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08289 上传时间:2024-02-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一、填空1 .鸟儿在蓝天上飞翔,花儿在阳光下绽放,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法律)中。2 .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3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4 .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5 .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比如:过马路,要遵守(交通法规);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借了别人的东西,要及时(归还)。6 .(纪律)、(道德)、(法律)都在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但不同的是(法律

2、)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7 .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8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9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10 .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11 .(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12 .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13 .法律如同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14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如果经济困难,可

3、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15 .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16 .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17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国家设立宪法日具要重要意义。18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

4、(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20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21 .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二、简答1.法律与纪律、道德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联系: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区别: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

5、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2、法律的作用有哪些?答: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3、什么是法律援助?答: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4 .宪法的重要作用是什么?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同时,宪

6、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5 .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答: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6 .怎样树立宪法权威?答: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全

7、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一、填空1.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2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4.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申请退出(中国)国籍。5 .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一一每个公民(

8、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6 .“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并为古罗马所沿用。7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8.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9中国是全世界第(五)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10.(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了冠军。IL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中国)。1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3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14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15 .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

9、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6 .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二、简答1.公民身份从何而来?答: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

10、人民共和国公民。2 .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答: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局挂失;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3 .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答: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4,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答: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5

11、.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答: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如: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瞻仰扶助父母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6 .为什么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为什么说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答: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7 .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答: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尊重和保障人

12、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一、填空1 .(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常委会)。3 .我国的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4 .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5 .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6 .人大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7 .行政机关要受到(宪法)和(

13、法律)的约束,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8 .在我国经济、社会等领域,必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以保证(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体现人民的价值。9 .接受(监督)是法治国家的要求,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10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11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12 .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13 .(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

14、表着一种民主权利。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14 .每年的(三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是。15 .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16 .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17 .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

15、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二、简答1 .我国国家机关是如何产生的?答: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2 .我国国家机关职权从何而来?答: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

16、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4 .什么是“一府一委两院”?答:“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指人民政府,“一委”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指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5 .人大代表是怎么产生的?人大代表有何职责?他们是如何履行职责的呢?答: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6 .县、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过程是怎样的?(直接选

17、举的过程是怎样的?)答:选民登记;人大代表候选人名单公告;人大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参与投票。7 .在我国国家机关的权力是如何受到制约的?答:国家机关必须在法定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行使权力,既不能对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履行,少履行或慢履行,也不能超越职责范围行使权力。8 .什么是“一站式服务”?答:一站式服务,就像一个“政务超市”,不同区域代表不同的行政机关,承担着办理不同业务的职能,人们到这里办理业务时,到相应的区域就可以了。9 .公民可采取哪些方式参与监督?答: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10公民怎样依法行使监督权?答:作

18、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中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我们要依法行使监督权,在提出批评、检举问题时应该尊重事实,不能诬告陷害。11.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的违法行为该怎么办?答: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国家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既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又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一、填空1.有些法律规定达到一定的(年龄)才享有相应的权利,承担相应的义务或责任。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

19、和司法保护。3 .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义务教育法的重要特点。4 .未成年人要远离违法犯罪,就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5 .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其他成年公民的共同责任。6 .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处罚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我国制定了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7 .公民享有人身权、(财产)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受教育)权以及参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项权利。8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方面:通过对

20、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教育、矫治,将未成年人与可能诱发犯罪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9 .我们在与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10 .权利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和保护权利,而不能超越法律范围滥用权利。超越法律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二、填空1 .哪些是专门为未成年人制定的法律?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一部怎样的法律?答: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1986年通过,经200

21、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教育均衡的理念,关注弱势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对未成年人哪些方面的保护?答: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4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是什么?答: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已经呈现出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5 .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答:关键在于集合全社会力量,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作为未成年人,要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知法、守法,铭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6 .什么是留守儿童?答: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

22、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7 .为什么要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答: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8 .面对校园欺凌行为,我们该怎么做?答:我们应该勇敢地对欺凌行为说“不”o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大家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校园生活。9 .怎样预防性侵害?答:我们在和他人接触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一旦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应当设法尽快远离并告知父母和老师。我们应加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警惕,预防性侵害。10 .未成年人维权的途径有哪些?答: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11 .当我们小学生遭遇侵害时,应该怎么做?答:未成年人要学会保护自己,当遭遇侵害时,应当冷静应对,尽量避免危险,设法逃离现场,及时报警求助,以保证自身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