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民医院夏秋季传染病防病工作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人民医院夏秋季传染病防病工作培训材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人民医院夏秋季传染病防病工作培训材料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夏秋季传染病防病工作培训材料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其基本病理损害为结肠粘膜的充血、水肿、出血等渗出性炎症改变。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一)传染源传染源包含患者与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二)传播途径痢疾杆菌随患者或者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者生活接触,或者苍蝇、螳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标。(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
2、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一致菌群间与不一致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造成重复感染或者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细菌性痢疾的症状:潜伏期通常为13天(数小时至7天)。(一)急性菌痢可分为三种类型。1 .急性典型起病急,畏寒、发热、多为3839以上,伴头昏,头痛,恶心等中毒症状及腹痛、腹泻、粪便开始呈稀泥糊状或者稀水样,最多,继则呈粘液或者粘液脓血便,量不多,每日排便十次至数十次不等,伴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明显,可触及痉挛的肠索。病程约一周左右。少数患者可因呕吐严重.补液不及时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发生继发性休克。2 .急性非典型型通
3、常不发热或者有低热,腹痛轻,腹泻次数少,每日35次,粘液多,通常无肉眼脓血便,无里急后重。病程通常为45日.Q.急性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健壮儿童,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二)慢性菌痢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作慢性菌痢,多与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完全,细菌耐药或者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也常因饮食不当、受凉、过劳或者精神因素等诱发。细菌性痢疾的检查:1 .外周血象急性菌痢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多增加.中毒型菌痢可达IKMXlWL以上,有的时候可见核左移。慢性菌痢常有轻度贫血象。2 .粪便(1)镜检:可见较多白细胞或者成堆脓细胞,少量红细胞与巨噬细胞。血水便者红细胞可满视野。
4、(2)培养:检出痢菌即可确疹。应取早期、新鲜、勿与尿液混合、含粘脓血的粪便或者肠试,多次送检,可提高检出阳性率。3 .快速病原学检查比较简便、快速,敏感性亦较好,有利于早期诊断。细菌性痢疾的治疗:(一)急性菌痢的治疗1 .通常治疗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关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者给予口服补液盐(ORS),呕吐者需静脉补液,每日1500ml-3000mL2 .病原治疗由于耐药菌株增多,最好应用少种抗菌药物。(二)中毒性菌痢的治疗1 .抗感染选择敏感抗菌药物,联合用药,静脉给药,待病属于情好转后改口服。2 .操纵高热与惊厥3 .循环衰竭的
5、治疗: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要紧有:扩充有效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强心治疗;解除血管痉挛;维持酸碱平衡;应用糖皮质激素。4 .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三)慢性菌痢的治疗1 .寻找诱因.对症处置。避免过度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体质虚弱者应及时使用免疫增强剂。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物.立即。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改用酶生或者乳酸杆菌.以利肠道厌氧菌生长。2 .关于肠道粘膜病变经久有愈者.同时使用保留灌肠疗法。鬟乱(一)流行病学资料发病前1周内曾在疫区活动,并与本病患者及其排泄污染物接触。(二)临床表现具有剧烈的米泪水样腹泻、呕吐、严重脱水等表现者应想到本病;关于流行期间无其它
6、原因可解释的泻吐患者应作为疑似病例处理;对离开疫区不足5天发生腹泻者也应按上述诊断。(三)实验室检查霍乱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1 .血液检查红细胞总数与血球压积增高,白细胞数可达1560xl09L,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与大单核细胞增多。血清钠、钾降低,输液后更明显,但多数氯化物正常,并发肾功能衰竭者血尿素氮升高。2 .细菌学检查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或者呕吐物悬滴直接镜检,可见呈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涂片染色镜检见到排列呈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暗视野下呈流星样运动,可用特异血清抑制。荧光抗体检查可于12小时出结果,准确率达90%。细菌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磴性蛋白陈增菌,后用选择培基分离,生化试验鉴定。3 .
7、血清学检查抗菌抗体病后5天即可出现,两周达高峰,故病后2周血清抗体滴度L100以上或者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其它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杀弧菌试验也可酌情使用。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12天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病程通常分为三期。(一)泻吐期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甚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大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泪水样或者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通常为
8、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泪水样或者清水样。通常无发热,或者低热,共持续数小时或者12天进入脱水期。(二)脱水期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与周围循环衰竭。轻度脱水仅有皮肤与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妇,腹凹陷如舟。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磴储备下降时,可引起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钾盐大量丧失时要紧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胺肠,心律不齐等。脱水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者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者无尿,
9、血尿素氮升高,出现明显尿毒症与酸中毒。(三)反应恢复期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步恢复正常。约三分之一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汲取,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约3839C,持续13天自行消退。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一)通常处理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本病列为甲类传染病,故对患者应严密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培养致病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对患者吐泻物及食具等均须完全消毒。可给予流质饮食,但剧烈呕吐者禁食,恢复期逐步增加饮食,重症者应注意保暖、给氧、监测生命体征。(二)补液疗法合理的补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
10、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1.静脉补液法静脉补液可使用5:4:1溶液,即每升液体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与氯化钾1g,另加50%葡萄糖20ml;或者用3:2:1溶液,即5%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液1份或者l6molL乳酸钠液1份。输液量与速度应根据病人失水程度、血压、脉搏、尿量与血球压积而定,严重者开始每分钟可达50100ml,24小时总入量按轻、中、重分别给30004000、4000-80008000-12000mL小儿补液量按年龄、体重计算,通常轻、中度脱水以100180mlkg24小时计。快速输液过程中应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与肺水肿。2.口服补液法
11、霍乱患者肠道对氯化钠的汲取较差,但对钾、碳酸氢盐仍可汲取,对葡萄糖汲取亦无影响,而且葡萄糖的汲取能促进水与钠的汲取。因此对轻、中型脱水的患者可予口服补液。口服液配方有:每升水含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与氯化钾l.5g;每升水含葡萄糖24g、氯化钠4g、碳酸氢钠3.5g、柠檬酸钾2.5g。成人轻、中型脱水初46小时每小时服乃Oml,体重不足25kg的儿童每小时250ml,经后依泻吐量增减,通常按排出1份大便给予1.5份液体计算,也可采取能喝多少就给多少的办法。重型、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则先行静脉补液,待病情好转或者呕吐缓解后再改为口服补液。(三)病原治疗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缩
12、短腹泻期,减少腹泻量,缩短排菌时间。可首选四环素,成人每6小时1次,每次0.5g:小儿按4060mgkgH计算,分4次口服,疗程为35Bo关于四环素耐药株感染患者可予强力霉素300mg次顿服。其它如氟哌酸、红霉素、磺胺类及味喃喋酮等也均有效。黄连素不仅对弧菌有一定作用,且能延缓肠毒素的毒性,也可应用。(四)对症治疗1 .剧烈吐泻可用阿托品05mg皮下注射,并酌情使用氢化可的松10030Omg静脉点滴,或者针刺大陵、天枢、内关、足三里。早期使用氯丙嗪(lmgkg)对肠上皮细胞AC有抑制作用,可减少腹泻量。2 .肌肉痉挛可予局部热敷、按摩,或者针刺承山、阳陵泉、曲池、手三里等,注意钠盐、钙剂的补充
13、。3 .少尿可予肾区热敷、短波透热及利尿合剂静滴;如无尿,予20%甘露醇、速尿治疗,无效则按急性肾功能衰竭处理。4 .并发心力衰竭与肺水肿者应予毒毛旋花子贰K或者毛花忒丙,并采取其它治疗措施。5 .严重脱水休克的患者经充分扩容纠酸后循环仍未改善时,可酌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等。(五)出院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已6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如无病原培养条件,须隔离患者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5天方可出院。登革热(denguefever)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
14、与淋巴结肿大。病毒对严寒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70C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者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酸。用乙醛、紫外线或者0.05%福尔马林能够灭活。登革热流行病学潜伏期58d。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与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我国近年来所见的登革热可分为典型登革热、轻型登革热与重型登革热。一、典型登革热(一)典型登革热1 .发热所有患者均发热。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通常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之双峰热或者
15、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2 .全身毒血症状发热时伴全身症状,如头痛、腰痛,特别骨、并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者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3 .皮疹于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者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红色斑疹,重者变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与头面部,多有痒感,皮疹持续5-7日。疹退后无脱屑及色素沉着。4 .出血2550%病例有不一致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鼻Iffi、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等。5 .其他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约1/4病例有肝脏肿大及ALT升
16、高,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束臂试验阳性。(二)轻型登革热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短期发热,全身疼痛较轻,皮疹稀少或者无疹,常有表浅淋巴结肿大。因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或者漏疹。(三)重型登革热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但于35病日突然加重,剧烈头痛、呕吐、澹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压骤降、颈强直、瞳孔散大等脑膜脑炎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消化道大出血与出血性休克。二、登革出血热分为两型即较轻的登革出血热与较重的登革休克综合征。(一)登革出血热开始表现为典型登革热。发热、肌痛、腰痛、但骨、关节痛不显著,而出血倾向严重,如鼻蚓、呕血、咯血、尿血、便血等。常有两个以上器官大量出血,出血量大于100mI。血浓
17、缩,红细胞压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计数VIOoXIO9/L。有的病例出血量虽小,但出血部位位于脑、心脏、肾上腺等重要脏器而危及生命。(一)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在病程中或者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表现皮肤湿冷,脉快而弱,脉压差进行性缩小,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烦躁、昏睡、昏迷等。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抢险,可于46小时内死亡。诊断登革热一、流行病学资料在登革热流行季节中,凡是疫区或者有外地传入可能的港口与旅游地区,发生大量高热病例时,应想到本病。二、临床表现凡遇发热、皮疹、骨及关节剧痛与淋巴结肿大者应考虑本病;有明显出血倾向,如出血点,紫斑、鼻蚓、便血等,
18、束臂试验阳性,血液浓缩,血小板减少者应考虑登革出血热;在本病过程中或者退热后,病情加重,明显出血倾向,同时伴周围循环衰竭者应考虑登革休克综合征。但首例或者首批患者确疹与新疫区的确定,务必结合实验室检查。三、实验室检查(一)血象病后白细胞即减少,第45d降至低点(2109L),退热后1周恢复正常,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见中毒颗粒及核左移。1/43/4病例血小板减少,最低可达13109L部分病例尿及脑脊液可轻度特殊。(二)血清学检查常用者有补体结合试验、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与中与试验。单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效价超过1:32,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效价超过1:1280者有诊断意义。双份血清
19、恢复期抗体效价比急性期高4倍以上者能够确诊。中与试验特异性高,但操作困难,中与指数超过50者为阳性。(三)病毒分类将急性期患者血清接种于新生(13日龄)小白鼠脑内、猴肾细胞株或者白纹伊蚊胸肌内分离病毒,第1病日阳性率可达40%,以后逐步减低,在病程第12d仍可分离出病毒。最近使用白纹伊蚊细胞株C6/36进行病毒分离,阳性率高达70%。用C6/36细胞培养第2代分离材料作为病毒红细胞凝集素进行病毒分型的红细胞凝集抑制试验,或者做为补体结合抗原作补体结合试验分型,可达到快速诊断的目的。登革热应与流行性感冒、麻疹、猩红热、药疹相鉴别;登革出血热的登革休克综合征应与黄疸出血型的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
20、热、败血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黄热病等相鉴别。登革热的预防与治疗治疗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中应注意下列几点:一、通常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者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到完全退热为止,不易过早下地活动,防止病情加重。保持皮肤与口腔清洁。二、对症治疗(一)高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对出血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避免酒精擦浴。解热镇痛剂对本病退热不理想,且可诱发G-6PD缺乏的患者发生溶血,应慎重使用。对中毒症状严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口服强的松5mg3次/日。(二)维持水电平衡关于大汗或者腹泻者应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对频繁呕吐、不能进食或者有脱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21、,应及时静脉输液,但应高度警惕输液反应致使病情加重,及导致脑膜脑炎型病例发生。(三)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等止血药物。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者血小板,大剂量维生素Kl翰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严重上消化道出血者可口服甲匐咪呱。(四)休克病例应快速输液以扩充血容量,并加用血浆与代血浆,合并DlC的患者,不宜输全血,避免血液浓缩。(五)脑型病例应及时选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注入,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以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发生。实验室诊断:(1)临床检验中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要常规检查,对重型病例,增加检查红血球容积,并根据病情需要,酌加其
22、他化验检查。(2)病毒分离:目前使用C6/36细胞或者13日龄乳鼠分离方法,乳鼠接种最好在病人床边进行,可提高阳性率;巨蚊幼虫接种分离病毒,简便安全,检出率高,也可试用。(3)血清学试验: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中与试验的双相血清滴度呈四倍增长者可判为阳性,单相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度1:32及以上,血抑试验滴度1:1280及以上,中与试验的中与指数50可判为阳性。(4)病毒分离、血清学标本采集与送检:初诊病例于发病三天内以无菌操作采静脉血3毫升,分离血清(为第一相血清),密封、编号、低温或者液氮低温储存,上送全血应在采血当天冷藏送检。待病后3-4周采恢复期血3毫升分离血清(为第二相血清),4
23、左右储存,连同送检单上送做血清学试验。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临床诊断要紧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确诊有赖于血清学与病源学检查。(一)流行病学资料本病多见于79三个月内,南方稍早、北方稍迟。10岁下列儿童发病率最高。(二)要紧症状与体征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等表现。重症患者有昏迷、抽搐、吞咽困难、呛咳与呼吸衰竭等症状。体征有脑膜刺激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亢进、强直性瘫痪与阳性病反射等。(三)实验室检查1 .血象白细胞总数常在1万2万/mm3,中性粒细胞在80%以上;在流行后其的少数轻型患者中,血象可在正常范围内。2 .脑脊液呈无色透明,压力仅轻度增高,白细胞计
24、数增加,在50500mm3,个别可高达IOc)O/mm3以上。病初23天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以后则单核细胞增多。糖正常或者偏高,蛋白质常轻度增高,氯化物正常。病初13天内,脑脊液检查在少数病例可呈阴性。3 .病毒分离病程1周内死亡病例脑组织中可分离到乙脑病毒,也可用免疫荧光(IFT)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从脑脊液或者血清中不易分离到病毒。4 .血清学检查补体结合试验:阳性出现较晚,通常只用于回顾性诊断与当年隐性感染者的调查。中与试验:特异性较高,但方法复杂,抗体可持续10多年,仅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血凝抑制试验:抗体产生早,敏感性高、持续久,但特异性较差,有的时候出现假阳性。可用于诊断与流行病学
25、调查。特异性IgM抗体测定:特异性IgM抗体在感染后4天即可出现,23周内达高峰,血或者脑脊液中特异性IgM抗体在3周内阳性率达70%90%,可作早期诊断,与血凝抑制试验同时测定,符合率可达95%。特异性IgM抗体测定:恢复期抗体滴度比急性期有4倍以上升高者有诊断价值。单克隆抗体反向血凝抑制试验:应用乙脑单克隆抗体致敏羊血球的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阳性率为83%,方法简便、快速,已有试剂盒商品供应,无需特殊设备。5 .Te-99MHMPAO(hexamythylpropyleneaminecxime)脑部单中子发射CT(specr)检查有人应用Te-99MHMPAO脑部单中子发射CT检查儿童病
26、毒性脑炎(包含乙脑)发现在急性病毒性脑炎中均有变化,其阳性结果比单用CT或者MRl为高,且提供更明确的定位,表现为区域性脑血流量增加,急性期过后大多数病例区域性脑血流量恢复正常;在亚急性期该检查出现正常结果常提示临床预后良好,一年后无神经系统缺陷。【治疗措施】病人应住院治疗,病室应有防蚊、降温设备,应密切观察病情,细心护理,防止并发症与后遗症,对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一)通常治疗注意饮食与营养,供应足够水份,高热、昏迷、惊厥患者易失水,故宜补足量液体,成人通常每日15002000ml,小儿每日5080mlkg,但输液不宜多,以防脑水肿,加重病情。对昏迷患者宜使用鼻饲。(二)对症治疗1 .高热
27、的处理室温争取降至30C下列。高温病人可使用物理降温或者药物降温,使体温保持在3839C(肛温)之间。通常可肌注安乃近,成人0.5g,每46小时一次,幼儿可用安乃近肛塞,避免用过量的退热药,以免因大量出汗而引起虚脱。2 .惊厥的处理可使用镇静止痉剂,如地西泮、水合氯醛、苯妥英钠、阿米妥钠等,应对发生惊厥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因脑水肿所致者,应以脱水药物治疗为主,可用20%甘露醇(1-1.5gkg),在2030分钟内静脉滴完,必要时46小时重复使用。同时可合用吹塞米、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防止应用脱水剂后的反跳。因呼吸道分泌物堵塞、换气困难致脑细胞缺氧者,则应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28、,加压呼吸。因高温所致者,应以降温为主。3 .呼吸障碍与呼吸衰竭的处理深昏迷病人喉部痰鸣音增多而影响呼吸时,可经口腔或者鼻腔吸引分泌物、使用体位引流、雾化吸入等,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因脑水肿、脑疝而致呼吸衰竭者,可给予脱水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惊厥发生的屏气,可按惊厥处理。如因假性延髓麻痹或者延脑麻痹而自主呼吸停止者,应立即作气管切开或者插管,使用加压人工呼吸器。如自主呼吸存在,但呼吸浅弱者,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尼可刹米、利他林、回苏林等(可交替使用)。4 .循环衰竭的处理因脑水肿、脑疝等脑部病变而引起的循环衰竭,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脉压小、产莅有中枢性呼吸衰竭,宜用脱水剂降低颅
29、内压。如为心源性心力衰竭,则应加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如因高热、昏迷、失水过多、造成血容量不足,致循环衰竭,则应以扩容为主。(三)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免疫复合物的形成、保护细胞溶酶体膜等作用,对重症与早期确诊的病人即可应用。待体温降至38C以上,持续2天即可逐步减量,通常不宜超过57天。过早停药症状可有反复,如使用时间过长,则易产生并发症。在疾病早期可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物:病毒理或者双密达莫治疗,退热明显,有较好疗效。(四)后遗症与康复治疗康复治疗的重点在于智力、吞咽、语言与肢体功能等的锻炼,可使用理疗、体疗、中
30、药、针灸、按摩、推拿等治疗,以促进恢复。【临床表现】潜伏1015天。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者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等。典型病例的病程可分4个阶段。(一)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伴头痛、恶心与呕吐,部分病人有嗜睡或者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病程13天。(二)极期体温持续上升,可达40C以上。初期症状逐步加重,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昏迷越深,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神志不清最早可发生在病程第1-2日,但多见于38日。重症患者可出现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者强直性瘫痪,少数也可软瘫。严重患者可因脑实质类(特别是脑干病变)
31、、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等病变而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与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体检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消失或者瞳孔散大,腹壁及提睾反射消失,深反向亢进,病理性锥体束征如巴氏征等可呈阳性。(三)恢复期极期过后体温逐步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在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或者扭转痉挛等,少数病人也可有软瘫。通过积极治疗大多数症状可在半年内恢复。(四)后遗症虽经积极治疗,但发病半年后仍留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者,称之后遗症。约5%20%患者留有后遗症,均
32、见于高热、昏迷、抽搐等重症患者。后遗症以失语、瘫痪与精神失常为最常见。失语大多能够恢复,肢体瘫痪也能恢复,但可因并发肺炎或者褥疮感染而死亡。精神失常多见于成人患者,也可逐步恢复。【鉴别诊断】(一)中毒性菌痢与乙脑流行季节相同,多见于夏秋季,但起病比乙脑更急,多在发病一天内出现高热、抽搐、休克或者昏迷等。乙脑除暴发型外,很少出现休克,可用1%2%盐水灌肠,如有脓性或者脓血便,即可确诊。(二)化脓性脑膜炎病情进展迅速,重症患者在发病12天内即进入昏迷,脑膜刺激征显著,皮肤常有瘀点。脑脊液混浊,中性粒细胞占90%以上,涂片与培养可发现致病菌。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达2万3万/mm3,中性粒细胞多在90%以上。如为流脑则有季节性特点。早期不典型病例,不易与乙脑鉴别,需密切观察病情与复查脑脊液。(三)结核性脑膜炎无季节性,起病缓慢,病程长,有结核病史。脑脊液中糖与氯化物均降低,薄膜涂片或者培养可找到结核杆菌。X光胸部摄片、眼底检查与结核菌素试验有助于诊断。(四)其他如脊髓灰质炎、腮腺炎脑炎与其他病毒性脑炎,中暑与恶性疟疾等,亦应与乙脑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