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12371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3.050M30团体标准T/TAFXXX-XXXX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TestingmethodsforgeneraIparameters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equipmentXXXX -XX-XX 实施XXXX-XX-XX发布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2规范性引用文件错误!未定义书签。3术语和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4测试条件25测试方法25.1设备外观25.2外壳材质35.3设备结构35.4设备配置35.5长度.z.45.6重:量.事。.45.7角度.三55. 8时间间隔55.9输出电压/

2、输出电压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资料性)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示例错误!未定义书签。-.Z-刖三本文件按照GB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电信终端产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博鼎实华(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武汉网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通和实益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成都泰瑞通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重庆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泰峰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上海)有限公司、西安通和电信设备检测有限公司、中国电信股份

3、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孟艾立、周开波、褚文华、吴京文、刘传利、刘妍、孙小强、陈龙泉、陈玺、唐伟生、郑梦琪、张秩惟、扈炳孝、刘立平、李冠伟、王轶哲、宋祥烈、介坤、袁玉东、雷张弛、古思勇、李昌、李峻、胡洋、周韬、王丽丽、肖雨、喻春、董小欢、曹洁、王嘉伟、陈少川。目前在信息通信设备质量监控中,有大量针对通用参数(如长度、重量、时间间隔等)的测试要求,而这些参数在对应设备的技术标准中缺少明确的测试方法;为此,需要制定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的测试标准,以规范测试程序,更好地服务于信息通信设备的质量提升。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信息通信设备的设备外观、外壳材质、设备结构、设备配置

4、、长度、重量、角度、时间间隔、输出电压/输出电压范围等通用参数的定义、测试条件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信息通信设备,其他设备的通用参数测试也可参考本文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38762.3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尺寸公差第3部分:角度尺寸JJF1180时间频率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JJF1181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设备外观equipmentappearance设备外观

5、的特征,包括设备的形状、颜色、商标、接线、指示灯、安装方式、标识、部件位置等。3.2外壳材质enclosuremateriaI设备外壳基本材质(不包括涂层)的可视属性,包括玻璃、塑料、木材和金属材质等。3.3设备结构equipmentstructure设备各个组成部分的装配、排列和连接,如设备内外部空间布局、设备开门方式、配件组装方式、散热功能结构、活动结构等特征。3.4设备配置equipmentconfiguration设备器件和部件的种类、数量和参数等。其中,器件一般指CPU、内存芯片、存储芯片、通信芯片、连接件等;部件一般指主控模块、业务模块、交换模块、风扇模块、电源模块等。3. 5安装

6、方式instalIationmode设备安装的特征,通常包括挂式、落地式、嵌入式等。3.6 重量Weight物体的重量是由于地心引力作用于物体的结果,因而重量是一种与力具有相同性质的量。也可以称之为重力,其大小为该物体的质量与物体所在地重力加速度的乘积。来源:JJF11812007,3.23.7 角度angle两条共面相对直线间的角的大小或两个相对的非平行平面间的角的大小。来源:GB/T38762.3-2020,3.1,有修改3.8时间间隔timeintervaI时标上两点之差,或两个事件之间流逝的时间。来源:JJF1180-2007,2.2,有修改3.9输出电压/输出电压范围outputvo

7、ltage/outputvoltagerange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以额定电压或额定电压范围内的任何电压对设备供电时,设备输出的电压/电压范围。4测试条件测试条件应满足测试仪表和被测设备的工作条件。5测试方法5.1 设备外观5.1.1 概述采用目测、触摸的方式确定被测设备外观的特征。5.1.2 操作方法被测设备应装配完整,采用目测、触摸方式确定被测设备的以下几方面:a)设备是否表面平整、镀层牢固、漆面均匀,无脱漆、起泡、剥落、锈蚀、损伤、毛刺、裂纹、明显变形等;b)设备外壳锐利的突出物或边角是否明显;c)设备的颜色和形状;d)设备的标志标识:1)在设备的醒目或者特定位置,是否具有警告标识、指示标

8、识、设备铭牌、商标、认证标识等标志标识;2)标志标识是否磨损、是否清晰可辨;3)标志标识的内容和样式。e)设备的部件位置、指示灯的位置和数量、接线方式;f)设备的端口类型和数量;g)设备的安装方式。5.1.3 结果记录记录设备外观特征,必要时应进行拍照记录。5.2外壳材质5.2.1概述采用目测、触摸方式确定被测设备外壳的基本材质。5.2.2操作方法被测设备应装配完整,采用目测、触摸方式确定被测设备外壳的基本材质;必要时,刮去设备表面涂层后采用目测、触摸方式确定被测设备外壳的基本材质。5.2.3结果记录记录设备外壳材质,必要时应进行拍照记录。5.3 设备结构1. 3.1概述用目测方式确定被测设备

9、的结构。5. 3.2操作方法被测设备应装配完整,采用目测方式确定被测设备的以下几方面:a)设备整体为几层结构,如单层结构、双层结构等;b)设备箱体的组装方式,如采用一体式、拼装式等;c)设备的外部结构特征,如进线孔位置和数量,设备开孔位置、数量和形状,是否具有级联接口等;d)设备的内部结构特征,如横板、竖板结构及数量,接线位置,是否具有密封条或发泡胶条,是否具有走线开槽等;e)设备的散热功能结构特征,包括散热方式(如风冷、液冷),制冷器类型(如热交换器、半导体制冷、空调),散热孔形状、位置和数量,是否具有散热板结构,散热风扇类型(如普通型、匍控型)等;f)设备的锁紧机构特征,如设备前后门锁的锁

10、紧特征(单点式、连杆三点式等);g)设备的开门特征,如开门方式(外推式、滑轨式),开门方向(左开、右开、单开、双开);h)设备的活动结构的特征,如是否具有活动较链,皱链有无阻尼作用,是否可拆卸侧板,紧固件有无松动,活动结构类型(如翻转式、抽屉式)等。6. 3.3结果记果记录设备结构的特征,必要时应进行拍照记录。5.4 设备配置5.4.1 概述用目测、操作验证、运行软件核查等方式确定被测设备的配置。5.4.2操作方法可通过以下方法确认设备配置:a)设备外壳可拆卸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打开设备核查相应部件的型号及数量;b)通过设备控制软件查看相应部件的型号、数量及其它配置信息;c)从部件/器件的生产

11、商获得信息。5.4.3结果记录记录设备配置的信息及所用的方法(如目测、操作验证、软件核查等),必要时应拍照或软件截图记录。5.5长度5.5.1 概述本节测试仅包含两点间直线距离。测试设备长度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明确被测物需要测试的主体及测试的起点和终点。5.5.2 操作步骤5.5.2.1直尺、卷尺或游标卡尺操作步骤使用直尺、卷尺或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试的步骤如下:a)将被测设备放置在试验台或平整的地面上,使其处于稳定状态;b)初步估计起点到终点的长度,选择合适量程、精度的测试工具(直尺、卷尺、游标卡尺);c)使被测设备一端和测试工具的O刻度对齐,读取被测设备的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值,无法对齐或者对

12、齐困难时可选辅助设备进行对齐;d)如有需要,可多次重复测试取平均值。5.5.2.2激光测距仪操作步骤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长度测试的步骤如下:a)初步估计起点到终点的长度,选择合适量程、精度的激光测距仪;b)确保起点至终点间无遮挡,且终点/起点处有明确标识(如有需要,可在终点/起点放置一个标识物体);c)在起点/终点使用激光测距仪照射到标识物体上,从激光测距仪上读取所测距离;d)如有需要,可多次重复测试取平均值。5.5.2.3卫星定位仪操作步骤使用卫星定位仪进行长度测试的步骤如下:a)初步估计起点到终点的长度,选择合适量程、精度的卫星定位仪;b)使用卫星定位仪在起点点击开始,终点点击结束,读取长度

13、值;c)如有需要,可多次重复测试取平均值。5.5.3结果记录记录测试结果、使用的测试仪表、测试部位、测试具体情况(如内部尺寸,包含附件等),使用卫星定位仪时要记录起点和终点的三维坐标,必要时可增加图示或拍照记录。5.6重量测试设备重量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根据测试要求完成设备装配并确定连接的各类附件。5.6.2测试步骤重量的测试步骤如下:a)根据设备估计重量和测试精度要求,选择合适量程、精度的测试工具(电子秤、天平等);b)对测试工具进行归零操作;c)将被测设备放置于秤上或天平的托盘内;d)对于电子秤,直接读取被测设备的质量;对于天平,增减合适的破码使天平平衡,计算祛码的总质量。可按公式(1)对

14、重量/质量进行换算;W=mg(1)式中:W重量,单位为N;m质量,单位为kg;g重力加速度,取值9.8ms20e)如有需要,可多次重复测试取平均值。5.6.3结果记录记录测试结果,结果应包括被测物是否包含附件的说明。必要时应进行拍照记录。5.7角度5.7.1 概述测试设备角度时,应关闭设备电源,明确设备待测角度的两测量面(线)位置。如被测试面活动时应固定后测试。5.7.2测试步骤角度的测试步骤如下:a)将被测设备放置在试验台或平整的地面上,设备不应晃动或处于其他可能影响角度测量的状态;b)根据待测角度和测试精度要求,选择合适量程、精度的角度尺;c)将角度尺的基尺测量面与被测测量面贴合或平行放置

15、;d)转动角度尺直尺测量面与另一被测测量面贴合或平行,记录此时显示的角度值;若测试位置不便于读数,可将角度尺锁紧或保持后再进行读数;e)如有需要,可多次重复测试取平均值。5.7.3结果记录记录测试结果,必要时应对测试部位进行拍照记录。5.8时间间隔应明确所测时间间隔的起始事件和结束事件。5.8.2测试步骤时间间隔测试步骤如下:a)明确测试对象的时间间隔要求,选择合适量程、精度的计时器;b)确定测试时间间隔的起始和结束事件,以此作为测试的起始和结束点;c)配置被测设备处于指定的状态,起始事件出现时立即开始计时;d)当被测设备出现结束事件时,立即停止计时,记录所测的时间间隔;e)如有需要,可多次重

16、复测试取平均值。5.8.3结果记录记录测试结果、起始和结束事件的特征。必要时应进行拍照记录。5.9输出电压/输出电压范围5.9.1 概述在设备具有供电能力的电压输出端口上进行测试。5.9.2 测试条件如果设备有多种供电方式,应在每种供电方式下分别进行测试。如果设备有多个额定输入电压,应在每个额定输入电压下分别进行测试。如果额定输入电压为一个范围,应在该电压范围的每一个边界进行测试。5.9.3 测试步骤电压测试步骤如下:a)使被测设备处于正常工作条件;b)对于无需连接受电设备亦可稳定对外提供电压的被测设备,可测试开路电压或不同负载情况下的电压;c)对于需要连接受电设备,与受电设备进行协议交互后,

17、方能建立稳定电压输出的被测设备,应连接与被测设备供电能力相符的受电设备,可测试开路电压或不同负载情况下的电压;d)根据所需测量的电压范围,选择合适量程、精度的测试仪表;e)使用测试仪表连接被测设备的电压输出端,读取电压值;f)对于输出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可调的设备,应分别调节至其最大、最小电压,按照步骤d)e)分别进行测试和记录;g)对于具有多档输出电压的设备,应在其支持的电压档位上按照步骤d)e)分别进行测试和记录;h)如有需要,可多次重复测试取平均值。5.9.4 9.4结果记录记录测试条件(如输入电压、频率等)、每个输出电压值以及相对应的输出电流(如有)或负载功率值。附录A(资料性)测量不确定

18、度评估示例本附录给出了几种项目的不确定度评估示例,仅供参考。实际评估时请结合具体使用设备、现场条件等因素进行评估。A1长度测量A1.1测量方法长度的测量主要用于通信设备及辅助设备的尺寸、空间位置、探测距离等,测量方法为使用直尺、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工具对被测设备的长度参数进行直接测量。A1.2测量模型以对通信设备的空间位置测量为例,使用激光测距仪垂直接触通信设备表面,直接测量其表面到目标平面的长度,测量模型如下:式中:Lo平面之间长度的实际数值,加;LX平面之间长度在激光测距仪上的示值,m.A1.3不确定度来源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1)激光测距仪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mi);

19、(2)测距仪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2);(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3)。A1.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1.4.1由激光测距仪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激光测距仪(DlSToTMA5型)计量证书给出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002m,女尸2,贝J:u =0.0022=0.001m(A.2)A14.2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激光测距仪的测量分辨力为0.001m,半宽度为0.0005m,按均匀分布,女2=有,贝人(A.3)*=0.00029mA1.4.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重复测量三次,激光测距仪测量结果分别为8.821m,8.823m,8.824m,采用极差法,得标准偏差为

20、,S=(XmaX-Xmin)/4,查表得测量次数=3时,4=1.69。贝J:M&82I=O(Xngm1.69A1.5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A1.5.1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表表A1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表序号不确定度来源ujm分布类型1激光测距仪不确定度m1=0.001正态2分辨力2=0.00029均匀3测量重复性m3=O.(X)18正态A1.5.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yu+d=0.002m(A.4)其中测量重复性和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2和3)因重复计算,合成时取较大的分量计算。A1.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2,则:U=kuc=0.004m(A.5)A2输出电压测量A2.1测

21、量方法输出电压的测量主要针对通信设备及辅助设备的输出电压端口、触点等部位,测量方法为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电压表等工具对被测设备的输出电压部位进行直接测量。A.2.2测量模型以PSE供电设备为例,将输出电压的接线连接到数字多用表的电压测量端,测量模型如下:UG=UX(A.6)式中:UO输出电压的实际数值,V;UX输出电压在数字多用表上的示值,VoA2.3测量不确定度来源(1)数字多用表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w);(2)连接线衰减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1/2);(3)数字多用表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M3);(4)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1/4)oA2.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2.4.1由

22、数字多用表电压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数字多用表电压(FLUKElIo型手持式数字多用表)测量引入的相对最大允许误差为0.5%,按均匀分布,k=布,则:0.5% 48.03+2 0.013= 0.15 V (A.7)A2.4.2连接线衰减误差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连接线衰减值为0.02dB,则由连接线引入的误差为0.3%,半宽度为0.15%,按均匀分布,2=3.则:0.15% 48.043=0.042V(A.8)A2.4.3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数字多用表的直流电压测量分辨力为0.01V,半宽度为0.005V,按均匀分布,鱼=6,则:015z00029v(A.9)3A2.4.4测量重复

23、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重复测量三次,数字多用表电压测量结果分别为48.02V,48.03V,48.04V,采用极差法,得标准偏差为,S=(XmaX-Xmin)dn,查表得测量次数=3吐.69。贝J:(AJO)2.5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2.5.1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表表A.2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表序号不确定度来源WiV分布类型1数字多用表电压测量误差1=0.15均匀2转接线M2=0.042均匀3分辨力”3=0.0029均匀4测量重复性“4=0.012正态A2.5.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0.16V(A.11)其中测量重复性和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3和因重复计算,合成时

24、取较大的分量计算。A2.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仁2,则:U=kuc=Q32V(A.12)A3重量测量A3.1测量方法重量/质量的测试主要针对通信及辅设备的整机或部件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为使用电子秤、天平等工具直接对被测设备进行测试。重量/质量测将被测设备放置于秤上或天平的托盘内,读取被测设备的量/质量。重量测量的模型为:W=叫-叫(A.13)式中:Wi放置设备后的表显值;Wo未放设备的表显值,一般进行归零操作后该值为0。A3.3不确定度来源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1)测量值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mi);(2)电子天平引入的不确定度(M2).A3.4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A3.4.1测量值重复性

25、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假设有个样本,用为第i个样本的值,1为样本的平均值,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方差Ij(Xl-X)25()=-;(A.14)在重复性条件下,使用电子秤(ACS-IO)对同-样品进行10次测量,测量值如表A.3:表A.3电子秤测量结果记录表测试次数12345678910质量(kg)4.204.204.204.204.204.304.204.204.204.20进而求得算数平均值和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方差:X=4.2IZg,5=0.03侬(A.15)由于被测设备和测量设备都比较稳定,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单次测量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因此在不确定度评估时采用单次测量的实验标方差来表示标准不确定度

26、,测量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0.03kgoA3.4.2电子天平(ACS-10)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重量/质量的测量主要包括初始设备归零和测试读一般测量中电子天平归零后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被测设放到电子天平上之后可能存在结果显示的偏差。W=W1-Wq+Eq+E1(A.16)式中:%放置待测设备后的表显值;WO-未放设备的表显值,一般进行归零操作后该值为0;Eb电子天平归零后的误差;Ei电子天平结果显示的偏差。由以上分析,可得知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受瓦、的影响。重量/质量测试过程中,对电子天平(ACSjO)的操作只有归零和读数两种,其中可将氏等效为电子天平的置零准确度(1.3g),后等

27、效为电子天平的最大允许误差(5g),电子天平ACS-IO的主要技术指标如表A.4:表A.4电子天平ACSTO的主要技术指标器具名称电子天平测量范围100g-IOkg实际分度值5g置零准确度(0.25e)1.3g检定分度值5g最大允许误差5g计算可知,电子天平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为0.01kg。A3.5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A3.5.1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表表A.5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表序号不确定度来源Mi/kg分布类型1测量重复性w=0.03正态2电子天平测量误差“2=0.01均匀A3.5.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7w2+4=0.032kg(A.17)A3.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右2,

28、贝J:U=ku:=0.07kg(A.18)A4时间间隔测量A4.1测量方法时间间隔的测量主要针对通信设备及辅助设备的特定事件之间的时间差,测量方法为使用秒表、毫秒计、计数器、时间间隔测试仪等工具进行直接测量。A4.2测量模型使用电子秒表直接测量通信设备从点亮屏幕到关闭屏幕的时间间隔,测量模型如下:(A.19)式中:Tb自动屏幕保护时间的实际数值,s;TX电子秒表的示值,S。A4.3不确定度来源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包括:(1)电子秒表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w);(2)电子秒表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2);(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出)。A4.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A4.4.1由电子秒

29、表测量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根据校准报告,电子秒表在测量标称为30s的时间间隔时,测量不确定度为001s,按正态分布,心=2,贝J:_0.01s_u-Z-=5s(A.20)A4.4.2电子秒表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电子秒表的测量分辨力为001s,按均匀分布,&2=6,则:(A.21)=0.003s23A4.4.3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在重复性条件下,使用电子秒表将同一设备进行10次测量,测量值如表A.6:表A.6电子秒表的测量结果记录表测试次数12345678910质量(kg)30.0230.0430.0530.0430.0230.0430.0330.0530.0230.0

30、3进而求得算数平均值和单次测量的实验标准方差:X=3O.O3s,S=0.012s(A.22)由于被测设备和测量设备都比较稳定,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单次测量值作为最终测量结果,因此在不确定度评估时采用单次测量的实验标方差来表示标准不确定度,因此测量值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3=0.012soA4.5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A4.5.1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表表A.7标准不确定度评定表序号不确定度来源uim分布类型I电子秒表测量误差不确定度Wi=0.005s正态2电子秒表分辨力“2=0.003US均匀3测量重复性M3=O.O12usI正态A4.5.2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Uc=2=0.01s(A.23)其中测量重复性和分辨力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分量(2和3)因重复计算,合成时取较大的分量计算。A4.6扩展不确定度取包含因子右2,贝J:U=kuc=0.02s(A.24)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团体标准信息通信设备通用参数测试方法T/TAFXXX-XXXX*版权所有侵权必究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印发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电话:010-82052809电子版发行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