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34024 上传时间:2024-01-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后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00后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00后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00后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00后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后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后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生大学学习适应度研究进展【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 的学习方式与高中有着显著的差异,解决其中学习方式适应的难 题,探讨大学新生学习适应问题,是我国学者关注的一个课题。 当前高校学生中,OO群体后所占比重在逐渐提高,OO后大学生 逐渐成为了高校新生的主体。本文从学习适应的概念、已有研 究、00后、大学新生学习适应包含内容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相 关研究进行了评述。【关键词】学习适应大学新生00后【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3089 (2019) 13-0188-01一、学习适应的概念关于学习适应的概念,我国学者大都援引周步成等著的学

2、习适应性测验手册上的表述,认为它是个体克服困难 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倾向,亦即学习适应能力。其主要因素涉及 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此外刘志华 认为,学习适应是指主体根据环境及学习的需要,努力调整自我 以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行为过程。学习适应有其内在的心理结 构、心理条件和实现过程。一般要经过适应平衡状态的打破、学 习需要的产生、学习诱因的作用、自我的积极调整,最后达到学 习适应的良好状态。1聂衍刚、郑雪、张卫认为,学习适应性 是指学生善于克服学习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可 以称作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2二、对已有研究的评述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学术界从20世纪

3、90年代就开 始关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 学新生适应性研究在心理学和思想政治领域研究颇多,认为大学 新生适应性影响大学新生的自我定位,良好的心理适应过程有利 于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更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周进, 2011;朱慧敏,2008);刚入大学的青少年还需要继续完成自我同 一性的发展和确立,自我同一性的发展严重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性 (雷丽君,2012);大学新生适应性影响着其整个大学阶段的思 想成长和个人发展,高校做好大学新生适应工作是思政教育的根 本保证(林细妹,2011) o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性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目标、学习 动力、学习方式、授课方式

4、等方面。崔敏、高汝霞认为大学生从作为新生入学到毕业的四年学习活动中,表现出三个连续发展的 阶段,即适应大学学习阶段、自主学习阶段及毕业分配阶段。认 为大学生在适应大学学习阶段的心理调适效果对其整个学习过程 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关于大学生入学后不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 引发心理问题的现象,人们已经有不少分析,对其成因也有不少 探讨。但是,很多分析和探讨只把大学新生作为教育客体来分 析,对大学生在高校的主体性角色注意不够,因而对帮助学生尽 快适应大学学习效果并不显著。崔敏、高汝霞认为,学生是学习 的主体,在其完成适应大学学习的过程中也是主体。只有从学生 是自我教育主体的角度分析他们在该适应阶段出现不良

5、心理倾向 的成因,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成过渡。3黄希庭的研究表明,相对而言关于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甚 少。事实上,大学与中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差异,大学的学习较之 中学的学习更复杂、更高级,同时也更为自觉、更为自立,突出 地表现出专业性、阶段性、自主性和探索性等特点,学习适应问 题在入学之初表现得最为突出。4研究者的结论多集中于大学新生对于学习环境变化导致的课 程内容、授课方式、学习方法等客观因素的不适应。刘保英的研 究认为,在学习方面,大学新生适应包括对课程内容、授课方式 以及学习方式的适应。5郭晓飞认为,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应 该是实现对大学学习目的、环境、过程、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全方 位适应。

6、6王鹏、时勘等曾对中学生适应性学习模型进行了探 讨和研究,他们认为环境因素对学生的适应性学习有重要影响。 7郭瞻予、吴艳、朱秋云则认为学习的性质、学习的方法与要 求是大学新生需要适应的。8樊富琅在著作中曾指出,学习目 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是新生学习适应包括的内容。9高明 渊认为,当代大学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就学习方 面,对新的学习群体、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变感到无所 适从。10汤其好指出,学习是大学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大 学的教学体制、教学方法的不同、学习方法的差别以及对专业缺 乏兴趣直接导致大学新生的学习不适应。11唐华生的研究表 明,大学新生一入学就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惑。

7、学习要适应的有课 程的庞杂、专业的陌生、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进度的跳跃性 等。12金崇芳认为,新生学习适应的内容为教学目的及方式不 同。13王小卫则指出,大学新生在学习方面的调整和适应主要 包括对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与模式、学习目标的调整和适应。L14研究者们更多把大学新生不适应的问题受新生个体的特质的 影响很大。“00后”大阜新生是生于21世纪的新一代,与“90 后”大学新生相比,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人生态度以及 价值取向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其认知、情感、身心、行为等方面 也与以往的大学生也有着显著的差异。“00后”作为一个群体步 入大学后,以其个性化的价值追求、自主化的学习方式、网络化

8、 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世哲学、务实化的人生理想等群体特点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对于00后这个 群体的新生学习适应研究还属于研究领域的空白,目前更多着眼 于00后思政教育方式的整体性结构研究。15100后大学生即将 迈入大学校园,了解他们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引导、管理 和教育,让我们的高校管理和教育培养真正与时俱进,真正体现 时代感、服务新时代。参考文献:1刘志华.大学新生的心理问题与班主任工作对策J.雁北 师院学报(文科版),1996, (5) , 61-62.2聂衍刚,郑雪,张卫.中学生学习适应状况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 (1) , 23-28.3崔

9、敏,汝霞.大学生心理适应阶段的不良心理倾向及克服 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4) , 102T04.4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162-169.5刘保英.关于大学生入学后心理适应问题的探讨J.长治 医学院学报,1994, (1) , 96-97.6郭晓飞.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教育探微J.绍兴师专学报, 1994, (2) , 45-48.7王鹏,时勘,左衍涛,孙健.中学生适应性学习模型的发 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 (4) , 14-17.8郭瞻予,吴艳,朱秋云.浅谈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适应 问题与指导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9, (6) , 106-107.9樊富琅.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2, 316-317.10高明渊.浅析大一学生常见心理适应不良原因J.陕西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 (4) , 34-35.11汤其好.浅谈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 (3) , 64-67.12唐华生.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问题探析J.三峡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 (4) , 34-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