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论病理神方-论生成.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24783 上传时间:2024-0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佗论病理神方-论生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华佗论病理神方-论生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华佗论病理神方-论生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华佗论病理神方-论生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佗论病理神方-论生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佗论病理神方-论生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华佗论病理神方-论生成一。三论生成阴阳者,天地之枢机;五行者,阴阳之终始;非阴阳不能为天地,非五行不能为阴阳。故人者成于天地,败于阴阳,由五行从逆而生焉。天地有阴阳五行,人有血脉五脏;五行者,金循环不穷;肺生肾,肾生肝,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上下荣养,无有休息。故金匮至真要论云:心生血,血为肉之母;脾生肉,肉为血之舍;肺属气,气为骨之基;肾应骨,骨为筋之本;肝系筋,筋为血之原。五脏五行,相成相生,昼夜流转,无有始终;从之则吉,逆之则凶。天地阴阳,五行之道,中合于人,人得之可以出阴阳之数,夺天地之机,悦五行之要,无终无始,神仙不死矣。一四论阳厥骤风暴热,云物飞扬,晨晦暮晴,夜炎昼冷,应寒不寒,

2、当雨不雨,水竭土坏,时岁大旱,草木枯悴,江河乏涸,此天地之阳厥也;暴壅塞,忽喘促,四肢不收,二腑不利,耳聋目盲,咽干口焦,唇舌生疮,鼻流清涕,颊赤心烦,头昏脑重,双睛似火,一身如烧,素不能者乍能,素不欲者乍欲,登高歌笑,弃衣奔走,狂言妄语,不辨亲疏,发躁无度,饮水不休,胸膈膨胀,腹与胁满闷,背疽肉烂,烦愦溃中,食不入胃,水不穿肠,骤肿暴满,叫呼昏冒,不省人事,疼痛不知去处,此人之阳厥也。阳厥之脉,举按有力者生,绝者死。%爸-*一五,论阴厥飞霜走雹,朝昏暮霭,云雨飘霭,风露寒冷,当热不热,未寒而寒,时气霖霆,泉生田野,山摧地裂,土坏河溢,日晦月昏,此天地之阴厥也;暴哑卒寒,一身拘急,四肢蜷挛,唇

3、青面黑,目直口噤,心腹满痛,口颔摇鼓,腰脚沉重,语言骞涩,上吐下泻,左右不仁,大小便活,舌吐酸深,悲忧惨戚,喜怒无常者,此人之阴厥也。阴厥之脉,举指弱,按指大者生,举按俱绝者死;一身悉冷,额汗自出者亦死。阴厥之病,过三日不治。一六论阴阳痞格阳气上而不下日痞,阴气下而不上亦日痞;阳气下而不上日格,阴气上而不下亦日格。痞格者,谓阴阳不相从也。阳奔于上,则燔脾肺,生其疽也,其色黄赤,皆起于阳极也;阴走于下,则冰肾肝,生其厥也,其色青黑,皆发于阴极也,皆由阴阳痞格不通而生焉。阳燔则治以水,阴厥则助以火,乃阴阳相济之道也。一。七论寒热寒热往来,是为阴阳相胜;阳不足则先寒后热,阴不足则先热后寒;又上盛则发热,下盛则发寒;皮寒而燥者阳不足,皮热而燥者阴不足;皮寒而寒者为阴盛,皮热而热者为阳盛。热则阴中之阴邪;寒而颊赤多言者,为阳中之阴邪;热而面青多言者,为阴中之阳邪;寒而面青多言者,为阴中之阴邪;若不言者,其病为不可治;阴中之阴者,一生九死;阳中之阳者,九生一死;阴病难治,阳病易医。诊其脉候,数在上,则阳中之阳也;数在下,则阴中之阳也。迟在上,则阳中之阴也;迟在下,则阴中之阴也。数在中,则中热;迟在中,则中寒;寒用热取,热以寒攻;逆顺之法,从乎天地,本乎阴阳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