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师考试-(法律)第27讲_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1).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6845314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务师考试-(法律)第27讲_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税务师考试-(法律)第27讲_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税务师考试-(法律)第27讲_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税务师考试-(法律)第27讲_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税务师考试-(法律)第27讲_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务师考试-(法律)第27讲_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务师考试-(法律)第27讲_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节行政诉讼程序【考点1】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掌握)(P136)一、行政诉讼的起诉1 .起诉的一般条件(1)提起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2)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2 .起诉期限(1)起诉期限情形起诉期限直接起诉的起诉期限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先复议后起诉的起诉期限不服复议决定的,自收到

2、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自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2)起诉期限的起算起诉作为的行政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当事人:XXX案情:XXX处罚决定:罚款100O元救济:当事人如不服本行政处罚决定,可以在接到本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向XX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6个月内依法直接向XX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类型起诉期限最长期限知道行为内容+知道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知道行为内容十不知道起诉权(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1年

3、不知道行为内容+不知道起诉权(起诉期限)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对涉及不动产的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行政行为从作出之口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最长保护期为20年或5年,起诉期限仍为6个月)起诉不作为的行政行为对行政机关不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提起诉讼的,应当在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总结】l期限f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除外直接起诉起诉 作为明知或应知:行政1.行为+起诉期限明知或应知作出行为之日起计算(全知道)明知或应知行政行为L明知或应知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4

4、:E知乎起诉期限从明知成应知行为内容之日起诉期限起算不知道行政行为+ 不知道起诉期限(全不知)明知或应知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对涉及不动产的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知一半)起最长不得超过1年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法律另有规定除外自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起诉,法律另有规定除外L不服复议决定J起诉不作为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扣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延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

5、限的,在障碍消除后10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先复议,后起诉I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3)起诉期限的扣除与延长【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关于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说法,正确的是()。(2012年,经调整)A.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8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行

6、政诉讼法不允许适用其他单行法律特别规定的起诉期限D.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答案】A【解析】(1)选项ABC: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选项D: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

7、行政诉讼的受理9 .接收起诉状对当事人依法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应当一律接收起诉状。10 登记立案(1)接收后,人民法院能够判断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当场登记立案;(2)当场不能判断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接收起诉状后7日内裁定是否立案;7日内仍不能作出判断的,应当先予立案。11 不予立案接收后立案前接收诉状后,人民法院判断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立案后立案后经审查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裁定驳回起诉【提示】有下列情形之一,已经立案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不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错列被告且拒绝变更的;未按照法律规

8、定由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代表人为诉讼行为的:未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重复起诉的;撤回起诉后无正当理由再行起诉的;行政行为对其合法权益明显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或者调解书所羁束的;其他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情形。12 指导、释明及一次性告知义务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13 救济类型救济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三不)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

9、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原告对不予立案的裁定不服可在接到裁定书之日起10日内上一级人民提出上诉,上一级人民法院的裁定为终局裁定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不裁不立)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6.复议与诉讼的衔接(2020年新增)复议前置未复议+诉讼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未申请复议直接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立案非复议前置既复议又诉讼(I)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既提起诉讼又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先立案的机关管辖;同时立案的,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选择(立案一选择)(2)

10、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己经申请行政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内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立案撤回复议申请+起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后,又经复议机关同意撤回复议申请,在法定起诉期限内对原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立案复议不作为复议机关不受理复议申请或在法定期限内不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案14 法院准予撤诉+再次起诉(2020年新增)(1)人民法院裁定准许原告撤诉后,原告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立案。(2)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

11、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总结】撤回(撤诉)后以同一事实和理由申请复议提起诉讼行政复议X(但能证明撤回违背其真实意思表示除外)行政诉讼X(准予撤诉的裁定确有错误,原告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原准予撤诉的裁定,重新对案件进行审理)【总结】r符合起诉条件当场登记立案起诉与立案律收诉伏-接起状当场不能 判断,7 日内决定 是否立案作出符合起诉条件一 登记立案 判断不符合起诉条件一不予立案无法作出判断*先予立案起诉状内容欠缺 或有其他错误一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补正不接收起诉状、不出L具书面凭证,不一次-性告知补正(三不)L救济-不予立案案查合件立审符条后,起经不诉驳起回

12、诉可向上级法院投诉上级法院应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 A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可在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L一上一级法院的裁定为终局裁定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不立不裁):一可向上一级法院起诉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复议与诉 讼的衔接复议不作为应立案复议前置一不复议十起诉一不立案非复议前置L既复议又诉讼一撤回复议申请+起诉立案T选择复议期内诉讼:不立案应立案法院准予撤诉+同一TI不立案事实和理由再起诉一.撤诉裁定有错误被撤销一重新审理【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关于起诉事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2015年)A.认

13、为国务院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当事人可以单独就规范性文件提起诉讼15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补正的内容C.受诉法院自收到起诉状之日起7日内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D.不经行政复议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起诉,法律另有规定除外E.被告应当在收到诉讼状之日起10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答案】BCD【解析】(1)选项A:对抽象行政行为不可单独提起行政诉讼。(2)选项E: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人

14、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考点2】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掌握)(P139)一、普通程序16 组成合议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论公开审理还是不公开审理,都必须由审判员或审判员及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17 交换诉状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供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交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提示】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答辩状副本证据、规范性文件、答辩状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

15、法院审理18 庭审方式(1)必须开庭审理(不能书面审理)O(2)以公开审理为原则,不公开审理为例外。法定不公开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申请不公开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19 调解(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总结】行政复议税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和解调解和解、调解调解范围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行为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行为行政赔偿行政补偿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行为行政赔偿行政奖励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行为行政赔偿行政补偿(2)调解过程不公开,但当事人同意公开的除外。调解协议内容原班上不公开,但有例外。(3)

16、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调解书生效日期根据最后收到调解书的当事人签收的日期确定。20 一审期限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延长批准基层法院、中级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批准21 公开宣判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可以当庭宣判,也可以定期宣判。22 判决类型(1)驳回诉讼请求判决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或者原告申请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理

17、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撤销判决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明显不当的。【提示1】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行政行为。被诉行政行为因违反法定程序被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时可以不受上述规定限制(行政机关可以合法的程序重新作出与原行为结果基本相同的行为)。【提示2】被诉行政行为因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而判决撤销的,为避免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

18、失的,人民法院在判决撤销的同时,可以分别采取以下方式处理: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责令被告行政机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向被告和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发现违法犯罪行为的,建议有权机关依法处理。(3)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判决确认违法,但不撤销的情形(八)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的;(B)行政行为程序轻微违法,但对原告权利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解释】处理期限轻微违法,通知、送达等程序轻微违法以及其他程序轻微违法的情形,但是对原告依法享有的听证、陈述、申辩等重要程序性权利不产生实质损害的。不需要撤销或者判决履行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的情形(八)行政行为违法,但不

19、具有可撤销内容的;(B)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C)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判决履行没有意义的。(4)确认无效判决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判决确认无效。【提示】重大且明显违法行为包括: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主体无资格)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行为无依据)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客观不可能)其他重大且明显违法的情形。【提示】人民法院判决确认违法或者无效的,可以同时判决责令被告采取补救措施;给原告造成损失的,依法判决被告承担

20、赔偿责任。(5)履行判决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定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从而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判决。(6)变更判决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提示】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不得加重原告的义务或者减扳原告的权益。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总结】L合法+合理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合法+不合理处罚明显不当、款额确定、认定确有错误诉政为被行行作为-变更(不得加重、减损。 f但利害关系人同为原告, 且诉讼请求相反的除外)轻微违法+不影响原告权利一厂确认违法一般违法L不符合撤销条件一确认违法L符合撤销条件撤销并可

21、责令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不 得作出基本相同,程序违法除外)L主体无资格。留一行为无依据黑L一客观不可能不作为原告理由不成立 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原告理由成立,履行或给付没有意义一 确认违法履行或给付有意义履行或给付【例题1单选题】行政行为存在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人民法院应判决确认该行政行为无效。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该情形不包括()。(2019年)A.行政行为明显不当23 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C.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D.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答案】A【解析】重大且明显违法包含:(1)行政行为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2)减损权利或者增加义务的行政行为没有法律规范依据;(3)行政行为的内容客观上不可能实施。【例题2单选题】原告认为被告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行为违法侵害其合法权益而请求法院撤销。法院通过审理查清案件全部事实后,认为被诉行政行为合法。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法院应当判决()o(2016年)A.变更或废止被诉行政行为B.维持被诉行政行为C.驳回原告诉讼请求D.撤销被诉行政行为或者确认被诉行政行为违法【答案】C【解析】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