受有志、有识、有恒。联系自身实际,端正读书态度,学习读书方法。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再次背诵相关语句,巩固积累。(五)古人读书对今人的影响。读鲁迅读书的方法。谈感受。(六)感受传承。1.总体出示三则内容,凸显朝代。有什么发现?2.展示历史人物,展示朝代,人物,读书言论。汉一一司马迁,唐一一韩愈,元一一汤显祖,清一一王国维等意图: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文明,建立文化自信。六、完成学习卡片。1 .学习本课以后,对自己的读书有什么启发?2 .交流七、总结,布置任务列出读书计划,选取读书座右铭。板书:古人谈读书志向高远学无止境学贵有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