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40198 上传时间:2024-03-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照明系统检验施工工艺与方案规程1 一般规定1.1 检验应由电气技术人员进行操作。1.2 检验所需技术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设计图纸;(2)工程变更记录及工程洽商记录;(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及签证;(4)培训记录及培训资料。2检测器具2.1 用于检验的器具或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游标卡尺、刻度尺、卷尺、激光测距仪、厚度计等计量器具;(2)具有测量电压、电流、电阻(包括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导体连通性等)、故障回路阻抗、相序、RCD特性等一个或多个功能的仪表;(3)照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热像仪等测量仪器;(4)功率计、电能质量分析仪等仪器。2.2 仪表与仪器应符合下列规定:(1

2、)应事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仪表和仪器进行检查,确认电池充足、功能正常、配件齐全、安全无故障;(2)仪表和仪器的精度应符合检验要求,并检定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使用。3作业条件3.1 检验应随工程进度进行。3.2 应对仪表的外观检查,应完好。3.3 应按现行地方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11/T695的规定,收集整理相关资料。3.4 随工检验应由施工单位的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等实施。3.5 实施检验的人员应采取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4检测工艺4.1检测流程应符合图4.1T、图4.1-2、图4.卜3、图4.L4的规定:(1)照明系统通电前检查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愉定检查项目H确定检查位置T料

3、与施匚质量与技术文件进行核对Ifl记录检查结果图4.IT照明系统通电前检查流程2照明系统通电后检查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I确定检查项目T确定检查位置H相关设备或装置通电并观察运行情况H记录检查结果I图4.卜2照明系统通电后检查流程3照明系统通电前测试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确定测试项目卜崎定仪表接入点IT确认被测设备或装置处于无电状态If媵入仪表卜丽丽T记录测试数据图4.1-3照明系统通电前测试流程4照明系统通电后测试流程应符合下列规定:确定测试项目H确定仪表接入点H确认装置通电并处于正常工作状引H入仪表H启动测试H记录测试数据I图4.1-4照明系统通电后测试流程检测流程4.2外观检查施工工艺应符合

4、下列规定:(1)通电前检查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D照明系统的电击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2)照明的防火和热效应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3)导体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4)保护电器的选择、整定、选择性和配合应符合设计要求:5)电涌保护器(SPD)的选择、布置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6)隔离和开关电器的选择、布置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7)设备的IP防护等级和机械防护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8)中性导体(N)和保护接地导体(PE)的标识应正确无误:9)照明系统图、警示标志或其他类似信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10)回路、过电流保护电器、开关、端子等的标识应符合设计要求;11)电缆、导体的端接和连接应符合

5、安装工艺要求;12)接地配置、保护接地导体(PE)连接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13)控制设备应便于操作、识别和维修;14)照明系统抗电磁骚扰措施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15)I类灯具和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与接地配置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16)布线系统的选择和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17)特殊场所的照明系统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2)通电后检查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开关应与灯具控制顺序相对应:2)公共建筑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24h,住宅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8h;观察灯具和配电系统工作状态,连续试运行时间内应无明显异常或故障。4.3 绝缘电阻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绝缘电阻测试仪

6、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IOoOV和宜流150O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2部分:绝缘电阻GB/T18217.2的规定:(2)测试绝缘电阻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被测设施或设备电源回路标称电压,按表4.3选择测试仪表的测试电压;表4.3绝缘电阻测试电压及绝缘电阻最小值设施或设备电源回路标称电压(V)直流测试电压(V)绝缘电阻(MQ)SELV和PELV2500.5500V及以下,包括FELV5001.02)除仪表施加的测试电压外,被测导体上不应带电;3)被测回路不应连接用电设备;4)应临时拆除被测问路中的电涌保护器(SPD);5)仪表的测试线(表笔)与被测

7、导体应可靠连接;6)按下电子式仪表的测试按钮,或匀速转动手摇式仪表手柄的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等待仪表显示稳定数值后记录读数;7)释放仪表测试按钮或停止转动手柄后,应等待仪表显示为0后再取下测试电极,并应恢复用电设备或电涌保护器(SPD)等测试前的连接状态。4.4 接地电阻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配电系统接地形式以及接地极具体安装情况,选择下列接地电阻测试仪表与方法:1)当测试孤立接地极的接地电阻,且有条件设置辅助接地极时,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100OY和直流150O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5部分:对地阻抗GB/T18217.5的仪表,并采用三

8、电极法测试接地电阻;2)当不适于采用三电极法测试接地电阻时,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100oV和直流150O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3部分:环路阻抗GB/T18217.3的仪表,通过测试接地故障回路阻抗间接测试接地电阻;3)当多个接地极已彼此形成闭合回路,且不适于采用三电极法测试其接地电阻时,可采用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电阻。(2)三电极法测试接地电阻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被测接地极(RE)与两个辅助电极(RS、RH)呈直线分布能到达20m及以上间距时,应按图4.47设置辅助接地极;2)当被测接地极(RE)与两个辅助电极(RS、RID呈三角形分布能

9、到达20m及以上间距时,应按图4.4-2设置辅助接地极;图4.4T直线分布三电极法测试接地电阻图4.4-2三角形分布三电极法测试接地电阻3)辅助电极打入土壤的深度应符合仪表使用规定;4)辅助电极(RS)应沿直线向被测接地极(RE)或辅助接地极(RH)前后移动约2m的距离(见图4.4中虚线RS所示),并观察仪表读数;5)应在不同的测试位置,记录大体一致的3个测试结果,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接地电阻值。(3)接地故障回路阻抗法测试接地电阻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D宜在配电系统主开关电器带电侧(进线端)进行测试,主开关电器应处于分断状态;2)应按图4.4-3所示,将TT系统设备侧接地导体(1)与总接地

10、端子(MET)临时断开;3)仪表测试线(表笔)应分别与相导体和被测接地极可靠连接,启动测试,待仪表显示稳定后记录读数;4)对测试值进行评判时,应考虑相导体电阻和变压器次级绕组电阻的影响。(4)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电阻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被测接地极应与多个接地极形成闭合回路;2)应使用仪表配套校准器时其进行校准,记录仪表基础读数;3)应按图4.4-4所示,将测试仪表套接在被测接地导体上,待仪表显示稳定后记录读数;图4.4-4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接地电阻4)当TT系统设备侧仅有一个接地极时,可参见图4.4-5所示临时将PE与N连接,形成闭合回路后将测试仪表套接在被测接地导体上,待仪表

11、显示稳定后记录读数;Y有一个接地H的TT系所,可临时将PE 与N连接图4.4-5钳形接地电阻仪测试仅有一个接地极的TT系统的接地电阻5)对测试值进行评判时,应从测试值中减去仪表校准时记录的基础读数,并应考虑与被测接地极并联的其他接地极电阻的影响。4.5 等电位联结连通性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连通性测试仪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IOoOV和直流150O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4部分:接地电阻和等电位接地电阻GB/T18217.4的规定;(2)连通性测试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D测试表笔应分别连接在被等电位联结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或外界可导电部分,不应接在等电位联结

12、导体上;2)当外露可导电部分或外界可导电部分与电气装置PE导体有联结关系时,测试表笔的一端可就近连接在PE导体上进行测试;3)当外露可导电部分或外界可导电部分与建筑物结构钢筋有联结关系时,测试表笔的一端可就近连接在建筑物结构钢筋上进行测试;4)当使用辅助测试引线进行测试时,应在测试前先测试并记录辅助引线的电阻值,或带辅助测试引线进行仪表校准归零,以消除辅助测试引线对连通性测试结果的影响。4.6 接地故障回路阻抗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地故障回路阻抗测试仪表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100OV和直流150O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措施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备第3部分:环路阻抗GB/T18

13、217.3的规定。(2)测试接地故障回路阻抗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1)被测回路应处于正常带电状态;2)参见图4.6所示,应在回路最末端接入进行测试;图4.6测试接地故障回路阻抗3)宜选择仪表的“大电流测试”挡位进行测试;4)将仪表测试线(表笔)分别与相导体和保护接地导体(PE)可靠连接后启动测试,待仪表显示稳定后记录读数;5)当测试导致被测回路中的RCD脱扣时,可选择仪表的“不脱扣(notrip)测试”挡位或临时将RCD旁路后复测。4.7 RCD动作特性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 RCD测试仪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交流100OV和直流150Ov以下低压配电系统电气安全防护检测的试验、测量或监控设

14、备第6部分:在TT和TN系统中的剩余电流装置(RCD)GB/T18216.6的规定;(2)连接RCD测试仪表应符合下列规定:1)被测回路应处于正常带电状态;当测试末端回路RCD时,应在其所保护回路的最末端接入仪表;2)当测试干线RCD时,应在其输出端接入仪表;3)当使用三测试线(表笔)仪表时,应按仪表标记将测试线分别与相导体、中性线(N)和保护接地导体(PE)可靠连接;4)当使用两测试线(表笔)仪表时,应按仪表标记将测试线分别与相导体和保护接地导体(PE)可靠连接。(3)当测试RCD实际脱扣时间时,应根据被测RCD类型(AC、A、B等)和额定动作剩余电流值(IAn)设置仪表,之后按下测试按钮,

15、记录仪表显示的时间读数。(4)当测试RCD实际剩余动作电流时,应选择仪表的“斜坡电流(ramp)”功能,之后按下测试按钮,记录仪表显示的电流读数。4.8 保护电器端子温度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24h,住宅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8h;在连续试运行阶段,每2h按同路,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测试各回路开关电器接线端子处的温度。2测试传感器与被测端子间距应符合仪表使用要求。4.9 照度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24h,住宅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8h;在连续试运行阶段,每2h测试设计文件中规定的相关场所或区域照

16、度;(2)照度计传感器与光源距离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3)测试照度时应避免自然光和被测场所或区域之外的光源影响。4. 10谐波含量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24h,住宅照明系统通电连续试运行时间应为8h;在连续试运行阶段,每2h分别在照明配电系统主回路和各分支回路,测试N和PE导体的电流谐波值;2仪表的电流互感器量程应与被测电流值相匹配;(3)每次测试,仪表宜连续记录1分钟谐波数据;(4)测试谐波电流时,宜同时记录电压数据。5检验标准5.1 主控项目应包括以下项目,且应符合设计要求:(1)基础电气参数的测试,例如:电压、电流、电阻,电阻包括接地电阻、绝缘电阻、导体连通性等:(2)故障回路阻抗测试;(3) RCD特性测试;(4)照度测试;(5)温度测试;(6)谐波含量测试。6成品保护3.1 检验不得对被测设施或设备造成损伤。3.2 当应拆卸设施或设备外壳、面板等保护物或装饰物才能完成检验时,检验完毕应予以恢复。7注意事项7.1 检验操作过程中应遵守仪表操作说明,不得超过绝缘耐压等级使用仪表。7.2 不得使用外壳、测试线等绝缘损坏的仪表或仪器。7.3 检验期间应采取预防措施,以确保即使电路存在缺陷也不会对人员、财产和设备造成损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