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北师大网络教育0610学前儿童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完整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747673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北师大网络教育0610学前儿童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完整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北师大网络教育0610学前儿童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完整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北师大网络教育0610学前儿童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完整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北师大网络教育0610学前儿童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完整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北师大网络教育0610学前儿童心理学在线作业答案完整答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0610学前儿童心理学作业简答:第1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字。1.名词解释:习惯化答:习惯化是指某个刺激多次重复之后对其反应降低的现象。简答:第2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5字。2 .名词解释:客体永久性答:所谓客体永久性是指当物体不在眼前或通过其他感官不能觉察时,仍然知道物体是继续存在的。简答:第3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20字。3 .名词解释:依恋i:是指婴L和养育者之间所建立的亲密的、长久的情感关系,通常表现为婴儿与养育者在日常交往中形成的相互影响和相互间在情感上的满足与依托。简答:第4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

2、10字。4 .名词解释:移情答:移情是指儿童在觉察到他人的情绪反应时所体验到的与他人相似的情绪反应。简答:第5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20字。5 .名词解释:守恒答:守恒是指儿童能够意识到即使物体的外观发生了变化,但它的某一属性,如数量、长度、重量、面积和容积等依然保持不变。简答:第6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30字。6 .名词解释:权威型教养方式答:父母对子女的回应性高,比较温暖,而且有适当的控制。虽然他们会给孩子制定清晰一致的规则,但也会尝试与孩子讲道理,并对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简答:第7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30字。7 .名词解释:过程

3、质量答:是指儿童所经历的教养的性质一即老师是否能够做出温暖的、敏感的反应,儿童是否有可言参加的活动,活动的发展适宜性如何,儿童是否有学习的机会,等等。简答:第8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30字。8 .名词解释:科学研究答:科学研究是采用控制的技术,根据研究问题所提出的假设,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化地、有条理地观察和收集数据,对问题进行回答的过程。简答:第9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字。9 .名词解释:效度答: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在多大程度上测量了研究所想要测量的内容。简答:第10题(6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10字。10 .名词解释:序列设计答:为了克服

4、横断设计与纵向设计的局限,研究者提出了将横断设计和纵向设计相结合的序列设计,即同时对相隔一定年龄的多组儿童进行相对较短时间的追踪研究。论述:第1题(15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80字。1 .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及各自表现出的特点?答:(1)专制型:用一套行为标准去要求和改变孩子。这样的父母崇尚服从,相信惩罚可以控制孩子的行为,不许孩子对行为标准的正确性有所怀疑。?D?D专制型父母及其绝对权威型的教养方式,可能更省事,但这种家庭的孩子从小缺乏思考的训练,又未从父母那儿得到温情,他们不懂得如何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专制型家庭的限制往往是无目的的、不合理的或者是身体上的强制,则会对儿童

5、的社会化产生相反结果。在人际关系方面,如与其他幼儿交往,可能会碰到较多困难,他们始终处于被领导的地位,没有竞争意识,表现出焦虑和喜怒无常等,这将会造成孩子多方面的适应问题。如果父母常持拒绝冷酷控制的态度,将会造成孩子自卑、焦虑、退缩、过分顺从、无安全感、攻击性强或有反社会行为。(2)权威型:这种类型的父母也相信孩子应该依规矩行事,但允许合理的讨论,他们愿意与孩子交流思想与意见,并且相信自己也有错。?D?D民主权威型的父母及其民主权威型的教养方式,父母会以合理、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他们站在引导和帮助的立场,设下合理的标准,并解释道理。既高度控制孩子又积极鼓励孩子独立自主。这类孩子易形成稳定的依恋

6、,与同伴能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一种以感情为基础对子女具有权威性的管教方式,可以训练子女独立,具有责任感和自制力,并且能促进子女思维的发展,因而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孩子能独立思考、勇于行动、自信果断。权威型家庭中的限制明确合理,它给予儿童行为的适当自由和对独立性的奖励会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责任感成就感、自尊、语言能力和独立性的发展(3)放纵型:这种父母不为孩子设立行为准则,也不要求孩子遵守规则,认为孩子本身就是规则。?D?D放任型的父母及其宽松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则忽略了教导孩子尊重,不能适时提供孩子做人处事的基本道理,使得孩子较缺乏自制力。尤其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父母若不能在言语、行为上有所引导,那么,孩

7、子有如独自在汪洋大海中漂泊,不知该往何处,即使犯错也不自知。所以,给孩子这种自主,反而阻断了他学习做人的机会。这种孩子在与别的同伴交往时,会处处将自己的地位放在最高,好强,经常出现攻击行为。(4)冷漠型:冷漠型的父母有时也被称作忽视型的父母。他们对孩子不感兴趣,与孩子的感情疏远,在孩子基本的生理和情感需要外,很少有别的表示。他们也不愿意在和子女的沟通和交流上花费时间。论述:第2题(25分)答题要求:对本题目的回答不能低于200字。2 .请访谈3岁、4岁、5岁、6岁幼儿对性别角色的认识。每个年龄组选取4人,男女各半。通过汇总和分析访谈资料,描述幼儿期性别角色的发展特点。答:(一)第一阶段:知道自

8、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孩子能区别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就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儿童对他人性别的认识是从2岁开始的。但这时还不能准确说出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大约到2岁半到3岁左右,绝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性别。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性别角色的初步认识,如女孩要玩娃娃,男孩要玩汽车等。(二)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此阶段的儿童已经能明确分辨自己是男还是女,并对性别角色的知识逐渐增多,如男孩和女孩在穿衣服和游戏、玩具方面的不同等。但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符的行为偏差,如认为男孩穿裙子也很好,几乎不会认为这是违反了常规。这说明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还不很明确,具有明显的自我中心的特点。(三) 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6岁)在前一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一些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能哭,女孩要文静、不能粗野等。但与儿童对其他方面的认识发展规律一样,他们对性别角色的认识也表现出刻板性。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的。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